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壽司職人控訴女性做壽司遭歧視,這段視頻流出後她卻被全網罵翻了…

2021-02-17 東京新青年

職場性別歧視是一個存在很久的社會問題,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職場就愈發明顯。

希望在職場上獲得與男性同等的待遇與尊重,各行各業的女性也有不少站出來為此發聲的。

其實,拋開職場性別歧視不說,社會環境本身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就比如某種職業人們自然而然想到的從業人員的性別,像是程式設計師普遍想到的是男性,護士想到的是女性之類的。

在日本吃過壽司的小夥伴,不知道有沒有留意過做壽司的職人的性別,大概很少特別去關注,但應該也很少看到女性職人做壽司。

東京秋葉原有一家比較特別的壽司店「なでしこ壽司」,從店長到店員全部都是女性。說起來,這家店開業也有10年了,秋葉原商區也算是餐飲店遍地了,連鎖的壽司店也有不少,能在熱鬧繁華的秋葉原立足10年也是不容易。

而店長千津井由貴作為一名女性壽司職人,她一直覺得在壽司行業內,對女性職人是存在歧視的。

開業的這10年來,她也收到了不少質疑和差評,比如:

「你的壽司不是正統的」

「化妝品的粉掉進壽司裡了」

「女性手掌的溫度高,會破壞食材」

……諸如此類的聲音這10年來都未曾間斷過,千津自認為自己一直都在為女性開拓壽司職人的道路,也希望社會對女性壽司職人可以少一些偏見。

近日也有媒體專門採訪了千津,並拍攝了一部小短片,再次為女性壽司職人發聲。

可是,短片播出後,與千津預想的恰恰相反,不僅沒有獲得更多的支持,反而是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所以,短片裡面到底拍了什麼內容呢?

首先,短片取材的就是千津的壽司店營業的日常,從洗魚、剃魚到切魚,可以看得出來千津都有用心在做。

這些店裡用到的食材,也都是千津一大早拖著行李箱去豐州市場採購的。偌大的市場裡,像她這樣的女孩子也是很顯眼的,畢竟採購食材也很少有女性在做。

這些其實都沒有什麼問題,直到鏡頭拍到千津握壽司的過程時,似乎就開始有些不對勁了。

畫面中,千津穿著一件和服,雖然把袖子綁了起來,但還是能看到和服袖子蹭到了砧板上,那上面還擺著已經做好的壽司。

直到記者單獨採訪千津的時候,我們終於看到了千津衣著裝扮的全貌。

身上就是剛才做壽司時穿的那件和服,為了不讓袖子礙事,千津將袖子束起來方便幹活。但顯然,即便束起來了,還是會蹭到。

除此之外,裝扮上,千津留著齊劉海,頭髮雖然盤起來了,但是頭上卻戴著一個會晃來晃去的頭飾,臉上帶著妝。

看到這裡,可能也有些人看出來哪裡好像不太對了。記憶當中的壽司職人即便記不住臉,大致的裝束想必腦海中也有個輪廓。

以大多數男性壽司職人來說,白色中短袖制服是比較常見的,為了乾淨整潔一般也會戴白色的帽子,防止頭髮或者灰塵掉落。

這麼一對比,在一眾壽司職人當中,千津的特別之處不只是「女性」這樣的性別差異,還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與眾不同的裝扮。

日本的職場對於著裝方面,談不上很自由。但是,一個行業之所以存在一種相對固定的著裝類型,必然是有原因的。工地上的工人肯定不會在幹活的時候穿著筆挺的西裝,坐辦公室的職員也不會在上班的時候穿著亮片拖地長裙……

對於壽司職人來說,壽司是生食類食物,生食類最看重的就是乾淨衛生,畢竟它已經少了一般烹飪會有的高溫殺菌過程,壽司職人又是直接接觸食材,所以保障食材的乾淨衛生就尤為重要。

所以,就如我們所看到的,壽司職人幾乎都是白色制服,並沒有太多花哨的裝扮,以簡潔乾淨為主。對比之下,千津的和服裝扮真的是很「好看」。

於是,在這漂亮的服飾下,網友在看短片的時候,實在忍不住擔心地看著千津的袖子,還有那晃來晃去的頭飾……看到千津在給客人上壽司,袖子大面積的蹭過砧板的時候,終於忍不住了。

