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素靈談中醫食療 | 脾腎虛的根源是強飲強食

2021-02-12 正安文化北京

 前言 

進食的時間很重要,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問題,都會出現一種情況:晚飯吃得太晚,並且太豐盛,這樣在身體裡面容易積累更多的垃圾。

(本文根據閱老師講課錄音整理)

晚餐宜少吃少飲

除了飲食的量和烹飪方式,還有一個事情要特別強調:進食的時間。

進食的時間很重要,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問題,都會出現一種情況:晚飯吃得太晚,並且太豐盛,這樣在身體裡面容易積累更多的垃圾。

是不是不吃晚飯就很好?不一定。有些人不吃晚飯會餓得睡不著,那就有點得不償失。所以,很多時候要審時度勢,靈活處理,這裡只強調晚餐要少吃。

讓人遺憾的是,許多人有喝酒的機會,往往都是在晚餐這一頓。酒一般在早餐和中餐喝會好點,晚上喝酒只適用於需要強昇陽的人。

晚上是陽入陰,正常的情況下,是需要安靜的時間段。但是,現在絕大多數的飯局都只能約在晚上,所以喝酒也只能在晚上。

圖源:攝圖網

這該怎麼辦?不參加所有的飯局?這是不可能的,這麼歡樂的、人生最開心的時間段,不能不參加。在這種情況下,要幹什麼?一定要先吃飯,要注意量,少吃;而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有酒,少喝一點,達到剛剛微醺的狀態,回家後剛好睡覺。

如果喝「嗨」了,拍桌子,打板凳,上躥下跳,然後再吐,會把好多頓飯積累的元氣都吐出去,這很慘。所以,一定要注意「度」,喝到剛剛想睡覺,又能睡著的狀態。

強飲很傷人,酒進入體內一發散之後,神氣會有一個調和,喝到一定量就會出現有點想睡、微醺的狀態,但是又不過分,這種程度就是剛剛好。有些失眠的人,每天晚上都要喝一點酒,因為只有喝到那個狀態才能入睡。

所以,有飯局時,除了注意飲酒剛剛好,還要注意不要強飲。不管是飲酒、飲水、飲湯、還是喝粥,強飲都非常傷人。

而且,強飲和固體類食物還不一樣。有些固體類食物消化不了,堵上一段時間後,還能排出其中的大部分。比如,宿便比較容易排出,而且排宿便的手段也很多。只要在沒有造成汙染前,或者已經造成汙染但還不嚴重時,損害會小一點。

圖源:攝圖網

但是,強飲不容易排出來。所以,許多人體內的廢水比廢物多。道家講三毒:水毒、溼毒和氣毒。水毒危害是很大的,現在不中水毒的人很少。所以,強飲非常傷人。

過去有一種錯誤的說法:每天都要喝八大杯水。如果長期堅持這樣飲水,起床就喝一大杯水,恐怕多數人可能有腎的問題。為什麼?腎主水。飲太多的水停在體內,怎麼能受得了?

脾腎虛的根源是強飲強食

許多人有疑問,為什麼很多中醫見一個人就說脾虛、腎虛?怎麼可能有那麼多脾虛和腎虛的人呢?

其實,大部分脾虛和腎虛的根源是什麼?是強飲強食,而且帶著情緒吃,帶著情緒飲。

生命本來可以很長、很幸福,只是有些時候,大家不順道而行,自己把身體「作壞」。折騰壞怎麼辦?再折騰回去。

醫生本來就是修理工,大家都希望能晚一點返廠,平常就要注意保養。一輛車跑兩萬公裡,就要做保養。為什麼自己平常不保養?


