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5歲女孩腸道已穿孔… 醫生提醒:這東西是成人解壓玩具,不是...

2021-01-11 澎湃新聞

巴克球,是一款風靡於國外被引入在國內的成人解壓磁性球,藉助金屬球的磁場特性,可以組合出眾多的造型。

巴克球能組合各種造型

近年來,國內不少廠家把仿照巴克球的原理,推出了具有磁力的五彩金屬球,並打上了「開發智力」的標籤,於是磁力小球變成為了孩子們的「益智類玩具」。

就是這種所謂的「益智玩具」

殺傷力還真不小!

幾天前,5歲女孩萌萌肚子疼了很久都不能緩解,家長聽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感覺這次不是普通的肚子疼,於是領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在當地醫院拍片發現,孩子的腹部有一串「珍珠手鍊」,取出難度較大,萌萌被緊急送往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搶救。

「家裡並沒有類似的珍珠手鍊啊。」家長的疑問引發了胸腦普外科醫生李清晨醫生的警覺,他立刻意識到這並不是普通的手鍊,「孩子是不是玩過磁力小球玩具?」家長肯定了這一推測。

這種磁力小球被誤食後,會在孩子的消化道中彼此吸引。李清晨醫生表示,「不要小看這種磁力,它們會將腸管夾持,雖然我們用手可以很容易將吸在一起的小球分開,但腸管的蠕動對抗不了這種磁力,隨著壓迫時間的延長,被夾持的腸管壁就會發生缺血壞死和穿孔。而開腹取出這種異物風險也較高,因為,孩子的腹腔已經被嚴重感染。」

萌萌轉到兒童醫院的時候狀態已經很不好了,如果不立即救治,孩子可能因消化道穿孔、感染性休克有生命危險。醫生緊急上臺,為萌萌取出磁力小球。「雖然磁力小球取出來了,但是腸道已經出現了穿孔。」李清晨醫生很是遺憾。

李清晨醫生說,很多家長以為只有兩三歲的小孩才會誤吞玩具,其實並不是,事件足以提醒各位家長,「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好奇心,除了吞食磁力小球,還曾有孩子把球塞進尿道,甚至肛門,而且這些孩子的智力都完全正常。」

李醫生表示,巴克球是國外成人的解壓球,而絕非宣傳的「益智玩具」,並不適合學齡前幼兒開發智力用。

記者獲悉,

早在2013年,加拿大衛生部就曾召回過具有安全隱患的巴克球,並建議消費者立即停止使用被召回的巴克球,並按照有關提示安全丟棄。

2018年,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政務網站及有關媒體上發布了巴克球缺陷產品召回信息。

家長們

這種危險玩具別再讓孩子觸碰!