拍這個短片的初衷是想要為女性在職場上獲得同等尊重而發聲,卻暴露出來從事餐飲行業最致命的衛生問題。

看了youtube的影片,你們衣服的袖子碰到砧板了吧,碰到了每次都會洗麼?你們對於生食的衛生觀念的認真真是讓我感動呢。這樣的話,還不如去吃祭典路邊攤煮熟的食物。

有人針對短片提出了質疑,千津的反應速度也很快,迅速對於著裝進行了回覆:

謝謝你為了找茬看完了影片。一直在料理接待客人中,會有弄髒了衣服也沒時間換的情況。也有壽司店一周才洗一次白衣,並非每天換衣服的餐飲店也不少。總而言之,儘量保持清潔就對了。

避而不談袖子蹭到砧板的問題,認為網友的質疑是在找茬,千津的回覆更是引起了網友的不滿:

只要衛生的話,與性別沒有關係,穿什麼也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們處理生食的方式不夠嚴謹,這不是找茬,是理所當然的指正。

先戴上帽子吧,就算在連鎖壽司店裡打工也能做到的事情,你們卻做不到,難道不覺得奇怪麼?根本是討論職人水準之前的問題。

我也曾在餐飲業工作過一陣子……真覺得這個人是不是搞錯了什麼啊?在這個講究衛生管理所以大家都理所當然穿上白衣、戴上帽子的職場,穿和服?化妝?在這件事上說別人歧視?無法理解。

影片一開始就看到和服邊緣蹭到砧板了。不是說女生一定有問題,但是垂著劉海,戴著晃來晃去的髮飾,就感覺不衛生了。因為壽司是生食,不是應該戴上帽子,穿不會蹭到砧板的衣服嗎?反正我是不會去。

看起來千津似乎是想要扛起對抗女性職場歧視的大旗,但大家終還是在掛著「世界上唯一的女性壽司店」招牌下覺出了不對味,這到底是職場性別歧視,還是利用女性人設炒作呢?

千津的壽司店開業也有10年之久了,有意思的是,這家店一開始就是以女性做壽司作為賣點,只不過當時雖然標榜「女性做壽司」,但實際上女性所負責的只是握壽司的「表演」,真正在內場的壽司職人還是男性。

這似乎與千津所說的女性壽司職人的概念差了很多,而且因為在秋葉原這個特殊的環境下,店裡還曾一度讓女性店員穿上女僕裝,提供和客人合照的服務。

後來因為壽司職人和女性店員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嚴重,很多女性店員辭了職,某種程度上,千津所在的壽司店在當時就快失去了自己的「賣點」。

也就是在這個契機下,千津向當時的店長提出了改革方案,這才有了從女性「表演」握壽司的店,轉型成了真正由女性壽司職人握壽司的店。

想法的初衷是不錯,可是這10年來,到底是在努力證明女性也可以成為壽司職人,還是在壽司職人的職場上賣「女性」人設呢?

如千津所說,人們對於女性做壽司有偏見,對於女壽司職人有質疑,這些現象必然也是存在的。

可是,性別是把雙刃劍,是軟肋也是利器。千津嘴上說著是軟肋,行動上卻把它當做利器,為自己樹立起了與眾不同的壽司職場形象,以此作為賣點賺足了話題,回頭又覺得網友說自己穿和服化妝是職場歧視。

誰在偷換概念,網友也不傻:

打扮成普通壽司店的樣子就不會覺得奇怪了,為什麼就不能上下穿白衣並且將頭髮塞進帽子裡呢?不懂衛生有多重要麼?結果你賣的根本不是壽司,而是穿著和服的女性握的壽司,感覺根本是在看扁其他壽司職人。

東京的一流店也有跟男性一起學習,並且獨當一面的女性職人,她們不會打扮成這種不衛生的模樣,也不會刻意強調自己是女性來當賣點,如果只是想要利用女性特權而穿成這樣,人家永遠不會把你放在眼裡。

