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學該怎麼辦?教育專家李玫瑾給出三招,實際又有效

2020-12-16 教育新視線

孩子不想上學該怎麼辦?教育專家李玫瑾給出三招,實際又有效

在上學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情緒,這可是愁壞了不少的家長,有時候打罵都不管用,教育專家李玫瑾對此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既現實又有效果。

1.對症下藥

孩子一旦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一定是有原因的,這時候家長就要找出問題的根本所在,這樣才能對症下藥,從而很好去解決孩子的厭學情緒,要知道現在社會對學歷的要求很嚴格,這時候一定不能把孩子的學習耽誤下,那樣很容易毀了孩子的前程,到時候就後悔也遲了。

2.帶孩子去火車站、動車站、飛機場看看

這三個不同的場所,出入的人群是不一樣的,火車站出入的多是一些農民工,屬於社會的底層人物,高鐵站就又上升了一個檔次,多是出去一些小資產階級的人,生活水平和質量就有了很大的提升,飛機場就更不一樣了,飛機場多出入的是一些高端成功人士,告訴孩子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學習就要多努力,學習不努力就只能是站在社會的底層,孩子在看到現實後,很容易重新回到學習的路上。

3.告訴孩子不上學的後果

有時候也要給孩子講一些現實的例子,讓孩子知道上學和不上學的差別,孩子自己也就會有判斷,畢竟都想要未來有好的生活和發展,這時候給孩子一些壓力,孩子很容易做出悔改,也就不會把自己的學習耽誤下,孩子的人生就會有一番新的景象。

