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有些孩子「不乖」 其實是抑鬱

2020-12-21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有些孩子「不乖」,其實是抑鬱了!

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孩子也會得抑鬱症嗎?「導火索」是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袁勇貴主任醫師指出:我國青少年精神障礙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青少年抑鬱症離我們並不遠,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重視,主動及時就醫。

近三成青少年

有抑鬱風險

升學壓力大、課外輔導班各式各樣……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在父母口中「別人家孩子」的陰影和壓力下成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據有關調查顯示,近三成青少年有抑鬱風險,抑鬱症也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十年前,在我們心理精神科的門診上,一天只會碰到2-3個青少年,但現在一天的門診病例有三分之一都是青少年抑鬱問題。」袁勇貴主任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在門診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表現形式各種各樣,主要包括:容易與他人起爭執、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有嚴重的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

專家介紹,青少年人群的心理不及成年人成熟,生活缺乏明確的目標,易出現低落情緒,面對學業壓力、情感傷害時又欠缺較成熟的情緒調節能力,這些都是孩子處於青少年這個特殊的成長階段容易引發抑鬱症的原因。

提醒

家庭問題和家長的輕視是「導火索」

在很多家長的固有觀念裡,孩子不用承擔生活上的重任,衣食住行還有父母負擔,校園裡有較為純粹的友情,他們有什麼想不開的,還患上了抑鬱症,是不是太閒了?

對此,袁勇貴主任強調,家庭問題和家長的輕視是引起孩子抑鬱的重要「導火索」。有些父母陪伴缺失,將孩子丟給老年人帶;有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讓孩子長期活在巨大壓力中;有些家長工作變動導致孩子上學、生活環境突然發生變化……這些都成為了孩子不良情緒生長的溫床,在不經意間,「心靈的感冒」——抑鬱症就找上門了。

袁勇貴主任說,常常遇到有的孩子自己跑來門診就醫了,家長還不重視;有些父母還會有「病恥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只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這是種嚴重錯誤的觀念,是導致耽誤防治青少年抑鬱的重要原因。

支招

提高重視度,及早幹預治療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心情壓抑、愉悅感缺乏、興趣喪失,伴有精力下降、食慾下降、睡眠障礙、自我評價下降、對未來感到悲觀失望等表現,甚至有自傷、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持續存在兩周以上,就要警惕患有抑鬱症的可能,及早找專業的醫生問診。

要警惕抑鬱症的認知症狀對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帶來的影響,比如:記憶力下降:記不住事;注意力下降:上課時總是走神;執行功能受損:猶豫不決、難做決定;精神運動速度減慢:反應慢,總是跟不上別人的思路;軀體症狀:身體部位疼痛,找不到原因等。

這些青少年的身體或不當行為狀態,在很多家長、老師眼中,很容易與思想品德、個性問題相混淆。但對於心理精神科醫生來說,這些恰恰是青少年抑鬱情緒或疾病的表現,需要得到專業的治療與支持。

