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婦羅,日本料理的另一種風格!

2021-02-16 吃酒ChiJiu

前幾天,發了篇文章《芥末、山葵、辣根,到底是什麼關係?》。

一女粉絲在文章後留言說,「芥末我是打死我不敢碰的東西,我就放棄了吃三文魚刺身的念頭」。

我回復她說,「很多事情在於嘗試,你不嘗試,就不知道它的美味和美好」。

就跟人要敢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才會進步一樣,想要有各種美食美酒的驚喜體驗,也要走出「自我設限區」,大膽地去嘗試。

在國內,大家吃的日本料理最多的是,壽司和生魚片(在日本叫刺身)。至於其他的,好像沒什麼好點的。

其實,日料中還有不少美食,只是往往被忽略了,比如天婦羅。

如果說,壽司和刺身,代表了一種日料風格,以「水」為基礎的日本料理。

那麼,天婦羅就是另外一種日料風味,以「油」為基礎的日本料理,與壽司與刺身截然不同的味道口感。

烏賊天婦羅

天婦羅,其實是一種油炸食品。

這個名字,確實會讓人稀裡糊塗,單看名稱,你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導致很多人看菜單時不會想到去點它。

天婦羅是個音譯名字,來自葡萄牙語名字「Tempura」,翻譯成中文,就有了這個怪名。

我覺得吧,外國美酒美食,起中文名字時,最好多向「奔富紅酒」學習下,這樣才不會埋沒這些難得的美食!

蓮藕天婦羅

天婦羅,如同壽司,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美食。

你看壽司,一個飯糰,上面加上刺身,外面包上海苔,裡面夾著食材,就可以變幻出幾十上百種壽司類型。

天婦羅同樣如此。凡是你想得到的蔬菜和海鮮,只要裹上一層麵粉糊(面衣),往油裡一滾,也就有了幾十上百個種類。

從壽司、天婦羅可以看出,日本人是做事極致化的民族,「螺螄殼裡做道場」,小小的一樣東西,就可以玩出無數個花樣來。

天婦羅,這個美食的獨特性也就在這裡,體驗各式各樣的海鮮蔬菜油炸過後,帶來與眾不同的口感。

這肯定是在中國「油炸」美食中感受不到的。

香菇天婦羅

現在,天婦羅是日本料理中的一個傳統菜品。

但它不是日本原創的,也不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而是葡萄牙人帶到日本的食物,類似於葡萄牙蛋撻傳入澳門,現在反倒成了澳門的土特產。

16世紀,也就是明朝後期,葡萄牙人來亞洲貿易,佔據了中國澳門,也來到日本,在跟日本人做生意時,把油炸食品帶入日本。

之前的日本,由於鐵鍋的製造工藝原因,油菜(菜籽油)的種植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以蒸煮、生食為主,也就是前面說的「水」基礎的日本料理風格。

16世紀開始,這些問題解決後,芝麻油逐漸普及,正好葡萄牙人又傳過來油炸食品的做法,在此基礎上,誕生了日本本土化的油炸食品——天婦羅。

歷史上,天婦羅跟壽司一樣,在日本是隨處都有販賣的街頭零食,好似浙江城市街頭常見的「油炸臭豆腐」小攤。

老百姓餓了就在路邊攤上,花上幾個錢,充飢填肚,還有,怕手拿不方便,用竹籤把幾個穿成一串的天婦羅串。

直到18世紀後,城市裡才慢慢有了天婦羅專門的店鋪。到現在,日本有好幾家天婦羅店,上了《米其林星級榜單》,成為具有日本象徵的國際美食。

謝霆鋒拍的《12道鋒味》第三季,有一集是講天婦羅的,「蝦骨柔情天婦羅」。

我看過,可惜節目時間太短,不過把天婦羅的整個製作過程,倒是拍到位了。

天婦羅的製作過程,就是將食材裹上一層雞蛋麵粉糊(面衣),在高溫油炸中熟透撈出。

食材是一種蔬菜或一種海鮮,比如最有名的炸蝦天婦羅,如上圖,是由明蝦裹上面衣,油炸而成。

根據「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的說法,天婦羅的美味程度,取決於食材和面衣含有的水分。油炸前,對食材各部位包裹的麵粉多少,以及油炸時間,都影響著天婦羅好不好吃。