記者 朱虹 文/攝

原標題:《急救!5歲女孩腸道已穿孔… 醫生提醒:這東西是成人解壓玩具,不是兒童益智玩具》

相關焦點

  • 學校門口賣的巴克球,讓8歲男孩差點胃壁穿孔大出血!
    8歲的小學生奇奇(化名),因為幾顆磁力珠吃盡了苦頭,還差點胃穿孔大出血,危及生命。今年8歲的奇奇,在義烏當地小學讀一年級,平時放學後最愛跟班上男生一起逛校門口的文具店,看看新奇玩具。情況十分緊急,必須儘早取出磁力珠,否則磁力珠強大的磁力會把食管和胃都壓爛,導致胃穿孔、感染、大出血,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當地醫院值班醫生立刻給奇奇做了胃鏡,勉強取出最外面一顆磁力珠,剩下的磁力珠由於緊緊吸引、再也無法取出。奇奇痛得蜷成一團,嗓子都哭啞了。值班醫生建議儘快開刀取磁珠。
  • 3歲男童吞下32顆磁力珠,在體內串成串!腸道多處穿孔,捲成麻花
    顏色鮮豔造型各異的磁力珠,被標榜為「益智類」玩具,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推崇。可是今年以來,溫州僅一家醫院就收治了17個誤食磁力珠的孩子。他們大多腹痛難忍,出現胃腸道穿孔的嚴重情況。醫生痛心呼籲,這些危險玩具,家長們不要再亂買了。
  • 2歲女孩腹中像五金店,腸胃穿孔險致命
    文 | 四夕 在孩子的心裡,玩具肯定能佔一席之地,玩法不同、形狀各異的小擺件能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歡樂。有一款名為「磁力珠」的玩具,僅有黃豆粒大小,卻可以拼湊出各種形狀,商家稱這款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吸引了很多家長的購買,殊不知這小小磁力珠背後,卻暗藏危機。
  • 廈門9歲女孩腸梗阻腹痛難忍,醫生竟從她腸道裡揪出了一團……
    9歲的夢夢(化名)最近肚子痛家長帶著她去醫院看急診手術中醫生竟從她腸道裡取出一團頭髮這是怎麼回事呢?9歲女孩腸梗阻 竟是因為一團頭髮前不久,夢夢因腹痛求診於廈門市兒童醫院,剛被推進普外科病區的時候,夢夢彎著腰,手按著肚子,神情疲倦,無法下地行走。看著她痛苦的表情,護士們立即給她安排床位躺下。普外科鄒加良主任醫師為夢夢檢查後考慮是腸梗阻。
  • 5歲寶寶誤吞磁力球入院,醫生提醒:這些東西很危險趁早全部扔掉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在懂事之前,由於閱歷問題,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存在很大的缺陷,對一切沒見過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心,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可以說是好事,畢竟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兩歲女童連吞4顆磁力珠 腹內互吸致腸穿孔
    【摘要】 黑白的斷層掃描片上,4個白色的圓形光點格外顯眼,這是4顆「巴克球」在一個2歲小女孩的腸道內,情況危險。黑白的斷層掃描片上,4個白色的圓形光點格外顯眼,這是4顆「巴克球」在一個2歲小女孩的腸道內,情況危險。10月23日晚上,蕪湖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小兒外科接診了這位小患者,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金屬珠被取出,孩子轉危為安。
  • 1歲女童吞下12顆磁力球 險!
    日前,家住河北省的1歲女童萌萌(化名)莫名發燒引起家長的注意,他們連夜帶孩子來到我市兒童醫院,該院急創外科、消化科、過渡病房、影像科等多科室聯合終於「挖」出「罪魁禍首」,成功從孩子體內取出了12顆直徑5毫米的磁力球。
  • 孩子吃東西噎著怎麼辦?這些急救措施你應該知道
    曾經有一則新聞報導:老人好心將幾根香蕉送給女孩吃,這個女孩又分給了另外一位5歲女孩,結果該5歲幼童吃香蕉時不慎將香蕉吸入氣管導致窒息死亡。天災人禍,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時不時出現,這同樣也提醒我們「食物噎著孩子」是一件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
  • 2歲男孩吞19顆磁力球,導致腸道穿孔,這些毒玩具可別給孩子買了
    兒童有著天生的好奇心,什麼東西都愛把弄探索一番,玩具是孩子最好的夥伴,尤其是男孩子喜歡拆卸、組裝玩具,家長注意這種行為隱藏很大危險。2019年12月25日,陳女士帶著兩歲的兒子小林,到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就診,孩子當時身體狀況非常糟糕,陳女士面色焦急又難過,她向醫生說:"孩子最近老是說肚子疼,嘴裡還吐出綠色的液體。"
