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野果酸酸甜甜十分美味,還是純天然「染髮劑」,價值很高

2020-12-11 羊王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而對於很多過去的事物總是讓人難以釋懷,比如說以前兒時的時光,尤其一些70後80後,想想以前無憂無慮的童年,而現在到了而立之年之後才發現生活所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說到憶童年,讓我最深刻的就是跟著村裡一些兒時的玩伴一起上山採摘野果來吃,有些野果會掉顏色,像桑葚子,弄到衣服上很難清洗,所以回家免不了挨頓打,還有一種野果也是如此,這種野果叫做「烏稔果」,果子顏色烏黑透亮,汁水一旦弄到衣服上也是很難清洗掉,但這就是我們的童年。

提到烏稔果,讓我又勾起了對於這種野果的認識,烏稔果其實是烏飯樹上的一種果實,烏飯樹別名:烏桐子、烏飯子、染菽、烏飯樹、米飯樹、烏飯葉、捻子等,屬於一種灌木,這種野果長的和藍莓很像,真的特別香,不管是顏色還是大小都有點相似,但離近以後再看,他們的外形還是有不小的差距,以前吃完烏稔果的時候嘴巴上總是黑乎乎的,露出笑容的時候牙齒都是紫紅色的,正因為烏稔果汁水是烏黑的,所以在我們農村又被稱之為純天然的「染髮劑」,以前有些婆婆也會拿烏稔果做成汁水染頭髮,另外烏稔果的其他價值也是相當的高。

說烏稔果的之前,我們先說下它的植株,也就是烏飯樹,在夏天的時候,烏飯樹葉子翠綠翠綠的非常的好看,開花的時候都帶有一股股的芳香,在秋天的時候它的葉子就會變成紅色的,在農村這種樹還被稱作「牛筋樹」,可能因為它的韌性比較足,它的葉子比較厚實也比較光滑,這種樹能達到3米多高,枝條也比較纖細,花冠是白色的,我們還是說下烏稔果,烏稔果其實就是一種漿果,成熟之後都是紫黑色的,一般在8月份的時候結果,裡面有白色的小種子。

烏稔果主要在南方地區,北方是看不到的,它屬於杜鵑花科,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比較多,一般烏稔果生長在山上,一些灌木叢比較茂盛的地方最常見,因為這些地方土壤都比較肥沃,南方的氣候又比較潮溼,特別適合烏稔果的生長。

畲族的烏稔飯

烏稔果除了能直接食用,另外在福建的「畲族」(少數民族),當地有個很特別的風俗,就是會過「烏飯節」,在農曆的三月初三,每家每戶都會做烏米飯,所以這種樹在當地就叫烏飯樹,另外在浙江當地民眾也有拿烏稔果的葉子來做飯,還有的地方會在立夏的時候專門來吃烏子飯,聽說是為了驅邪,其實算不上什麼迷信,就是當地的一種風俗習慣,就好比我們端午吃粽子插艾葉一個道理。烏稔果還可以製作成糕點,另外就是製作成果酒,將採摘下來的烏稔果清洗乾淨,泡入白酒裡面,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色,也會降低酒精的濃度,不過在烏稔果的產地,確實也有一些加工企業將這種野果專門壓榨成果汁或者果酒。筆者這邊吃的就是製作成的米飯比較多,顏色是黑色的,味道還有點甜,一般都是用的糯米。

烏稔果除了能食用,另外它也是一種比較天然的「染髮劑」,以前我就見過村裡的有的老人,把烏稔果碾碎之後,然後染頭髮,烏稔果是一種野果,它本身就不含什麼化學用品,有些老人就用這種野果來染頭髮,另外還有的老人說,多吃烏稔果頭髮也會烏黑靚麗,當然這些筆者是無從考究的,頂多就是民間的一種說法。

不過烏稔果確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在《滇南本草》中記載,「怔忡睡臥不寧者」可以把烏稔果煎服,在《昆明民間常用草藥》中提到,烏稔果對於失眠也有很好的功效,另外根據研究發現,烏稔果的樹皮含鞣質,花含烏索酸,尤其它的果實對於脾胃比較好。

詩人杜甫就曾在《贈李白》中寫道「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就是說將烏稔果製作成米飯,而南燭就是說的這種植物的另外一個名稱,這種野果可能很多人沒有吃過,那麼大家等到烏稔果成熟的時候不妨去採摘一些品嘗下,味道酸甜可口十分的美味。

