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原來與馬無關,而是卑微女子

2020-12-21 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一、「揚州瘦馬」產生的背景?

晚明的士大夫,一旦登科第,娶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時尚。所娶之妾,一些青樓的名妓當然是一可供選擇的對象,但更多的還是選擇良家婦女。明人謝肇淛有一段品評當時各地女子的記載,雖然不能說全是為那些娶妾者提供指南性的服務,但這種記載的出現,無疑是為了迎合當時士大夫的需要。

謝氏記道:

維揚居天地之中,川澤秀媚,故女子多美麗,而性情溫柔,舉止婉慧。所謂澤氣多,女亦其靈淑之氣所鍾,諸方不能敵也。然維揚人習以此為奇貨,市販各處童女,加意裝束,教以書、算、琴、棋之屬,以微厚直,謂之「瘦馬」。然習與性成,與親生者亦無別矣。古稱燕、趙多佳人,今殊不爾。燕無論已,山右雖纖白足小,無奈其獷性何。大同婦女姝麗而多戀土重遷,蓋猶然京師之習也。此外則清源、金陵、姑蘇、臨安、荊州及吾閩之建陽、興化,皆擅國色之鄉,而瑕瑜不掩,要在人之遇之而已。

上面謝氏所品評的各地女子有揚州、燕、山西、大同、清源、南京、蘇州、杭州、荊州、建陽、興化等地。在謝氏看來,古稱燕趙多美女佳人,但在明代已是名不副實。

北京即古之燕地,而且明代在北京做官的士大夫也喜歡娶北京女子為妾,但謝氏對北京女子的批評最為嚴厲,說她們有「五不善」,即饞、懶、刁、涅、拙。士大夫一旦將其娶進門,一等回到故裡,則撒潑求離,父母兄弟群然囂競,很少有勤儉持家之人。

在清代,民間有些俗語常指蘇州所產,有狀元、小夫人兩種,說明在清代,士大夫多娶蘇州女子為妾。妾的稱呼,除了小夫人之外,尚有「如夫人」或「阿大」兩種稱呼。在明代,蘇州女子之名尚不及揚州,而揚州之聞名,也是因為其「瘦馬」。正如明人王士性所言,當時天下各地到處出美女,但很多人娶妾還是選擇揚州。這顯然有其原因。

王士性曰:

廣陵著姬妾家,俗稱養瘦馬,多謂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天下不少美婦人,而必於廣陵者,其保姆教訓,嚴閨門,習禮法,上者善琴棋歌詠,最上者書畫,次者亦刺繡女工。至於趨侍嫡長,退讓儕輩,極其進退淺深,不失常度,不致憨戇起爭,費男子心神,故納侍者類於廣陵覓之。

二、何謂「揚州瘦馬」?

在晚明,伴隨著士大夫娶妾之風而來者,則是家庭內的婦妒之風。士大夫娶妾,除了子嗣的考慮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自己「好色"之欲。如何既能滿足自己的好色之欲,又能避免「主母」(按:指家中正妻)之妒,從揚州娶妾就成了首選。

原因很簡單,揚州所出的瘦馬,既有婦人必備之色,也有琴棋、廚藝一類之技,更因她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人之妾之後維持家庭的安寧。正如明人沈德符所言,這些瘦馬曾經接受過「自安卑賤,曲事主母"的教育,因此,即使是大家庭中的妒婦,也有「嚴於他方,寬於揚產者」。士人娶妾,最擔心的就是妻妒忌,妾爭寵,但娶揚州瘦馬為妾,士人就可免於此類煩惱。

明代揚州確實存在著一種變態的人肉生意,美其名曰「養瘦馬」。一般窮人家養下一個好女兒,到了七八歲的時候,就會有富家領去收養。「瘦馬」以人物俊醜、聰愚分三等。凡是聰明俊秀,人物風流者,養家就教她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伎藝一般均請女教師(即所謂的保姆)教習,除了梳妝打扮、行立坐臥的風姿外,還專門按照《如意君傳》這本春宮圖,學習枕上風情。

