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進食的時間很重要,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問題,都會出現一種情況:晚飯吃得太晚,並且太豐盛,這樣在身體裡面容易積累更多的垃圾。
(本文根據閱老師講課錄音整理)
晚餐宜少吃少飲
除了飲食的量和烹飪方式,還有一個事情要特別強調:進食的時間。
進食的時間很重要,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問題,都會出現一種情況:晚飯吃得太晚,並且太豐盛,這樣在身體裡面容易積累更多的垃圾。
是不是不吃晚飯就很好?不一定。有些人不吃晚飯會餓得睡不著,那就有點得不償失。所以,很多時候要審時度勢,靈活處理,這裡只強調晚餐要少吃。
讓人遺憾的是,許多人有喝酒的機會,往往都是在晚餐這一頓。酒一般在早餐和中餐喝會好點,晚上喝酒只適用於需要強昇陽的人。
晚上是陽入陰,正常的情況下,是需要安靜的時間段。但是,現在絕大多數的飯局都只能約在晚上,所以喝酒也只能在晚上。
圖源:攝圖網
這該怎麼辦?不參加所有的飯局?這是不可能的,這麼歡樂的、人生最開心的時間段,不能不參加。在這種情況下,要幹什麼?一定要先吃飯,要注意量,少吃;而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有酒,少喝一點,達到剛剛微醺的狀態,回家後剛好睡覺。
如果喝「嗨」了,拍桌子,打板凳,上躥下跳,然後再吐,會把好多頓飯積累的元氣都吐出去,這很慘。所以,一定要注意「度」,喝到剛剛想睡覺,又能睡著的狀態。
強飲很傷人,酒進入體內一發散之後,神氣會有一個調和,喝到一定量就會出現有點想睡、微醺的狀態,但是又不過分,這種程度就是剛剛好。有些失眠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喝一點酒,因為只有喝到那個狀態才能入睡。
所以,有飯局時,除了注意飲酒剛剛好,還要注意不要強飲。不管是飲酒、飲水、飲湯、還是喝粥,強飲都非常傷人。
而且,強飲和固體類食物還不一樣。有些固體類食物消化不了,堵上一段時間後,還能排出其中的大部分。比如,宿便比較容易排出,而且排宿便的手段也很多。只要在沒有造成汙染前,或者已經造成汙染但還不嚴重時,損害會小一點。
圖源:攝圖網
但是,強飲不容易排出來。所以,許多人體內的廢水比廢物多。道家講三毒:水毒、溼毒和氣毒。水毒危害是很大的,現在不中水毒的人很少。所以,強飲非常傷人。
過去有一種錯誤的說法:每天都要喝八大杯水。如果長期堅持這樣飲水,起床就喝一大杯水,恐怕多數人可能有腎的問題。為什麼?腎主水。飲太多的水停在體內,怎麼能受得了?
脾腎虛的根源是強飲強食
許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很多中醫見一個人就說脾虛、腎虛?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脾虛和腎虛的人呢?
其實,大部分脾虛和腎虛的根源是什麼?是強飲強食,而且帶著情緒吃,帶著情緒飲。
生命本來可以很長、很幸福,只是有些時候,大家不順道而行,自己把身體「作壞」。折騰壞怎麼辦?再折騰回去。
醫生本來就是修理工,大家都希望能晚一點返廠,平常就要注意保養。一輛車跑兩萬公裡,就要做保養。為什麼自己平常不保養?
