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最早14個團,首任團長几人評為上將?現在是哪些部隊?

2020-12-15 騰訊網

按照1930年編制,民國軍隊分為甲、乙、丙三種師。八路軍三個師都是丙種師,每個師2個旅4個團,總共是3個師12個團。這些最早的團長,後來發展如何?

115師序列

343旅685團

團長:黃永勝上將。

團長經歷:

參加秋收起義;血戰湘江,同國民黨湘軍血戰腳山鋪和美女梳頭嶺一線。此後率紅三團搶佔遵義,逼近貴陽,突破烏江天險,四渡赤水。稍後,更是強渡大渡河,配合紅四團搶奪瀘定橋。

抗日時期,率部參加平型關腰站阻擊戰、參加了反「八面圍攻」、「五一大掃蕩」及「神仙山保衛戰」。

解放戰爭,率領東野八縱在遼西三戰三捷,威風無限。

1947年,東野6縱司令員。

1949年,45軍軍長。

1955年,廣州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1軍團2師。

部隊發展:

團部:43軍127師(紅2師)。

1營:127師379團(紅4團,葉挺獨立團)。

2營:16軍46師136團(紅5團)。

3營:127師380團(紅2團)。

343旅686團

團長:李天佑上將。

團長經歷:

參加了百色起義,參加東徵福建的朋口、連城等戰鬥,1934年1月,在廣西灌陽新圩抗擊國民黨兩個師,激戰3晝夜,完成掩護中央機關縱隊安全渡過湘江的任務。參加了攻佔婁山關、襲取遵義城、四渡赤水等戰鬥。

1938年底至1944年春,赴蘇聯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

1954年,入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部隊來源:紅3軍團4師。

部隊發展:

1營:38軍112師334團(紅10團,平江起義團)。

2營:22軍65師194團。

3營:16軍47師139團(紅12團)。

344旅687團:團長張紹東。

團長經歷:

1930年參加革命,參加了鄂豫皖、鄂豫陝蘇區的反「圍剿」鬥爭和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參加了勞山、直羅鎮、東徵、西徵戰役。

1938年2月25日,張紹東夥同參謀長蘭國清以看地形的名義,帶領部分營連長和機關人員攜械叛逃。

張紹東後來任國軍保安旅旅長,建國後被鎮壓。

部隊來源:紅15軍團73師。

部隊發展:

1營、3營:39軍115師343團(紅223團)。

2營(與688團2營合編):39軍116師347團(紅78師)。

344旅688團,團長陳錦繡。

團長經歷:

1930年加入紅軍,到達陝北後,參加了榆林橋、嶗山、直羅鎮、東徵、西徵等戰役。

1938年1月22日,在河北平山馬家山戰鬥中犧牲。

部隊來源:紅15軍團75師。

部隊發展:

團部:12軍34師100團。

1營:38軍113師338團(紅225團)。

2營:見687團2營發展。

3營: 6軍16師46團。

115師獨立團

團長:楊成武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加閩西農民暴動。長徵中率部奪取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突破天險臘子口。

抗日中,指揮了著名的黃土嶺戰鬥,擊斃日本軍「蒙疆駐屯軍」最高司令官阿部規秀中將。

解放戰爭中,指揮了清風店戰役、石家莊戰役、平漢北段等戰役。

1948年,華北野戰軍第3兵團司令員

1952年後,北京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1軍團1師。

部隊發展:

團部:65軍193師(紅1師)。

1營:42軍163師487團(紅1團)。

2營:64軍191師572團(紅13團)。

3營:63軍189師566團(陝北紅3團)。

3營之一部:67軍199師595團。

120師序列

358旅715團:團長王尚榮(中將)。

團長經歷:

1931年,加入紅軍。任紅三十二軍第九十六師師長。

1945年11月,晉綏軍區獨立第1旅旅長。

1949年6月,第一野戰軍第1軍副軍長。

1954年任作戰部部長,組織指揮了炮擊金門、拉薩平叛、入緬作戰。

部隊來源:紅2軍團4師。

部隊發展:

1軍1師2團(紅4師)。

358旅716團:團長宋時輪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到湖南瀏陽、醴陵和江西萍鄉邊界地區組建遊擊隊。

解放戰爭,參加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梁山阻擊戰、宛西戰役、宛東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

1949年2月,9兵團司令員。

1972年10月,軍事科學院院長。

部隊來源:紅2軍團6師。

部隊發展:

團部及1營、3營: 1軍1師3團(紅6師)。

2營: 6軍16師47團(紅28軍)。

359旅717團:團長劉轉連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5月,成為遊擊大隊區隊長。參加湘贛革命根據地各次反「圍剿」作戰及西徵。

到達陝北後,1937年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

1944年,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359旅參謀長。

1950年4月,第48軍軍長。

部隊來源:紅6軍團。

部隊發展:

團部及2個營: 2軍5師13團(紅軍團)。

1個營擴編: 47軍139師415團(紅軍團)。

359旅718團:團長文年生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組織士兵拖槍投奔紅軍。

1935年9月,1、3軍團脫離張國燾北上時,彭德懷命令文年生率軍團教導營保衛毛主席。

1936年5月,調任紅27軍第81師師長。

抗戰時期,陝甘寧留守兵團警備第8團團長,警備第1旅旅長,熱遼軍區副司令員

1946年5月,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

1949年6月,68軍軍長。

部隊來源:紅9軍團。

部隊發展:55軍161師482團(瑞金團)。

129師序列4個團

385旅769團:團長陳錫聯上將。

團長經歷:

1929年,在家鄉參加遊擊隊,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

抗戰中,率部參加夜襲陽明堡、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

解放戰爭中,參加上黨、邯鄲、魯西南諸戰役。1947年4月,全殲國民黨軍第2快速縱隊,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殲滅一個機械化旅的範例。

1938年,385旅副旅長、旅長。

1946年,3縱司令員。

1949年2月,第3兵團司令員。

1959年起,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國務院副總理。

部隊來源:紅4軍10師。

部隊發展:12軍36師106團(紅10師)。

385旅770團:團長張才千中將。

團長經歷:

1930年投身革命,參加了長徵、中原突圍、兩渡長江、鄂西剿匪。

1949年,湖北軍區參謀長。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4軍軍長。

1971年4月,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參與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的決策和組織指揮。

1980年1月,武漢軍區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四方面軍4軍12師。

部隊發展:無。

386旅771團:團長徐深吉中將。

團長經歷:

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參加了黃安、蘇家埠等戰役,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鬥爭。

抗日時,參加了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

解放戰爭,晉冀魯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

1955年3月,空軍副司令員。

部隊來源:紅31軍91師。

部隊發展:6軍17師49團。

386旅772團:團長葉成煥。

團長經歷:

1929年,參加豫皖遊擊隊,屢建戰功,紅軍中擔任師長、師政委。

1936年9月12日,任紅31軍第93師政治委員。

1938年4月17日,山西榆社縣郝北村作戰犧牲。

部隊來源:紅31軍93師。

部隊發展:13軍37師109團(紅93師)。

總部

特務團:團長韋傑中將。

團長經歷:

1929年12月,百色起義中參軍。長徵中帶領偵察連,一直充當紅五師的前衛。參加湘江戰役,搶佔婁山關,巧渡金沙江,搶渡大渡河,翻越夾金山等戰鬥。

抗戰時期,129師新編第1旅旅長。

1949年1月,61軍軍長。

部隊來源:軍委警衛團。

部隊發展:

12軍36師108團(朱德警衛團)。

其中5個連:54軍161師483團。

這14團中,有5位團長評為上將,6位評為中將,2位團長犧牲,1位成了叛徒。每個團的發展歷程也各不相同。

相關焦點

  • 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這三個師,是抗戰初期共產黨的主力部隊。57位開國上將中,出自這3個師的有28位。其中又以八路軍第115師居多,有11位。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部隊裡每個團的一營一連是不是戰鬥力最強?從軍史上看確有普遍性
    比如東野一縱李天佑、華野一縱葉飛、中野一縱楊勇、西野一縱張宗遜,這都是響噹噹的主力,這四個縱隊司令員都是開國上將。到後來部隊大發展時期,四名縱隊司令員也都晉升為四大野戰軍的兵團級首長。
  • 八路軍一二九師這個旅,政委成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任副縣級幹部
    八路軍第129師,是中共領導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之一,主要由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改編而成,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這個師中有一個旅,旅政委成了開國上將,旅長解放後擔任副縣級幹部。
  • 一個軍長一個師政委,後軍長成為上將,1955年同時被授予上將軍銜
    上述五軍中,第四軍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牌革命部隊,由第十師、第十一師和第十二師組成,共三個師。現在講一下,當時的第4軍軍長,以及他手下的一個師政委,他們後來都有很大的成就,1955年同時還被授予上將軍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繼續往下看吧。那時是許世友,他是紅四方面軍第4軍軍長,他是河南新縣許家窪人(此地原屬湖北麻城),生於1905年。
  • 紅軍13個師改編為八路軍,13位師長當時擔任什麼職位,後成就如何
    首先是紅一方面軍所下轄的5個師,其中第一個便是鼎鼎有名的紅一軍團第一師,這支部隊是從井岡山上走出來的英雄部隊,紅一師的師長由楊成武擔任,抗戰爆發後他改編為115師獨立團,楊成武則擔任獨立團團長一職,後來在楊成武的領導下獨立團很快發展起來,短短一年時間便發展成獨立師,1939年楊成武率領部隊在黃土嶺一戰擊斃了號稱日本「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解放戰爭時期楊成武先後擔任過華北第三兵團司令員,
  • 八路軍團長白乙化犧牲,擊斃他的狙擊手也成八路軍,後抗日犧牲
    白乙化還要求部隊在春節期間提高警惕,加強戒備。白乙化不僅打仗英勇,而且足智多謀。馮家峪南灣子伏擊戰消滅日軍哲田中隊後,人民群眾情緒高漲。1941年大年三十,10團在馬營駐紮,老百姓送來了幾坨子牛肉慰勞部隊。司務長看著凍得硬邦邦的牛肉發起愁來:這麼冷的天,白河滴水成冰,井臺上儘是大冰碴子,怎麼化開冰坨子似的牛肉呢?
  • 什麼原因讓和他平級的人,建國後成上將,他連少將都不是?
    在渡過烏江次日,紅一軍團紅二師六團奉命立即前進,奪取遵義城。紅二師師政委在4日當面命令六團團長朱水秋直取遵義,為後面的大部隊開通道路。當時朱水秋和政委王集成邊行軍邊研究,決定朱水秋帶一營和偵察排做先頭部隊,二營和三營隨後,王集成帶團直屬部隊隨後。渡江後六團找到一村子暫時駐紮,派出的偵察員報告前方有個團溪鎮,駐有一個營。
  • 死戰不退,一個團打一個師,團長負傷後,上級調一營長來指揮
    隨著抗戰進入倒數第二個年頭,閻錫山的內心深處突然又活泛起來,在抗戰時期閻錫山形容八路軍是「如大旱之望雲霓」,等到鬼子快被趕走的時候,閻錫山就開始嫌八路軍礙眼了,不僅處處刁難,甚至還故意搞點摩擦,其意思十分明確,就是希望將八路軍擠出山西,為此不惜和日本人合作,趁著八路軍在前方與鬼子作戰
  • 八路軍中的「鐵帽子」部隊:繳獲了日軍鋼盔,憑什麼不用?
    我們看現在的影視劇,絕大多數情況下八路軍都是清一色的布帽子,這就比較臉譜化了。其實當時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即便是主力部隊也有不少是罩著白頭巾的,而繳獲了日軍鋼盔之後,也是會使用的。 為什麼強調後面這點呢?因為現在不少人以為八路軍繳獲鋼盔是不用的。為什麼有人會有這種想法呢?一方面是影視劇中很少體現這一點,另一方面是相關的圖像資料比較少。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一個字代號,合起來是一句革命口號
    新四軍組建時編制很奇特,四個縱隊下轄八個團,這八個團由14支遊擊隊合編組建,每個團都有一個字的代號。 部隊來源:湘鄂贛邊紅軍遊擊隊。 團級主官: 團長:傅秋濤上將; 副團長:江渭清(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 參謀長:王懷生(1941年1月,突圍負傷被俘,在上饒集中營被殺害。)
  • 八路軍115師五位旅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予啥軍銜
