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著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日本茶道的儀式感強,衝泡茶的功夫細緻入微十分嚴謹,嚴格上的操作連泡茶的第幾個環節用第幾隻手指都有所講究。茶道的繁瑣,其實跟日本人骨子裡的工匠精神不無關係。
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乾淨,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衝茶或抹茶(用竹製茶匙按一定動作將茶碗中的茶攪成泡沫狀),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
點茶、煮茶、衝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嘗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在日本,最純正的茶道被稱之為「草庵茶」。草庵茶的茶道是對高貴、財富、權力的徹底批判,以及對低賤、貧窮的新的價值發現與價值創造。
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繫的。
「和、敬、清、寂」乃日本茶道四規,他是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所提出,對當今的日本茶道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是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說: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湧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
百聞不如一見,讀到這裡,相信不少人都有想來日本體驗一把正宗日本茶道的衝動吧?接下來大家如果有機會去日本,一定要體驗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