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隱性飢餓」 三家「飢餓餐廳」快閃店在滬落成

2021-01-08 新民晚報

圖說: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副國別代表瑪哈·艾哈邁德 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碩)昨天,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美團,聯動點評平臺上超過50家頭部餐飲品牌3000多家門店,共同推出「拒絕隱性飢餓」健康飲食倡導行動。當天,2019世界糧食日「拒絕隱性飢餓」體驗會在上海GAGA鮮語(來福士店)舉行。包括該品牌在內,共三家「飢餓餐廳」快閃店在上海同步落成。

中國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唐振闖博士介紹說,「顯性飢餓」比較好理解,通俗地說就是「吃不飽」,具體表現是能量、蛋白質、脂肪等宏量營養供應不足;而「隱性飢餓」一般因人體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造成。與顯性飢餓相比,隱性飢餓更難察覺,若婦女長期處於隱性飢餓狀態,可能導致嬰兒出生缺陷、發育不良,增加兒童和孕產婦死亡率及免疫系統弱化等諸多疾病,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中國辦公室副國別代表瑪哈·艾哈邁德表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億人處於「隱性飢餓」當中。而中國的「隱性飢餓」人群超過3億,是全世界受該問題嚴重挑戰的國家之一。

GAGA鮮語集團總經理於楠表示,此次加入聯合國與美團的健康飲食倡導行動,是希望通過提供多樣化和均衡營養的飲食產品,幫消費者了解均衡膳食的理念,助力公益事業發展。

據介紹,美團與聯合國糧食署的合作由來已久。去年,雙方先是共同發起「黑珍珠營養午餐」的公益項目,帶動黑珍珠商家,讓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吃得更好。隨後,又在全國範圍用「捐一份,配一周」的方式發動公眾力量,向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捐贈營養午餐。

