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縣長直播賣農產品,拼多多推進農資下行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鈦媒體

農產品近來在電商界收穫了一大波關注。

受新冠疫情影響,一方面,線下商超/市場等交易場所關閉,公路交通/物流等輸送渠道受阻,農產品面臨「爛」在地裡的風險;另一方面,城市上演搶菜潮,消費人群需求暴增,菜籃子隨時「空」置。彼時,多家電商平臺發起了「助農」行動,構架起產銷橋梁。

拼多多也是其中一員。2月10日,拼多多正式上線「抗疫農貨」專區,投入5億元農產品專項補貼和10億元物流補貼,在全國開通電商助農綠色通道;2月14日,專區新增「農產品滯銷信息反饋入口」,向全社會徵集滯銷農產品信息;2月19日,拼多多又聯合優農協會開啟專項採購百億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農貨產銷對接」活動。

最新數據顯示,自開通「抗疫助農專區」以來,截至到3月27日中午12點,拼多多已累積售出滯銷農產品4300萬單,總計超過3.25億斤,幫扶超過8.2萬農戶。

助農「老手」遇疫情大考

對拼多多來說,農產品不僅不是「新歡」,反而是「老本家」,用拼多多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陳秋的話來說,「平臺起家於農業、立命於農業,平臺的發展與農業生產者和經營者息息相關」。

事實上,創立之初,拼多多就確立了以農產品上行為平臺核心驅動的基本路線,在早期探索中,逐漸建立起了農產品供應體系的基礎架構。

一方面,通過「拼」模式,在前端聚集需求——拼多多將時間、空間上極度分散的零碎農產品需求,匯聚為短期內的同質化需求,並迅速「雲化」、擴大;另一方面,通過「商品流」模式,實現「貨找人」——不同於傳統電商場景下,產品等待被動搜索,拼多多主動把農貨推送給消費者。「相當於一個大的集市,消費者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的農產品攤位。」陳秋表示,在此基礎上,平臺還通過「分布式AI」技術,深入歸納、理解消費者的顯性需求與潛在需求,致力於實現精準匹配。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當下,拼多多已建立了「天網」「地網」系統性農產品供需匹配機制。

其中,「天網」對接消費者,平臺通過農貨智能處理系統,對覆蓋產區包括特色產品、成熟周期、物流條件、倉配設施、加工型產業設施等在內的數據和信息,經由系統統籌計算後匹配給對應的消費者;「地網」則將需求信息對接新農人和合作社。

在「天網」「地網」體系的支撐下,拼多多打造的「農業超短鏈」已初具規模。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產品成交額達到1364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

疫情期間,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體系遭遇了一次極大的考驗。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一方面,消費者對於網購新鮮蔬菜等食材的需求猛增,另一方面,疫情防控對農產品的流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系統裡的很多信息和數據出現了偏差。」

從1月底開始,拼多多聯合平臺的新農人,對各個產區的生產和農產品庫存情況進行迅速排查和統籌,比如,哪些地區的上行體系還可以運轉,哪些地區的農產品更易損耗。與此同時,平臺聯合地方政府和骨幹物流企業,為農產品運輸開設綠色通道,並上線小規模專場活動,以驗證特殊時期上行通路的可行性。

通過對「天網」系統內的產區信息、物流數據以及節點進行緊急重新規劃,拼多多編織了一張特殊時期的農產品上行網絡。

開啟直播帶農貨新模式

3月2日,安徽碭山縣縣長陶廣宏變身「大廚」,在線教網友製作冰糖雪梨、燉梨、梨粥等燉品。「老人小孩吃,喝完酒的男士吃,都特別好。」陶廣宏說完,又喝了一口手上的梨茶。

「百香果加蜂蜜,好吃!」3月4日,江西尋烏縣縣長楊永飛一邊說,一邊操作起來:把百香果切開,挖出果瓤,加上蜂蜜和礦泉水,一杯百香果蜂蜜水就做好了。「百香果中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抗氧化,具有美白效果」。楊永飛道。

3月8日,雲南瀘西縣縣長莫偉向鏡頭前網友介紹非洲菊的起源、功用等,說到「18支非洲菊今天秒殺價26.9元」時,他現場掏出手機下了一單,「給我夫人的,既能當禮物,又能愛心助農!」

「除了熬粥,還可以做成小米鍋巴。」3月22日,內蒙古敖漢旗政府旗長於寶君在帶貨的同時,還不斷給網友推薦新吃法:將小米煮熟、烘乾,再用食用油炸制,一枚金黃酥脆的小米鍋巴就出爐了。「這在方言裡叫『嘎巴』,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微量元素,歡迎大家都來品嘗。」