圖源:攝圖網

前面講過,任何一餐吃的量都不要太多。從進食的時間上來講,如果有什麼特別喜歡、又比較難消化的食物,可以安排在早上吃,但不要吃太多。許多人會驚訝地問,難道早上要喝一碗羊肉湯嗎?真的可以。

像那些升得不夠、散得不夠的人,晚上在砂鍋裡燉好羊肉湯,第二天早上起來,美美地喝一口,至少有幾個小時會精力充沛。


圖源:攝圖網

如果特別虛,可能只有半小時感覺精力好,如果不太虛,可以持續整個上午。按照過去中國人的習慣,喝酒固然在晚上,但也可以在早上喝一點點酒。

很多老中醫都會在早上喝一點點酒,而且嚼上一片姜。這是幹什麼?是讓陽氣升起來,調出來用。晚上,往往會愉快地做一些引火下行的活動,然後愉快地睡覺。所以,可以改變一下你的早餐。

普通中醫愛好者只需辨清氣機方向

前面談論了臟腑辨證和氣機辨證。氣機辨證會引出很多東西。雖然氣機辨證的基礎面向比較簡單,比如討論陰陽,到底是升多了、散多了,還是入多了、降多了。

看上去比較簡單,比較容易弄懂,可如果深入討論,就會發現在臨床上、現實應用中存在一些細節問題不太容易掌握。

對普通的中醫愛好者來講,只需分清氣機的方向,給生命一個正確方向,辨別出升散太過,還是收斂太過。

然後,根據辨證結果使用合適的食療和外治法。如果升散太過,往裡收一收;如果收斂太過,往外散一散。


圖源:攝圖網

所有的食材都有陰陽兩個面向

如果想對氣機的了解稍微多一些,層次稍微深一些,就需要知道所有的食材都有陰和陽兩個面向,因為它也是一團氣。

人之所以要吃東西,是為了獲得天地之氣,因為人是需要依靠天地之氣生活的。人為什麼要呼吸?也是為了獲得天地之氣。

所以,人是不能離開天地而獨立存在的。無論是食物、藥物,還是所有的治療系統的引導。

其實都是為了實現兩個目的:一是獲得天地之氣;二是調順,把天地之氣的運行調順。所以,對身體的調理,無非就是補充和調順。

因此,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個陰陽狀態的面向。比如橘子,雖然不吃皮,但是皮也是有用的。而單純以橘子果肉來講,實際上也有陰和陽兩個面向。


圖源:攝圖網

食材的陰和陽兩個面向,通過什麼東西來表現?在中醫裡叫做「氣和味」。一個食物拿到面前,聞到它的味道很明顯,這是「氣」。

氣不是僅此而已,但這是氣的一個比較明顯的表現。比如,你聞到橘子有一種清香的味道,這是「氣」。然後把它吃到嘴裡,它是酸甜的,這是它的「味」。

氣味是什麼?氣味本身就是一對陰陽。氣是陽,味是陰。這是對於像橘子這種味道明顯的食材來論的氣和味。還有一些東西的味道很突出,但是氣不那麼突出。


圖源:攝圖網

比如新鮮的山藥,特別是削皮後,根本聞不出太多、太明顯的氣,這是不是說它沒有氣嗎?不是。

所以,在中醫裡談論藥食(藥物和食物)的氣時,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部分,大家都能夠通過鼻子聞到的那種氣。

但是,還有更多的一個面向的部分,不是通過聞來感覺到的,是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感受來感覺到的。

比如,山藥的氣是什麼?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感受表達出來的氣。

同樣,談到藥食的「味」時,嘗在嘴裡面的也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也是通過身體的運行表現出來的。

現在很多食療食養的書中關於氣和味寫得不正確,或者不全面,因為有顯性和隱性的分別。比如一樣東西的味道很濃鬱,聞到或者吃的時候會感覺到它的味很厚重,這都是顯性的、能聞到的味道。

可是,至少還有佔一半比例的氣和味是隱性的,需要吃進去之後,通過身體的反應感受出來。這樣隱性的氣和味,同樣是屬於氣和味。

所以,在判斷食物的這種陰陽屬性上,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食材的性味,就需要有一點基礎知識。

圖源:攝圖網

好消息:閱素靈老師新課

《醫學啟源》導讀課程

將於12月12、13日北京開課

《醫學啟源》書中公式:

用在【開藥】上就是【方藥】

用在【外治】上就是【循經辨證】

用在【食療】就是【菜譜製作】

不論你是想在開方子上提升,還是在外治法中辨經絡臟腑,或者是你最關心的在生活中得心應手地應用食療,那這門課程你必不可錯過!