「你賣的根本不是壽司,而是穿著和服的女性握的壽司」,一句話一針見血的道明白了千津真正的意圖。像千津一樣的女壽司職人並不是沒有,她們也都立足於自己的職場上,並沒有因為女性的身份而被區別對待,在做壽司這件事情上,既然專業度是第一的,她們也不太在意穿什麼,或者化不化妝,看起來和男性壽司職人並沒有什麼區別。

在職場性別歧視這個話題上,首先應當是把專業性放在同等的水準上,再去討論是否因為性別問題而存在差別對待。那麼,對於千津來說,除去著裝以外,專業性是否對得起壽司職人的稱呼呢?

很明顯,網友質疑的不衛生不專業不僅僅是著裝上,細心的網友有扒出來千津之前參加的電視節目中,手上貼著創可貼在做壽司。

對於千津來說,女性做壽司是賣點,穿著和服做壽司也是賣點,如今職場性別歧視這個話題也未嘗不是一個賣點。

在當今這個社會環境中,有很多女性都奮鬥在各行各業中,也在為女性在職場上爭取更多公平合理的權益。職場性別歧視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爭取權益才那麼的不易,甚至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才可能換來一點點的改變。

但是,職場性別歧視從來討論的就不單單只有女性,就像開頭所說的,有整體男性偏多的行業,自然也有整體女性偏多的行業。就比如護士,男護士是不是多少也會受到異樣的眼光呢?他們的專業性難道就不如女性?那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職場性別歧視呢。

在職場上,每個人所做出的努力都是為了讓人先看到自己的專業性,不希望別人以性別來評判自己的業務能力。當然,也更不希望有人利用性別大做文章,哭慘容易,可是大家也不傻。


之前有很多小夥伴諮詢青年君如何購買中國移動CMLink 日本4G SIM卡,青年君在雜貨鋪內正式上架SIM卡,想購買的小夥伴點擊下方卡片哦~

 熱門文章 

花8塊錢就能在日本住酒店

幫閨蜜去前男友家拿行李一去不復返...

