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鏡一看,選定手握的自選壽司雖然不是刁鑽類別,看看魚生的新鮮程度和質量從價錢來看已經是值回票價!)
港人心目中的日本第一美味是壽司,朋友問:「香港哪裡吃壽司好?」吃傳統的日本壽司,最好當然是去原創地日本享受啦!但壽司既然是港人至愛,在香港除了人們平常大愛的迴轉壽司以外,還有別的選擇嗎?
香港能吃到好壽司的地方不多,要找高質素的不易。壽司到達米其林級數的有一家,平常做得不錯,價錢較合理的大部份在銅鑼灣這個傳統日本人地區。鮨福助(Sushi Fuku-Suke)是樓上鋪,離Sogo百貨五分鐘路程不到,吃前想到的是日本食品供應商開的鮨店,就來吃了!
(壽司臺前可以清楚了解每一個廚師的狀態,日本人正忙著自己的功作,我的單由香港廚司做處理。)
一個人吃食,自然選擇坐在壽司臺。午市一個人,選定了十個手握的自選壽司套餐。吃食前啤酒先來,啤酒雖然跟日本叫的一樣,但感覺味道總欠一些。如果朋友有經驗,日本人喝啤酒都喜愛矮身薄邊的酒杯,每一口入口都有種清香特別新鮮的感覺。鮨福助用的是陶瓷杯,配合原木色為主調子的餐廳雖然還算配合,味道就是不一樣。鮨福午餐定食不算貴,三佰元左右,已經可以深入淺出地學習吃壽司。用心、認真是日本人最成功的地方,壽司臺前可以清楚了解每一個廚師的狀態,日本人正忙著自己的功作,我的單由香港廚司做處理。前菜是青菜,輕菜青中有一口甘苦,加上鰹魚碎香,是引味的處理方式!第一口壽司由左面開,Maguro紅肉海吞拿,油份輕而肉味重;以火槍輕燒添加了焦香,是第一口的油滋味!
(鮨福助用的是陶瓷杯,配合原木色為主調子的餐廳雖然算是配合,味道就是不一樣。)
一般人認為吃壽司「食材」很重要,生魚片夠厚、海膽多就會滿足!其實吃壽司講究的是平衡,油份、肉味、飯香之間的平衡。吃壽司,講究是互動,壽司臺前吃與臺坐很不一樣!我吃的是定餐,在日本鮨店一件般是吃一件做一件。壽司長衝鋒式的送上,是將一板海洋的味道優先!吃食魚生、壽司,講究味道排序,輕至重是最基本的,看一看排序,已經知道廚師斤糧。吃高級壽司,日本人是不沾醬油,手一拈起把壽司送到嘴裡輕嚼,微溫飯一粒散開,已知到水平!好的壽司飯粒要粒粒微溫帶輕酸來減退油膩感,紫菜要薄香脆,加上了海膽、蟹膏、三文魚子就是一種集口感與香味的滋味。
(三佰元左右,絕對不是一般便餐,來的也是商務客居多。)
壽司有趣的味道來自廚師的手藝,江戶前壽司講究手握與刀工,最後就是調味。高級壽司能做到食材對立同時,又讓人再次發現食物鮮味的不一樣;不同咬口與味道的示範,絕對是一種味覺上的體驗。有朋友說:「香港吃壽司是聊勝於無!」壽司好不好,每個人看法不盡相同。鮨福助地方不大,和燈光令人感覺溫馨舒逸。雖然吃到尾段紫菜早已變軟,但按份量及整體賣相,還是叫人滿意的。最後上的甜點是清新消暑洋式的西瓜啫喱,令人滿足的一頓午餐,可以一試。
(午市一個人,選了十個手握的自選壽司套餐。)
(甜品西瓜啫喱清新消暑。)
南早指南微信商務合作,請電郵至:william.zheng@scmp.com
(入秋了,香港還有什麼好吃的推薦?請按下方「閱讀原文」直接瀏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