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 Zushi 千鮨壽司, 小島上不一樣的創意日料店

2021-03-01 舌尖上的溫哥華


  《舌尖上的溫哥華》美食專欄作者西西里:西西里跟朋友在Downtown的健身房打完Kickboxing,出來已經晚上八點了。我們就這麼站在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旁,一邊吹著夜晚微涼的海風,一邊輕聲商量著吃什麼。

  「Fort 上有家Sen Zushi,千鮨壽司, 去試試看?」朋友說。這店名聽著耳熟。西西里突然想起另一個朋友也曾跟我推薦過這家店。話說一年多以前,Sen Zushi才剛剛開始裝修,西西里每天上班路過,都會聽到師傅們在門面裡敲敲打打。沒想到開業一年以後,這兒就已經需要排隊吃飯了。

  晚上八點半,千鮨壽司裡還坐滿了人。服務生是清一色的日本女孩兒,忙碌的跑來跑去,給客人點單時也抓緊分秒,單子還沒寫完就往廚房跑了。當晚,這兒的人手好像並不夠。

  我們點了Saba Misoni(甜味增鯖魚),Don Don Combo(烏龍麵,Don飯套餐),還有Chicken Kara-Age(日式炸雞),但是等了一個小時,卻還遲遲不見上菜。服務生還把朋友點的炸雞寫成了炸軟殼蟹。

  早就飢腸轆轆的我們,實在是開心不起來。

  最後飯來了,日本小姑娘忙不迭地為當晚有些捉襟見肘的服務道歉。實話說,其實當我們拿起筷子吃了第一口菜後,所有等餐時的脾氣就已經煙消雲散了。

  先說說朋友的Don Don Combo。烏龍麵裡加了甜豆皮和魚糕,Don飯上排著好幾塊厚切的吞拿魚刺身。店家還細心準備了一小碟解膩的芥末和薑蓉,用來搭配肥厚的魚肉。如果嫌湯底味道淡了,客人還可以自己在烏龍麵裡加些七味粉(一種由辣椒,陳皮,海苔,芝麻等製作的日式調味料)。

  吃完飯和面,再喝完麵湯,運動後空蕩蕩的胃終於滿足了。

  而我的甜味增鯖魚,軟嫩多汁的魚肉上澆了一大勺甜甜的濃稠味增醬。一口裹滿醬汁兒的魚肉,一口米飯,一小碗飯很快就見底兒了。

  料理的分量並沒有因為加拿大人的好胃口而改變,還是如正統日餐般的精緻。一道開胃菜,一道主菜就剛剛好。

  維多利亞的日料店很多,但大多數當地人對日料的期望卻並不高。對他們來說,午餐有Bento Box,壽司有加州卷,開胃菜有天婦羅,喝酒有三文魚刺身就可以了。

  所以,維多利亞島上大多數的日料店,做的都是同樣的大眾料理,甚至連Special Rolls(特色壽司卷)的名字都一模一樣。

  當西西里在千鮨吃到了幾道別處沒有的料理後,就像打開了一個我未曾想到的新世界。自從那晚以後,西西里一有機會就往千鮨跑,一心想著嘗遍菜單上所有的料理。

  一道家常的日式燒肉飯。大塊的牛肉是提前在醬料裡醃製過的,味道絲絲入扣。吃的時候,用筷子戳破一面煎的雞蛋蛋黃,和飯拌勻以後,就是爽滑香濃的美味。如果把煎蛋換成更加軟嫩的溫泉蛋,這道料理應該就會讓人一吃上癮了。