人才中等的第二等女子,就不教她彈唱、繪畫之類的功夫。一般讓她多少識一些字,學兩套琵琶、弦子,並學會算計帳目,管理家事,做生意。客人娶去,讓其掌柜。

到了第三等,就不叫她識絲弦了,只讓她習些女紅或挑絨灑線,大裁小剪,也能掙出錢來。有些還學會上灶烹調的功夫,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揚州這種教訓女子為生理的風俗,一般又被稱作「煙花世界」。

貴官公子一到揚州關上,稍稍透露娶妾的意思,牙婆駔儈就鹹集其門,如蠅附羶。這些媒婆心裡都有一本美女冊子。張家長,李家短;趙家人物俊秀,錢家人物中樣,而孫家人物平常,她們都心裡記得明白。相「瘦馬」,一般由媒人領著看。

若是善絲竹的,就讓她彈一曲琴;若是擅長繪畫,就讓她題一幅畫。看完一人之後,就用金簪或釵—股插在她的鬢上,名曰「插帶"。若看不中,只須出錢數百文,賞給牙婆或家中侍婢。選中才貌雙全的第一等女子,插帶以後花一千或五百兩銀子娶回去。這女子的生身父母,不過是接受一份賣身的財禮,多不過一二十兩,其餘均屬收養之家,算作教習的謝禮。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復。

