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這個軍區,誕生於1949年,前身是八路軍120師

2020-12-15 李老師開講

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軍區誕生簡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軍區,於1949年1月組建,由第一軍兼,隸屬於西北軍區。

1952年7月,解放軍第一軍免兼青海軍區,將第一軍第三師機關整編為青海軍區。

1953年1月,第一軍調離青海,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同年8月8日,青海軍區組建玉樹、都蘭、果洛、海南、海北、黃南等6個軍分區。

1954年3月,將都蘭軍分區改編為海西軍分區。

1955年5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青海軍區劃歸蘭州軍區領導。

備註:解放軍第一軍,系由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2軍團,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第120師第358旅、獨1旅,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發展演變而來的。

(賀龍同志)

解放軍青海軍區戰鬥序列

(1949年1月)

司令員:賀炳炎(1913-1960,湖北松滋人,開國上將

(賀炳炎同志)

政委:廖漢生(1911-2006,湖南桑植人,開國中將,無產階級革命家,後曾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

(廖漢生同志)

副司令員:王尚榮(1915-2000,湖北石首人,開國中將

(王尚榮同志)

副政委:冼恆漢(1911-1991,廣西田陽人,開國中將

(冼恆漢同志)

參謀長:陳外歐(1910-1984,湖南茶陵人,開國少將

政治部主任:吳融峰(1916-1974,江西永新人,開國少將

副參謀長:楊文安(1912-1967,山西芮城人,1961年晉升少將

解放軍青海軍區戰鬥序列

(1952年7月)

司令員:張仲良(後轉入地方工作,未授銜

政委:張仲良(兼)

(張仲良同志)