3月26日,雲南省紅河州河口瑤族自治縣縣長鄧瑞走進了拼多多直播間,當起了臨時「主播」,為河口的紅心牛奶木瓜代言,希望讓全國消費者都記住「河口木瓜」的名字。

4月1日,拼多多與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籤署《「鄉村振興及抗疫助農」戰略合作協議》,就下一步幫助解決湖北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作出詳細部署。同日,拼多多「湖北優品館」上線,蓮藕、蓮子、藕帶、臍橙等荊楚優品悉數在列,湖北各地市長縣長輪番上場,為本地特色產品代言薦貨,平臺輔以全域資源支持和專項價格補貼,一時間掀起了全民「為湖北拼單」的高潮。

4月3日,湖北省鹹寧市嘉魚縣委書記胡春雷在拼多多「嘉魚農產品原產地直播」暨鹹寧優品贈送雲南親人活動上,向498名雲南援鹹醫療隊員鄭重致謝。在隨後的直播活動中,胡春雷還與嘉魚縣副縣長華紅一起化身主播,向觀眾推介了多款當地知名的農(副)產品,當天帶動鹹寧地區農產品訂單量同比上漲近300%,嘉魚藕帶、藕粉等藕製品銷量突破24萬件。

……

以上都是近兩個月來,拼多多「市縣長助農直播間」的場景。

全民「宅」家抗疫期間,越來越多的商品、線下場景被搬上直播間,各行各業的人跨界成為主播。受農業農村部「促流通」相關部署的啟發,拼多多也決定將直播帶貨作為特殊時期農產品出村進城的重要補充措施,率先推出了「市縣長當主播、農民多賣貨」的電商助農新模式。

「市縣長們對於當地的特色農產品的優勢有著非常清晰的認知,同時還具備高度專業的講解能力與感染力,很容易打動消費者,對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心智的建立也有很大幫助。」陳秋對此如是說。

據了解,自2月初開始,拼多多以「市縣長直播帶農貨」模式,在浙江、廣東、廣西、重慶等地組織了多場助農活動。截至3月18日中午12時,「市縣長助農直播間」已售出近300萬斤農產品,拼多多協助開設的農民新網店持續增加,最近一周平均單店銷售額已超過30萬元。

目前,拼多多已將「市縣長直播,農民多賣貨」作為助農長期戰略。陳秋表示,拼多多正計劃進一步擴大市縣長幫助農民帶貨的持續時間和覆蓋範圍,預計整個2020年,將會有近百位地方政府相關領導參與進來。

此外,據陳秋透露,拼多多也正加大直播體系的資源和資金傾斜力度,欲進一步打造更有利於商家發展和用戶利益的直播生態。

加速推進農資下行進程

積壓在地頭的農產品被陸續銷出,正逢疫情加注的春耕時節,農業生產者又迎來了新的問題——部分農資企業復工不及時,導致種子、化肥、農機、農藥等供應不足,備耕工作該如何開展?

根據各產區反饋的實際需求,拼多多於3月17日推出了首屆「春耕節」,從降成本、保運輸以及技術指導三個方面入手,推動農資大規模下鄉。

當下,拼多多已先期劃撥了3億元專項資金,並聯合先正達、金正大、大豐收、中保綠農等眾多農資頭部品牌,以品牌直降+平臺補貼的方式,打造出一個容納15000多款農產的一站式春耕物資補給站。

除湖北部分縣區外,「春耕節」點對點保供運輸通道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域以及絕大多數鄉鎮行政區域。

此外,拼多多還聯合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農資平臺大豐收等,通過線上"新農大講堂"以及線下免費一對一農資服務和義診,幫助廣大農民掌握現代化的生產經營方式。

據狄拉克介紹,按照既定規劃,平臺在2020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作為底層服務平臺,推動大規模現代化農資下行,幫助建立契合中國分散化種植和經營模式的農技和農資網絡。疫情的暴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農資由線下轉移至線上的進程。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平臺農資農具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87%,其中,以多功能防滲膜、電動噴霧器、智能趕豬棒、手推式打樁挖洞機等為代表的的農具商品,訂單量較去年同比增長641%;以有機肥、環保肥為代表的生產資料訂單量同比增長1231%。

疫情之下的行動難免帶了些臨時、救急色彩,而疫情之外拼多多也確立架設「兩臺四網」的目標——兩個平臺即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和網際網路農業數據平臺,「四網」即天網、地網、農產品物流網以及農業科技網——致力於以「市場+科技」為核心驅動,探索更契合中國現代化農業發展需求的完整體系。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劉萌萌)

