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是如何感知茶湯滋味的?

2021-01-09 鬥記說茶

舌頭不同部位是如何感知茶湯滋味的?

味覺感受器是滿布舌面上的味蕾,味蕾接觸到茶湯後,立即將受到刺激的興奮波經過傳入神經傳導到中樞神經,經大腦綜合分析後,於是有不同的味覺。舌頭的不同部位均可感受不同的味道,不同位置對於不同味道的閾值略有不同,且差異不大。如舌尖最易 為甜味所興奮,舌的兩側前部最易感覺鹹味,而兩側後部為酸味所興奮,舌心對鮮味最敏感,近舌根部位則易被苦味所興奮。

其中,澀感是一種觸覺,澀感的產生是因為單寧多酚使得口腔黏膜蛋白質變性產生的一種收斂感,所以整個口腔都可以感知到澀感。 關於味覺機理的研究尚處於探索和發展階段,且每個個體因先天和後天生活習慣的差異,因此對滋味的感知易受主觀影響,沒有絕對的客觀,該規律具有普遍適用性。

為什么喝好的普洱茶往往會回甘生津?

回甘是人們飲茶時常有的自然感官效應和對於優良茶葉滋味的正面評價。回甘效應主要由苦味和甜味共同形成的特定滋味,是一種入口時清甜微苦,在口腔內回味較長,且隨著時間推移甜味逐漸超過苦味,最終以甜味結束的一種味道。其感官體驗主要表現為「入口微苦、回味清甜、隨著苦味漸消,甜味漸長,甜的餘味較苦味長」。

浙江大學王嶽飛教授認為,回甘產生的原因在於:「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質結合,在口腔內質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縮引起口腔的澀感,從而使我們覺得剛喝下去的茶會有苦澀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較合適,形成只有一兩層單分子或者雙分子層的膜,這種膜厚薄適中,剛開始口腔有澀味,稍後膜破裂後口腔局部肌肉開始恢復,收斂性轉化,就呈現回甘生津的感覺。」

麼叫茶氣,什麼叫體感?

體感,是一種人的身體對外來物質的感受,飲食都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體感。茶的體感,則是茶葉中的內含物質,比如咖啡鹼、茶多酚等作用於人體而造成的身體反應。

茶氣一般被認為是體感的一種表現,比如飲茶後人體出現打嗝、熱氣在體內激蕩升騰、毛孔鬆弛微張、後背掌心輕微出汗等身體感覺。而茶氣同也會帶來相應的精神感受,引起心境的波動等。

由於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對茶氣或者體感的感受程度也會不同。同一款茶,有人喝了身體反應強烈,有人卻可能沒有感覺。因此,在實際品飲中,不要過多地「玄化」茶氣與體感,在適量交流和引導的基礎 ,讓大家體驗到飲茶的愉悅。

