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不同部位是如何感知茶湯滋味的?
味覺感受器是滿布舌面上的味蕾,味蕾接觸到茶湯後,立即將受到刺激的興奮波經過傳入神經傳導到中樞神經,經大腦綜合分析後,於是有不同的味覺。舌頭的不同部位均可感受不同的味道,不同位置對於不同味道的閾值略有不同,且差異不大。如舌尖最易 為甜味所興奮,舌的兩側前部最易感覺鹹味,而兩側後部為酸味所興奮,舌心對鮮味最敏感,近舌根部位則易被苦味所興奮。
其中,澀感是一種觸覺,澀感的產生是因為單寧多酚使得口腔黏膜蛋白質變性產生的一種收斂感,所以整個口腔都可以感知到澀感。 關於味覺機理的研究尚處於探索和發展階段,且每個個體因先天和後天生活習慣的差異,因此對滋味的感知易受主觀影響,沒有絕對的客觀,該規律具有普遍適用性。
為什么喝好的普洱茶往往會回甘生津?
回甘是人們飲茶時常有的自然感官效應和對於優良茶葉滋味的正面評價。回甘效應主要由苦味和甜味共同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種入口時清甜微苦,在口腔內回味較長,且隨著時間推移甜味逐漸超過苦味,最終以甜味結束的一種味道。其感官體驗主要表現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隨著苦味漸消,甜味漸長,甜的餘味較苦味長」。
浙江大學王嶽飛教授認為,回甘產生的原因在於:「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質結合,在口腔內質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縮引起口腔的澀感,從而使我們覺得剛喝下去的茶會有苦澀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較合適,形成只有一兩層單分子或者雙分子層的膜,這種膜厚薄適中,剛開始口腔有澀味,稍後膜破裂後口腔局部肌肉開始恢復,收斂性轉化,就呈現回甘生津的感覺。」
麼叫茶氣,什麼叫體感?
體感,是一種人的身體對外來物質的感受,飲食都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體感。茶的體感,則是茶葉中的內含物質,比如咖啡鹼、茶多酚等作用於人體而造成的身體反應。
茶氣一般被認為是體感的一種表現,比如飲茶後人體出現打嗝、熱氣在體內激蕩升騰、毛孔鬆弛微張、後背掌心輕微出汗等身體感覺。而茶氣同也會帶來相應的精神感受,引起心境的波動等。
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對茶氣或者體感的感受程度也會不同。同一款茶,有人喝了身體反應強烈,有人卻可能沒有感覺。因此,在實際品飲中,不要過多地「玄化」茶氣與體感,在適量交流和引導的基礎 ,讓大家體驗到飲茶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