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年末衝刺: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現"翹尾"

2020-12-12 北方網

  信託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2020年即將收官之時,集合信託成立、發行市場升溫,平均預期收益率年內首現上行。

  記者從第三方平臺獲悉,1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較上月分別增加近40%和30%;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出現首次上行的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或因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而收益率年末出現翹尾,或因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主動讓利給投資者。

  成立、發行市場升溫

  根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0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38.44%。

  從成立情況來看,11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大幅增加。截至12月6日,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23%。

  對於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雙雙大漲,用益信託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喻智認為與信託公司年末衝規模有關。「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信託產品的投放增加。」他表示,從往年的數據來看,年末的確是集合信託市場發行和成立的尖峰時間點,但同時,這樣的發行成立的爆發並不能持續。「在監管持續趨嚴的大背景下,信託行業的收縮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

  從投向來看,11月投向房地產和金融領域的集合信託產品資金大幅增加,工商企業和基礎產業領域的集合產品募集規模均大幅下滑。其中,房地產類信託規模佔比33.32%,環比增加12.37個百分點;金融類信託規模佔比44.56%,環比增加2.46個百分點。

  喻智認為,房地產類產品的募集規模增長顯著,一方面是年末信託公司衝量,有額度的信託公司推出較多的該類產品;另一方面或因優質非標產品募集情況依舊火爆,房地產類產品依舊受投資者歡迎。另外,金融類產品的增長依舊明顯,投向股債市場的標品類產品將會是信託公司業務轉型期間重要的戰略方向。

  預期收益率首現上行

  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是2020年首次平均預期收益率上行的情況。

  具體來看,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從數量佔比來看,11月收益率6%-7%之間的產品數量佔比增長最為顯著。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6日,在披露預期收益率的879款產品中,預期收益率在8%以上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10.70%,環比增加0.10個百分點;收益在7%-8%(含)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33.91%,環比減少1.33個百分點;收益在6%-7%(含)之間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32.51%,環比增加4.29個百分點;6%(含)及以下的集合產品的數量佔比為22.88%,環比減少3.06個百分點。

  喻智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預期收益率在年末都具有一定的翹尾因素,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引起收益率短暫的上行。

  華東地區某信託公司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臨近年底,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此外,一些企業年底的資金需求量會加大,也會間接推動信託產品收益率上行。」

  在喻智看來,12月集合信託產品的成立大概率繼續保持高位,但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他認為,證券投資類產品大量發行但客戶接受程度一般,而在嚴格落實「房住不炒」背景下,房地產類產品能實現短期爆發卻難以持久。

  記者 陳姍

  (編輯:熊思怡) 