  「押壽司」在維多利亞也罕見,它的英文名「Bateira」來自葡萄牙文的「船」。押壽司的製作需要一種特殊的木質模具,做出來的壽司方方正正,簡單又漂亮。

  當「綢魚燒」赫然出現在菜單裡時,西西里毫不猶豫點了一隻。這種在日本家喻戶曉的小零食,傳統的做法是在綢魚模具裡澆上面糊,放入紅豆沙,再蓋緊模具燒制而成的。

  綢魚燒上來的時候,我覺得有些不對勁,忙拉了服務生問:「綢魚燒怎麼是油炸的?」

  服務生直言他家的綢魚燒是速凍的成品,客人點單後放在鍋裡炸軟就行了。也是,用模具燒制綢魚燒,確實費時又費力。

  「油炸綢魚燒」雖令人失望,但是老闆樂意把這種傳統的日本小吃寫在菜單上,精神倒是可嘉。

  或許你覺得「日料創意「,大概應該像東京米其林三星餐廳「龍吟」一樣,主廚能玩兒得轉各種「廚房玩具」,Hold得住新奇的分子料理,但這些創意,普通人家並非天天都能享受得起。千鮨的菜品,只是在家常的日本料理裡做些漂亮的小點子,但也因此更接地氣,讓西西里看到了日料創意的另一種「活法」。

地址:940 Fort St, Victoria, BC V8V 3K2

電話:250-385-4320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六 11:30am-2pm, 5pm-9pm

禮拜天休息

更多精彩美食專稿:

相關焦點

  • 【上海】這家日料店,讓你心甘情願的淪陷!僅118元搶【遇見鮨日料】2人餐,特色壽司卷+玉子壽司+焗蟹寶...
    門市價318元的遇見鮨日料2人餐劃掉!!統統劃掉!!限時搶購僅需118元刺身三拼+遇見鮨特色壽司+玉子壽司...整整10+道純正日式料理你還是猶豫什麼,平日巨貴的日料現在3.7折即可吃到,還不搶搶搶!
  • 聽說你還不會吃壽司?
    吃什麼好吃的能不長肉呢?日本人民有妙招——壽司(すし)。壽司是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料理,同時也是日本人最喜歡的傳統料理之一,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憑著超低的熱量、無火的生吃方式及有機的食材,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百科妞就和大家一起去日本料理店轉一轉,看看壽司君的正確打開方式吧~
  • 日本料理之魂「壽司」
    壽司是一種日本傳統美食,日本古代時候的壽司,是用鹽和米醃製的鹹魚,後經演變形成如今的壽司。日本常說「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這種食物據說來源於亞熱帶沿海及海島地區,那兒的人發現,如果將煮熟的米飯放進乾淨的魚膛內,積在壇中埋入地下,便可長期保存,而且食物還會由於發酵而產生一種微酸的鮮味,這也就是壽司的原型(即:鮒壽司)。日本的壽司,主要是由專門的壽司店製作並出售。
  • 日料店拔草|香港必食壽司店OMAKASE
    ,到處拔草壽司店當然也是我們的工作日常,我們將也會在這裡,更新一些我們仍為做得很好的店(不一定是日料)。鮨森,鮨在日語裡其實是壽司的意思。鮨森其實是一家開了多年的店,在出名的日料聖地銅鑼灣登龍街的樓上,聽說做的是日料,之前一直沒有去,這次回來之前,香港廚師界的大神朋友就和我說,鮨森在銅鑼灣名店坊後開了一家新的專門做OMAKASE的店,他說,午市抵食到爆炸,一定要去。
  • 一粒壽司的前世今生
    說得極致些,壽司不過是醋飯和魚蝦貝的簡單組合,然而正因如此,才不會受其它味道的滋擾。宛若凝脂的珍珠米飯,色彩豔麗的各類魚生,恰到好處的捏制弧度,接近人體的完美溫度,醋飯的酸,醬油的鮮,配上山葵和薑片的辛辣與清新,完美烘託出食物的本身滋味,纏綿於唇齒之間。作為知名度最高的美食之一,壽司也經歷了一段紛繁複雜的演變過程。 鮨yì和鮓zhà都是壽司的別稱。
  • 鮨福助--- 正宗日本壽司味道!
    港人心目中的日本第一美味是壽司,朋友問:「香港哪裡吃壽司好?」吃傳統的日本壽司,最好當然是去原創地日本享受啦!但壽司既然是港人至愛,在香港除了人們平常大愛的迴轉壽司以外,還有別的選擇嗎?香港能吃到好壽司的地方不多,要找高質素的不易。壽司到達米其林級數的有一家,平常做得不錯,價錢較合理的大部份在銅鑼灣這個傳統日本人地區。
  • 不止是迴轉壽司店!叮叮MALL這家精緻日料讓你一周吃不重樣~
    用最「豪」的心,做最「精」的料理它就是立志做長沙標杆日料店的:走進店內,一碟碟新鮮製作的壽司在傳送帶上歡快的奔走,每個樣子精緻可愛的壽司都好像在說:來吃我吧!壽司的日語念做「Sushi」,也作「鮨」或「鮓」音(sushi或zushi),既可作為小吃,也可配上一碗熱乎乎的丼飯和例湯作為正餐。對於忙碌的都市星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健康料理。
  • 與壽司之神叫板?東京最難預定的壽司店鮨さいとう
    其實,在東京還有一位「新一代壽司之神」斎藤孝司,他的壽司店鮨さいとう(Sushi Saito)也是日本五家米其林三星壽司店之一,同時也被認為是東京最好的壽司店之一。店裡吧檯只有7個座位,本來就一位難求,最近主廚開始嚴格地實行推薦制,只接納熟客推薦的新客人,於是這家壽司小店就成為了東京最難訂座的餐廳!
  • 看了這篇,你還敢說自己懂什麼叫壽司嗎?(上)
    宛若凝脂的珍珠米飯、捏制恰到好處的弧度、色彩豔麗的各類魚生、接近體溫的完美溫度,醬油的鮮、醋飯的酸、配上山葵和薑片的辛辣與清新,完美烘託出食材的自然風味。作為最被世界熟知和認同的美食之一,壽司也經歷了一段複雜的發展史。壽司又寫作「鮨[yì]」或「鮓」[zhà],公元前中國的《爾雅》一書中就有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即把肉醬叫做羹,絞碎的魚肉稱之為鮨。
  • 【日本文化】吃了那麼多年壽司,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壽司的由來?
    押壽司(oshi-zushi),又稱做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於日本關西,是用長型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製作者先把配料鋪在押箱的最底層,再放上米飯,然後用力把箱的蓋子壓下去。握壽司(nigiri-zushi),(日本江戶時代興起)製作者用手把米飯握成一口塊,塗上一層山葵(日本芥末),最後鋪上配料。
  • 別就知道吃,看完這個你就是壽司達人了 日本文化