在日料餐廳,如果遇到多種天婦羅同時上菜的場面,就要講究吃的先後順序,這樣才會有深刻的美味記憶。

海鮮天婦羅和蔬菜天婦羅可以交叉著吃,不過一定要趁熱吃,還會有咯嘣的爽脆聲。

吃的時候,可以蘸專門的天婦羅蘸汁,或者蘸鹽,也可以直接吃。

海鮮天婦羅,從味道清淡的蝦類吃起,再逐漸到味道濃重的魚類。蔬菜天婦羅,從葉類莖類吃起,到果實類、根類,最後是帶甜味的蔬菜,也類似於葡萄酒的飲法順序。

在日本,天婦羅一般是跟著應季蔬菜和海鮮而變化的,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特色的天婦羅。

其實,鄭先生我對天婦羅的興趣,在於探索中的快樂。

每次吃日料時,我都會點一兩款沒吃過的天婦羅,或者,感受同種天婦羅與別家的不同之處。

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新奇感受。

等到去日本時,我還想到早乙女哲哉開的「是山居」吃一次,感受下老爺爺五十多年的經驗,做成的天婦羅到底是什麼味道。

出生於1946年的早乙女哲哉,「一輩子只做天婦羅」,在一個天婦羅這個細分領域,長期投入,做到極致化,從而打造出他的稀缺性,獲得「天婦羅之神」稱號。

所以說,做事情要專注,專攻某個細小領域,時間一長肯定會有大收穫。

而感受生活的五彩斑斕,則要相反,要走出生活慣性,要多嘗試新鮮事兒。

害怕嘗試的人生,永遠是黑白的!