袁勇貴主任介紹,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是可以治療和治癒的,主要治療手段為:病情嚴重時藥物治療為主,心理治療為輔,待病情好轉後,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專家提醒:青少年抑鬱,只要在專業的心理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遵醫囑展開治療,不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家長不可諱疾忌醫,耽誤孩子的治療。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
    哪些因素易引發青少年抑鬱症?青春期「逆反」和抑鬱症有哪些不同?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抑鬱低齡化、青少年患病率增高 如何讓孩子遠離「少年的煩惱」
    近年來,像佑佑一樣有情緒問題的中學生、大學生不在少數,「抑鬱」也悄然降臨在眾多花季少年身上。2017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發布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行為的困擾,抑鬱症發病率呈現低齡化趨勢,且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
  • 5個孩子就有1個可能抑鬱:為什麼乖孩子更容易得抑鬱症
    近年來,青少年抑鬱症越來越普遍。目前,中國有一億抑鬱症患者,而青少年就佔了3000萬,近乎三分之一。在其他年齡段裡,抑鬱症患者佔比僅為2%,但在青少年這個群體裡,幾乎每5-10個人就有1人有抑鬱的風險。新聞一出,引起了無數網友的熱議。每一條評論都很戳心。
  • 莫把抑鬱當「逆反」 孩子抑鬱非小事-未成年人網-全國未成年人第一...
    哪些因素易引發青少年抑鬱症?青春期「逆反」和抑鬱症有哪些不同?家長應如何理解和幫助受抑鬱困擾的孩子?為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專訪了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病房主任、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副主任曹慶久。  記者:引起青少年抑鬱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5 個孩子就有 1 個抑鬱|為什麼孩子也會得抑鬱症?
    」上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深陷抑鬱之苦的不僅有大人,還有最應該無憂無慮的孩子。    關於兒童抑鬱我們還希望你知道的 4 個點:  ? 兒童抑鬱症通常在 10 歲以後會顯現出來。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增加未來、長期更嚴重的抑鬱症發作的風險。兒童期和青春期未得到治療的抑鬱症可能導致自殺風險的上升。  ? 大部分時候,兒童抑鬱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除了遺傳因素外,家庭、學校環境都可能讓沮喪的孩子陷入抑鬱。
  • 母親孕期抑鬱會增加子女患抑鬱症風險
    據世衛組織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為18%,其中約有10%到20%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會患有產前抑鬱症或在懷孕後12個月內患有產後抑鬱症。這不僅會導致婦女發生自殘,自殺,婚姻困難等的風險增加,同時還會使孩子在發育時期出現行為困難,認知能力受損和情緒功能下降等後果。
  • 【兒童抑鬱康復系列三】兒童怎麼會有抑鬱症?
    孩子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感到難過和失望,但是他們的情緒情感水平還沒有成熟到發生抑鬱的程度,總能毫髮無損地走出困境。80年代以後的一系列研究終結了這種假設。國際上,抑鬱診斷的年齡標準不斷降低。雖然專家們在學齡前兒童是否會得抑鬱症的問題上還存有不同意見,但一個共識是,幼兒也會受到抑鬱情緒的影響,如果沒有得到適時幹預,坐視不管,會極大地增加他們未來罹患抑鬱症的風險。
  • 9類常見抑鬱匯總:重度抑鬱、心境惡劣、雙重抑鬱、非典型抑鬱...
    每個人都會有低落、沮喪、心灰意懶的時刻,但抑鬱不單單只是陷入某種情緒低谷。生無可戀、疲憊倦怠、萬念俱灰,乃至生理疼痛都可能是抑鬱的症狀表現——在第五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中,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之一就是個體在連續2周時間裡,持續經歷前述的抑鬱症狀。
  • 冬天,為什麼我的孩子突然抑鬱了|| 瑞即心理
    近日來,瑞即心理的心理諮詢老師們接待了很多跟爸爸媽媽一起過來的「小訪客」,「小訪客」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檢查出或輕或重的抑鬱傾向。  而他們的爸爸媽媽想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小小年紀,突然就抑鬱了?  家長1:老師,我家孩子才九歲怎麼就突然抑鬱了?
