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明清時期揚州有一專做「揚州瘦馬」生意的,這是什麼意思?

2020-12-21 公子品史

在中國古代明清時期的所謂揚州瘦馬其實並不是很難理解。瘦馬也就是瘦小病弱之馬,而瘦馬者,就是指古代身材窈窈弱態的女子。在明清時期一般女性都是以瘦為美,而揚州很多富家鹽商,在有了錢以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都想找漂亮瘦弱的女子為妾,也就誕生了這個所謂揚州瘦馬的生意。簡單來說就是有人專門從各地找到面容姣好的幼女,或花錢或拐賣到揚州城裡,裡面有專門培養這些幼女的人,教她們琴棋書畫之後,再把她們養大,長到14歲以後,就把這些女子賣給有錢的人家為妾或者賣到妓院裡面去,這就是一樁人口生意。之所以揚州瘦馬這麼有名,是因為這個生意在揚州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從尋找合適的幼女到賣給有錢的商人,並且規模很大,所以全國都有名。就想南京鹽水鴨一樣,不管到那裡只要一聽鹽水鴨的名字,就知道南京的比較好一樣。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古代的才藝女子

揚州瘦馬的來源和挑選

一般而言揚州瘦馬的來源和挑選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是窮人家的孩子,窮人家的孩子為了生活,為了家裡的生存,不得不出賣自己年幼的孩子給這些人販子,並且他們也知道這些孩子最終的結局如何,也是迫不得已,至少賣了孩子之後家裡和孩子都有條活路,不然就都生存都是個巨大的問題。他們基本都是被迫的,實在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才選擇了賣孩子這條路。

其次,是人販子從各地拐來的女孩子,這些古代的人販子為了賺錢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的,他們拐來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挑選做揚州瘦馬的人給選中,但是一旦被選中的話,可以賣出一個比較好的價錢,所以人販子拐來的孩子還是願意賣給做揚州瘦馬生意的人。不過這些都是比較隱秘的交易,在古代官府對於拐賣人口還是持打擊態度的,因此他們也不敢太明目張胆的公開做人口買賣生意。一般都是有固定的商家,一旦有了合適的孩子之後,他們就會和這些人聯繫,讓他們來選,選中的話就可以賣個大價錢。

最後一個則是,這些做揚州瘦馬生意的人自己下鄉下或城裡相關的地方去買,因為不是所有女孩子都是和做揚州瘦馬的,她們是有一定的標準的,從外貌、身材、膚質、健康狀況等多方面來進行挑選的,所以在選擇女童的時候還是會相對謹慎的,畢竟這是一門生意,誰也不想賠本。她們一般會乘著地方鬧災荒或者災害的時候下去,因為這個時候受災的人家裡極度困難,他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同意賣自己的孩子,這些人販子也能乘機壓價狠宰一筆,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把這些孩子給買回來,然後在高價賣給需要的人,從而可以從中狠賺一筆。

揚州瘦馬女子圖

揚州瘦馬的培養和交易

上面我們說了,這些專做揚州瘦馬的生意人,會先從貧寒人家買來幼齒且麗質天生的瘦弱女孩,然後就開始養瘦馬。養者,即調教。光有形體瘦弱,這還不夠。瘦馬的舉止投足,一顰一笑,都必須嚴格符合揚州地方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輕,不可發出響聲。譬如眼神,要學會含情脈脈地看。

只有如此這樣養出來的瘦馬,才能賣得快,價錢也比較高。明清時期的揚州城裡,有數百人如同牲口販子一樣,做著這樣的瘦馬買賣。這些人中,有牙婆,甚至駔儈(駔儈,是專門說合牲口貿易的中間商,他們做牲口賺不了錢,就來做瘦馬生意,而且這種瘦馬買賣,行情看好,利潤頗豐,商人逐利,自然蜂擁而來。)。如果哪位商賈要買瘦馬的消息一經傳出,這些牙婆,駔儈便會盯上買主,一直盯著買主不放,就想蜜蜂遇見蜜一樣,直到把生意給做成了才會放手。

歷史資料裡面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商人是如何「買馬」的。明代著作《陶庵夢憶》一文中對它的的描寫如下:商人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 下拜。曰:「姑娘往上走。」 走。曰:「姑娘轉身。」 轉身向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瞧瞧。」 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瞧瞧相公。」 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了?」 曰幾歲,聲出。曰:「姑娘再走走。」 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書中介紹了鑑定小腳的辦法,以及詳細挑選,付費,送貨上門的一系列過程。瘦馬的面,手,臂,膚,眼,聲,趾等一一看遍。

