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年末競賽,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

2020-12-26 界面新聞

文 | 財聯社 記者林漢垚

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231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9.48%;募集資金168.61億元,環比減少9.06%。

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已連續三周下滑,但與此同時,上周產品成立數量卻在上漲。綜合來看,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募集規模下滑。對此,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分析,年末銀行等機構同期推出較多的短期高息理財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資金,使得投資者對信託產品大量投放反應平淡。

從募集資金的投資領域來看,金融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67.63億元,環比減少2.91%,佔總募集規模的40.11%;房地產類信託的募集規模37.69億元,環比減少20.28%,佔總募集規模的22.35%;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資金20.72億元,環比增加2.41倍,佔總募集規模的12.29%;工商企業類信託募集資金23.96億元,環比增加56.95%,佔總募集規模的14.21%。

雖然上周金融類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有所下降,但是其規模佔比已連續十三周排名第一。房地產類信託因「房住不炒」的宏觀調控而收緊,喻智稱,預期明年監管對房地產業務仍不會放鬆。

上周基礎產業類信託募集規模獲翻了兩倍多,對此,喻智表示,基礎產業類信託規模的下行多是因為貨幣政策寬鬆後融資成本降低,地方城投多轉向債市融資,但是隨著經濟復甦、貨幣政策恢復常態,基礎產業信託或有較好的展業空間。

另外,上周成立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6.92%,環比增加0.05個百分點,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繼續保持小幅上行的趨勢,連續兩周保持上升但並未突破7%。喻智表示,距離2021年越來越近,為了完成年初的業績目標,在年末衝規模的重要時間段上,信託公司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高收益的產品。

在發行市場,上周共43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223款,環比增加1.36%;發行規模387.50億元,環比增加2.65%。金融、基礎產業、房地產三大類產品三足鼎立,發行規模分別為133.48億元、110.88億元和80.06億元。