課程諮詢:15811100090(明老師)

上課地點:北京市東城區國子監街40號

◆ 正安文化特邀講師

◆ 中醫學博士,道家灸法傳承者,一生致力於傳統中醫的繼承與推廣,拜多位高人為師,是一位對古典中醫和傳統的生命科學有很深造詣的俠骨禪心的女中醫。

◆ 曾經在正安教授過《艾灸》、《腹診》、《正安家庭醫生系列》等線下線上課程,崇尚「大道至簡」的中醫思維方式,教學風格幽默風趣,深入淺出。

3800元/人(2天)

* 滿15人開班。

* 正安醫館會員、正安文化老學員可享受98折優惠。

上海

1.開課時間:10月31日、11月1日(第1期)

2.課程諮詢:15901707495(無畏老師) 

3.上課地點:上海楊浦區隆昌路588號一號樓13樓

深圳

1.開課時間:11月18日、19日(第2期 平日班)

2.課程諮詢:18124010359 (喜悅老師)

3.上課地點:深圳福田區車公廟泰然九路海松大廈A座313

廣州

1.開課時間:12月19日、20日(第4期)

2.課程諮詢:18054262356(小和老師)

3.上課地點:廣州海珠區新港東路黃埔村北碼頭28-29號M+創工場4樓

進入閱讀原文報名【《醫學啟源》導讀課程】詳情

相關焦點

  • 閱素靈丨水果、奶製品真的生寒溼、壞脾胃的「萬惡之源」的嗎?
    本  期  導  讀    有效的中醫食療,是在正確的時間段,使用正確的烹飪方式和食用方法。許多人在談論養生時,總說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其實,不管是養生還是食療,沒有「行不行」,只有符不符合當下狀態的問題。當一個人極端疲憊、不舒服時,如果還帶他去吃四川辣火鍋,振奮他的陽氣,那麼短暫的陽氣振奮完之後,這個人就將一蹶不振。
  • 閱素靈談中醫智慧 | 現代人攀比太過,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本文根據閱素靈老師的錄音整理,未完待續)延伸閱讀:1.閱素靈談中醫智慧 | 婚姻中的本質問題2.閱素靈 | 堅持和方法,是改變命運的關鍵3.閱素靈談中醫智慧 | 愛的前提是做好自己4.閱素靈 | 簡單有效的呼吸法:調失眠,覺察真正的自己閱素靈老師 重磅大課《神化無方之司天備物》
  • 腎虛食療方法
    腎虛的症狀腎陰虛:腰膝酸軟酸疼,頭昏目眩耳鳴,失眠多夢,健忘,男子遺精早洩夢遺,陽強易舉,女子夢交,經量減少甚則閉經或崩漏
  • 閱素靈 | 如何通過「食療」打開中醫實戰之門,吃出好身體?
    「補」包括新增和減少耗散兩方面這裡闡述一下什麼叫「補」?許多人會問:中醫說受了風寒,真的是風寒嗎?難道不是病原體或致病菌嗎?只有完全不了解中醫的人才會這麼問。中醫在意的是人體自身的感受,它是以人體自身感受來判定世界。所以,吃下一個東西之後,它在體內的變化,是要特別關注的。
  • 解春困,廣東名中醫推介牛大力淮山芡實煲鵝骨湯(附視頻)
    皆因春天是陽氣升發、逐漸旺盛的時候,溼邪易遏阻陽氣升發,溼邪易直接傷及陽氣,加上如果街坊把握不好,清熱祛溼的頻率過大和時間過長亦會加重脾腎陽氣的虧損,所以易被「春困」反覆困擾。牛大力又名大力薯,顧名思義,食之能令人增氣力、強體魄和強筋骨,力大如牛,故名之。主要有養腎補虛,強筋活絡,平肝益肝、潤肺止咳的多重功效,特別適合腎虛體弱、血氣不旺、風溼骨痛或者肺弱經常咳喘的慢性病患者。加之它氣味甘香,性溫和,尤其適合用於食療入湯飲之用。
  • 頭髮不好就是腎虛?——閒話中醫
    我們一般都認為,這是腎虛導致的,要補腎。但這樣做,還不夠,沒有抓住問題的根源。補腎雖好,但效果不佳,頭髮還會向著變少變白的不歸路前進。很多人都知道頭髮和腎相關,但卻不清楚頭髮和血、頭髮和肝也都有很大關係。《黃帝內經》中有「腎,其華在發」,說的是頭髮可以反映腎的盈虛。