自媒體「吃喝玩樂事兒」

講述餐桌上的故事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是匯集所有文章的電子書

鄭先生微信:37410098

相關焦點

  • 日本料理—天婦羅(天ぷら)
    這種食物在日本已經出現了好幾百年,最初是一種成本比壽司低、製作相對快捷方便的廉價食物,後來漸漸受到日本幕府的喜愛,並加以改造,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天婦羅。據說,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就非常喜歡天婦羅,他的病故就與大量食用天婦羅有關。
  • 日本四大料理之一——天婦羅
    ,看似簡單的天婦羅卻又著極為悠久的歷史沉澱,是日本四大料理之一。由葡萄牙傳教士於16世紀傳入日本。一、天婦羅歷史在日本,關於製作天婦羅的文獻最早可追溯至1669年,京都的一位醫師奧村久正在他的《食道記》中提到了天婦羅。不過,當時的天婦羅和現在的天婦羅還有些區別。現代天婦羅做法正宗起源於江戶時代,其跡可循至1747年出版的《料理歌仙的組系》,該書詳細記載了現代天婦羅的製作方法。而在此之前,人們只是簡單地將魚肉、雞、素菜等加工後油炸,之後再蒸煮或燒。
  • 日本料理的最高境界,是天婦羅!
    日本料理的最高境界,是天婦羅。炸蝦嘛,誰不會?中國人炸得比他們拿手。這是沒有吃到好的。我最先也那麼認為,後來嘗遍日本菜,結論還是天婦羅最為深奧。日本師傅說「炸"這個觀念要改正,天婦羅是將生的食物變熟的一個"過程」.好與壞的天婦羅,有天淵之別價錢一千日元一客,到每人兩三萬日元,是二三十倍之距離。普通天婦羅用的不過是急凍蝦,無味,肌肉纖維已經破壞,被一層如棉被的麵粉包著。吃的時候蘸淡薄的醬油湯,加點蘿蔔蓉。
  • 銀座「超夢幻」天婦羅料理亮相外灘!揭秘全世界最貴的「油炸」!
    每一顆天婦羅都騰出了呼呼的熱氣,鮮美一下子迸發在口腔裡,曼妙無比。「好種」料理長藤森,曾擔任北海道最高端酒店The Windsor Hotel蕎麥麵專門店料理主任。蕎麥麵裡離不開天婦羅製作,藤森漸漸對天婦羅產生了興趣,後來決定去學習天婦羅。2014年進入米其林一星天婦羅福西學習,後擔任分店店長。
  • 日本的天婦羅是最常見的一種日式料理,也是一種油炸食品!
    日本的天婦羅是最常見的一種日式料理,也是一種油炸食品!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日本所出產的天婦羅這種東西其實是日本最常見的一種油炸食品。所以說在那個地區,他們就將天婦羅的菜式叫做炸天婦羅。這種食品它不僅在日本很受歡迎,即使在外國依然十分的受人們欣賞。
  • 日本人為什麼愛吃天婦羅?
    日本人為什麼愛吃天婦羅?每次一提起能夠代表日本的美食,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壽司、懷石料理和烤肉。但其實從普及度來看,還是天婦羅、拉麵、蕎麥麵、豬排飯這種平價又好吃的食物,才更有影響力不是?畢竟就算是在日本,也不是任憑誰都能夠吃得起懷石料理的。從國民美食的角度來考慮,日本人還是愛吃天婦羅的多一些。
  • 日本美食天婦羅的由來
    在日式菜點中,用麵糊炸的菜統稱天婦羅。便餐,宴會時都有可以上的菜。天婦羅的名字來自葡萄牙,大約已有150年的歷史。天婦羅的烹製方法中最為關鍵的是麵糊的製作。天婦羅以雞蛋麵糊為最多,調好的麵糊叫天婦羅衣,做面衣用的麵粉,日語叫薄力粉。就是麵筋少的麵粉。這種麵糊做出來的天婦羅掛麵薄而脆。夏季調麵糊的水最好是冰水。是四大日本料理之一。
  • 一枚頂級天婦羅究竟好在哪裡?(四)料理篇
    相信任何一種嚴肅的料理都是經歷了細節上的不斷琢磨和自我折磨。所以,讓我們從炸油、面衣、食材和料理幾個方面去探討這些細節,從而更好地欣賞天婦羅吧~ 作為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finally~),這次要探討的是天婦羅的料理過程。油炸這件事看似簡單,裹粉、炸熟,在嗶嗶啵啵中一片繁華光景。但作為一種嚴肅的料理,油炸也可以很複雜。
  • 天婦羅和炸串有啥區別?為啥一個是四大料理一個卻是夜宵小吃?
    天婦羅是日本的代表性食物,其實它的名字てんぷら來源於葡萄牙語rápido,翻譯過來就是「快一點」的意思,其實也可以看出天婦羅本來是當時為了能夠快速充飢而「發明」的食物,只不過在傳到日本後,經過了日本本土的改良和發展,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繼而加入了日本料理文化。