不知道大家以前吃過這種野果嗎?你們當地又叫什麼名字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山上有種野果叫「入地龍」,味道酸酸甜甜真不錯,以前都當零食吃
    山上的野果味道酸甜,小時候都當零食,人稱「入地龍」你吃過嗎野外的植物資源十分豐富,以前環境好的時候,到處都是各種野花野果,有些甚至比一些盆栽植物都要美麗許多。而且野外的植物生長力十分茂盛,憑藉強大的生長力一直繁衍生息。如果小時候長在農村的花友可能見過不少的野生植物,那不知你們知不知道一種名叫「入地龍」的植物呢?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也許你小時候還曾經拿它當過零食呢。一聽到入地龍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十分霸氣,什麼樣的植物會有這樣的名字呢?
  • 農村裡一種「兩頭尖」的野果,曾是小孩子的玩具,但現在價值很高
    隨著近幾年,野果野菜的出現,很多的人都會專門去尋找這些能吃的野菜,這些菜可能在以前的時候都沒有人去吃,也沒有人去在意營養價值多高,或者是值多少錢,就是當成普普通通的果子或者是雜草來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可能我們都沒有在意這種果子,但是有機會嘗試到這種野果的,還是很多的人都會喜歡的,而今天說到的就是一種野果
  • 這野果又酸又苦,維C卻是獼猴桃5倍,被譽為真正的「野果之王」
    導讀:這野果又酸又苦,維C卻是獼猴桃5倍,被譽為真正的「野果之王」很多人在受不了苦的時候,老人家都會說「沒有苦哪來的甜呢?不過說到先苦後甜,讓筆者想到兒時常吃的一種野果,可能很多北方的小夥伴沒有吃過,但是南方很多地區的小夥伴應該吃過,特別是兩廣地區的朋友,對它印象應該十分深刻,這種野果第一口吃起來又酸又苦,但是等你吃第二口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甘甜無比,這和先甜後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
  • 農村這種野果長相怪異,俗稱「雞爪子」,曾是兒時零食,價值很高
    今天我們就長話短說,大家在農村都見過很多的野果吧,基本都是秀色可餐,可有一種野果卻長相怪異,甚至可以用歪瓜裂棗來比喻這種野果,怎麼形容呢?筆者實在是不能看出像什麼,但在我們農村很多老人都叫它「雞爪子」,可能這種野果長得就像雞爪子吧,說了大半天那麼這種野果是什麼呢?想必大家已經猜到了一二。
  • 農村1種酸酸的野草,根莖似人參,人稱「土人參」,80後當零食吃
    幸好在農村的大山裡面,一年四季都有各種不同的野菜、野果可吃,這也就成為了農村娃童年快樂的來源。 其中有一種野草在農村的荒草地、果園、菜地裡,還有小河邊附件十分常見,它的葉子酸酸的很多人多吃過。
  • 農村真正的「野果之王」:味道又酸又苦,但維C含量是獼猴桃5倍!
    在農村有一句老話,叫做先苦後甜,現在不吃苦日後怎麼享受甜的滋味?這也是農村老人們經常用來激勵年輕人的話,希望年輕人能有出息,能在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而在農村的山裡,有一種野果也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它被不少農民朋友稱為真正的「野果之王」,多生長於南方,在北方比較少見,特別是在兩廣地區的農民朋友,應該對它的印象會更深。
  • 農村這種像雞爪的野果,很多人看不上,沒想到卻隱藏著無限價值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們都知道,農村有一種野果,形態像雞爪一樣,很多人都看不上它,沒想到卻隱藏著無限價值。這種野果是長在高大的喬木上,一般高10-25米,它的果實看起來像雞爪一樣,看起來不像是能吃的。實際上,不僅熟透的果實能吃,這種樹全身都是寶。
  • 農村這「酸果」名叫多依果,樣子不起眼價值可不低,很多人都嘗過
    農村這「酸果」名叫多依果,樣子不起眼價值可不低,很多人都嘗過農村有很多野果,可能對於大多數城市人來說見都沒見過,但是農村的野果有可能搬到城市裡來,就非常的受歡迎,因為沒有見過,所以感到很新鮮,大家都想要嘗一下是什麼味道。
  • 花青素是藍莓的13倍,維生素P是普通水果的100倍,這種野果價值高
    即便結出果實,往往也只有一些嘴饞的農村娃採摘當零食,在人們的眼裡,它一輩子不可能走出深山,出現在城市人的視覺中……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曾經火了一把,時至今日,依然熱度很高。而一些小野果,也逐漸的熱了起來,比如前段時間非常火的藍莓,而繼藍莓之後,又一種野果火了起來,這種野果就是——藍錠果!為什麼要科普藍錠果?因為它的花青素是藍莓的13倍!
  • 藏在山裡的一種野果,曾是農村娃的美味零食,可惜如今難以見到
    摘要:對許多農村孩子來說,山裡的野生植物也給他們帶來了快樂,尤其是在夏天,因為山裡的這些野生植物會結出美味的野果,不僅不比水果差,而且是免費的。然而,許多人不知道,扁擔果除了可以食用外,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 農村一種植物,堪稱天然染髮劑,村民必備,自然無公害