►►11月20日匯率:0.064852◄◄

相關焦點

  • 壽司店控訴女人做壽司被歧視,網友:拉倒吧,明明是你們不衛生!
    說起日本壽司師傅,在大家印象裡一般都是這樣這樣還有這樣的,鮮少有女壽司師傅的身影靈魂提問:吃壽司的時候你會在意捏壽司的師傅是男生還是女生嗎?日本秋葉原有一家主打師傅都是女人的撫子壽司(なでしこ壽司),店長最近上新聞控訴自己已經開店10年,卻還是經常要跟歧視女人做壽司的日本傳統觀念對抗!
  • 為什麼壽司職人沒有女性?
    雖然字面上看起來簡單,但「職人精神」代表著精益求精,堅韌不拔和守護傳統,因此在日本,「職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為什麼壽司職人沒有女性?雖然沒有刻意去考慮過這件事,但被說起的話,的確如此。已經知道原因的人可能已經不在少數,但對外國人來說一直是個人氣話題。
  • 為何壽司店裡很少看見女師傅?日本壽司之神傳人:她們天生就不適合!
    專業的師傅必須保持味覺穩定,女性的味蕾卻會隨著生理週期而變化。」日本壽司界普遍還流傳幾種說法,有一說是女性的體溫平均高於男性,處理生魚片時會影響到食材鮮度。此外,日本女性不免要在臉上略施脂粉或是噴點香水,會有衛生問題和嗅覺被幹擾的疑慮。身為壽司之神的傳人,小野禎一發言的份量可想而知,這段話被《華爾街日報》報導後,很快就在海外各大媒體之間傳開。
  • 全日本最大的壽司,居然是普通壽司的30倍?
    你見過超大的壽司嗎?一起來看看,這個全日本最大的壽司——這位在日本的壽司師傅——稻垣弘木,做出了日本最大的壽司。同樣的,他還做出了全日本最小的壽司。位於日本的安城市,有一家小小的餐館,餐館雖小,但壽司分量一點都不小。稻垣弘木做壽司已有44年了,最初他並沒有當一名壽司廚師的想法。
  • 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丨日本文化
    這段離奇紛亂的情,這段美學之絢爛、哲學之墮落的戀,當屬涼意襲襲的悲秋了。於是佐藤淚灑秋刀魚,獨自發問秋刀魚:究竟是苦還是鹹?但又有誰知道呢?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從此秋刀魚的意象重疊了悽楚的秋風;悽楚的秋風又幻影著孤寂的秋刀魚。
  • 日本料理師傅,幾乎都是男性?走近日本的這些女性廚師
    事實上,除去侍奉茶水或是算錢結帳的服務生不論,壽司店裡確實難得見到女性工作人員,她們必須在日本以外的國家才有機會竄出頭。在紐約經營壽司名店Tanoshi Sushi工作的Oona Tempest就是一例,她認為壽司職人繼承了日本武士道的精神,間接造成女人被排擠在外,所以當初她拜師學藝時,老師一開始就挑明會把她當男生對待,讓她滿心感激。
  • 《書城》專稿|日本的食魚文化:秋刀魚·河豚·壽司
    這段離奇紛亂的情,這段美學之絢爛、哲學之墮落的戀,當屬涼意襲襲的悲秋了。於是佐藤淚灑秋刀魚,獨自發問秋刀魚:究竟是苦還是鹹?但又有誰知道呢?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從此秋刀魚的意象重疊了悽楚的秋風;悽楚的秋風又幻影著孤寂的秋刀魚。《秋刀魚之味》電影海報當然,還有小津安二郎最後導演的一部影片《秋刀魚之味》(1962),也把日本人帶進了難以走出的蒼涼之中。
  • 日本裸體處女壽司
    有人在她的陰部等羞處飾以樹葉或花瓣,乳頭按客人的要求或掩或露。助工從廚房裡端來一大盤各種壽司,熟練而快捷地擺放在「女體盛」的身上,一刻也不得耽誤,因為日本人認為壽司只有在剛做好的時候最有味。「女體盛」的胸部擺放著裱花奶油蛋糕,好像穿著美麗的文胸,漂亮極了。傳統的在「女體盛」身上擺放壽司有講究,根據每種壽司的滋味補作用擺放在女體盛身體的特定部位。
  • 日本的傳統料理-壽司
    做壽司最初米飯是需要發酵,然後配魚食用,製作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品種也比較單一。隨著制醋工藝的發展,現在的壽司米飯佐以醋和糖,減少了製作時間的同時味道也可以保持不變,而且還配以了各種食材,其種類也變得繁多起來。最初只有在專門的壽司店才可以吃到的美食如今在超市就可以買得到,自己在家裡做也是非常方便的。
  • 我看日本的心情很平靜,吃的這回壽司,卻心潮起伏
    小女不知從哪兒找來極小極小的竹簾,說是做壽司,又買這樣買那樣,說自己學著做,那個認真勁是學習中沒有出現過的。做出了壽司逼著我嘗,不好吃還不許說不好,背著她吐掉,自己在心裡還為浪費掉的大好材料找理由。那天傍晚,劉湘子打來電話,說過會兒找我玩。
  • 從不與男人握手的日本壽司之神,今年壽司店卻遭米其林餐廳除名
    作為日本的國民美食之一,壽司在日本的地位可是相當的高。雖然現在國內也有非常多的壽司店,但是和日本的本土壽司比起來還是並算不上專業。而說起壽司自然要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有著日本壽司之神稱號的小野二郎,他可是非常有名氣的網紅。