孩子上學時期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很正常,只要家長使用適當的方法,孩子很容易迷途知返,這樣就不會耽誤孩子的前途,相反,要是沒有用對方式,很容易耽誤了一個孩子,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個問題,既是對孩子的負責也是對孩子的愛。大家對待孩子的厭學情況是如何處理的呢?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孩子教育不能靠「打」,其實這一招更有用
    打不得,罵不得,誰能告訴我們,孩子到底咋教育?相信這個問題,問出了大部分父母的心聲。美國家庭教育專家金伯莉·布雷恩認為,暴力和恐懼不會達到讓孩子合作的效果,管教的真正含義是引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小懲大誡……這些傳統的教養觀念,確實至今仍是很多父母的信條。尤其不少父母自己小時候也被打過,所以,對這樣的教養方式也習以為常。但很少有人會冷靜地反思,體罰的方式真的有效嗎?
  • 教育專家李玫瑾:在孩子這三方面,媽媽要做一個「勢利眼」的人
    教育專家李玫瑾:在孩子這三方面,媽媽要做一個「勢利眼」的人媽媽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媽媽對孩子的培養決定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對於勢利眼這個詞,大家都覺得是貶義詞,不應該用在教育上,可是,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卻說,在孩子的這三方面上,
  • 初中生不想上學該怎麼辦?
    再優秀的家長,如果遇到不願意去學校的孩子,也會愁的直掉頭髮。事關自己孩子一生,每一個決定都要謹慎又謹慎。那麼初中生不想上學該怎麼辦呢?初中的孩子,為了未來的發展,接受教育還是很重要的,家長如果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症下藥。
  •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不敢硬管,怕抑鬱,怕出意外,該怎麼辦?
    孩子不想上學,甚至有輟學的危險,家長不敢硬管,怕得抑鬱症,又怕孩子想不開,萌生自殺傾向,該怎麼辦?父母生了孩子卻不敢管教的話,那事實上就是在養個巨嬰了。眼界寬、見識廣的父母會把孩子往最廣闊的人生舞臺上引領,相反面上,孩子就成了啃老族了。孩子不上學,他是覺得學習太苦了,但這是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講,學習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大段,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惜學習時間的話,每個人都可以成就自己非凡的人生的。
  • 李玫瑾是育兒專家,她的女兒教育得如何?很多人都覺得「翻車」了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心理學教,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並由此推導出了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因此,李玫瑾也是一位很有名的育兒專家。在普通人的認知裡,會下意識地認為育兒專家的子女應該要取得很耀眼的成就,最起碼也要是一個領域裡的知名人物。
  • 不想上學的孩子該怎麼辦?
    建議你讓孩子體會一下工作的辛苦。我給你講幾個真實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啟發。前段時間網上不是熱議一位硬核爸爸,他的兒子不想上學。他就說不上學可以,你要掙錢養活自己,但是你太小沒有工作會要你,只能撿垃圾。於是這位爸爸請了一天假專門帶他去撿垃圾,在外面暴曬一天後,兒子第二天乖乖去上學了。我表姐的女兒也是初二就不想上了。
  • 「孩子老偷拿錢怎麼辦?」李玫瑾:教你三招!
    關於孩子偷拿,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你弄懂孩子偷拿行為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就是因為第一次父母的「不重視」,讓孩子有了放心大膽偷拿的勇氣。一旦養成習慣,孩子就覺得「偷拿」也是理所當然。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再三」,事不過三,一旦超過三次,就會養成習慣。解決方法:10歲以前發現孩子偷拿一定要及時糾正。
  • 媽媽下跪求兒子上學,兒子發朋友圈炫耀!沒家庭教育的孩子有多狠
    據說,是因為兒子不想上學,為了勸說兒子,母親下跪,但兒子若無其事地躺在椅子上玩著手機,不僅無視母親的存在,並發朋友圈炫耀「開心每一天」。孩子的父親也在旁邊站著看著,最後是孩子的同學看到之後,衝過去制止了他,拉起來孩子的母親。看到這裡,心裡一陣發涼,難道現在的孩子都這樣缺少家庭教育了嗎?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很多家長諮詢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說:「自己的孩子現在不想上學了,應該怎麼辦呢。」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非常非常地多,有的孩子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導致孩子不想去上學;有的孩子是因為被學校的老師批評了,不想去上學;有的孩子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個學科,不想去上學了;有的孩子是因為在學校受到欺負了,不想去上學……,只有家長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到孩子。
  • 李玫瑾:從小培養孩子「厚臉皮」,挫折教育讓孩子活得通透自然
    李玫瑾教授和馬未都老師,在圓桌派中指出:孩子從小就應該養成一個「厚臉皮」的習慣。李玫瑾教授補充說就是「挫折教育」,「厚臉皮」三個字更通俗易懂。今天早晨送她上學時又說:「這一段時間我學英語的狀態不佳,但是我會努力趕上的。」臉皮厚的人逆商高,有人緣,因為不太在意別人說的話,不是玻璃心,別人無心有意的傷害也都一笑置之,時間長了,大家看到的是一個開朗純真的樂天派,以真誠打動朋友,朋友也會傾情幫助。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通過接觸大量案例,經過多年的偵查實踐發現: 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養育方式密切相關,「眼裡有什麼心裡就有什麼」。
  • 不要再唱黑臉白臉了,李玫瑾教授:這樣教育孩子才是對的
    閨蜜還是死死攔著,於是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了,孩子在一旁呆望著,閨蜜和她老公開始了激烈的爭吵……孩子叛逆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一直以來是教育界的難題。有一段時間,「我應該打小孩還是不打小孩」也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值得一看
    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特點,父母用心把握每一個階段的重點,教育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成果。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 幼升小孩子不適應,不想上學怎麼辦?教你簡單幾招搞定!
    昨天我們說到了幼升小的孩子,有很多的不適應,正是因為這些不適應,從而導致孩子會對學習暫時的產生一些「排斥」,甚至是不想去上學,那麼面對這些問題,我們作為父母該怎麼辦呢?甚至有些想熟的家長也幫著勸道:「去上學吧,你看誰誰是不是也去上學去了……」我把兒子送進學校後,好一會那個孩子還是抱著媽媽的手不鬆開,邊哭邊鬧,就是不肯進學校,我心想:這都小學了,怎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或許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不懂事,但我覺得大部分的原因還是出在家長的身上!
  •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育孩子,性格比智力更重要!
    今天,我們分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相關觀點,希望能喚起大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下面是她一些發言的總結整理,一起來看看吧~ 很多家長諮詢:「我現在的工作特別好,收入也很穩定,但是我的孩子還很小,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我該怎麼辦?」 工作掙錢,可能永遠沒有盡頭,但孩子的關鍵期只有幾年,錯過就是一生,孰輕孰重,一定要衡量清楚。 還有一些家長疑問,家庭中是不是要有分工?很多孩子在幼年期都由媽媽集中照顧,那爸爸幹什麼呢?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如果只是強行讓孩子去學校,並不能解決問題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從小到大,我想每個人都會遇到和接觸到很多不想上學的孩子,當然最悲哀的就是,這個不想上學的正好是自己的孩子。其實孩子不想去上學,很可能是因為在學校裡受到了挫折傷害,學習成績差、壓力大,在班級裡總是落後生,總是缺乏自信、感到自卑。有些老師本身不太喜歡某些學生,有些班級本身也存在著校園欺凌的現象,這些原因都會造成孩子對學校生活感到疑惑和抗拒,甚至不願去上學的狀況。也有些孩子是因為性格原因。
  • 期末了,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心理老師支招
    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 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
  • 孩子不想上學,打也打不得,哄也沒有用,到底怎麼辦才好?
    早上送孩子上學時,發現對門的小寶貝又開始鬧了:「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就不想去上學」,這個寶貝上學有差不多一個月了,可是還是每天一大早就哭著鬧著不想上學,哄也哄不好,打也沒有用,他媽媽每天都犯愁:「到底怎麼辦啊?」到底怎麼辦呢?
  • 孩子在學校被「打」,告訴老師「沒用」,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女兒也記住了媽媽教她的方法,女兒上學的第一天,就被大班的小朋友欺負了,女兒馬上告訴了小班老師,但由於大班的孩子不歸小班老師管,所以老師除了安慰一下小E的女兒,也沒有其他的動作。放學後,女兒回到了家裡,哭著對媽媽說她不想上學了。媽媽以為是女兒剛上學第一天不適應,所以才不想上學,所以一直安慰女兒。
  • 李玫瑾指出:孩子上幼兒園之後,有這三個特徵,長大後學習差不了
    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有必要繼續和加快發展教育,並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育的公平和質量,多渠道的擴大對學前教育的供給。編 輯:許百萬學前教育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學習環境會決定孩子的學習成績,並且用孟母三遷的故事證實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