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爸爸寫的一篇作文

2020-12-15 醫影學術愛好者

周末,媽媽在家陪著女兒寫作業,女兒丫丫還在生爸爸的氣,因為一家三口相約好的一起去看中國臺北故宮,行程卻在登機前因為爸爸工作上的緊急情況取消了。

丫丫心裡其實挺想爸爸的,終於還是忍不住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此時的爸爸正在開車執行公務,去往邊境緝拿犯罪分子,他是一名緝毒警察。

「爸爸,你現在忙嗎?」

老爸看見是女兒的電話,心裡開心極了,知道女兒不再怪他。嘴裡仍是平淡道:「爸正在忙呢,媽媽啦」

「媽媽在旁邊呢」

「哦,對了,爸爸,我寫了一篇作文,老師給了優呢」

丫丫難以掩飾心中的自豪,繼續說道:「爸爸,我念給你聽哦」

「題目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是一個不經常回家的警察,爸爸很愛他的工作,生活中從來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擋他去工作,對他來說工作永遠是第一位。從小到現在,爸爸答應過我許多事,但由於工作原因,很多事都沒有實現,他的承諾一次次變成泡影,每一次的期待常會變成失望,現在我都有一點習慣爸爸的爽約了。雖然爸爸不經常陪在我身邊,但是,他會盡最大努力做一個好爸爸。每天爸爸都會該我打兩個電話,早上叫我起床,晚上叫我睡覺,每天的兩個電話,細細想來,讓我知道他是愛我的。我知道爸爸把時間都奉獻給了他愛的工作,他抓壞人,保護好人,為人民服務。我為有一個這樣的爸爸而感到驕傲,有一句話,我一直沒敢對爸爸說,那就是:老爸,我愛你!」