    根據雙方的協議,陝北的紅軍三大主力分別改編為八路軍115師、120師、129師,投入到抗日戰爭中,國共雙方團結起來,一致對外,與日寇展開浴血奮戰。 115師的前身是紅一方面軍主力和紅十五軍團(紅25軍與陝北紅軍合編而成),由林帥擔任師長,羅榮桓擔任政訓處主任,聶榮臻擔任副師長,周昆擔任參謀長,肖華擔任政訓處副主任,全師總兵力15000人,戰鬥力非常強勁。
  • 新四軍組建時八個團,各以一個字為代號,合起來就是一句革命口號
    對於這個方案,蔣介石不但加以拒絕:「延安提出幹部名單不能同意」,還提出「八路軍拒絕點驗,現在必須派人點驗,按槍多少決定編制,不能先委任師、旅長」,甚至當場拒絕為新四軍撥發經費。葉見蔣如此咄咄逼人,是怒不可遏,當場以辭職相抗議。
  • 起義上將董其武為何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
    先後任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幹部政治訓練所隊長、第七十三師436團團長。跟隨傅作義參加了中原大戰。 中原大戰是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軍閥混戰。1930年,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幾大派系激戰中原地區,戰爭持續半年,最終以蔣介石勝利告終。 在中原大戰中,董其武軍事才能初步展現。
  • 蔣氏想調八路軍部隊,劉總讓李達拒絕:越級指揮,不符規矩
    師直屬隊由陝北紅軍之第二十九、第三十軍和四個獨立團改編而成。全師改編之後,有1.3萬人。但八路軍並不是所有部隊都開赴抗日前線,在主力開赴前線時,留下了一批部隊保衛陝甘寧邊區。129師留守部隊為385旅旅直及770團,師屬的特務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其餘部隊9160人於9月30日出發,奔赴抗日戰場。
  • 他是紅軍一字號團長,曾率一個團打敗敵人三個團,68歲還披甲上陣
    楊得志,17歲參加紅軍,21歲就當團長。 在紅軍時期,他是紅1團團長,為紅軍一字號團長。最為傳奇的是,他曾率領一個團大戰敵三個團,且將敵軍擊敗。 那是在長徵之初,楊得志率領紅1團為全軍開路,充當先鋒。他們才到安遠、新豐,就遇上敵粵軍餘漢謀部。紅1團遠道而來,粵軍仗著好槍好炮,依靠事先築好的工事,以逸待勞。 上級通報楊得志:敵軍為2個團。 怎麼辦?必須打過去,才能開路。
  • 八路軍成立後,115師有4個團,戰鬥力強大的獨立團為什麼沒番號?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對上日軍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以殲敵一千多人開創了一個記錄。不但主席、蔣介石都致電祝賀,全國的各大報刊、廣播電臺和國外的報紙、電臺也都報導了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八路軍115師從此名揚天下。
  • 抗戰時期八路軍一個團兵力多少?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紅軍在建立之初其實並沒有書面上記錄的規模,實際上的紅軍部隊人數並沒有那麼多,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迷惑敵軍,鼓勵更多的人參軍。隨著部隊正規化進程的推進,紅軍主力師獲得了極大的擴充,後來三大紅軍主力進行改編時,採用了「每師2旅4團」的丙種師編制。
  • 此上將是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個忠厚人,晚年住在草山,生活清苦
    閻錫山把商震的部隊變為一個團,把楊愛源營編進去進行牽制、監視。楊愛源為人忠厚,謹慎職守、頗有人緣,和商震相處的很不錯。商震在離開晉軍時,給閻錫山去了一封信,稱讚楊愛源:「星如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有一次,楊愛源跟著商震赴湘作戰。不料,遭遇伏擊,大部分官兵被俘繳械。一個旅血本無歸。閻錫山唉聲嘆氣外,只說了一句話:「打聽楊愛源的下落。」
  • 長徵時紅4團3任團長,後來一位成副國級一位當村長一位犧牲被誤解
    在這裡與大家說說紅4團在紅軍長徵時期的3位團長的英雄事跡。首任團長耿飈,湖南醴陵北鄉嚴家衝人,早年參加工人運動,組織領導工人赤衛隊,開展革命武裝鬥爭,後回家鄉組建並率領農民赤衛隊參加醴陵暴動和十萬農軍攻長沙,併入黨,後任瀏(陽)、醴(陵)遊擊隊隊長,積極開展遊擊鬥爭,配合主力紅軍作戰,隨後,他率領遊擊隊參加紅軍,歷任師參謀、師幹部教導隊隊長、作戰教育科科長。
  • 1993年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擔任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此次軍銜制的恢復,取消了元帥、大將等軍銜,增添了一些上將,並對多位將軍重新進行了授銜。之後的幾年裡,我國陸續舉辦了晉升儀式。那麼,1993年共有幾位將軍晉升上將,他們擔任了什麼職務,誰最年輕?張萬年張萬年出生於1928年,山東龍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