相關焦點

  • 60萬人圍觀碭山縣長燉「雪梨」 拼多多啟動「市縣長助農直播」加速...
    2月10日起,拼多多率先開啟「政企合作,直播助農」系列活動,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助農電商新模式,在浙江、廣東、廣西、重慶等地組織了多場直播助農活動,各地市長、縣長紛紛化身拼多多主播。截至目前,「市縣長助農直播間」已售出近100萬斤農產品,而在相關的愛心助農專區中,更是已累計售出1900萬斤各地農貨。
  • 碭山縣長直播賣空14萬斤酥梨 拼多多助力加速農貨上行
    2月10日起,拼多多率先開啟「政企合作,直播助農」系列活動,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的助農電商新模式,在浙江、廣東、廣西、重慶等地組織了多場直播助農活動,各地市長、縣長紛紛化身拼多多主播。截至目前,「市縣長助農直播間」已售出近100萬斤農產品,而在相關的愛心助農專區中,更是已累計售出1900萬斤各地農貨。
  • 縣長區長拼多多直播賣花:日用鮮花女神節火爆,160萬人拼多多上「逛...
    3月8日下午,距離雲南3000公裡的北京,童暢暢打開拼多多,準備為闊別一個半月的辦公桌買幾株鮮花。與此同時,拼多多的直播間裡,雲南瀘西縣縣長莫偉正在鏡頭前向65萬人講解非洲菊的種植技術。童暢暢從拼多多的愛心助農頁面點進直播,和3000公裡外的縣長打了個照面。
  • 縣長在拼多多直播狂賣沃柑,更有新農人2天賣光10萬斤木瓜!
    ● 縣長、新農人接力助農賣滯銷農產品 20萬斤沃柑和木瓜從拼多多打開銷路;● 象州縣縣長化身「帶貨」主播,在短短的2小時裡,賣出近10萬斤沃柑;● 隆安縣一名「新農人」,生死存亡的關頭緊急對接電商平臺,兩天內幫村民賣出10萬斤紅心木瓜……拼多多上線
  • 韶關聯合拼多多開展旅遊直播,18名市縣長組成直播團,網友有福了
    4月28日,拼多多平臺迎來了今年規模最大,直播力量最強大的最強主播團。這個最強主播團是由廣東省韶關市市長,副市長以及文廣旅體局長等轄區內共計18名市縣長組成。原來,在4月28日當天,廣東省韶關市政府聯手拼多多在當地展開了雲遊韶關的直播活動。
  • 電商直播首次接入雪頓節 拉薩的「拼多多」時刻
    來自拉薩市相關縣區以及各部門的12位縣長等組成「高原最強帶貨天團」,在直播間推薦了犛牛肉醬、藏香、蜂蜜、靈芝等在內的88款當地特色農畜產品、文旅項目產品,超過75萬拼多多用戶圍觀了這場直播。今年的雪頓節有點不一樣,展銷會搬到了拉薩城關區的拉薩河邊,作為雪頓節展銷會的一部分,拼多多在雪頓節搭起了直播間。直播間外是熱鬧非凡的本地展銷會,從當地生活必須的茶葉、銅器、藏香,到銀器、紅珊瑚再到汽車,當地牧民邊逛邊買;直播間裡主播們則把高原特有的產品賣向全國。
  • 人大中國扶貧研究院:拼多多推動深度貧困區變電商「富礦區」
    在物流服務商主導的「超短鏈」模式中,郵政系統與拼多多平臺深度合作,利用全國100多個拼多多郵政扶貧店,大力推進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充分發揮其網點覆蓋全國全部深度貧困縣鄉村的優勢,在深度貧困地區的農產品電商發展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65萬人觀看雲南一女縣長直播賣木瓜 半小時售出80噸
    像河口木瓜一樣,有好產品卻沒有變成產地知名品牌的農產品,最容易受到特殊因素影響。疫情發生後,河口木瓜嚴重依賴批發經銷商的模式出現了問題。河口縣縣長鄧瑞走進了拼多多直播間 穆功 攝  「線下不太行,那就試試線上。」
  • 土家族縣長拼多多直播賣魔芋,26萬網友助力出口轉內銷
    6月23日,湖北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縣長李軍直播帶貨,向拼多多的網友推薦當地特色農產品魔芋。今年受疫情影響,魔芋出口嚴重下滑。此次在拼多多開店直播是當地龍頭企業「一致魔芋」開拓內銷市場的積極嘗試。半個小時的帶貨時間共吸引26萬網友圍觀拼單,一致魔芋直營店的系列產品當日銷售增幅超過410%。
  • 看「鬥雞」、賣魚皮,菏澤市委副書記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助力打造...
    6月3日,山東省菏澤市委副書記、鄄城縣委書記張倫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當場「擺攤」帶貨,展示地方特色的「鬥雞」,並全面推薦鬥雞蛋、魚皮、白面大饅頭等鄄城特色農產品,半小時裡引來43萬網友圍觀。這也是近期菏澤市人民政府與拼多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後,雙方在農產品上行、電商直播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又一位當地領導走進拼多多直播間。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一端連著大山深處,一端連著消費市場,拼多多這樣的新電商平臺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新農具」。圖:今年5月,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長黃炳峰(右)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為環江「五香」特產代言。從2016年起,深圳羅湖區和廣西隆林、西林結對,開展東西部協作扶貧。5月12日,羅湖區區長、隆林縣長、西林縣長三位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一同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薦兩地的優質農產品。