  •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到底有多牛?
    1很短的一個小視頻,一開始被壽司師傅的精準手法所吸引,看到最後,發現這竟然是個廣告。
  • 一顆壽司的史詩 ---- 談談壽司的前世今生
    由於發酵會造成米飯浪費,且時間過長工藝複雜,製作熟壽司的發酵過程被人們漸漸遺棄,取而代之的是在米飯中直接加入食醋。隨著醋的釀造技術不斷進步,在米飯中加醋製成醋飯的方法也廣為流傳。把醋飯放在盒子裡壓實,在上面撒上魚和貝類,再用蓋子壓緊,這就是當時出現在關係地區的「箱壽司」。壓制壽司箱壽司:又叫做笹壽司、木條壽司或一夜壽司,主要流行於關西地區,用小木箱(押箱)輔助製作壽司。先
  • 食尚東京 匠心獨具的壽司料理
    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使用醋飯與新鮮海鮮搭配而成,手工以快速著稱的「握壽司」;另一種則將海鮮以米飯和鹽發酵後製而成的「熟壽司」。 在這當中以前者的「握壽司」(江戸前壽司)廣為人知,而一般所謂的「sushi」便是指此,同時也成了世界各國的共通用語。不論哪種,皆表現出了壽司職人專業對料理的堅持及用心,專業的手法為的就是給來到店內的客人們能夠品嘗到極品料理。
  • 日本壽司之神-手握壽司(上)
    ⊙點標題下方藍字「香吉士」馬上添加 小野二郎現年已八十八歲,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三星主廚,他可謂師傅中的師傅、達人中的達人,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於全球。縱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絕對是世上第一。
  • 【技術分享】全方位解析正宗日本壽司製作秘技
    由於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壽司師傅手工握制而成,這樣不僅可以保證米的顆粒圓潤,同時有效地保持米的醇香。使用茄子做壽司多半是醃過的,也有用油炸後再浸泡在醃汁中,因為油炸後不易直接握成壽司,所以炸後應充分去油,再在醃汁中小火加熱,關火後直至完全涼透;蘆筍因其爽脆的口感和擁有鮮豔的綠色是做壽司的最佳選擇,處理要點是去掉根部硬的部分和咬不動的筋,然後加上美乃滋和七味粉烤制。7、蛋握壽司:在日本壽司中最受好評的就是煎烤蛋壽司。
  • 壽司寶典: 壽司的來歷,壽司的常見種類?常用的魚類?壽司應該怎樣吃?
    壽司亦作「鮨」,這個字首先出現於公元前3至4世紀的中國辭典《爾雅.釋器》,其中記載「肉謂之羹,魚謂之鮨。」意指肉醬叫羹(也叫醢,hǎi,ㄏㄞˇ),而攪碎的魚肉叫鮨(qí,ㄑ-ˊ)。壽司的另一寫法「鮓」出現在五百多年後,公元2世紀中國漢朝的另一本辭典。劉熙的《釋名.卷二.釋飲食第十三》中記載「鮓滓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意指鮓滓是種用鹽、米等醃製,讓魚肉發酵後剁碎,煮熟後進食。
  • 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連續75年做手握壽司,食客:就好這一口!
    大部分情況下分為這幾種情況:1)如果你想拼天賦,就得先找到自己的天賦。2)在找到天賦後,就得繼續努力,才能把天賦的價值發揮到最大。3)後天的努力,需要重複的練習。在日本東京銀座就有這樣一家壽司店,其創始人小野二郎通過後天的努力把產品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把門店打造成超級產品,並獲得米其林三星級的榮譽(雖然因為門店很難預約被米其林摘星)那麼,小野二郎是如何打造出超級產品的?
  • 巧手做壽司,充滿正能量的一天
    ►這是我第一次來元氣壽司店,店面不大,位置排布很緊湊,收拾的非常乾淨,可謂一塵不染,隨手翻了翻菜單,看起來好誘人,價格很親民呀! 我只好說,我們這次不是來吃的,是來做壽司的,當然,最終做好的壽司還是會進我們的肚子裡的……►幸好店裡的工作人員開始引導小朋友做自我介紹,否則我真是有點擋不牢這個小吃貨了。►然後工作人員用PPT介紹了日本的壽司文化。這段還是蠻有知識點的。我們大人也跟著掃盲了。
  • 做壽司用這種米,做出來的壽司又美味又好看
    大家好,今天王子又和大家一起聊一下做壽司的那一點事兒。有好多人都說做壽司其實很簡單,用米的話就是要用黏性大的那種,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做壽司應該用糯米或者是摻糯米的粳米。那到底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呢?今天王子就給大家一些用米建議。其實做壽司是不用糯米的。首先糯米的黏性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