    直到公元1700年,即江戶年間,壽司才於日本廣泛流傳,成為一種普通的食品。在日本,壽司料理又名漢字「鮨及鮓」。這兩個在中文裡不常用到的字,都是指用鹽漬可以久藏的魚類。「鮨」這個字首先出現於公元前3至4世紀的中國辭典《爾雅.釋器》,其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攪碎的魚肉叫鮨(qí,ㄑ-ˊ)。
  • 一顆壽司的史詩:中國古人也吃SUSHI?
    壽司又寫作「鮨[yì]」或「鮓」[zhà],公元前中國的《爾雅》一書中就有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即把肉醬叫做羹,絞碎的魚肉稱之為鮨。公元二世紀出現的「鮓」字原意是用鹽、米、魚肉醃製發酵後的食物。熟壽司Nare zushi(熟れ鮨、なれずし)被認為是壽司的雛形, 通常是用鯉魚、鯽魚或其它淡水魚類,撒上鹽,一層魚肉一層米飯的層層鋪好,再用重物壓實,讓米飯發酵產生的酸味來醃製魚肉,這個過程一般長達數月,米飯也會變成黏黏的狀態並帶有濃烈的刺激性氣味,食用時人們會把米飯丟棄只吃魚肉。最具代表性的是滋賀縣琵琶湖地區的傳統食品鮒壽司和鰍壽司。
  • 這家藏在蘇州淮海街旁268米的日料店,性價比絕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家藏在淮海街旁268米的日料店。吃得好花得少!更關鍵的是目前還不用排隊,停車超方便!在日料水平位居全國頂端的上海,但凡壽司店能加上「鮨」字那就是專業的表示了。意思是:我不是酒吞、魚藏做綜合料理的,也不是萬島、初花做自助餐的,我就是個賣生魚片做壽司的,只用好魚對待食客。在蘇州,敢在店名中加上「鮨」字的日料店也不多,鮨緣就是其一。為什麼敢?
  • 頂級壽司有多好吃?打卡這家帝都TOP級日料店之後,我服了!
    2017年10月,曾在銀座久兵衛和鮨かねさか修業多年的巖央泰先生,決定將自己的品牌帶到北京,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為每一位食客帶來最美味的握壽司體驗。傳統日料流派對食材本身的味道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所以許多高端日料店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需要主理人每天從市場或漁民那進貨,不同的食材在不同的季節還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 冬天寶藏日料店必吃清單來啦!
    1村上一屋地址:青島市嶗山區金獅廣場四樓青島首店開在了金獅廣場L4首店主打手握壽司、活殺現烤鰻魚高級的食材、精美的擺盤價格卻是平價小館的實惠懷石日料的儀式感、家庭料理的體驗感平價小館的親民感這家店統統一次性給你為青島的小夥伴們帶來全新的日料體驗壽司の匠人去100次要點99次的創意壽司
  • 【鮨雲】這家壽司店竟敢用「鮨」做招牌?!
    通常而言,在日本稱之為「某某壽司」的,都是比較大眾化的壽司店,而帶「鮨(yì)」、「鮓(zhǎ)」的店,則透著一股江戶前的傳統韻味,料理的品質也會高出好幾籌。所以當小蔡瀾告知店名時,我不免有些小激動——無錫終於有家不錯的壽司店了。不管這家店菜品如何,光店名就透露著「牛逼」的信號,吃完之後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寫篇文章強烈推薦,覺得不好可以寫篇文章大罵其名不副實。
  • 鮓、鮨、壽司、手卷,嘿嘿傻傻分不清(一)
    那陣壽司可不是吃生的,是吃熟的。在咱們中國漢代的時候就有這個了,日本到了平安時代覺得,哎,這個跟「鮓」很像,所以當時的壽司就叫了「鮓」。現在壽司分關西流和關東流,關西流的「鮓」跟關東流完全不一樣。關西流都用「押箱」,一個小木箱壓上米飯,然後上面加上蓋兒,把這個米飯壓得死死的正方形,上面鋪上醃好的魚片。
  • 6家超人氣日料壽司店,一口一個美味無限!
    Mrs.Sushi蜜絲創意壽司位於立信街與自由大路附近的超人氣創意壽司店,店面一共分為二層,壽司種類超豐富,炙烤系列、軍艦系列、手握等等。強推他家的炙烤系列喲!壽司上面一層食材被烤制的香氣四溢,口感好到爆!
  • SHIZUKA 鮨·笑魚
    黃彥威師傅shizuka鮨的‭‮店司壽‬‬是另一種,隸屬於上海灘日料2020‭‮珠珍黑‬‬的六家店之一,‭‮打穩紮穩‬‬的江戶前壽司,不一定多吸睛,可一旦對上眼,想必熟客會想要‭‮期長‬‬回訪。日本料理對食材鮮度有著很高的要求,疫情發生後,各渠道受到人力缺乏、監管加強和要貨有限的影響,供應幾乎斷檔,並陷入了「供應商沒貨——日料店沒法開門——沒日料店訂貨——供應商更不會去進貨」的死循環,有些午晚市的只做晚市了,有些為了儘可能的回收現金流,高級料理店,做起了本來不屑做的——外賣,還有的考慮到品牌的定位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做外送硬熬。
  • 用了一年時間,我們吃了50家日料店……
    從第一篇文章開始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日料愛好者」群已經在北京嘗試了超過50家日料店(這還不包括外地、外國以及返場的)。那麼,今天@老溼 就把這50家店總體評價一下。點擊每家店的名稱,可以閱讀詳情。紅色是特別推薦;屎色代表雷;藍色是補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