  • 心、肝、脾、肺、腎!最滋補五臟的食物表一定要給家人存下
    我們人體內的主要器官就是心、肝、脾、肺、腎,只要養好它們身體就會棒棒噠~那滋補五臟我們要吃些什麼食物呢?往下看你就知道了!可用桂圓肉泡茶常飲,或煮桂圓粥食用,它有益心脾、補氣血、安心神的用途,尤其適宜心血不足型心悸之人。
  • 中醫食養食療與飲食禁忌
    五穀乃養命之主食,飲食之絕大部分也,而小米為五穀之首;五果即水果乾果幫助消化;五畜即肉食有補益作用;五蔬有補充作用。孫思邈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倡導「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 《黃帝內經》:「膏粱之變,足生大疔。」
  • 中醫食療—祛溼邪
    中醫認為,溼氣由內而生是由於脾運化水液功能障礙,導致水溼痰飲內生,蓄積停滯的一種病理狀態。多因脾胃內傷,或腎虛導致脾胃失調,又因為秋天氣候乾燥,很多人為了避燥,勤洗多浴,貪食冷飲,或因飲食沒有規律等等導致溼邪困脾,脾失運化,水溼越加越重,形成惡性循環。1. 頭髮愛出油,臉部油亮 2. 頭髮粗糙易脫落 3.
  • 中醫化痰止咳的八款食療偏方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款止咳食療偏方。 1、玉米須橘皮治咳嗽玉米須、橘皮各適量。共加水煎,日服2次;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2、冰糖燉梨化痰止咳將新鮮的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即可食用。
  • 長期黑眼圈是腎虛嗎?腎虛了該怎麼辦?中醫4招教你補腎養腎
    其實眼圈發黑和面色發黑、皮膚發黑的性質相似,都是腎虛的特徵性表現。五色中的青、赤、黃、白、黑的五行配屬為木、火、 土、金、水,五臟中的肝、心、脾、肺、腎的五行配為木、火、土、 金、水。五色中的黑色和五臟中的腎的五行屬性都是水,黑色和腎是同類項,所以《黃帝內經》認為「黑屬腎」,「腎色黑」。
  • 肥胖的原因千千種,根源是傷了脾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功減肥,控制好自己的體重,就必須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到底是身體哪裡出了毛病導致肥胖,喝水都胖,越減越胖……中醫教會我們如何認知自己的身體,花時間學點兒中醫知識,自己心裡得有點兒數,了解你是怎麼胖起來的,這樣才能選對最適合的減肥方法。肥人多痰溼這句話是元代著名醫學家朱丹溪就曾經講的。那麼,中醫裡講的痰溼究竟是什麼?
  • 好腎好生活,腎虛怎麼調理?名中醫告訴你:不用吃藥就能強腎補腎
    因此也會引發人們的疑惑:「腎虛怎麼調理」。中國古代醫學稱:腎是先天之本,腎要是出現毛病,就會影響到其它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病變。腎對人體來說如此的重要,那麼腎虛怎麼調理呢?一、造成腎虛的原因要想知道腎虛怎麼調理,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腎虛是如何產生的?產生的原因在哪裡,因此才能因病致宜,調理腎虛。
  • 【胡博士說中醫】|靈魂拷問:《慶餘年》的雞腿好吃還是藥膳雞湯好喝?
