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馬的出處

2021-02-13 維基百科

 州出美女,世人皆知。從明朝開始,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揚州瘦馬」。明清時期「養瘦馬」成了一項暴利投資,有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

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要說明的是,這些鹽商當年真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足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

不知朋友們對2007年末上映的電影——《投名狀》還有沒有印象,該片的故事大綱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由陳可辛執導,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徐靜蕾等主演。

在電影《投名狀》裡,徐靜蕾飾演的角色名叫蓮生,她七歲被賣到揚州當雛妓,從小被教導琴棋書畫。當年,在蓮生將要賣給大戶人家做小妾的時候,她的兒時玩伴、如今的強盜二哥趙二虎(劉德華飾演)把她搶了出來,從此跟隨二哥。可是,面對目不識丁的二哥,她始終無法付出真心的愛。後來遇上大哥龐青雲(李連杰飾演),一見鍾情,可世事無常,蒼天弄人……

由徐靜蕾飾演的蓮生,便是一個典型的「揚州瘦馬」!那麼,「揚州瘦馬」究竟是何含義呢?先請打盆清水將耳朵洗洗,坯逆翹楚這就為您細細道來,呵呵。

解析「揚州瘦馬」一詞,坯逆翹楚認為不妨將其拆解為兩個詞——即「揚州」和「瘦馬」,先分開解釋,再合二為一。

揚州的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等,其環境宜人,景色秀麗。揚州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被譽為「揚一益二」,更有「月亮城」的美譽,從古便商業昌盛,人傑地靈。

引申閱讀1:中國唐代,經濟文化達到封建社會的巔峰,城市經濟持續發展。安史之亂以後,北方經濟地位下降,長江流域地位上升。而長江流域的商業城市,以揚州、益州(成都)為兩個中心,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經濟地位超過了長安、洛陽。所以,當時有「天下之盛,揚為首」的說法,這便是諺語「揚一益二」的由來。

引申閱讀2:揚州自古已有「月亮城」的美稱,其得名來自歷代歌詠揚州月亮的詩歌。特別是唐宋以來,歌詠揚州月亮的詩詞歌賦數以千計。可以這樣說,揚州的月,天下獨秀;揚州的月,是詩,是夢,是歷史,更是文化。

正因為如此,揚州在古代一直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要說明的是,這些鹽商當年真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足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

「瘦馬」的本意原不難理解,即瘦小病弱之馬也,可只要在加上前綴「揚州」,那此瘦馬就非彼瘦馬了。

養瘦馬,其實是中國明清時期的一種畸形行業,是為了迎合變態心理需求而產生的。所謂瘦馬者,即窈窈弱態的女子也。養者,即調教。

瘦馬是一個對女性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意為可以對女性任意摧殘和蹂躪,如同役使凌虐弱小的馬匹一般。為何稱為「瘦馬」?因為從事「養瘦馬」的人(一般稱為牙婆)低價買來幼女(一般來自貧苦人家),養成後再高價賣出去,這和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後再高價賣出的經營方式一樣,又因貧女多瘦弱,所以人們就稱這類女性為「瘦馬」。

明清時期,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故在當時全國,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初買貧家幼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一般百姓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為風氣,「養瘦馬」竟成了一項暴利的投資,有一大批人專門從事此項職業,揚州瘦馬由此得名。

所謂「揚州瘦馬」,實在是與馬無關,其實是買賣貧家幼女的人肉交易。揚州城內,繁華騷動,歌舞昇平。富人們總是喜歡一些怪異變態的消費和審美,在他們對「豐乳肥臀」審美疲勞之後,「瘦馬」就運應而生。

在繁華的揚州城,一般貧苦人家養下了一個面貌姣好、麗質天生的瘦弱女孩子,長到七八歲時,就會有牙婆領去收養,稱其為「瘦馬」。

牙婆將貧家幼女買回來後,會根據她們的才貌專門請人調習(調理其肌膚,修飾其衣服),並教以鶯歌蝶舞、琴棋書畫、蕭管笛弦、針線女紅甚至房中秘術等等,以增加其價值:一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帳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一個好助理;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

當然,所有這些煞費苦心的培訓都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買主,賣個好價錢。調教的終極目標是要做到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以滿足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觀。不過,光有形體瘦弱,這還不夠。瘦馬的舉止投足,一顰一笑,都必須嚴格符合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趣味。譬如走路,要輕,不可發出響聲。譬如眼神,要學會含情脈脈地看。