圖源:攝圖網
前面講過,任何一餐吃的量都不要太多。從進食的時間上來講,如果有什麼特別喜歡、又比較難消化的食物,可以安排在早上吃,但不要吃太多。許多人會驚訝地問,難道早上要喝一碗羊肉湯嗎?真的可以。
像那些升得不夠、散得不夠的人,晚上在砂鍋裡燉好羊肉湯,第二天早上起來,美美地喝一口,至少有幾個小時會精力充沛。
圖源:攝圖網
如果特別虛,可能只有半小時感覺精力好,如果不太虛,可以持續整個上午。按照過去中國人的習慣,喝酒固然在晚上,但也可以在早上喝一點點酒。
很多老中醫都會在早上喝一點點酒,而且嚼上一片姜。這是幹什麼?是讓陽氣升起來,調出來用。晚上,往往會愉快地做一些引火下行的活動,然後愉快地睡覺。所以,可以改變一下你的早餐。
普通中醫愛好者只需辨清氣機方向
前面談論了臟腑辨證和氣機辨證。氣機辨證會引出很多東西。雖然氣機辨證的基礎面向比較簡單,比如討論陰陽,到底是升多了、散多了,還是入多了、降多了。
看上去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弄懂,可如果深入討論,就會發現在臨床上、現實應用中存在一些細節問題不太容易掌握。
對普通的中醫愛好者來講,只需分清氣機的方向,給生命一個正確方向,辨別出升散太過,還是收斂太過。
然後,根據辨證結果使用合適的食療和外治法。如果升散太過,往裡收一收;如果收斂太過,往外散一散。
圖源:攝圖網
所有的食材都有陰陽兩個面向
如果想對氣機的了解稍微多一些,層次稍微深一些,就需要知道所有的食材都有陰和陽兩個面向,因為它也是一團氣。
人之所以要吃東西,是為了獲得天地之氣,因為人是需要依靠天地之氣生活的。人為什麼要呼吸?也是為了獲得天地之氣。
所以,人是不能離開天地而獨立存在的。無論是食物、藥物,還是所有的治療系統的引導。
其實都是為了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獲得天地之氣;二是調順,把天地之氣的運行調順。所以,對身體的調理,無非就是補充和調順。
因此,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個陰陽狀態的面向。比如橘子,雖然不吃皮,但是皮也是有用的。而單純以橘子果肉來講,實際上也有陰和陽兩個面向。
圖源:攝圖網
食材的陰和陽兩個面向,通過什麼東西來表現?在中醫裡叫做「氣和味」。一個食物拿到面前,聞到它的味道很明顯,這是「氣」。
氣不是僅此而已,但這是氣的一個比較明顯的表現。比如,你聞到橘子有一種清香的味道,這是「氣」。然後把它吃到嘴裡,它是酸甜的,這是它的「味」。
氣味是什麼?氣味本身就是一對陰陽。氣是陽,味是陰。這是對於像橘子這種味道明顯的食材來論的氣和味。還有一些東西的味道很突出,但是氣不那麼突出。
圖源:攝圖網
比如新鮮的山藥,特別是削皮後,根本聞不出太多、太明顯的氣,這是不是說它沒有氣嗎?不是。
所以,在中醫裡談論藥食(藥物和食物)的氣時,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部分,大家都能夠通過鼻子聞到的那種氣。
但是,還有更多的一個面向的部分,不是通過聞來感覺到的,是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感受來感覺到的。
比如,山藥的氣是什麼?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感受表達出來的氣。
同樣,談到藥食的「味」時,嘗在嘴裡面的也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也是通過身體的運行表現出來的。
現在很多食療食養的書中關於氣和味寫得不正確,或者不全面,因為有顯性和隱性的分別。比如一樣東西的味道很濃鬱,聞到或者吃的時候會感覺到它的味很厚重,這都是顯性的、能聞到的味道。
可是,至少還有佔一半比例的氣和味是隱性的,需要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反應感受出來。這樣隱性的氣和味,同樣是屬於氣和味。
所以,在判斷食物的這種陰陽屬性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食材的性味,就需要有一點基礎知識。
圖源:攝圖網
好消息:閱素靈老師新課
《醫學啟源》導讀課程
將於12月12、13日在北京開課
《醫學啟源》書中公式:
用在【開藥】上就是【方藥】
用在【外治】上就是【循經辨證】
用在【食療】就是【菜譜製作】
不論你是想在開方子上提升,還是在外治法中辨經絡臟腑,或者是你最關心的在生活中得心應手地應用食療,那這門課程你必不可錯過!
課程諮詢:15811100090(明老師)
上課地點: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40號
◆ 正安文化特邀講師
◆ 中醫學博士,道家灸法傳承者,一生致力於傳統中醫的繼承與推廣,拜多位高人為師,是一位對古典中醫和傳統的生命科學有很深造詣的俠骨禪心的女中醫。
◆ 曾經在正安教授過《艾灸》、《腹診》、《正安家庭醫生系列》等線下線上課程,崇尚「大道至簡」的中醫思維方式,教學風格幽默風趣,深入淺出。
3800元/人(2天)
* 滿15人開班。
* 正安醫館會員、正安文化老學員可享受98折優惠。
上海
1.開課時間:10月31日、11月1日(第1期)
2.課程諮詢:15901707495(無畏老師)
3.上課地點:上海楊浦區隆昌路588號一號樓13樓
深圳
1.開課時間:11月18日、19日(第2期 平日班)
2.課程諮詢:18124010359 (喜悅老師)
3.上課地點:深圳福田區車公廟泰然九路海松大廈A座313
廣州
1.開課時間:12月19日、20日(第4期)
2.課程諮詢:18054262356(小和老師)
3.上課地點:廣州海珠區新港東路黃埔村北碼頭28-29號M+創工場4樓
進入閱讀原文報名【《醫學啟源》導讀課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