丫丫放下電話,長長的舒以一口氣,默默地望著媽媽,媽媽用手輕輕摸摸女兒的頭。

車窗外風景飛馳而過,爸爸一直仔細地聽著,心裡五味雜陳,聽完後沉默良久。

爸爸突然大聲說道:「我的好女兒」,他懂了女兒心,心裡甚是欣慰,更明白自己的責任,再次啟動出發,勇往直前。

丫丫和媽媽再次見到爸爸實在烈士陵園的追悼會上,她們的眼淚滿是淚水。

相關焦點

  • 娃作文寫的是爸爸,扎心了老鐵?為母的我卻拍手叫好
    這麼突然地轉變不是因為我苦口婆心地教育,也不是因為我「一哭二鬧三離婚」的威逼利誘,而是因為他兒子的一篇作文。展示如下:兒子把他寫的作文念給全家聽02 為什麼娃的作文裡更願意寫爸爸而不是媽媽從公園回來的路上,我有兩個感慨:一、 為什麼娃的作文裡更願意寫爸爸而不是媽媽?
  • 語文為王的時代,作文萬能字詞句段運用,經典範文學一篇可寫百篇
    ④漾:笑容漾在爸爸臉上;笑意漾在爸爸嘴角上;笑容漾在爸爸眉梢。⑤攥:緊緊握著,攥著我的衣服;攥著我的獎盃。除了字詞外,還有一些萬能句,用在開頭或結尾。我們平時寫記敘文時:有的同學開頭總是會寫:「記得那一次」,這樣的開場白,千篇一律無新意就不好了。太雷同了。
  • 孩子寫作文時的腦洞有多大?看完爸爸媽媽都抓狂了!
    每年高考作文題都會成為公關話題登上熱搜,今年也不例外,大家紛紛回憶、調侃、吐槽......都說寫作文也要娃娃抓起,但對於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想要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那真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文,很多小朋友簡直是絞盡腦汁,用儘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來編段子、湊字數、抄範文,寫出了很多讓人捧腹大笑的作品。
  •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的愛,爸爸嫉妒成狂:你必須強行寫出爸爸的愛
    導語學生時代,尤其是小學期間,寫作文就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不管是選題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孩子們都是直抒胸臆。在大家的筆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哥哥姐姐,甚至是暗戀對象都成了作文主角,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學生時代都寫過《XX的愛》類似的作文,而《媽媽的愛》幾乎是寫作頻率高最高的作文。
  • 訓練孩子作文,是每天寫一篇,還是一篇改三遍
    為了提升孩子的作文能力,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給出的建議是讓孩子多寫。比如堅持寫日記,或者每天布置一篇作文任務,把熟能生巧當成了作文提升的金科玉律。我是不贊成這種方法的,因為它不僅無助於作文能力的提升,還可能讓孩子更害怕和討厭作文,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 女兒寫作文只寫「媽媽的愛」,爸爸氣到失去理智:必須強行寫出來
    都說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總能在爸爸媽媽身邊扮演貼心小寶貝的角色,讓他們享受到為人父母的歡樂。但凡事有例外,並不是所有的小棉襖都是貼心的。01女兒作文只寫"媽媽的愛",嫉妒使爸爸面目全非:爸爸沒有愛?有一位爸爸,強烈控訴了家裡"小棉襖"對自己的傷害。
  • 小學生作文《爸爸的腳臭》火了,不真臭到一定程度,寫不這麼精彩
    當孩子上了小學之後,作為他們的父母,你有沒有為孩子的作業而煩惱過呢?小學生作文《爸爸的腳臭》火了,不真臭到一定程度,寫不這麼精彩在日常生活當中,腳臭也是經常發生在男性同胞身上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到了夏天散發的非常難聞的味道。令人非常的尷尬,這不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就被自己的爸爸腳臭而困擾著。並以《爸爸的腳臭》為題寫了一篇作文,到底能夠臭到啥程度呢?
  • 小學生作文《爸爸的腳臭》火了,不燻到一定程度,寫不了這麼精彩
    文|晗媽教育指南當孩子上了小學以後,作為父母你有沒有為孩子的「作業」煩惱過?相信80%的父母都在輔導孩子作業上感到苦惱,尤其在「作文」,因為小學生的腦洞大開,家長跟不上他們的思維,即便煞費苦心,但是效果卻平平無奇。
  • 調查驚現,很多成年人寫不出一篇60分的小學生作文,為什麼
    這源於北大一個特別善於思維啟發的劉老師,他出的這個小學生作文題是:「講一個你取得進步的例子,並且提煉一下進步是怎麼取得的。」這相當於讓小學生寫一下春遊及感想。但是他收到提交的作文裡,基本沒有幾個他認為合格的,只有極少數他認為可以得70分的,絕大部分是50分的,而剛到及格線的60分他認為也沒幾個。