經過大量的專門培訓,至十四五歲時,這些「揚州瘦馬」在各方面都具備了一個做小妾的條件。這時,就由養她們的牙婆向願意出錢買妾的貴官公子、豪商巨富推薦。

挑選瘦馬有著一套極為嚴格的鑑定程序,而其中最為客商看重的就是對於瘦馬的小腳的評判。鑑定這「三寸金蓮」也有著一套極詳細的辦法,並且人們還為此制定出了「瘦、小、尖、彎、香、軟、正」等七條標準。

當貴官公子、豪商巨富上門看女出價時,一般由牙婆領路,到「瘦馬」家坐定,先進茶。然後牙婆扶「瘦馬」出,說一聲「姑娘拜客」,「瘦馬」就下拜,柔發如烏雲者為上品。說一聲「姑娘往上走」,「瘦馬」依言行走,風擺楊柳款款走步,身腰婀娜、屁股肥大者為上品。說一聲「姑娘轉身」,即轉身向明處而立,這是為了相面和相其身姿,瓜子臉、若鮮花為上品。說一聲「姑娘藉手瞧瞧」,牙婆將其衣撩起,手、臂、膚皆露出,這是為了看手看皮膚的細嫩,膚白如凝脂者為上品。說一聲「姑娘瞧相公」,即轉眼偷覷,藉此以看清姑娘的眼眉,秋波漾者為上品。說一聲「姑娘幾歲了」,即回答幾歲,這是辨其聲音是否動聽,聲出如鶯者為上品。說一聲「姑娘再走走」,牙婆即手拉其裙,腳隨之而出,讓買主近距離考察三寸金蓮,若符合瘦、小、尖、彎、香、軟、正七大標準為上品。看腳也大有講究:凡是出門裙幅先響者,其腳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腳先出者,其腳必小。最後,說一聲「姑娘請回」,至此才算相完一個人。

如果相中了,就用金簪或玉釵插在她鬢髮上,若看不中,只需出幾百文小錢賞給牙婆即可。當時,凡買一個自己相中的「瘦馬」,一般花一千至兩千銀子,買下後,娶回去。而這個女子的生身父母,得到的賣女身銀多不過一二十兩,其餘的均付給收養「瘦馬」的牙婆。這實際上是視女子為商品的純買賣的人肉交易。

經過苛刻調教後養出來的瘦馬,賣得快,價錢也好,會被賣到全國各地。當時揚州城裡,有數百人如同牲口販子一樣,做著瘦馬買賣。那些大腹便便的鹽商,只要稍稍透露了納妾之意,他們身邊圍聚著的人口販子就會一窩蜂撲將上去,如同蒼蠅附羶般撩撲不去。這些人中,有牙婆、駔儈(所謂「駔儈」,是專門說合牲口貿易的中間商,他們做牲口賺不了錢,就來做瘦馬生意,而且這種瘦馬買賣,行情看好,利潤頗豐,商人逐利,自然蜂擁而來)。

鹽商買瘦馬,一為自用,為妾也好,作婢也罷,總之,瘦馬為他們提供後備美女庫;二為賄官,這對鹽商而言,也許是無奈的,官不離商,商不棄官,官以削商而致富,商以養官而護己,於是便投官所好,或賄金銀,或賄古玩,或賄玉寶,有那一等好色的,便賄瘦馬了,由是,瘦馬成了鹽商結好官員的特殊禮品。

嫁入富家的「揚州瘦馬」,從此成為了人家的寵妾、豔婢,運氣好的,顏色未衰之前享盡富貴,運氣不好的,被正妻杖斃、投井等也不足為奇。

並不是所有的「揚州瘦馬」都能嫁入富家,最後,有些被挑剩下的「瘦馬」情形頗為悽慘——她們不得不被送入煙花柳巷,秦淮河畔的「揚邦」歌妓便大多是「瘦馬」出身。每天入夜後,她們塗脂抹粉,打扮妖冶,出入巷口,游離於茶樓酒肆門前,謂之「站關」,燈前月下,面色蒼白,已無人樣。這些「站關」的可憐瘦馬,有的直至夜間都找不到主顧,最後黯然離去:「夜分,不得不去,悄然暗摸如鬼。見老鴇,受餓,受笞,俱不可知矣。」

「春風十裡揚州路」,笙歌燕舞,脂濃粉溢;夜色深處,多少「瘦馬」,無人記得。時至今日,揚州人還在口頭流傳的一句俗語「娶馬馬」,意即娶老婆,這個馬,大概便是從「揚州瘦馬」一詞演化而來。