    本期胡說中醫就來聊聊中醫吃雞那些事~中醫理論認為,雞肉性平、溫、味甘,入脾、胃經;可益氣,補精,添髓;用於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洩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後乳少、消渴、水腫、小便數頻、遺精、耳聾耳鳴等。雞肝性味甘微溫,能養血補肝,凡血虛目暗、夜盲翳障者可多食之。另外能養心安神、滋陰潤膚。烏雞被認為食療滋補之品,其入腎經,具有溫中益氣、補腎填精、養血烏髮、滋潤肌膚的作用。適合虛勞羸瘦、面瘦、面色無華、水腫消渴、產後血虛乳少者。大口咬著香噴噴的雞腿雖是滋味十足,不過要論起食膳養生,那就非雞湯莫屬。在雞湯中加入幾味中藥材,美味之中亦可強身健體,當然是「吃雞」的正確打開方式。
  • 中醫怎麼去除黑眼圈 試試這3款食療
    從中醫角度來說,黑眼圈是肝鬱和腎虛引起的,尤其以腎虛最常見。那麼,中醫怎麼去除黑眼圈呢?不妨試試以下3種食療方法。
  • 中醫食療、食養與藥膳的區別
    中醫食療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能、配伍、製作和服法,以及在人體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及其應用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紺成部分,尤其在預防醫學、康復醫學、老年醫學等領域中佔有極其重要。食療的概念要從「食」字本身及其作用開始,飲食是人不可或缺的營養與能量來源,攝食也是人們本能的行為,中國文化中「民以食為天」的思想又讓飲食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繫。
  • 【中醫】中醫內科學辨證歌訣
    心腎六味與交泰,陰火連膠硃砂安(中醫內科)。痴呆痴呆髓虧七福飲,脾腎虧虛還少因。痰濁蒙竅滌痰洗,瘀血通竅活血尋。心肝火旺連解毒,痴呆五證需細分。癲狂癲狂需分癲與狂,痰氣逍遙順導湯。心脾養心越鞠丸,痰熱瘀夢醒癲狂。痰火擾神生鐵飲,陰傷二陰琥養丹。
  • 脾有病,人就廢一半!脾衰比腎虛更可怕,99%的人都不知道!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舌頭的變化是脾的外在表現: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寒。脾衰的嚴重程度盛於心衰,脾衰嚴重時看文字只看到兩行,大腦會極度疲勞,整日想昏睡,與人交談,只聽到一、二分鐘,大腦會一脹,隨即大腦一片空白,對方談什麼,全然沒聽見,緊接著昏昏沉沉、疲勞至極...
  • 脾虛比腎虛危害更大,脾病了,人就廢一半!
    從中醫上來看,後天形成的眼袋主要是脾腎虛弱造成的。中醫裡有句話叫「脾虛眼袋大,腎虛眼袋黑。」 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於五臟。瞳仁屬腎,稱為水輪;黑睛屬肝,稱為風輪;兩眥血絡屬心,稱為血輪;白睛屬肺,稱為氣輪;眼瞼屬脾,稱為肉輪。這就是著名的「五輪學說」。
  • 心、肝、脾、肺、腎!最滋補五臟的素食表一定要為家人存下!
    綠豆本身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氨酸,而這兩種營養素同冰糖結合就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尤其是可防止因為肝火旺而引起的上火。生食可治療熱病口渴、肺熱咳嗽;若與甘蔗、梨、蓮藕等榨汁同飲,效果更佳。具有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