相關焦點

  • 「隱性飢餓」是寶寶健康的第一殺手!
    因為吃不上東西,而感到飢餓的事情,連六師妹的小時候都沒有經歷過,對於現在被寶媽們捧在手心裡的心肝寶貝來說,就更加不會存在了吧!其實不然,雖然現在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飢餓這個詞似乎已經被永遠地踢進了歷史的文獻庫。現在的孩子真是從以前的有啥吃啥翻身成了吃啥有啥。但是,孩子吃的多就不會餓了?其實不然,孩子還可能出現隱性飢餓!什麼是隱性飢餓?
  • 最新健康理論—細胞隱性飢餓
    飢餓的感覺是如此的明顯和直接,它從不掩飾也從不誇張,總是直接的跳出來等待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是偉人、明星、還是平凡百姓都無無法逃過此劫。有一種飢餓你聽說過嗎?飢餓的主體是細胞、飢餓的感覺是以一種隱蔽的狀態出現的。這就是最新健康理論——細胞隱性飢餓。
  • OZ Farm澳滋兒童奶粉,以更科學的配方緩解兒童常見「隱性飢餓」
    「隱性飢餓」需要格外重視世界衛生組織將營養素攝入不足或營養失衡稱之為「隱性飢餓」。中國營養學會榮譽理事何志謙教授解釋說:「隱性飢餓」是指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它是一種人體一時難以感覺到的狀態,但如果忽視的話就會影響人體的健康。」
  • 有一種餓叫做「隱性飢餓」
    有一種情況,娃吃的多反而還可能營養不良,這就是所謂的「隱性飢餓」,寶爸媽們長點心,別讓寶寶輸在長身體的起跑線上。寶寶吃得多依然不停喊「餓」,警惕「隱性飢餓」雨霖的寶寶今年剛2歲,小傢伙長得白白胖胖,特別招人喜歡。
  • 一年浪費糧食千萬噸,仍有3億隱性飢餓人口,如何端好「中國碗」?
    抖音方面則稱,搜索「吃播」、「大胃王」等關鍵詞時,將提示用戶「拒絕浪費、合理飲食」。同時,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以及多地餐飲行業協會也於近日紛紛發出倡議,號召節約用餐。近年來,中國餐飲糧食浪費現象有多嚴重?倡議背後的糧食自給隱憂8月12日,美團聯合中國飯店協會等四家行業協會發出倡議,內容包括針對浪費行為建立懲戒機制:對於自助餐造成浪費的行為,餐飲企業應事先告知需加收餐費或服務費。而據相關報導,南京部分自助餐廳已推出「押金制」,浪費食材超200克押金不退還。
  • 「 隱形飢餓 」,你真的吃飽了嗎?
    不久前,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數據顯示,全球有20多億人存在「隱性飢餓」,中國超過3億。一旦攝入食物,就能抵消的飢餓感,是顯性飢餓。隱性飢餓是雖然飽餐,飲食攝入卻不平衡,導致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一般不易察覺。
  • 微燭一芯——評《飢餓遊戲》三部曲 | 黃瑞怡
    但向來對極端暴力素材敬而遠之的我,一想及故事引火線——都城強逼境內各區每年送出少男少女,投身於拼鬥至死的「飢餓獵殺」,就皺起眉頭,將這套書列入拒絕往來名單。時光飛逝,《飢餓遊戲》三卷出齊,僅僅在美國本土就賣出近四千萬本,翻譯成30餘種語言,電影拍攝過程聲勢如虹。向來關注青少年流行文化脈動的我,依然不為所動。
  • 減肥時飢餓感的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區分飢餓和嘴饞?
    影響你進食後飢餓感的因素包括:飢餓和食慾之間有微妙的區別。食慾是一種想吃的欲望,這種欲望常常通過看到或聞到美味的食物而增強。飢餓告訴你的身體它現在需要食物,從任何可以提供能量的來源。當你的胃是空的,它會觸發你的消化道細胞釋放飢餓素。
  • 營養缺乏病不見了但「隱性飢餓」還在
    今天,這些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人們在溫飽問題解決後奔向小康的時候,宏量元素過量隱性飢餓也就是「微量元素缺乏」的問題,仍在困擾著中國百姓。中國營養學會微量元素營養分會第十五次學術會議暨富硒產業發展論壇於12月3日-6日在福建壽寧召開。2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科研單位、企業等人員集聚一堂,共同探討和百姓健康息息相關的這一營養話題。
  • 如何讓魚產生飢餓感?有哪些促飢餓的釣魚小藥?有效的促飢餓小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很多的釣友就開始嘗試在餌料中添加各種促食的釣魚小藥,讓魚產生飢餓感,進而開口吃餌。那麼,如何才能讓魚產生飢餓感?有哪些促飢餓的釣魚小藥?下面,我們來詳細講解。有效的促飢餓小藥一、促開口的釣魚小藥多種多樣。