  • 用思維導圖寫作文——寫人
    寫人的作文,顧名思義,人物是主要的描寫對象,而人物又要靠事件來襯託。所以事件是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來服務的。因此寫人物時,不但要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選用的事例,要更能突出人物的思想以及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當同學們拿到寫人的作文題目時。
  • 女兒寫作文歌頌媽媽,全篇未提爸爸一句,網友大呼:小棉襖已漏風
    一個孩子能夠健康地成長,這不僅有媽媽的傾心付出,同樣還有爸爸的全力付出。但大多數的爸爸由於平日裡忙於工作,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這也造成了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一定的誤解甚至有些孩子一度認為:媽媽就是整個家裡的支柱,而爸爸對這個家沒有付出。
  • 《我戰勝了___》作文怎麼寫?看語文老師給你寫一篇範文來!
    劉老師的批註剛上初中,還在用小學時的開頭,這倒也情有可原,不過,既然已經上了初中,就要慢慢地學會用初中的寫作方法了,一般情況下,初中應試作文的寫作方法有幾種:設置懸念法、排比、對偶法、引發聯想法等等,那麼我們今天這一篇,劉老師就用排比、對偶法給你寫一個例子。
  • 東莞一小學生用寫作文幫爸爸和老師牽紅線
    他兒子在東莞一所貴族學校讀小學三年級,一年學費7萬多,前幾天語文老師布置一篇作文《我的爸爸》,這個熊孩子居然在作文裡幫爸爸牽線搭橋,把未婚的語文老師介紹給爸爸,真是用心良苦,老師看到作文忍不住哈哈大笑!熊孩子在作文裡寫道:我的爸爸今年39歲,既成熟又穩重,手下管著一千多人,很厲害哦!
  • 小學階段,寫作文是孩子的弱項,如何打消孩子寫作文的恐懼?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我家孩子的爸爸經常開玩笑說,自家娃果然隨他爹,最頭疼就是上語文課,而上語文課裡邊又最頭疼的是寫作文。玩笑話歸玩笑話,但這孩子每當提到寫作文時,就打退堂鼓,坐著快十分鐘了,還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去寫一篇小作文?當然,為此家裡就從網上買了很多的書籍,都是關於如何寫好一篇作文,好作文100篇等等。
  • 小學生作文「爸爸的腳臭」火了,網友被逗笑,要藏好別讓爸爸看到
    寫作業對於各位學生們來說,也是對白天是否有好好聽老師講課的直接檢驗,如果白天聽課效果差,或者沒有好好聽課的話,就會為寫作業帶來一定的難度,各位學生一般回家後先從哪一科目的作業開始寫起呢? 不少學生的選擇都是先從語文開始寫起,在語文中,有一個各位學生從小練到大,但必須練好的題型,那就是作文了。
  • 小學生寫作文《我的爸爸媽媽》,一針見血的表達,老師豎起大拇指
    文|西紅柿媽媽孩子從小學開始,老師就有要求記日記、寫作文。但是小學生剛開始學寫作文,大多只會記錄自己親身經歷或者貼近生活中的事或者人,通常都是非常真實的表達。這種寫實的作文,不僅讓家長看得哭笑不得,也讓老師驚嘆孩子的實誠。
  • 名師指導:寫爸爸媽媽的作文,開頭怎麼寫才更真實?
    杭州一位小記者,在採訪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時,提出一個問題,開始練習寫作文您建議我們寫什麼題材?莫言答道,希望大家去關心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人,多寫寫他們。莫言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希望孩子們從最熟悉的人寫起,試著了解他們的生活、感情、一舉一動,因為孩子跟他們的感情最深,能寫出最真實的感情。
  • 真希望所有爸爸媽媽看到,教小學生寫作文,3種方法,實例講解
    老師讓孩子寫一篇關於自己家庭的文章,好吧,按照我們家庭的分工,還是我來啟發他。其實寫作文不要讓孩子覺得那麼難,只要把真實情況描寫一下,真實經歷敘述一下和真實感受表達出來就行了。讓孩子感覺作文也不過如此,無非就是那兩步。
  • 鄉村小學生作文,《心願》難實現,教師:蛋糕和爸爸哪個重要?
    這是一篇鄉村小學六年級一位女生的作文,作文的題目是《心願》,對於孩子而言,最大的心願其實就是父母的陪伴,可是作為家中經濟支柱的父親必須要外出打工,哪有爸爸不想陪伴孩子的?可現實是,為了讓孩子過得好一些,只能外出打工!
  • 一篇特別的作文投稿!「我的爸爸是《南京抗疫現場》導演竹內亮」
    來自漢江路小學六(2)班的趙純,根據自己疫情期間學習和生活的點滴,寫了一篇作文《一生難忘的經歷》。在這篇真摯淳樸的小文章裡,記者發現,趙純作文裡出現的「爸爸」,正是最近因為拍攝《南京抗疫現場》而火爆網絡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這位在華日本人,用真實客觀的鏡頭把中國抗疫經驗和做法,傳遞給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