至於那些落選的瘦馬,情形則更為悽慘。她們無家可歸,被賣入風月場所。每天傍晚,她們塗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離於茶樓酒肆門前,謂之『站關』,燈前月下,面色蒼白,已無人樣。這些『站關』的可憐瘦馬,有的直至夜間都找不到主顧。最後黯然離去。張岱寫道: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揚州瘦馬女子的學藝圖

綜上所述,所謂的揚州瘦馬,就是從小培養苗條的美人長大後賣到大富人家當寵妾、豔婢。如果運氣好的話,顏色未衰之前享盡富貴,運氣不好的話,被大戶人家的正妻杖斃、投井,甚至攆出去淪落為街頭娼妓的都有。這是一種畸形變態的人口生意,都是為了滿足富商巨賈的欲望而做的。

相關焦點

  •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前段時間,小編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是一名女孩在騎馬,並配文:「我願做揚州瘦馬,與你浪跡天涯!」看似十分文藝,殊不知卻在暴露自己的沒文化。因為能把自己比作「揚州瘦馬」,這姑娘著實讓小編大開眼界,原來無知還可以這樣。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古代富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在《紅樓夢》裡,有一回描述的是香菱學詩的故事,香菱拜黛玉為師,黛玉帶她品讀王維和杜甫的詩句,覺得香菱學詩很有悟性,便又讓她學習作詩。雖然前兩次磕磕絆絆,但香菱第三次所作的詩不但語句巧妙而且有新意。如果是普通的拐賣,香菱不可能有機會讀書識字,拐賣她的正是傳說中的「瘦馬業」。「揚州瘦馬」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有耳聞,但是卻並不了解它背後的含義是什麼。雖然叫「瘦馬」,可這個行業與馬沒有半分關係,從事的是女性的交易買賣。之所以被稱作揚州瘦馬則是因為瘦馬交易的起始地就是揚州,明清最為盛行。
  • "揭秘:明清時期淪為瘦馬的女人到底有多悽慘?為何揚州瘦馬最多?"
    看到「瘦馬」這兩個字眼,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馬致遠的千古名句「古道西風瘦馬」,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養「瘦馬」這樣一種特殊或者說是畸形的社會現象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原來與馬無關,而是卑微女子
    一、「揚州瘦馬」產生的背景?晚明的士大夫,一旦登科第,娶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時尚。所娶之妾,一些青樓的名妓當然是一可供選擇的對象,但更多的還是選擇良家婦女。在清代,民間有些俗語常指蘇州所產,有狀元、小夫人兩種,說明在清代,士大夫多娶蘇州女子為妾。妾的稱呼,除了小夫人之外,尚有「如夫人」或「阿大」兩種稱呼。在明代,蘇州女子之名尚不及揚州,而揚州之聞名,也是因為其「瘦馬」。正如明人王士性所言,當時天下各地到處出美女,但很多人娶妾還是選擇揚州。這顯然有其原因。
  • 揚州瘦馬的出處
    從明朝開始,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揚州瘦馬」。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投資,有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要說明的是,這些鹽商當年真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足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
  • 揚州瘦馬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    馬,是古時候用來騎或者駝東西的,這事情人人都知道。    有利用價值,就有交易市場。
  • 揚州瘦馬什麼意思?明清有錢人的特殊癖好,現在年輕女孩以此為榮
    如今更有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公開動態時,宣稱自己想當"揚州瘦馬"。想陪著某個人去浪跡天涯。她本以為如此的比喻是浪漫的一種,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笑柄。之所以會這麼判斷,首先要了解一下"揚州瘦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
  • 「揚州瘦馬」不是馬?
    到了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揚州瘦馬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從明朝開始,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到了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瘦馬」的風行,與揚州的經濟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明清時期,揚州出現了一批富得流油的鹽商。揚州城內,繁華騷動,歌舞昇平。
  • 你知道揚州,但你知道「揚州瘦馬」嗎?
    提起揚州,就不能不說一下「揚州瘦馬」。14年寫妓女故事時,從資料裡得知了「揚州瘦馬」的存在,很驚訝揚州曾經竟然還有這種營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什麼是「揚州瘦馬」。「揚州瘦馬」,雖然名為馬,但實則與馬無關。「瘦馬」指的是一群人,一群女人,一群漂亮的女人,一群才藝出眾的漂亮女人。
  • 「揚州瘦馬」是什麼?清朝時期富人們的特殊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不過說起來,瘦馬一名也算是自清朝時期開始風靡的,因著清朝人極度喜瘦。女子需得瘦骨嶙峋,顯得嬌小柔弱,才能滿足那些男性的喜好。而「揚州瘦馬」,就是這些人喜好的極度表現方式。瘦馬之前加上揚州二字,自然是與揚州這個地方脫不開關係。揚州這個地方在明清時期一直都是兩淮鹽商的聚集地,而說到鹽商,就與兩個字脫不開關係——有錢。