  • 糖尿病人飢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正確應對「飢餓」?
    在整理患者病史情況的過程中,聽患者自述,自從得了糖尿病,就總是覺得餓,一方面擔心吃東西會影響血糖控制水平,忍受著飢餓的煎熬;另一方面,又擔心長期飢餓,會讓身體營養不良,還會發生低血糖以及飢餓性酮症酸中毒事件。吃也不好,不吃也不好,不知道飲食療法這道坎到底該怎麼跨過去,感覺生無可戀。
  • 勒克萊齊奧:作家要為飢餓的人寫作
    [摘要]勒克萊齊奧表示,中國當代文學還有一大批人,在為「飢餓的人」寫作。非常遺憾,法國當代文學有點偏離了這樣一個目標。他認為身為作家的一個目標,就是要「為飢餓的人寫作」。他在講座中表示,包括餘華在內的一批中國當代作家,還在「為飢餓的人」寫作,法國作家卻已經偏離了這一點。勒克萊齊奧與中國的淵源頗深,早在1967年就曾經來過中國,近年來更是多次訪華。現在每年有三個月,勒克萊齊奧都會在南京大學為大學生授課。據當天擔任翻譯的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許鈞介紹,在同事們眼中,勒克萊齊奧就是一位普通的大學教師。他喜歡在九食堂吃飯,平時騎著自行車在校園穿行。
  • 海上 ▍霹靂.飢餓的聲音(電影《飢餓遊戲》)
    會飛的能飛的不一定稱之為「鳥」一望無邊的驚恐也在飛撲飢餓的本質就是價值它也是利潤!成為人生的元素 磅礴的飢餓吞食個體飢餓世界局部可以偽裝晴朗但局部四周的坑洞裡陰霾膨脹著  它的眼孔密佈它的手  它的爪齒  它全幅的吞口 (給我一年量的幻覺)我燒壞的大腦需要時間昏迷 二(我在語無倫次中聽到霹靂
  • 你的細胞是否在「忍受飢餓」?
    研究人員說「細胞在飢餓等脅迫條件下會主動降解自身細胞質組分,這一過程被稱為『自噬』。此前有研究認為,自噬在重編程早期發揮關鍵作用。而我們研究發現,自噬對重編程非但不是必須,反而起阻礙作用。因此,要保障重編程的正常順利進行,必須減少細胞自噬,也就是不能讓細胞「忍受飢餓」。
  • 抗飢餓、挺醫護、救餐飲,美國名廚聯手餐廳抗疫
    宅家隔離,點不到外賣的年輕人怒操廚刀,硬是學會了煎炒烹炸外加珍珠奶茶。悶在家中固然難熬,但如果你可以遠程工作,有錢買菜,家裡還能做飯,就算極其幸運的了。此時此刻,美國境內感染人數仍在攀升。有史以來頭一回,50個州全部進入災難狀態。對數千萬獨居老人、停課學童、失業窮人,和醫護、消防等特殊職業工作者來說,連一日三餐都是奢求。
  • 衰老、疾病與細胞「飢餓」緊密相關!
    研究人員說「細胞在飢餓等脅迫條件下會主動降解自身細胞質組分,這一過程被稱為『自噬』。此前有研究認為,自噬在重編程早期發揮關鍵作用。而我們研究發現,自噬對重編程非但不是必須,反而起阻礙作用。」因此,要保障重編程的正常順利進行,必須減少細胞自噬,也就是不能讓細胞「忍受飢餓」。美國科學家也指出,人體在衰老過程中都會存在人體亞健康狀態,這種狀態下,人體實際上是處於「細胞隱性飢餓」的狀態。從各項研究來看,人體的衰老、疾病與細胞「飢餓」密切相關。科學研究證明,給予細胞充足的營養,讓細胞吃飽是「返老還童」的密碼。
  • 關閉飢餓感的開關
    我們應該感謝醫學的進步,因為醫學研究表明,人體確實存在類似控制「飢餓感」的開關,掌握了控制開關的方法,很多想要減肥的朋友就可以輕鬆控制自己的食慾,從而讓減肥進行得更加輕鬆愉快了。只有辨別清楚飢餓信號的真假,才能真正幫助我們選擇一套有益於健康的飲食計劃。所以,先讓我們測試一下是否真的餓了?
  • 過量運動、飢餓都可能引發猝死
    過量運動、飢餓都可能引發猝死 2020-05-10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孔令奇GAI爺新歌飢餓遊戲完整版歌詞 飢餓遊戲好聽嗎
    孔令奇專輯第二波『飢餓遊戲』邀請到「中國有嘻哈」冠軍 Gai 合作,今年,因為《中國有嘻哈》的出現,讓中文Hip-hop被更多人所熟知。其實這些年在推廣Hip-hop的道路上,一直有不少的人在默默的做著貢獻。11年前,就有一檔叫做《嘻哈公園thePark》的節目,它也被譽為中國第一檔Hip-hop節目。
  • 「飢餓感」從何而來?
    人類在進餐前、進食減少或禁食狀態下,血漿胃飢餓素濃度都高於正常水平;在進餐或給予葡萄糖後,及單純性肥胖患者的血漿胃飢餓素濃度均低於正常水平;神經性厭食患者空腹血漿胃飢餓素水平高度增加,康復和體重增加後,胃飢餓素濃度又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