相關焦點

  • 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
    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成立集合信託產品231隻,環比增長9.48%;募集資金規模168.61億元,環比下降9.06%。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已連續三周下降,同時,上周成立的產品數量呈上升趨勢。整體來看,集合信託產品平均規模有所下降。
  • 信託日報(12月22日)
    金融機構年末競賽 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2. 非法集資型信託第一案!通道業務不免責,華澳信託判賠20%3. 四川信託所持鑫怡凱盛科技1164萬元股權遭凍結4.金融機構年末競賽 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231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9.48%;募集資金168.61億元,環比減少9.06%。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已連續三周下滑,但與此同時,上周產品成立數量卻在上漲。綜合來看,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募集規模下滑。
  • 上市成套利通道:萬億募集資金流入「金融內循環」
    來源:中國經營報上市成套利通道:萬億募集資金流入「金融內循環」本報記者/陳嘉玲/北京報導作為公眾公司,上市公司資金動向歷來引人注目。近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專題會議上要求,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要督促上市公司規範使用募集資金。那麼,上市募集的資金目前都在如何使用,投向哪裡?《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千家上市公司的資金正通過買理財在金融市場循環,並未真正用於實體經濟投資。
  • 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截至12月6日,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23%。  對於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雙雙大漲,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認為與信託公司年末衝規模有關。「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信託產品的投放增加。」
  • 11月份集合信託募資規模環比大增近三成 「年末翹尾」效應烘熱信託...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23%。可以看出,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和募資規模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了下半年持續下行的局面。
  • 11月集合資金信託市場發行及成立規模均上揚 主因年末翹尾因素影響
    通過上述數據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使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頹勢得以終結。對此用益研究員喻智表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或因季節性因素的影響,信託公司年末衝規模對集合信託市場有較大作用。從往年數據來看,年末的確是集合信託市場發行和成立的尖峰時間點,但這樣發行成立爆發並不能持續。
  • ...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而收益率年末出現翹尾,或因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主動讓利給投資者。成立、發行市場升溫根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0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38.44%。
  • 又一信託公司發布虛假APP警示,年末正是金融詐騙高發期
    今日,五礦信託在其官方微信發布提示公告稱,發現網際網路和微信平臺上存在不法分子假冒該司創建/開設的虛假網站,不法分子利用上述虛假網站並通過冒用該司名義騙取社會公眾投資、發布虛假信託產品進行金融詐騙,詐騙形式包括但不限於:盜用該司名稱、logo及/或分享虛假二維碼、製作虛假信託產品銷售通道,誘導投資者提交資金支付信息等。
  • 集合信託產品星級排行榜(12.7)
    不過,投向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規模僅較年初下降1.21%,顯著低於資金信託整體3.94%的降幅,也遠遠低於投向房地產、金融機構的資金規模降幅,表明信託業在壓縮其他業務的同時,仍然力保對實體領域的支持。正因為如此,2020年3季度末,投向工商企業的信託資金佔比較上年末提升了0.87個百分點,達31.47%。
  • 信託公司信託產品信息更新-12月18日
    2、用益信託統計數據顯示,12月以來,集合資金信託市場成立的證券類信託項目達107個,募集資金達77.2億元,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11月證券類信託募集規模也接近3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金融類信託成立規模持續增加的背後,是信託公司積極轉型證券投資類產品的大趨勢,後續信託業將為資本市場注入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並與公私募、保險等機構同臺競技。
  • 初次買信託 了解一下!
    想買信託產品的話渠道還是很多的。上面幾種渠道各有利弊,信託公司直銷的話只能選一家信託公司的產品,其他渠道的話可以橫向對比。1.信託產品短期和長期都可以考慮。短期產品流動性好,收益也隨著市場不斷變化。長期產品流通性低,但可以提前鎖定收益,收益率不變。2.收益率決定一切。
  • 信託公司參與消費金融的五大業務模式
    (2)產品案例 某信託與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合作。在此業務中,捷信主導審查消費者個人信息,並定期向某信託提交合格借款者名單及金額;信託公司發行「匯金系列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募集資金。
  • 信託收益率年內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臨近年末,到了信託公司衝規模的重要時點,房地產類信託產品出現集中釋放。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
  • 中國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
    來源:銀保監會5月8日訊,銀保監會就《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為落實《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規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業務發展,銀保監會起草了《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
  • 信託產品怎麼買?這些問題一定要看!
    (二)最近1年末淨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法人單位。(三)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二.購買信託的步驟有哪些?3.轉帳匯款,注意信息正確投資者應當將認購資金轉入信託合同約定的募集帳戶內,且注意收款人帳戶名稱必須為信託公司的全稱,投資者還需要注意區分募集帳戶和信託專戶,以免匯錯帳戶。在轉帳完成後,投資者還應當注意留存匯款憑證。
  • 如何挑選高收益的信託產品?
    在幾年前,投資者買信託產品,都是閉著眼睛買,哪個收益高就買哪個,近年來,隨著信託產品剛性兌付被打破,一度被認為是富人高息存款的信託,突然就成為了人們眼中的高風險投資,那麼是不是高收益的信託產品就不能買了呢?我們該如何挑選呢?
  • 同樣的一個信託產品,為什麼不推薦從銀行買,怎麼買信託最值
    信託作為我國持正規金融許可證的四大金融支柱【 銀行,保險,證券,信託 】之一,你可能無法想像,一個在2018年就管理著26多萬億資產的全行業人數卻只有2萬人左右,平均到全行業68家信託公司的話,每家信託公司平均從業人員僅僅只有300人左右,而每家信託公司的管理規模至少都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資產。
  • 集合信託七月「式微」 金融類產品蓄勢「卡位」
    用益信託網最新數據顯示,7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和成立規模雙降,環比分別下降44.76%和31.32%。具體從資金投向看,金融類集合信託產品規模為748.46億元,佔比近四成,位列第一。分析人士稱,非標投資比例限制和融資類業務規模壓降是7月集合信託規模下降的重要原因。當前,信託公司業務轉型需求迫切,預計金融類產品將成為信託公司發力的重點方向。
  • 集合信託產品星級排行榜(12.14)
    250款發行的產品中,有191款產品公布了募集規模,平均計劃募集規模為2.12億元,與上周相比環比增加0.21億元,增幅為10.89%。本周發行的信託產品總計劃募集規模為404.46億元,環比增加13.44億元,增幅為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