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注射劑,最新消息來了

2020-12-14 騰訊網

跟著動圖,「星標」賽柏藍

來源/賽柏藍

作者/阿妮婭

張伯禮對賽柏藍表示:中藥注射劑的100多個品種裡,大約有1/3是好的,1/3是要退市的,還有1/3是需要提高的。據透露,他已提交兩會提案——儘快啟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的驗收工作。

1

中藥注射劑迎來生機?

近日,武漢市藥械聯採辦公室發布《關於2020年武漢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據賽柏藍梳理,「2020年武漢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共包含30個品種,除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目錄中的20個品種外,還增加了谷紅注射液、參芎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胎盤多肽注射液、紅花黃色素注射液、丙氨醯穀氨醯胺、核黃素磷酸鈉、轉化糖、木糖醇等10個品種——其中出現了部分中藥注射劑的身影。

5月底,青海省醫保局發布的一份《關於報送2020年省級組織集中帶量採購藥品相關數據的通知》公布。省級集採範圍再次延伸,值得討論的是,此次帶量採購首次納入中藥注射劑。

從納入地方帶量採購,再到進入多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藥注射劑又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其是否會因為新冠疫情迎來新一輪生機?

無論如何,中藥注射劑曾面臨諸多爭議:醫保使用受限,99%的中藥注射劑只能在二級以上醫院使用;無法實現出口貿易,在海外實現銷售;因為用量最大,經常被各省定為「輔助用藥」目錄的常客——由於臨床循證問題以及被人詬病的副作用,似乎「中藥注射劑退出歷史舞臺」已成趨勢。

因此在近年來,中藥注射劑經歷了「限方」、修訂說明書、醫保支付限制和被重點監控,但一個變數也隨之而來——新冠疫情,中藥注射劑因為在疫情中展現了良好的療效而被納入多版診療方案,一戰成名;那麼未來,中藥注射劑會面臨什麼樣的走向呢?

2

張伯禮:儘快啟動再評價驗收

數據顯示,中藥行業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29%,淨利潤同比增長2.31%。受醫保控費力度加大影響,多家藥企的中藥注射劑大品種營收出現大幅下降,從而拖累整個行業的業績增速,而部分中藥OTC及品牌中藥等仍維持較快增長。

綜合來看,中藥注射劑、中藥飲片、中成藥,似乎都走向了不同的路徑。比如因為醫保控費加劇,中藥注射劑銷量下滑明顯;與此同時,一部分中成藥在進院、臨床使用、藥佔比考核中受到諸多限制;而國家對中藥飲片和中藥配方顆粒的發展又大力支持。一面限制,一面發展,那麼國家引導中醫藥發展的方向是什麼?是否口服中藥才是大勢所趨呢?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張伯禮對賽柏藍表示:必須要清楚的是「中藥注射劑是在急症時使用、重症時使用」,比如新冠病人重症時,需要足量使用中藥注射劑,這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甚至可以「力挽狂瀾」。在重症、急症急救的情況下,是可以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還是鼓勵口服藥。本來醫學就是能口服的儘量不要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不搞靜脈注射。

他進一步解釋:原先中藥注射劑有些安全性問題。13年前,國家提出中藥注射劑上市後再評價,雖然近幾年安全性提高了很多,但是到現在還未驗收。

的確,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9)》,2019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按給藥途徑分布,注射給藥佔45.5%,其中靜脈注射給藥又佔到注射給藥的98.5%。

「這次兩會,我提交了一個提案:儘快啟動驗收——中藥注射劑的100多個品種裡,大約有1/3是好的,1/3是要退市的,還有1/3是需要提高的;其實很多中藥注射劑已經做了再評價的工作,有效性、安全性都有保障了,但沒有人驗收,壞的也沒人管,這種魚目混珠、參差不齊才是個大問題。希望有關部門要發揮作用,趕緊把這項工作抓起來,好的鼓勵,壞的趕緊退市。」張伯禮坦言。

據了解,有關中藥注射劑的再評價遲遲未有消息,似乎與缺乏再評價標準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化學仿製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可以參照國外經驗來確定參比製劑和評價標準,但中藥注射劑僅僅如何確定參比製劑就是個問題。

目前,部分已上市的中藥注射劑在根據臨床使用中收集的真實世界證據,來針對性的設計臨床試驗證明臨床療效,也就是說,已有一批企業做了工作,應該儘快啟動驗收,讓療效確切、適應症準確、安全性更高的注射劑在洗牌中留存下來。

3

口服中藥是大勢所趨

某種程度上,口服中藥與中藥飲片等傳統用法是當下中藥的核心機遇,國家當下對中藥的政策指引是鼓勵中藥傳統用法的回歸。比如國務院正式發布的《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醫治未病、基層、慢病治療、康復訓練等領域都有重要作用,將中醫的地位提到了新高度。

鼓勵口服品種是明確的政策趨勢,比如中藥飲片不計入公立醫院藥佔比,不納入藥品集中採購等政策。

但與此同時,張伯禮特別提醒:「中醫大夫都是開湯藥,其中飲片是用的最多的,現在國家也抓飲片的質量,但是要強調合理用藥。現在有的大夫開大處方,一開就幾十味藥,每味藥幾十克,我們不主張這樣。」