相關焦點

  • 揚州瘦馬
    揚州瘦馬,與馬無關。    馬,是古時候用來騎或者駝東西的,這事情人人都知道。    有利用價值,就有交易市場。
  • 「揚州瘦馬」不是馬?
    因貧女多瘦弱,「瘦馬」之名由此而來。初買童女時不過十幾貫錢,待其出嫁時,可賺達千五百兩。一般百姓見有利可圖,競相效法,蔚為風氣,明代揚州鹽商壟斷全國的鹽運業,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故在當時全國,揚州「養瘦馬」之風最盛,瘦馬的出現,完全是用來滿足鹽商畸形變態心裡需要。
  • 你知道揚州,但你知道「揚州瘦馬」嗎?
    提起揚州,就不能不說一下「揚州瘦馬」。14年寫妓女故事時,從資料裡得知了「揚州瘦馬」的存在,很驚訝揚州曾經竟然還有這種營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什麼是「揚州瘦馬」。「揚州瘦馬」,雖然名為馬,但實則與馬無關。「瘦馬」指的是一群人,一群女人,一群漂亮的女人,一群才藝出眾的漂亮女人。
  • 古代的明清時期揚州有一專做「揚州瘦馬」生意的,這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古代明清時期的所謂揚州瘦馬其實並不是很難理解。瘦馬也就是瘦小病弱之馬,而瘦馬者,就是指古代身材窈窈弱態的女子。在明清時期一般女性都是以瘦為美,而揚州很多富家鹽商,在有了錢以後,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都想找漂亮瘦弱的女子為妾,也就誕生了這個所謂揚州瘦馬的生意。
  •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
    古代「揚州瘦馬」指什麼?有錢人的癖好,心理極其扭曲!前段時間,小編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條動態,是一名女孩在騎馬,並配文:「我願做揚州瘦馬,與你浪跡天涯!」看似十分文藝,殊不知卻在暴露自己的沒文化。因為能把自己比作「揚州瘦馬」,這姑娘著實讓小編大開眼界,原來無知還可以這樣。
  • 古代有錢人喜歡的「揚州瘦馬」是什麼?無數女子成為犧牲品
    在當時的揚州是全國最富庶的地區,而淮南淮北鹽商十分有錢,因此揚州的有錢人富甲一方,他們的生活無比奢侈,而且衣食住行無比講究,還有很多服務業也應運而生。 揚州的鹽商在有錢之後自然會追求更好的享受,因此瘦馬這個行業就出現了,很多女孩被賣給牙公牙婆之後,便開始接受訓練,古人對於女子的審美就是白瘦幼,因此為了不讓女孩們長高長胖,牙公牙婆就剋扣她們的口糧
  • 清朝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有錢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致
    人們製造了種種千奇百怪的奢侈品,但是最終大家發現,最好享用的奢侈品還是人本身,這就是「揚州瘦馬」的來歷。清朝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有錢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致。 說起「揚州瘦馬」,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2個人:柳如是、陳圓圓。這兩人都是「揚州瘦馬」出身,而且還是「揚州瘦馬」當中的極品「秦淮八豔」。
  • 「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傳統文化中指一種美女,與馬無關
    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瘦馬」是指窈窈弱態的女子。在「女子皆以瘦為美」的明清兩代,為滿足豪商巨富們的審美觀,在揚州一帶,出現了大量經過專門培訓、預備嫁予富商作小妾的年輕女子,而這些女子以瘦為美,個個苗條消瘦,因此被稱為「揚州瘦馬」。這就是揚州瘦馬的典故所在,宛如今日之選美大賽。
  • 古人所說的「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意思?弄懂後讓人難以接受
    一個人騎著瘦馬,在西風颯颯的古道上行走,眼中儘是枯藤、老樹、昏鴉,這種悽涼、滄桑、孤獨之感,簡直會令人為之絕望。「古道西風瘦馬」的意境可謂盡人皆知,但「揚州瘦馬」卻知者甚少。作為明清時代,深受權貴喜歡的「瘦馬」,她們一生的基本都很悽慘。相信說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了「揚州瘦馬」所指,那就是古代社會,揚州地區權貴們比較盛行的,眷養年輕女孩的陋習。
  • 《延禧攻略》中皇后稱呼的「揚州瘦馬」,所指為何?