相關焦點

  • 古代的明清時期揚州有一專做「揚州瘦馬」生意的,這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明清時期的所謂揚州瘦馬其實並不是很難理解。瘦馬也就是瘦小病弱之馬,而瘦馬者,就是指古代身材窈窈弱態的女子。在明清時期一般女性都是以瘦為美,而揚州很多富家鹽商,在有了錢以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都想找漂亮瘦弱的女子為妾,也就誕生了這個所謂揚州瘦馬的生意。
  • 「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傳統文化中指一種美女,與馬無關
    「瘦馬」不難理解,即瘦小病弱之馬也,你以為「瘦馬」是指馬?
  • 揚州瘦馬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    馬,是古時候用來騎或者駝東西的,這事情人人都知道。    有利用價值,就有交易市場。
  • 「揚州瘦馬」不是馬?
    到了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揚州瘦馬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與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從中牟利。瘦馬命運這些女孩被買來後,就教她們琴棋書畫,使從各方面都具備了一個做小妾的條件。「揚州瘦馬」,與馬無關。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古代富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如果是普通的拐賣,香菱不可能有機會讀書識字,拐賣她的正是傳說中的「瘦馬業」。「揚州瘦馬」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有耳聞,但是卻並不了解它背後的含義是什麼。雖然叫「瘦馬」,可這個行業與馬沒有半分關係,從事的是女性的交易買賣。之所以被稱作揚州瘦馬則是因為瘦馬交易的起始地就是揚州,明清最為盛行。
  •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前段時間,小編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是一名女孩在騎馬,並配文:「我願做揚州瘦馬,與你浪跡天涯!」看似十分文藝,殊不知卻在暴露自己的沒文化。因為能把自己比作「揚州瘦馬」,這姑娘著實讓小編大開眼界,原來無知還可以這樣。
  • 揚州瘦馬什麼意思?明清有錢人的特殊癖好,現在年輕女孩以此為榮
    如今更有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公開動態時,宣稱自己想當"揚州瘦馬"。想陪著某個人去浪跡天涯。她本以為如此的比喻是浪漫的一種,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笑柄。之所以會這麼判斷,首先要了解一下"揚州瘦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
  • 「揚州瘦馬」是什麼?清朝時期富人們的特殊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揚州瘦馬」,與馬全無干係。「瘦馬」的風行自明朝開始,但在清朝時期達到了頂峰。
  • 揚州瘦馬的出處
    從明朝開始,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揚州瘦馬」。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投資,有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要說明的是,這些鹽商當年真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足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
  • 瘦馬是什麼意思 劉亦菲瘦馬論是什麼梗背後傳聞起底
    瘦馬,原本以為指得就是瘦弱的馬。但自從網上熱議起「劉亦菲瘦馬論」後,不少網友這才知道,瘦馬之意還其他含義。
  • 古人所說的「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意思?弄懂後讓人難以接受
    一個人騎著瘦馬,在西風颯颯的古道上行走,眼中儘是枯藤、老樹、昏鴉,這種悽涼、滄桑、孤獨之感,簡直會令人為之絕望。「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可謂盡人皆知,但「揚州瘦馬」卻知者甚少。作為明清時代,深受權貴喜歡的「瘦馬」,她們一生的基本都很悽慘。相信說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了「揚州瘦馬」所指,那就是古代社會,揚州地區權貴們比較盛行的,眷養年輕女孩的陋習。
  • "揭秘:明清時期淪為瘦馬的女人到底有多悽慘?為何揚州瘦馬最多?"
    看到「瘦馬」這兩個字眼,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馬致遠的千古名句「古道西風瘦馬」,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養「瘦馬」這樣一種特殊或者說是畸形的社會現象
  • 你知道揚州,但你知道「揚州瘦馬」嗎?
    提起揚州,就不能不說一下「揚州瘦馬」。14年寫妓女故事時,從資料裡得知了「揚州瘦馬」的存在,很驚訝揚州曾經竟然還有這種營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什麼是「揚州瘦馬」。「揚州瘦馬」,雖然名為馬,但實則與馬無關。「瘦馬」指的是一群人,一群女人,一群漂亮的女人,一群才藝出眾的漂亮女人。
  • 清朝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有錢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致
    什麼是最奢侈的奢侈品呢?從歷史上來看不論是什麼時代,什麼社會,最終最奢侈的奢侈品必然還是一件東西:人。人們製造了種種千奇百怪的奢侈品,但是最終大家發現,最好享用的奢侈品還是人本身,這就是「揚州瘦馬」的來歷。清朝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有錢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致。 說起「揚州瘦馬」,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2個人:柳如是、陳圓圓。這兩人都是「揚州瘦馬」出身,而且還是「揚州瘦馬」當中的極品「秦淮八豔」。
  • 古代有錢人喜歡的「揚州瘦馬」是什麼?無數女子成為犧牲品
    在古代封建社會貧富分化嚴重,而且女子的地位非常低,因此很多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下去,經常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把她們賣出去換錢。在當時的揚州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而淮南淮北鹽商十分有錢,因此揚州的有錢人富甲一方,他們的生活無比奢侈,而且衣食住行無比講究,還有很多服務業也應運而生。
  • 清代「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古代權貴的愛好,心理不健康到極點
    「揚州瘦馬」單看這幾個字還頗有幾分小清新的味道,腦子中可能浮現在煙花三月的揚州,就是飄飄,柳樹旁小橋邊拴著一匹瘦小的馬兒,這個畫面靜謐美好,但其實卻不然,「揚州瘦馬」真正的含義卻十分令人不齒,與這番景象大相逕庭!
  • 古代有一群女人被稱為「瘦馬」,這是啥意思呢?
    但是這種男女平等在古代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古代有一群女人被稱為「瘦馬」,這是啥意思?讓人心酸不已的故事。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瘦馬」這個瘦馬並不是古代的唯一交通工具馬匹,而是形容女性的一種代名詞,為什麼叫做瘦馬呢?
  • 瘦馬非馬:另一種角度的文化批評
    ——胡文世《瘦馬》系列作品解讀           馬因為性情忠厚與身軀健壯為許多藝術家所鍾愛
  • 《延禧攻略》中皇后稱呼的「揚州瘦馬」,所指為何?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與皇后和魏瓔珞等妃子乘船下江南時,路過揚州,各地官員除了擺酒,搭建戲臺沿著運河兩岸歡迎皇帝。還偷偷的把「揚州瘦馬」送上船給皇帝享樂。這「瘦馬」其實指的是能歌善舞的歌姬。「揚州瘦馬」是指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養瘦馬指明代揚州的人肉買賣交易,是中國明清時期的一種畸形行業。
  • 揚州城中最大的特色,富豪們個個趨之若鶩,但卻害苦了一大批女子!
    其中,所謂的「揚州瘦馬」就是一例糟粕。 「揚州瘦馬」並非指的一種比較瘦弱的馬匹,也不是動物,而是專門指代一些經過培訓,嫁給富豪人家做小妾的悲慘女性。她們的瘦並非天然的瘦,而是為了滿足那些富豪人家的病態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