他對賽柏藍分享了一次國外訪問經歷:「美國的中醫生開的藥都是十幾味藥,每味藥是十幾克,就是很嚴謹的小方,君臣佐使很清晰,我非常感慨,怎麼中國的中醫倒不會開藥了?都開大方子。」

「一方面,我們要提高學術素養,另一方面,也是過去的以藥養醫帶來的後果,開大處方搞提成,醫藥掛鈎,多開藥多提成帶來的惡果。現在已經脫鉤了,相信會逐步恢復到正常情況,才是比較合理的。用心辨證,精準用藥,處方不要開的藥味太多、量也不宜過大,這樣才能反應出醫生的水平來。否則堆藥成方,反倒造成了多花錢和藥害的風險。」張伯禮建議。

特別提示:

最近,相信大家已經發現,微信改變了公眾號的分發機制:公眾號推送順序已經不是按時間,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了。

隨之而來的後果是,如果你對我們沒有星標,也很少點在看,賽柏藍在你公眾號列表中的權重會降到非常低,低到你可能看不到我們的推送消息了。

一直以來,及時、準確、有用是我們秉持的宗旨。365天,每一位編輯都致力於把最新鮮的行業信息送到你的眼前。但因為分發機制的改變,或許你已經很久沒在列表中看到賽柏藍了。

如果大家覺得我們還不錯,還想每天看到最新、最快的信息,請務必把我們標記上星標(具體操作可參考文首動圖),或者給我們一個「在看」,更歡迎您的評論。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相關焦點