副司令員:李書茂(1914-1993,湖北沔陽今仙桃人,開國少將

副政委:鍾生鎰(1915-1980,江西興國人,開國少將

參謀長:劉斯起(1915-2007,河北容城人,1962年晉升大校

政治部主任:張鳳飛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八路軍一二九師這個旅,政委成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任副縣級幹部
    八路軍第129師,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主要由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這個師中有一個旅,旅政委成了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擔任副縣級幹部。
  • 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
    115師的底子,武器裝備精良第四野戰軍在我軍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顯赫的存在,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海南島。原七大軍區中的廣州軍區、瀋陽軍區,都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不僅如此,我軍現有的13個集團軍,也有不少集團軍帶有第四野戰軍的血統,最為出名的當屬82集團軍,前身為原北京軍區38集團軍,是第四野戰軍的主力王牌。那麼,第四野戰軍戰鬥力為何如此強悍?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率先打進南京總統府的,是此少將,新中國任大軍區政委14年!
    1933年秋,紅軍到達江陵時,16歲的嚴政一氣之下跑去參加紅軍,當上了師長陳再道的傳令兵。 就這樣,嚴政走上了革命道路。 嚴政參軍後,多是做政工幹部,當的是指導員、政委之類。從1936年開始,他在紅軍大學、抗大和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當隊長、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等。
  • 八路軍遊而不擊?120師平原地區連續包圍,殲滅日軍吉田大隊
    1939年初,八路軍第120師自挺進冀中以來,雖然同冀中軍區部隊一起連續打破了日軍的第3、第4、第5次圍攻,但是冀中平原的局勢依然嚴峻。日軍依託縣城和主要集鎮進行拉網,平原上據點林立,炮樓密布,各據點之間相距不過一二十公裡,八路軍可迴旋區域越來越小。
  • 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115師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十五軍團(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由林帥擔任師長,羅榮桓擔任政訓處主任,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周昆擔任參謀長,肖華擔任政訓處副主任,全師總兵力15000人,戰鬥力非常強勁。
  • 紅軍13個師改編為八路軍,13位師長當時擔任什麼職位,後成就如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進入全面抗戰狀態,國共之間第二次合作,同仇敵愾共同抗戰,中國工農紅軍三個方面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八路軍,我們都知道八路軍在建立之初擁有3個主力師的建制,分別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15師,紅二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20師以及紅四方面軍改編而來的129師。
  • 八路軍三個師中129師最能打,為啥115師發展的卻最好?
    紅軍在1935年到達陝北,5萬多人的軍隊聚集在陝北這個彈丸之地,貧瘠之地,陝北人丁稀少,而且缺工廠,缺物資,幾萬人難道要活活困死在這個地方嗎?紅軍先後考慮向西,向東發展。向西去往甘肅,新疆等地建立根據地,向東渡過黃河和閻錫山搶地盤。接連幾次之後紅軍都有所斬獲,但是作用不大。
  • 八路軍最早14個團,首任團長几人評為上將?現在是哪些部隊?
    按照1930年編制,民國軍隊分為甲、乙、丙三種師。八路軍三個師都是丙種師,每個師2個旅4個團,總共是3個師12個團。這些最早的團長,後來發展如何?
  • 八路軍三個師的番號是怎麼定下來的?馮玉祥:蔣介石為此費盡心機
    西安事變後,國共合作,1937年七七事變,則標誌著全面抗戰拉開序幕,8月底,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西北紅軍等部改編為第八路軍,在江西、福建、浙江8省13個地區堅持鬥爭的紅軍和遊擊隊則改編為陸軍新編第四軍,即新四軍。
  • 縱隊以下,為何華野和東野是師,其他野戰軍是旅
    晉綏野戰軍主要由120師358旅發展出的部隊和冀中軍區六個主力團編組而成,番號都是獨字頭,共有5個獨立旅,加上老部隊358旅,一共6個旅,之後又組建了獨六旅、獨七旅,但這兩個旅長期在山西作戰,脫離建制。至於為何用旅作建制,是沿襲抗戰中期的習慣,即120師是一級指揮機關,旅是二級指揮機關。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
    1939年一月,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草木一片凋零,冀中平原上正經歷著嚴酷的寒冬。此時,在河北河間縣一個叫做齊會的小地方,有一隊八路軍將士正在召開聯歡會。與會人員包括八路軍120師全體指戰員,以及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及所部將士。
  • 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是在第一軍的基礎上調整組建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歷史最為悠久的部隊之一,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30年賀帥在湘鄂西創建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二軍團,此部隊先後參與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和老山防禦作戰,是一支實戰經驗豐富,戰鬥力強勁的英雄部隊。1985年,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百萬大裁軍。
  • 1939年晉察冀軍區八路軍及抗大二分校將士舊影,影視劇都是騙人的
    本組老照片主要放映的是1939年,晉察冀軍區八路軍真實寫照,抗大二分校運動大會老照片。拍攝者沙飛。圖為八路軍戰士和當地的孩子。兒童團站崗並教過路人識字。兒童團員們身挎大刀,還有一個手握長槍。晉察冀軍區兵工廠修械所工人在修理槍枝。八路軍武器短缺,裝備簡陋,修械所的任務重大。晉察冀邊區供給部,婦女們正在為前線戰士趕做軍鞋,她們就是靠雙手一針一線地為八路軍提供軍需物資。抗大二分校的同學在行進。抗大二分校活動。
  • 抗美援朝他是萬歲軍政委,55年授中將時他才38歲,他兒子是上將
    抗日戰爭時期,劉西元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六團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委員,魯南支隊政治委員,教導第二旅六團政治委員,濱海軍區濱北軍分區政治委員。1955年,戰功赫赫的劉西元被授予中將軍銜,朱老總握著他的手,風趣地說:「你這個小鬼頭,也當上中將了!」那一年,劉西元還只有38歲。
  • 抗戰年代,八路軍人手一套軍服可太難了
    賀龍在120師誓師大會上說:「現在國難當頭,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我願帶頭穿國民政府發的衣服,戴青天白日帽徽,和國民黨部隊統一番號。這樣,看起來我們的外表是白的,但是我們的心卻是紅的,永遠是紅的!」劉伯承也129師的官兵說:「不管戴什麼帽子,不管穿什麼衣服,我們的心永遠是鮮紅的。」說罷,帶頭脫下頭上的紅軍帽。
  • 四大野戰軍第一縱隊為何下轄四個師?師長是誰?後授予什麼軍銜
    新四軍第1師1旅參謀長,教導旅旅長,蘇浙軍區第4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第一師師長兼政委,1949年華東野戰軍改編後擔任第20軍參謀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擔任20軍副軍長,開赴朝鮮戰場,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