  • 拼多多賣直升機對標薇婭賣火箭,「工具式插件」直播能快速上位嗎?
    據本次「飛播」活動策劃人介紹,此次直播旨在向公眾普及國防教育、航空及飛行訓練相關知識,感興趣的網友可以在拼多多直播間裡直接下單,購買售價從420萬元到9055萬元不等的四款直升機。根據拼多多的數據,本場直播觀看人數超過了百萬,截至活動結束時,直播間裡一架售價1500萬元的空客H125直升機,顯示「已經拼單2件」。越來越多的動作表明,拼多多在探索直播的邊界。
  •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亮相拼多多扶貧助農直播間,新電商助力...
    (攝影 石頭)在廣德福、顧幸偉、馬洪濤的助力下,最終當天的直播,共計吸引了103萬拼多多網友的駐足、點讚和下單。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一直致力於農產品上行的探索。數據顯示,拼多多依託「農地雲拼」等技術創新體系,截至2019年底已經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累計帶貧人數超百萬。
  • 神奇媒婆拼多多:讓資本愛上扶貧
    2014年農業電商出現井噴現象,越來越多的農產品走向網絡。同年馬雲在雙11當天的演講中曾說,阿里巴巴集團無線化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農村的農民能有機會享受城鎮的生活。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阿里巴巴針對農村市場上線了「農村淘寶」,向廣大農民用戶提供農用商品、農資農具以及日常用品。
  • 難啃的農產品電商,拼多多如何做成一門規模千億的生意?
    文/ 韓璐 編輯/ 陳曉平5月22日晚,拼多多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本季度,拼多多推出「政企合作 直播助農」「產業帶復工大聯播」等舉措,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截至5月14日,拼多多「市縣長直播間」累計帶動助農產品銷量超過8.5億斤,直接幫扶農戶超過35萬戶。
  • 拼多多一年賣出1364億農產品,網際網路對中國農業意義有多大?
    就在12月12日,2020世界數字農業大會在廣州舉行,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當選"數字農業先鋒企業",其"農地雲拼"技術榮獲"世界數字農業十大成果"。依託"農地雲拼"等技術創新體系,拼多多2019年農(副)產品交易額達到1364億元,持續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端的數位化變革。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
  • 副州長率「助農天團」走進直播間,60萬拼多多網友熱捧臨夏扶貧尖貨
    赤松茸、花椒、胡麻油……8月16日,「絲綢古道 臨夏優農」公益直播助農活動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舉行,臨夏州政府副州長李明海攜州下轄七縣一市8位領導幹部共9人,組成「消費扶貧助農天團」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全國消費者展示並推薦了多種當地特色農產品,助力消費扶貧。
  • 農家女煉成帶貨達人,昭君故裡好物不斷,拼多多成為最強輔助!
    不過今天的關注點不是這位絕世佳人,而是昭君故裡興山縣最獨樹一幟的農產品!地裡的土特產也可以是發家致富的好寶貝,拼多多助農直播興山場一開始,昭君眉豆、昭君白茶、昭君腐竹、薄殼核桃、香腸、木耳等興山當地的土寶貝逐一亮相,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情追捧,訂單不斷湧來。
  • 「電商第一鎮」沙集拼多多直播72小時:93家店鋪吸引了631萬消費者
    來源:紅刊財經3月31日上午10時,為期三天的拼多多「沙集家具產業帶聯播活動」正式結束。從睢寧縣縣長薛永參與直播開始,持續三天的產業帶直播共計吸引了631萬消費者關注,來自產業帶區域的93家企業參與聯播,總共開設了81個拼多多直播間,直播期間,店鋪累計成交額近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