  • 被王志安炮轟的中藥注射劑,臨床常用名單在這裡
    中藥注射劑,這一中國獨有的醫藥品種,12年,經歷了「神話」的跌落,背負的卻是數10萬例的藥品不良反應,被地方藥監局納入重點藥品監控目錄,被屢次要求修改說明書或臨床使用限制,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些中藥注射劑的年銷售額依然能達到 80 億元,位列我國藥品銷售榜第一名。這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銷量持續下滑、不良反應頻發 中藥注射劑難借疫情翻身
    中藥注射劑因安全性和有效性屢遭行業和社會質疑,特別是在中成藥「限方」、醫保支付、重點監控以及修改說明書等政策影響下,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市場整體下滑,前景也不明朗。多款中藥注射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被廣泛使用,同時入選診療方案,中藥注射劑的「命運」能迎來轉機嗎?
  • 8款中藥注射劑納入抗新冠診療方案 臨床數據仍為關注焦點
    而在此前,作為我國中藥領域市場份額最大的劑型,也是中國醫藥行業的支柱品種,中藥注射劑經歷了幾番洗牌,最備受矚目的仍是安全性問題,此次在抗新冠中發揮作用的中藥注射劑能否再次翻身,關注焦點仍集中在臨床研究數據是否詳盡、科學。
  • |熱毒寧注射液|中藥注射劑|...
    而處方中涉及的中藥飲片、中藥注射劑也應單獨開具。此外,對於熱毒寧注射液的審核,也應注意下列審核要點及危險因素:01熱毒寧注射液的審核要點根據熱毒寧的藥品說明書、《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和《中成藥臨床使用指導原則》,總結有關熱毒寧的合理應用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 昆藥硫酸慶大黴素被吊銷GMP證書 中藥注射劑限用影響將持續
    昨日,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收回昆藥集團小容量注射劑《藥品GMP證書》。 5月3日,經濟觀察網記者致電昆藥集團核實,硫酸慶大黴素注射劑的GMP證書被收回,何時恢復生產目前未有定論。而包括血塞通、天麻素等在內的其餘小容量注射劑生產和供應不受影響。
  • 患者輸中藥注射液死亡,輸液瓶上寫著別人的名字……
    最新消息,護士寫錯了輸液瓶上的名字...... 1月26日,江西進賢縣50歲女子陳豔花感覺胸悶,到進賢縣中醫院輸液後死亡。那紅花黃色素是否有致死風險,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 20世紀50年代,最早的中藥注射劑通過了藥物審批。當時中國缺少西藥的生產和研發能力,所以大力挖掘中藥的使用,加之要加快療效,做出了將中藥提取物注射入血管的大膽創新。 令人尷尬的是,這一「創新」的藥品種類頻繁引發藥品不良反應。
  • 中獸藥注射劑若干問題
    由於不同品種的柴胡有效成分含量不一樣,柴胡的不同藥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也不一樣,所以以每毫升含乾燥原生藥 1 g 來表示含量的柴胡注射液,不同的藥廠或不同批次生產出來的成品有效成分含量不一樣。在吸收度檢查時,結果差異也很大,大多不能達到柴胡注射液質量標準要求的光密度>0.45 的要求 ( 以含量高的北柴胡根為準 )。
  • 嬰幼兒、孕婦禁用清開靈注射劑
    7月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修訂清開靈注射劑和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幹)說明書的公告(2018年第42號)》(以下簡稱公告)。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決定對清開靈注射劑〔清開靈注射液、注射用清開靈(凍幹)〕和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幹)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 涉及多個超30億注射劑大品種
    根據業內流傳的目錄,未過評藥品帶量採購共涉及15個品種,其中12個為注射劑,更有多款超30億大品種在列。多個超30億大品種在列根據此前的消息,陝西聯盟除陝西、山西外,新疆、甘肅、寧夏、海南等地已確認加入。
  • 大批中藥被踢出局?國家醫保局回應
    決議顯示: 1、該醫院輔助用藥(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僅保留 5 個化藥品種且需降價 20%,其餘藥品從常備目錄剔除; 2、所有中藥注射劑從醫院常備目錄剔除
  • 【矚目】63款注射劑亮了!500億市場大漲,這些注射劑或國採
    自今年5月化藥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工作正式啟動以來,注射劑過評速度大大提升,以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方式過評的注射劑「爆發式」增長。 圖1:過評註射劑品種數達5個及以上的企業
  • 這些品種,或被重點監控|丹紅注射液|注射劑|監控|-健康界
    但是有一個規律可以看出,注射劑佔大部分比例。醫院級重點監控品種具有特色的是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新增的地佐辛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混合糖電解質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注射用美羅培南、蓮必治注射液、參芪扶正注射液等15個醫院級品種竟然全部是注射劑。
  • 藥品不良反應中藥佔比連續5年下降
    張伯禮:應客觀正確評價中藥注射劑張伯禮院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此次抗疫中,以血必淨注射劑為代表的一系列中藥注射劑得到了廣大中醫和西醫呼吸和重症專家的認可及推薦,也取得了有說服力的循證證據。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2019年度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更讓人們對中藥注射劑安全性有了更多的正面認識。
  • 大批中藥被踢出局 「只砍價、不帶量」集採?國家...
    無獨有偶,在此之前,湘雅二院、華西醫院等都曾發文拒絕中藥、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進院。   藥品常備目錄,是醫院藥品採購、臨床用藥的清單,一般三甲醫院的藥品數量在1400到2000種左右。   2017年時,商務部發布的《醫藥流通行業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全國三甲醫院中藥銷售額佔醫院整體藥品銷售的比例為26.9%。
  • 消息傳出:144個品種調出醫保(附名單)
    今日,業內消息顯示,部分藥品將被調出調出《四川省基本醫療報銷、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消息顯示,納入國家重點監控範圍的轉化糖電解質注射劑等6種於2020年7月1日起調出《藥品目錄》。度米芬含片等94種藥品於2020年8月1日起調出《藥品目錄》。
  • 注射劑集採,中標結果公布(附名單)
    據風雲藥談消息,像左氧氟沙星這種國採的大熱門產品,中標價格區間在0.4-0.5元之間,預計此次帶量採購整體品種降價在50%以上。  此前的兩批全國集採的目錄品種大多以口服製劑為主,業內有觀點表示,此次山西省帶量採購的品種全部為注射劑,或是為國家日後在集採中納入更多注射劑品種做試水。
  • 注射劑一致性評價啟動 氯化鈉注射液等無需開展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5月14日下午,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決定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以下簡稱注射劑一致性評價)。與此前徵求意見稿一致的是,氯化鈉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品種無需開展一致性評價。
  • 王志安炮轟的中藥注射液 到底是個什麼鬼?
    這幾天,著名媒體人王志安連續發微博炮轟的中藥注射液,在微博掀起一陣狂風暴雨。儘管輿論上都不認,但這並不耽誤中醫和西醫們給患者開出一張張帶有中藥注射液的處方。根據 2017 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藥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約有1.7萬餘起。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 84.1%,口服給藥佔13.2%。也就是說,超過八成的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來源於中成藥注射液。
  • 建設國內領先的小容量注射劑生產基地 河南潤弘製藥工業園在新鄭開園
    潤弘製藥工業園籌建於2014年,佔地400畝,投資近10億元,秉承科技、智能、環保、人文、高效五大發展理念,先後同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多所院校合作建成了小容量注射劑全自動生產系統、工業AGV自動運輸系統、高架庫貨物自動出入庫系統、全自動中藥提取系統、工業廢水在線檢測系統、採用世界先進的藥企生產裝備,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得以大幅提升,工業園的落成標誌著潤弘製藥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中藥用藥安全性教育,中藥不良反應的認知與應對方法
    1.中藥的安全合理應用教育(1)中藥臨床應用基本原則:辨證用藥、辨病辨證用,中藥的臨床應用需要在臨床醫生的診斷和藥師的指導下使用,不能僅根據西醫診斷和個人理解選用藥物。(2)正確認識中藥的毒性:藥師應加強對出患者的宣傳教育和指導,提醒患者注意服藥方法。2.中藥不良反應的認知與應對方法(1)對中藥不良反應的認知:在對患者進行用藥教育時,應指出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的固有屬性,服用藥品出現不良反應是正常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