  • 這東西有強磁性,貴州一男童誤吞後緊急送醫,醫生都嚇壞了
    還好在胃裡,不然後果不堪設想。」病人吞下各種異物,這對於消化科的醫生來說,或許早已司空見慣。然而10月28號,貴醫附院消化內鏡中心的醫生們還是被緊急送來的一個小病人嚇了一跳,因為小傢伙胃裡有一大堆磁珠,數量已經超過100顆。通過胃鏡,醫生們看到,這一堆五顏六色的小珠子,全都擠在一個五歲小患者小昊陽的胃裡。
  •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金羊網  作者:馬燦、穗消宣  2020-10-21 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
  • 廣州消委會:超七成解壓玩具質量不達標
    發洩類解壓玩具: 5款樣品增塑劑超限,3款樣品菌落總數超標 據悉,今年6月—9月,廣州市消委會委託深圳市計量監督檢測研究院,針對解壓玩具開展比較試驗,通過對不同品牌、不同類型解壓玩具的對比,為消費者提供較全面的質量評估及購買指導
  • 5歲男童吞9顆巴克球致腸穿孔,「兒童玩具」並不一定適合兒童
    但網紅玩具往往因為過於新奇而缺乏相關的保障措施,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最近就有一個5歲的男孩,在玩耍時吞食了9顆巴克球導致腸穿孔。巴克球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危險?但這些玩具在被各種網紅瘋狂安利的同時,卻很少有人提起,這並不是一種適合兒童的玩具:小孩子有亂吃東西的習慣,而巴克球一旦被吞入腹,不同的巴克球相互吸引,夾住腸道胃壁以及其他器官,輕則導致阻止發炎腫脹,嚴重的就會導致腸穿孔腸壞死壞血症休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2歲女童,體內竟有6處腸穿孔!醫生取出18顆各類異物!
    11月20日,江蘇南通市通大附院小兒外科的醫生,就在一名患兒的腹中取出了15顆磁力珠、2顆鋼珠以及1枚螺釘。小女孩欣欣今年兩歲,上周五,欣欣媽媽發現孩子肚子疼,不想吃飯,還經常嘔吐。家人以為是吃錯什麼東西導致腸胃不好,把孩子送到通大附院救治。
  • 2歲女童誤吞「彩色糖果」致腸穿孔!醫生發出緊急提醒
    經過術前準備,消化內鏡科醫生進行小腸鏡檢查時,發現距淼淼屈氏韌帶約30cm處空腸梗阻,小腸鏡無法通過,遂考慮手術取異位。醫生在淼淼臍部打一個小洞放入腹腔鏡,探查發現磁力珠已經穿出空腸,並造成多處腸管、腸繫膜穿孔,立即改行開放手術剖腹探查。
  • 生活 十大危險玩具 磁鐵玩具差點要了6歲男童命!
    磁鐵玩具中含磁性小零件或小球,若兒童誤吞誤食的話,後果很嚴重...磁鐵玩具中含磁性小零件或小球,若兒童誤吞或吸入可能窒息,而且更揪心的是吞食多個時磁鐵會在消化系統中相互吸附!可能引起腸胃穿孔或腸梗阻!重者危及生命!近日,四川涼山一名4歲女童誤吞玩具上的磁鐵,致使腸道壞死,最終通過手術取出磁鐵才保住命。
  • 國外已禁止售賣,國內依然「行兇」的致命玩具,你家有嗎?
    11月20日,南通一名2歲女童就因誤吞磁力珠受盡了折磨,手術後體內的異物被取出,竟是15顆直徑約3毫米的磁力珠、2顆鋼珠以及一枚螺釘。由於磁力珠在腸道內互相吸咐,並對腸壁產生壓力,不僅導致腸道6處穿孔、胃部2處穿孔,還有1處腸壞死,幸虧就診及時,如果再延誤幾小時就有生命危險了。
  • 漳州:6歲娃腹中驚現一串「項鍊」 竟是誤吞29顆磁力珠
    6歲的小聰(化名)已經腹痛3天,吃不下飯,亦無法排便。  經醫生詳細詢問,得知小聰和另一名6歲男童於6月10日,出於好奇吃下了磁力珠。起初,小聰的家長以為孩子只是腸胃炎,吃了普通益生菌後,然而腹痛並未緩解。6月12日到當地診所就診,症狀也未見好轉。眼看著小聰精神越發倦怠,並有嘔吐、發熱的症狀,家長連夜攜小聰到漳州市醫院龍文院區就診。
  • 這些「解壓玩具」有問題!
    提到發洩球、捏捏樂、尖叫雞、指間陀螺,這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解壓玩具,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甚至可能還是潛在用戶。可是,因為成人解壓玩具暫無相關標準,所以此類玩具存在許多安全隱患。近日,廣州消委會對19款發洩類解壓玩具進行對比試驗發現,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菌落總數過多等安全隱患和風險。
  • 9歲女童吞30枚磁力珠 體內留置20多天致腸穿孔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驅使下,經口吞進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