    農村一種植物,堪稱天然染髮劑,村民必備,自然無公害在農村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植物,它們不僅可以用來食用,並且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是這些植物都是在路邊的一些大家平時所不注意的植物,其實在村子裡各種各樣奇怪的植物還有很多,這些花草樹木不一定只能夠用來使用和當做藥用價值,其實有時候還能對於女性的美容美髮達到一定的基礎之前
  • 農村裡常見的黑野果,沒想到這麼值錢,價值竟然比藍莓還要高!
    其實它叫龍葵,哦,對了,這並不是《仙劍奇俠傳三》裡面的那個女孩龍葵,這種植物平常很常見的,龍葵的分布非常的廣泛,幾乎全國各地都有出現,而他的蹤跡可謂是遍布天涯海角,無論是天邊還是荒地都有他的影子,既然這種野果那麼常見,那麼有什麼可稀奇的呢?
  • 這種小野果能量高,初入口又酸又澀,過後甘甜回味無窮,生津消渴
    這種小野果能量高,初入口又酸又澀,過後甘甜回味無窮,生津消渴家鄉的屋前屋後不遠處都是山,或高或矮,山裡一年四季有各種野果,那都是我們兒時不可多得的美食,而山上零星分布的餘甘子就是其中一種。餘甘子味道很特別,初入口時,酸酸澀澀的,但過一會,嘴裡就會有股甘甘的回味,這會,再喝上一口清涼的白水,那種甘甜甘甜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美好。餘甘子,又稱庵摩勒、米含、望果、滇橄欖等,為大戟科葉下珠屬植物,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常生長在山地疏林、灌叢、荒地向陽處。
  • 這種野果子紅彤彤,80後都吃過,名叫蛇泡,味道酸酸甜甜的
    蛇莓在鄉下的農村也叫它是「毒草莓」,蛇莓的外形長的跟草莓很相似,比草莓小很多,都是紅色的,蛇莓的外表皮有凸起,吃起來跟草莓的味道是差不多的,蛇莓果子的味道帶酸酸的味道,雖然不如草莓甜,還是很可口的,不知道有多少吃過它呢?
  • 農田一野草,人稱「黑豆豆」,味道酸酸的,沒想到,用處還不小
    這種野果,你認識嗎?莖稈為綠色或紫色,葉片卵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花朵白色,跟辣椒的花朵很相似,最明顯的還是它的果實,屬於漿果,輕輕一捏,就會流出來汁液,裡面有白色的種子,它的果實沒成熟時是青色的,成熟後變為紫色。這種植物,適應性很強,每個植株上可以長很多的果實,每個果實裡面有很多的種子,繁殖能力很強,因此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廣泛分布。它一般多出現在田邊、路旁和雜草叢中。
  • 這4種只有農村山裡才有的野果,我賭一箱辣條第三種你絕對沒吃過
    還有很多你根本不知道的,甚至都沒有見過的, 這些果子是只有農村的山上才有的,是市面上見不到的,山裡的孩子們早年間是沒有零食的,生活也沒有城裡孩子那麼的滋潤,所以只有在山上尋找一些野果子當做小零食。這4種只有農村山裡才有的野果,我賭一箱辣條第三種你絕對沒吃過!
  • 聽說家鄉野果又熟了,整個童年陪伴我們的野果山貨,你吃過幾種?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年我在老家吃過的野果吧!看看你有沒有吃過?1、野生小柿子這種小果果是生長在深山老林裡,當然在農村的寨子裡也會偶爾有一棵棵,即使果實變黃熟透了,吃起來還是非常的澀,要一直到自然風乾或曬乾才會變甜,小時候我記得我們會經常去採,然後拿回來放到樓頂上曬來吃。
  • 農村一種「野櫻桃」,營養價值不比車釐子差,老農:山裡隨便採摘
    不過,在我國的農村有一種野櫻桃,它的價格就相對比較便宜,甚至不要錢在山裡隨便採摘,這種櫻桃就是「毛櫻桃」,這可是我國本土的櫻桃,不像真正的櫻桃那樣不是引種過來的或者直接進口果實,而毛櫻桃就生長在野外,每當成熟的時候掛滿枝頭可以隨意採摘,關鍵這種櫻桃的營養價值也不比車釐子這種高檔水果相差多少,像這樣的櫻桃以前對於很多農村的朋友來說或許並不陌生,並且也都吃過這樣酸酸甜甜的毛櫻桃
  • 5種高維C的野果,第一種正當季,後兩種被開發成暢銷飲料
    導讀:5種高維C的野果,第一種正當季,後兩種被開發成暢銷飲料在農村的山野之中,有著許多的野果資源,但大部分野果都在野外自生自滅,能被人們重視且利用的很少。它的味道酸酸甜甜,汁水豐富,維C、維B、維P含量豐富,是兒時最受歡迎的野果之一。我國對於山莓的開發比較晚,近些年來才有比較大規模的人工栽培,在國外,山莓是極受歡迎的漿果,早就把它當作水果栽培了。目前國內也有盒裝的山莓銷售,經常和藍莓擺放在一起,在大城市的超市比較常見。2、桑葚。
  • 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30元1斤,老樁千元1個
    導讀:吃起來又酸又澀,20年前膽大的才敢吃,如今成特色水果30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果。其中有一大部分的野果是可以食用的,在過去艱苦的年代,它就是農村娃饞嘴的零食,免費的水果。不過相比於水果而言,野果的口感和味道肯定是相差甚遠的。但在過去條件艱苦,也容不得大家挑嘴,即便是野果子,小夥伴們也都是搶著吃,好多人還是採摘來了就直接往嘴裡送,就連清洗都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