  • 全面解讀日本天婦羅
    大家都知道天婦羅是日本著名油炸食品了,和壽司、蕎麥麵共同撐起江戶美食界的一片天。那麼特別矯情的壽司我們都會吃了,吃天婦羅還有什麼難的嗎?
  • 你所不知道的天婦羅
    所以天婦羅這種料理方法,事實上是蒸和煎共同作用的結果。麵糊調得是否得當絕對是另一關鍵點。麵糊調的過稠,麵筋過多,掛糊過厚都是不合格的。這樣會讓食材吸入過多的油脂,同時內部的「種」也不能達到完美口感。這也就是頂級天婦羅店和普通天婦羅店的一大區別。天婦羅名店裡的炸蝦:
  • 油炸不只有天婦羅!日本那些「罪惡炸物」還有這些…
    另一種是不裹面衣直接炸的叫做「素揚(すあ)げ」日本油炸食品一大代表就是天婦羅,日語寫做「天麩羅」或「天ぷら」,讀音為「てんぷら」。島國很擅長把所引入的外來東西發展成一種特有的文化體系,天婦羅也不是根正苗紅的日本美食,而是從葡萄牙傳到日本的。
  • 日本料理很清淡健康?別被騙了 實際他們油膩的很!
    在世界料理圈,日本料理是公認的清淡,因為日本料理中有很多不經過烹飪的生冷食物,尤其是壽司和日式醃菜的聞名,讓西方人一度以為日本人只吃這兩種玩意。因為日本國民平均壽命在世界名列前茅,所以日式料理也被理所當然的認為是健康飲食的代表。然而日本人真的喜歡所謂的「清淡飲食」?
  • 天婦羅居然不是純正日本菜!揭示天婦羅的真實身世,你肯定不知道
    當你在日本料理餐館大快朵頤時,或許有一個問題曾經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以清淡為主的日本料理,為什麼會有天婦羅這樣一道油炸菜?歷史學家告訴你,這可能是因為天婦羅實際上是一道葡萄牙菜。1543年,一艘載有三名葡萄牙水手的船偏離航線,來到了日本的一個島嶼。三名葡萄牙人踏上了日本的國土,成為了第一批來到日本的西方人。西方的貨物非常吸引落後的日本,不久後,日本就有了一個葡萄牙貿易站,一開始是槍炮,隨後,肥皂、菸草、羊毛,甚至連葡萄牙食物都傳進了日本。
  • 熟練運用這7種調味品,在家製作日本料理,讓你盡情享受日本風味
    使用一些來自日本的調味品,很容易將日本料理帶到家門口。了解從壽喜燒醬到咖喱肉的主要調味品和原料,它們將為您的烹飪帶來令人難以抗拒的美味。輕鬆在家中製作日本風味!想做日本美食,那麼該如何在調味品中加入日本風味呢?今天我來介紹一下使用以下這些日本調味品的簡單方法,並包括基本食譜。請盡情地享受日本的風味!1.醬油–日本的美味主食醬油是日本的經典調味品。
  • 在帝都吃一回真正的天婦羅
    ▲ 雪崴和學徒儘管是無可爭議的舶來品,天婦羅到後來卻變成了日本料理的代表選手之一,甚至和蕎麥麵、壽司並稱為「江戶三味」,幕府時期,還被定性為「屋臺料理」,也就是戶外的小攤食品,直到後來才慢慢變成能登大雅之堂的高級料理。
  • 日本好吃的天婦羅在這裡
    天婦羅之神近藤文夫,23歲就在東京的天婦羅店任店長,1991年獨立在銀座創立近藤。他能把100%鮮美的食材炸製成200%美味的天婦羅。關西地區很少見的高級天婦羅專門店,位於神戶繁華區的街角,15年前,為日本天皇和皇后炸制過天婦羅而名聲大起。主要選用的是瀨戶內海的白身魚和神戶當地的蔬菜。店主會根據你的用餐進度,而決定下一個食物的炸制時間,雖然是天婦羅油膩的食品,吃完後,胃裡一點都不覺得難受。炸蝦頭吃完後,蝦的香味一直在嘴裡迴蕩。炸季節性蔬菜的炸玉米,甜味完全被面衣鎖住,十分香甜。
  • 日本最受歡迎的料理——「尤物天婦羅」究竟有多美味?【配方+步驟】強勢安排!
    在日本,天婦羅是最受歡迎的料理之一,上至德川家康下至平民都喜歡
  • 食材探秘|揭秘天婦羅的黃金外衣
    雖然天婦羅已經是日本菜的代表之一,但是關於它的起源,卻有日本和葡萄牙兩種說法。關於日本製作天婦羅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在公元1669年,京都的一位醫師奧村久正在他所寫的《食道記》中提到了天婦羅。不過,當時的天婦羅與如今的天婦羅並不完全相同。古時候,人們常常把魚肉、雞、素菜等加工成某種形狀,再用油炸熟,留待之後蒸、煮、燒。看起來是一種延長食物保存時間的方法。現代天婦羅的做法源起於江戶時代,在延享4 年(1747年)出版的《料理歌仙的組系》一書中,詳載了掛糊油炸天婦羅食品的製作方法。另一種說法是,在十六世紀,葡萄牙的傳教士和水手來到日本,打開了日本的國門。
  • 私藏好店 | 天婦羅去哪吃
    上次👉天婦羅怎麼吃👈的結尾,小編特意賣了個關子:日本有哪些值得吃的天婦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