相關焦點

  • ...公司進入年末衝刺階段:集合信託規模大增 預期收益率出現「翹尾」
    記者從第三方平臺獲悉,11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成立規模較上月分別增加近40%和30%;信託產品預期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增加0.08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出現首次上行的情況。分析人士認為,11月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顯著增長,或因信託公司年底有衝規模以完成經營目標的需求。
  • 11月份集合信託募資規模環比大增近三成 「年末翹尾」效應烘熱信託...
    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7.23%。可以看出,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和募資規模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了下半年持續下行的局面。
  • 理財信託產品收益率「翹尾」為哪般?
    業內人士稱,部分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年末選擇主動讓利給投資者,從而造成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短暫上行。而銀行理財收益率的短暫提升,也屬於正常的年末收益率翹尾現象。2020年是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持續下行的一年。
  • 信託收益率年內首次上行 房地產信託爆發
    11月,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規模反彈,結束了自下半年以來因監管收緊而持續萎縮的頹勢,其中房地產類信託強勢反彈。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房地產類信託募集規模大幅攀升,募集資金561.53億元,環比增加102.35%。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
  • 又到歲末,信託收益率上行、房地產信託爆發
    此外,年末集合信託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也有所回升,11月是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收益率首次出現上行。當月,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收益率為6.64%,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一位中小信託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有些信託公司為了完成年初預定目標,會主動調高一些產品的收益率。另外在投放端,企業在年底資金需求較為旺盛。
  • 11月集合資金信託市場發行及成立規模均上揚 主因年末翹尾因素影響
    翹尾因素帶動市場小幅回暖據用益信託不完全統計,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環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0億元,環比增加38.44%。產品成立方面,11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環比增加28.65%,成立規模1685.36億元,環比增加27.23%。
  • 2020年集合信託「量升價跌」 金融類獨領風騷
    此外,收益率動輒9%的房地產類產品在整體信託產品中的佔比繼續壓降,未來集合信託整體收益率可能進一步下跌。收益率「翹尾」行情出現用益信託網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2月,共有55家信託公司成立集合信託產品2000隻,成立規模為1954.52億元,環比增長12.68%。
  • 11月集合信託發行規模與收益率雙升
    用益信託網10日數據顯示,11月共有60家信託公司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1隻,發行規模為2504.10億元,環比增長30.93%;11月57家信託公司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隻,成立規模為1685.36億元,環比增長16.82%。
  • 8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繼續下滑 收益率與期限倒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作者:樊融傑用益信託近日發布的《集合資金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今年8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繼7月繼續下滑,而且,集合信託收益率與期限呈明顯倒掛趨勢。記者注意到,7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環比減少11.30%,成立規模環比下滑21.70%。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下滑。
  • 信託行業「資產荒」來襲 產品預期收益率跌入「7」時代
    受資金面寬鬆、市場利率下行影響,今年以來,信託產品預期收益率進入下行通道,已告別「8」時代。 以規模佔比最高的集合資金信託為例,據用益信託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5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7.51%,環比下滑0.12個百分點,已連續5個月下行。
  •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
    【11月集合信託「量價齊升」 房地產信託規模暴增102%】財聯社12月11日訊,用益信託的數據顯示,11月份集合信託產品的發行規模和成立規模雙雙大漲。據統計,11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940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13.32%;發行規模2504.1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38.44%。
  • 10月份集合信託收益率繼續下行
    據公開資料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6日,10月共計發行集合信託產品1712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增加2.65%,發行規模1808.85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減少3.77%。截至11月6日,10月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361款,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減少16.75%,成立規模1324.62億元,與上月同時點相比減少5.09%。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已連續4個月下滑。
  • 信託收益率一再下降但仍有優勢,房地產信託逆勢回暖
    「從資產端來看,房地產和基礎產業兩大領域受貨幣政策和監管趨嚴的影響,優質資產供給不足,新項目的開發進度偏慢;從資金端來看,在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下行、理財市場整體收益出現下降的情況下,信託產品收益率儘管一再下跌,但仍有優勢。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並沒有受到收益率下行影響,反而出現較為火爆的行情。」分析人士稱。
  • 信託還值得投資嗎?不買信託還有更好的投資途徑?
    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截止2019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1.1萬億元,在當前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向縱深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信託資產規模繼續保持壓降的態勢,但是下降幅度較前一年明顯收窄,整體上進入了波動相對較小的平穩下行階段。
  • 信託收益下滑但搶手 房地產信託回暖
    受到資產荒和嚴監管的雙重影響,信託行業面臨的轉型壓力很大,在資產端和資金端上同時受到較大的影響。第三方數據顯示,5月集合信託產品發行規模出現小幅下滑,發行規模1961.77億元,與上月相比減少6.18%。不過,5月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小幅上行,成立規模1891.72億元,與上月相比增加1.10%。
  • 金融機構年末競賽,短期高息產品分流信託資金募集
    文 | 財聯社 記者林漢垚據不完全統計,上周共有231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環比增加9.48%;募集資金168.61億元,環比減少9.06%。集合信託產品成立規模已連續三周下滑,但與此同時,上周產品成立數量卻在上漲。綜合來看,集合信託產品的平均募集規模下滑。
  • 集合信託產品星級排行榜(12.7)
    截至2020年3季度末,68家信託公司所有者權益規模為6580.57億元,較2019年末增加264.3億元,增幅為4.18%,較去年同期增加459.04億,同比增長7.5%。根據央行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從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獲得的淨融資規模分別同比多增1.65萬億和3756億元,社會融資結構已經開始優化。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居民資產配置向標準化金融資產轉移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年初至10月末,公募基金的發行規模已經突破2.5萬億,創下歷史新高。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信託公司必須要積極把握資本市場大發展以及居民資產配置轉移的歷史性機遇,大力推進向標品業務的轉型。
  • 11月集合信託規模逆勢攀升 融資類業務萬億壓降難過年關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黃坤年末已至,信託公司壓降融資業務規模進展幾何?用益信託網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信託行業共計成立集合信託產品1751款,成立規模1685.36億元,與上月相比環比增長均近三成,扭轉前期下行的局面;發行規模同比增長10.27%,成立規模同比增長7.69%。集合信託產品更是以融資類產品為主。
  • 集合信託期限與收益率或將倒掛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樊融傑作者:樊融傑根據用益信託發布的最新研報顯示,上周(2月17日-2月23日)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為3.26年,達半年來最高;與此同時,平均收益率卻仍低於7.5%。專家認為因市場擔憂風險等原因,集合信託期限與收益率可能會出現倒掛現象。根據數據顯示,上周發行的集合信託產品平均期限達到了3.26年,超過了去年9月15日所在周的3.22年的記錄。「從收集的數據反映來看,上周華潤信託成立了13款都是期限為5年期的產品,從而拉高了整個信託產品的期限,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 上周集合信託成立規模增超七成 金融類產品佔比連續三周排名第一
    來源:財聯社集合信託市場回溫,在前一周成立規模腰斬後,上周募集規模增長超七成。其中,金融類集合信託募集資金67.86億元,環比增加70.06%,佔比48.18%,連續三周募集規模佔比第一。根據用益信託網數據統計,上周,共有175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增加20.69%。集合信託產品的募集規模也得到大幅回升,暫時回歸至百億元線以上,募集資金140.85億元,環比增加73.52%。而在前一周,集合信託產品募集資金81.17億元,環比減少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