  • 記者走訪衡水心理門診:青少年接診量逐年增加 多數為抑鬱厭學
    「她這麼小,為什麼會輕微抑鬱呢?」近來,有部分家長反映,孩子的心理問題困擾著他們的家庭。記者通過走訪我市多家醫院的心理門診也發現,青少年心理諮詢門診量逐年增加,專家提醒家長多注意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做到多溝通、多關注、早就醫。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活潑開朗,越長大反而抑鬱的多了
    楊姐想不明白,小學時女兒活潑開朗,有什麼話都要給媽媽講,怎麼就抑鬱了呢?為啥小時候好好的孩子,長大後卻抑鬱了其實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有過抑鬱情緒。抑鬱情緒和抑鬱症不同。現代社會青少年患抑鬱症的比例越來越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年接受心理治療的人群中,有四分之一的人為青少年。所以說,抑鬱人群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家長都弄不懂,為啥小時候好好的孩子,長大後卻抑鬱了?01.學習競爭激烈,壓力大
  • 預防青少年抑鬱,學校是關鍵一環
    學校是青少年除了家以外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校園環境也是誘發抑鬱情緒的要素之一。在預防和疏導青少年抑鬱情緒方面,學校應該注意什麼?國家衛健委提出的將抑鬱症篩查納入高中及高等院校學生健康體檢,能否真正為青少年患者帶來福音?記者就此展開了採訪。
  • 極早產孩子更容易抑鬱
    極早產孩子更容易抑鬱 一項研究顯示,出生在28周之前的極早產女孩被診斷為抑鬱症的可能性比出生在接近預產期的同齡人高出三倍。足月和足月出生的胎兒生長不良的男孩和女孩的患抑鬱症的風險也在增加。隨著胎齡的增加,胎兒生長不良的影響更加明顯。
  • 那個不愛哭鬧的乖孩子,抑鬱了:允許孩子哭的父母,才是真愛
    大毛一度成為了街坊鄰居教導孩子時的模範孩子,誰家教訓孩子不乖不聽話時,就要拿出大毛「看看人家大毛,又聽話學習又好,還不讓爸媽操心。跟大毛好好學學。」但就是這麼一個別人眼裡的天之驕子,卻在大三快畢業時,非要退學,毛叔毛嬸自然不願意,但好說歹說,大毛就是不願意再去上學,熬到畢業都不願意。
  • 青少年抑鬱症狀檢出率高達15%!恨不了別人,就恨自己!
    很多人都有一個困惑,生活好了,為什麼人卻抑鬱了?尤其是青少年群體,他們不愁吃,不愁穿,不用面對社會的壓力,為什麼也開始抑鬱了?精神疾病不像肉體的病痛,它不易被察覺,尤其對於孩子,會被家長認為是叛逆、頹廢等等青春期問題,錯誤的認為就會導向錯誤的方向。
  • 青少年因為抑鬱休學,大致需要經歷哪些階段,具體該怎麼辦?
    文/老K我想青少年抑鬱最讓人麻煩的一個問題就是休學了,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害怕被人嘲笑,或者在學習過程中很費力會誘發強烈的挫敗感。根據我的諮詢經驗,大致可以把這個問題總結一下,我觀察青少年抑鬱休學會經歷這些心理階段:完全封閉期孩子因為抑鬱痛苦所以在學校擔心被嘲笑,同時學校生活多多少少給人壓力還是有的,處在抑鬱中一個人其實心理是毫無抵抗力的,學習中無論自己多麼努力抑鬱總會影響,所以挫敗感十足。
  • 青少年的煩惱並非只是「矯情」,常德一醫專家:警惕青少年抑鬱!
    23歲的小李患有抑鬱症,一個人在長沙工作,最近症狀加重,整夜整夜睡不著覺,頻繁出現自殺自殘行為……近年來,因抑鬱症而選擇自殺的新聞事件屢見不鮮,一個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大約有 3.5 億抑鬱症患者,而中國泛抑鬱人群約有9500萬,其中,只有不到10% 的患者在接受專業的救助和治療。
  • 專業|兒童抑鬱的12個信號
    他們感到困惑,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做事情——他們覺得自己的思維不正常。」 2、你的孩子每天睡眠時間充足,但還是很累 眾所周知,青少年的睡眠時間很長,但睡眠習慣的一種不尋常的變化可能會導致抑鬱症狀的出現。
  • 二、抑鬱專欄:003 抑鬱發作
    幾乎所有的抑鬱症發作病人都報告有某種程度上的不快,從輕度的抑鬱到極度的無助感。這種抑鬱感被人們描述為完全的絕望、孤獨感或只是厭倦。輕度的抑鬱者時常哭泣,更嚴重的會說他們想哭卻哭不出來。嚴重的抑鬱者通常認為他們的情況已不可逆轉,既無法自救,別人也不能幫助他們。 (2)在平常的活動中喪失興趣和樂趣。除了抑鬱心境外,最常見的抑鬱症發作症狀是喪失興趣,即快感缺乏(anhedonia)。
  • 十個人中將近五個有抑鬱傾向,三個伴有抑鬱焦慮,為什麼會這樣?
    一點都不誇張,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人們活的壓力山大、心浮氣躁,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去及時調整心理狀態和化解情緒,導致抑鬱焦慮居高不下,是時候要「修理」我們這顆「飽受風霜」的心了,那麼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如何避開這個「雷區」,如何避免孩子成為「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