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1930年編制,民國軍隊分為甲、乙、丙三種師。八路軍三個師都是丙種師,每個師2個旅4個團,總共是3個師12個團。這些最早的團長,後來發展如何?
115師序列
343旅685團
團長:黃永勝上將。
團長經歷:
參加秋收起義;血戰湘江,同國民黨湘軍血戰腳山鋪和美女梳頭嶺一線。此後率紅三團搶佔遵義,逼近貴陽,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稍後,更是強渡大渡河,配合紅四團搶奪瀘定橋。
抗日時期,率部參加平型關腰站阻擊戰、參加了反「八面圍攻」、「五一大掃蕩」及「神仙山保衛戰」。
解放戰爭,率領東野八縱在遼西三戰三捷,威風無限。
1947年,東野6縱司令員。
1949年,45軍軍長。
1955年,廣州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1軍團2師。
部隊發展:
團部:43軍127師(紅2師)。
1營:127師379團(紅4團,葉挺獨立團)。
2營:16軍46師136團(紅5團)。
3營:127師380團(紅2團)。
343旅686團
團長:李天佑上將。
團長經歷:
參加了百色起義,參加東徵福建的朋口、連城等戰鬥,1934年1月,在廣西灌陽新圩抗擊國民黨兩個師,激戰3晝夜,完成掩護中央機關縱隊安全渡過湘江的任務。參加了攻佔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等戰鬥。
1938年底至1944年春,赴蘇聯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54年,入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部隊來源:紅3軍團4師。
部隊發展:
1營:38軍112師334團(紅10團,平江起義團)。
2營:22軍65師194團。
3營:16軍47師139團(紅12團)。
344旅687團:團長張紹東。
團長經歷:
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鄂豫皖、鄂豫陝蘇區的反「圍剿」鬥爭和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東徵、西徵戰役。
1938年2月25日,張紹東夥同參謀長蘭國清以看地形的名義,帶領部分營連長和機關人員攜械叛逃。
張紹東後來任國軍保安旅旅長,建國後被鎮壓。
部隊來源:紅15軍團73師。
部隊發展:
1營、3營:39軍115師343團(紅223團)。
2營(與688團2營合編):39軍116師347團(紅78師)。
344旅688團,團長陳錦繡。
團長經歷:
1930年加入紅軍,到達陝北後,參加了榆林橋、嶗山、直羅鎮、東徵、西徵等戰役。
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平山馬家山戰鬥中犧牲。
部隊來源:紅15軍團75師。
部隊發展:
團部:12軍34師100團。
1營:38軍113師338團(紅225團)。
2營:見687團2營發展。
3營: 6軍16師46團。
115師獨立團
團長:楊成武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加閩西農民暴動。長徵中率部奪取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
抗日中,指揮了著名的黃土嶺戰鬥,擊斃日本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
解放戰爭中,指揮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漢北段等戰役。
1948年,華北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
1952年後,北京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1軍團1師。
部隊發展:
團部:65軍193師(紅1師)。
1營:42軍163師487團(紅1團)。
2營:64軍191師572團(紅13團)。
3營:63軍189師566團(陝北紅3團)。
3營之一部:67軍199師595團。
120師序列
358旅715團:團長王尚榮(中將)。
團長經歷:
1931年,加入紅軍。任紅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師長。
1945年11月,晉綏軍區獨立第1旅旅長。
1949年6月,第一野戰軍第1軍副軍長。
1954年任作戰部部長,組織指揮了炮擊金門、拉薩平叛、入緬作戰。
部隊來源:紅2軍團4師。
部隊發展:
1軍1師2團(紅4師)。
358旅716團:團長宋時輪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到湖南瀏陽、醴陵和江西萍鄉邊界地區組建遊擊隊。
解放戰爭,參加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梁山阻擊戰、宛西戰役、宛東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
1949年2月,9兵團司令員。
1972年10月,軍事科學院院長。
部隊來源:紅2軍團6師。
部隊發展:
團部及1營、3營: 1軍1師3團(紅6師)。
2營: 6軍16師47團(紅28軍)。
359旅717團:團長劉轉連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5月,成為遊擊大隊區隊長。參加湘贛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及西徵。
到達陝北後,1937年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
1944年,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359旅參謀長。
1950年4月,第48軍軍長。
部隊來源:紅6軍團。
部隊發展:
團部及2個營: 2軍5師13團(紅軍團)。
1個營擴編: 47軍139師415團(紅軍團)。
359旅718團:團長文年生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組織士兵拖槍投奔紅軍。
1935年9月,1、3軍團脫離張國燾北上時,彭德懷命令文年生率軍團教導營保衛毛主席。
1936年5月,調任紅27軍第81師師長。
抗戰時期,陝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8團團長,警備第1旅旅長,熱遼軍區副司令員
1946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
1949年6月,68軍軍長。
部隊來源:紅9軍團。
部隊發展:55軍161師482團(瑞金團)。
129師序列4個團
385旅769團:團長陳錫聯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在家鄉參加遊擊隊,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
抗戰中,率部參加夜襲陽明堡、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
解放戰爭中,參加上黨、邯鄲、魯西南諸戰役。1947年4月,全殲國民黨軍第2快速縱隊,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殲滅一個機械化旅的範例。
1938年,385旅副旅長、旅長。
1946年,3縱司令員。
1949年2月,第3兵團司令員。
1959年起,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
部隊來源:紅4軍10師。
部隊發展:12軍36師106團(紅10師)。
385旅770團:團長張才千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投身革命,參加了長徵、中原突圍、兩渡長江、鄂西剿匪。
1949年,湖北軍區參謀長。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4軍軍長。
1971年4月,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參與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決策和組織指揮。
1980年1月,武漢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四方面軍4軍12師。
部隊發展:無。
386旅771團:團長徐深吉中將。
團長經歷: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參加了黃安、蘇家埠等戰役,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鬥爭。
抗日時,參加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
解放戰爭,晉冀魯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
1955年3月,空軍副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31軍91師。
部隊發展:6軍17師49團。
386旅772團:團長葉成煥。
團長經歷:
1929年,參加豫皖遊擊隊,屢建戰功,紅軍中擔任師長、師政委。
1936年9月12日,任紅31軍第93師政治委員。
1938年4月17日,山西榆社縣郝北村作戰犧牲。
部隊來源:紅31軍93師。
部隊發展:13軍37師109團(紅93師)。
總部
特務團:團長韋傑中將。
團長經歷:
1929年12月,百色起義中參軍。長徵中帶領偵察連,一直充當紅五師的前衛。參加湘江戰役,搶佔婁山關,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等戰鬥。
抗戰時期,129師新編第1旅旅長。
1949年1月,61軍軍長。
部隊來源:軍委警衛團。
部隊發展:
12軍36師108團(朱德警衛團)。
其中5個連:54軍161師483團。
這14團中,有5位團長評為上將,6位評為中將,2位團長犧牲,1位成了叛徒。每個團的發展歷程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