  • 清朝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有錢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致
    孔子有3000多名弟子,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可謂是徒弟最多的大師之一了。不過他最喜歡的徒弟卻只有一個,那就是顏回,他評價顏回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簞食瓢飲」既是人生的最簡配置,也是人生最核心的配置,除此之外,就是人的奢侈享受。
  • 古人所說的「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意思?弄懂後讓人難以接受
    一個人騎著瘦馬,在西風颯颯的古道上行走,眼中儘是枯藤、老樹、昏鴉,這種悽涼、滄桑、孤獨之感,簡直會令人為之絕望。「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可謂盡人皆知,但「揚州瘦馬」卻知者甚少。作為明清時代,深受權貴喜歡的「瘦馬」,她們一生的基本都很悽慘。相信說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了「揚州瘦馬」所指,那就是古代社會,揚州地區權貴們比較盛行的,眷養年輕女孩的陋習。
  • 瘦馬是什麼意思 劉亦菲瘦馬論是什麼梗背後傳聞起底
    古代養瘦馬什麼意思在網絡上,很多時候網友討論「瘦馬」的意思,其實不是在說瘦弱的馬。而事實上,要用古代瘦馬的意思解釋。據悉,在古代,有一個詞叫做「養瘦馬」,這是極具畸形的行業。多指將面貌姣好的貧苦女孩進行賣賣。所謂的「商人」會教她們琴棋書畫,待她們長成後再賣與富人作妾或到當妓女。
  • 清代「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古代權貴的愛好,心理不健康到極點
    「揚州瘦馬」單看這幾個字還頗有幾分小清新的味道,腦子中可能浮現在煙花三月的揚州,就是飄飄,柳樹旁小橋邊拴著一匹瘦小的馬兒,這個畫面靜謐美好,但其實卻不然,「揚州瘦馬」真正的含義卻十分令人不齒,與這番景象大相逕庭!
  • 古代有錢人喜歡的「揚州瘦馬」是什麼?無數女子成為犧牲品
    在古代封建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而且女子的地位非常低,因此很多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下去,經常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把她們賣出去換錢。在當時的揚州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而淮南淮北鹽商十分有錢,因此揚州的有錢人富甲一方,他們的生活無比奢侈,而且衣食住行無比講究,還有很多服務業也應運而生。
  • 「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傳統文化中指一種美女,與馬無關
    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瘦馬」是指窈窈弱態的女子。在「女子皆以瘦為美」的明清兩代,為滿足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觀,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這就是揚州瘦馬的典故所在,宛如今日之選美大賽。
  • 《延禧攻略》中皇后稱呼的「揚州瘦馬」,所指為何?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與皇后和魏瓔珞等妃子乘船下江南時,路過揚州,各地官員除了擺酒,搭建戲臺沿著運河兩岸歡迎皇帝。還偷偷的把「揚州瘦馬」送上船給皇帝享樂。這「瘦馬」其實指的是能歌善舞的歌姬。「揚州瘦馬」是指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養瘦馬指明代揚州的人肉買賣交易,是中國明清時期的一種畸形行業。
  • 古代有一群女人被稱為「瘦馬」,這是啥意思呢?
    眾所周知,在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非常的低,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而現如今我們提倡社會上男女地位一樣,男女平等。但是這種男女平等在古代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古代有一群女人被稱為「瘦馬」,這是啥意思?讓人心酸不已的故事。
  • 劉亦菲是揚州瘦馬?她和陳金飛有不當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無腦噴吧
    因為我之前寫過一篇劉亦菲的文章,很多人點讚想看劉亦菲關於揚州瘦馬是否屬實的消息,所以才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提前說明,文章很長,需要耐心看喲~)先給大家解釋下劉亦菲為什麼被叫做揚州瘦馬瘦馬指的是明清時期,有專人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給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牟利。因貧女多瘦弱,便用「瘦馬」稱呼她們。
  • 鮑毓明性侵案背後,若隱若現的現代版「揚州瘦馬」:令人不寒而慄
    02揚州瘦馬古代揚州,鹽商富甲一方。特別有錢有權的男人,如果既不追求天下大同,又不追求長生不老,同時還不願閒雲野鶴,那麼他們想幹什麼,可想而知。於是從事「養瘦馬」的牙公和牙婆低價買來貧家幼女,養成後再高價賣給這些富商。因為類似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了之後再高價賣出,所以這些慘遭買賣的女孩就被稱作「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