    電視劇《延禧攻略》中,乾隆皇帝與皇后和魏瓔珞等妃子乘船下江南時,路過揚州,各地官員除了擺酒,搭建戲臺沿著運河兩岸歡迎皇帝。還偷偷的把「揚州瘦馬」送上船給皇帝享樂。這「瘦馬」其實指的是能歌善舞的歌姬。「揚州瘦馬」是指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一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一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一。養瘦馬指明代揚州的人肉買賣交易,是中國明清時期的一種畸形行業。
  • "揭秘:明清時期淪為瘦馬的女人到底有多悽慘?為何揚州瘦馬最多?"
    看到「瘦馬」這兩個字眼,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馬致遠的千古名句「古道西風瘦馬」,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存在過養「瘦馬」這樣一種特殊或者說是畸形的社會現象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古代富人的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如果是普通的拐賣,香菱不可能有機會讀書識字,拐賣她的正是傳說中的「瘦馬業」。「揚州瘦馬」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有耳聞,但是卻並不了解它背後的含義是什麼。雖然叫「瘦馬」,可這個行業與馬沒有半分關係,從事的是女性的交易買賣。之所以被稱作揚州瘦馬則是因為瘦馬交易的起始地就是揚州,明清最為盛行。
  • 「揚州瘦馬」是什麼?清朝時期富人們的特殊愛好,心理扭曲到極點
    「揚州瘦馬」,與馬全無干係。「瘦馬」的風行自明朝開始,但在清朝時期達到了頂峰。
  • 明清時期的「揚州瘦馬」是什麼意思,原來與馬無關,而是卑微女子
    一、「揚州瘦馬」產生的背景?晚明的士大夫,一旦登科第,娶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也是一種時尚。所娶之妾,一些青樓的名妓當然是一可供選擇的對象,但更多的還是選擇良家婦女。在明代,蘇州女子之名尚不及揚州,而揚州之聞名,也是因為其「瘦馬」。正如明人王士性所言,當時天下各地到處出美女,但很多人娶妾還是選擇揚州。這顯然有其原因。王士性曰:廣陵著姬妾家,俗稱養瘦馬,多謂取他人子女而鞠育之,然不啻己生也。
  • 鮑毓明性侵案背後,若隱若現的現代版「揚州瘦馬」:令人不寒而慄
    02揚州瘦馬古代揚州,鹽商富甲一方。於是從事「養瘦馬」的牙公和牙婆低價買來貧家幼女,養成後再高價賣給這些富商。因為類似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了之後再高價賣出,所以這些慘遭買賣的女孩就被稱作「瘦馬」。03拐賣婦女兒童法治社會,赤裸裸的「揚州瘦馬」模式,早已不存在了。
  • 瘦馬是什麼意思 劉亦菲瘦馬論是什麼梗背後傳聞起底
    瘦馬,原本以為指得就是瘦弱的馬。但自從網上熱議起「劉亦菲瘦馬論」後,不少網友這才知道,瘦馬之意還其他含義。
  • 清代「揚州瘦馬」究竟是什麼?古代權貴的愛好,心理不健康到極點
    「揚州瘦馬」單看這幾個字還頗有幾分小清新的味道,腦子中可能浮現在煙花三月的揚州,就是飄飄,柳樹旁小橋邊拴著一匹瘦小的馬兒,這個畫面靜謐美好,但其實卻不然,「揚州瘦馬」真正的含義卻十分令人不齒,與這番景象大相逕庭!
  • 揚州瘦馬什麼意思?明清有錢人的特殊癖好,現在年輕女孩以此為榮
    如今更有人在自己的朋友圈公開動態時,宣稱自己想當"揚州瘦馬"。想陪著某個人去浪跡天涯。她本以為如此的比喻是浪漫的一種,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笑柄。之所以會這麼判斷,首先要了解一下"揚州瘦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在古代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
  • 揚州瘦馬和錦衣衛,楊冪和張震,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繡春刀II:修羅戰場》「修羅戰場」,修羅是天龍八部之一,是半人半神的護法,修羅戰場是他與帝釋天大戰的地方,這部電影摻雜著愛情的政治驚悚主題,大明王朝、錦衣衛、揚州瘦馬,我相信這種世道不會長久,揚州瘦馬有才華、有骨氣的奇女子北齋如是說,我夢想有一天不再是閹黨當道,明天啟七年,北鎮撫司錦衣衛沈煉在一次掃除亂黨任務中,為救畫師北齋
  • 劉亦菲是揚州瘦馬?她和陳金飛有不當關係?這就是所謂的無腦噴吧
    因為我之前寫過一篇劉亦菲的文章,很多人點讚想看劉亦菲關於揚州瘦馬是否屬實的消息,所以才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提前說明,文章很長,需要耐心看喲~)先給大家解釋下劉亦菲為什麼被叫做揚州瘦馬瘦馬指的是明清時期,有專人先出資把貧苦家庭中面貌姣好的女孩買回後調習,教她們歌舞、琴棋書畫,長成後賣給富人作妾或入秦樓楚館,以此牟利。因貧女多瘦弱,便用「瘦馬」稱呼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