相關焦點

  • 舌頭不同部位是如何感知茶湯滋味的?
    舌頭不同部位是如何感知茶湯滋味的? 味覺感受器是滿布舌面上的味蕾,味蕾接觸到茶湯後,立即將受到刺激的興奮波經過傳入神經傳導到中樞神經,經大腦綜合分析後,於是有不同的味覺。舌頭的不同部位均可感受不同的味道,不同位置對於不同味道的閾值略有不同,且差異不大。
  • 科普 | 茶湯內能嘗到的滋味都來源於哪些物質?
    我們的舌頭能嘗到百般滋味,比如我們喝茶時,會嘗到茶湯中的鮮、甜、苦、澀,那茶湯內究竟有哪些物質,會讓我們嘗到這麼多不同的味道呢?【鮮】——胺基酸茶湯內鮮爽的滋味,更或者說是一種口感。它主要與胺基酸有關,茶葉中的胺基酸種類有很多,其中含量最高的,就是茶氨酸,它是茶葉中特有的一種胺基酸。
  • 文化積澱之茶湯滋味
    對GB/T 14487-2017中的七個茶葉感官審評術語及解釋的一點想法:1.滑,smooth茶湯入口和吞咽後順滑,無粗糙感>應該說滑和澀更為對立,設想茶湯和舌面,咽部之間有摩擦力,越順滑摩擦力越小,越滯澀摩擦力越大。
  • 新白茶喝了,為什麼感覺舌頭髮麻?我想你估計這三點做錯了
    「奇怪,新白茶喝了舌頭髮麻,有什麼好喝的?」茶友A說。喝了新白茶舌頭髮麻,這是哪裡的話?想來是茶友在喝茶路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紕漏,卻沒來由讓新白茶背了黑鍋。《2》發麻是什麼感覺?發麻的感覺,在日常中最常見到的時刻,應該是在食花椒的時候。在一鍋麻辣魚片中,猝不及防的咬到一粒花椒。
  • 懂茶| 茶湯滋味形成,四大內含物質知多少
    懂茶 | 茶湯滋味形成——從一杯茶湯,追溯到一片樹葉;從一片樹葉,探究其內質結構。自中國人飲茶以來,在時空流轉中的變與不變;茶湯的每一次呈現,看似獨一無二,非如是不可,實則有其內在邏輯機理與中和平衡。茶的滋味是一種多味的協調綜合體。
  • 茶湯的厚薄、澀滑、回甘生津是什麼回事?
    茶湯的濃與淡指茶湯入口時的強度,一般跟茶水比、衝泡時間及衝泡時的溫度有關係,增加投茶量、提高衝泡時水溫即延長茶葉浸泡時間都可以讓茶湯味道變濃。但這個改變只是原有味道的疊加,而不是層次的豐富。濃與淡是相對的。
  • 喝茶的直觀感受—觀賞茶湯,也就是湯色如何,給人傳達什麼信息
    喝茶最為關鍵的直觀感受便是觀賞茶湯,也就是湯色如何,給人傳達什麼信息。品賞的一般程序為:觀賞湯色——聞嗅香氣——嘗試味道——評看葉底。茶葉湯色跟香氣、滋味有內在聯繫,,湯色的微小變化易被人們視覺感知,審評時抓住色澤因子,便可從不同的色澤中推知香味優劣的大致情況。茶葉湯色因鮮葉加工方法不同而變現出明顯的差別。湯色跟茶葉內有色物質的變化有關。
  • 無論水仙還是肉桂,巖茶的苦澀味重,就是有滋味,就是茶湯醇厚?
    然後他和我們提,外面好多人誤會巖茶要一開泡,香氣滋味就要炸裂才是好茶。用沸水泡茶,剛一出湯,揭蓋就是高揚沖天的茶香。香氣特別濃鬱,霸道,張揚。喝一口茶湯,特別的有刺激感,有滋味。湯感豐沛,湯水淳滑,滋味細膩,茶香落水明顯。而在喝茶的過程中,聞不到過分衝人的香氣。在正常的泡茶方法下,更不會泡出濃重、苦澀滋味重的茶湯。很多喝不懂巖茶的新手,很容易有這樣的誤會。
  • 在一盞茶湯裡,找尋生活的真味
    儘管茶本無心,那隻因了吃茶人不同的心境而有了不同的茶心和滋味,或苦澀、或甜蜜、或淡泊、或熱烈……於吃茶當下這一刻,體會自身的千百滋味,享受慢下來的生活。喝茶就是修禪,講究的就是以一顆淡然寂寥的心,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杯茶的時間。
  • 泡茶中,如何讓自己泡出來的是茶湯而不是茶水?
    喝普洱茶,特別是在衝泡手法上,講究要將茶衝泡的有質感,湯感厚重,茶湯入口最好要有喝米湯的感覺。但很多茶友確只能泡出來口感鬆散的「茶水」,這是為什麼呢?遇到這種問題我們該怎麼解決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 茉莉花茶,茶型勻整,墨綠鮮嫩,茶湯透亮,滋味鮮爽,餘香淡淡
    茉莉花茶,茶型勻整,墨綠鮮嫩,茶湯透亮,滋味鮮爽,餘香淡淡夏末初秋,喝花茶的季節,在中國的花茶裡,它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又有一雅名叫做茉莉香片。茉莉花與茶的完美結合,利用茶善吸味的特點,將芬芳鮮美的茉莉花和新茶進行混合窨制而成,花吐香,茶吸香,兩兩相遇,就成就了香氣清高芬芳,滋味濃醇鮮爽的茉莉花茶。
  • 茶葉如何鑑定的好壞,從色澤、條形、茶湯、茶底,四個方面闡述
    茶湯茶湯品質之鑑定,是採用標準泡法,取茶葉三公克用一五〇 CC沸水衝泡,經五分鐘時間,濾去茶漬傾出茶湯,就茶湯性質來鑑別。其內容包括茶之香氣、滋味、水色三要項。茶是制給人飲用的,故茶湯的好壞,是茶葉本身好壞的實質。也就是說,茶湯的鑑定,在評茶內容所佔的重要性,是比其他項目要來得大。
  • 蓋碗泡茶,這個細節多留意,有助於泡出更好喝的茶湯
    贊成蓋上的茶友們認為,這樣才能讓茶葉聚香,同時保溫,促進茶葉內含物質的快速浸出,讓茶湯滋味更加飽滿。贊成揭蓋的茶友們則認為,揭蓋才能看到茶葉舒筋展骨的表現,同時適當降降溫,延長茶葉的衝泡次數。看樣子,好像雙方都挺有道理,問題是,究竟誰更接近真相呢?
  • 感覺茶湯苦澀並且化不開是怎麼回事?
    好的普洱茶苦澀過後回甘生津,讓人喝起來感覺很是舒服,但是有的普洱茶喝完口感發澀,舌頭髮苦,感覺茶湯沒有劃開,這是怎麼回事?一、普洱茶葉發苦的因素1.茶葉自身眾所周知,茶葉中含有茶鹼、茶多酚、單寧物質。茶鹼是苦的,雖具有苦味也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分,飲用給人帶來苦的感覺。茶單寧成份比一般茶葉來得多的,極具有苦澀感性。這是因為茶單寧的收斂性過強,濃烈的澀對味蕾刺激性很強,長留舌面讓人反感,經常澀伴隨著苦讓人難受。2.生長環境有的地區,例如西雙版納好幾個村子,採摘製作的茶葉又苦又澀。為什麼呢?
  • 新手泡紅茶,如何讓茶湯順滑,避免苦澀?
    不過,想要衝泡一杯口感美味的紅茶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紅茶不注意一些細節,茶湯則會又苦又澀。新手泡紅茶,如何讓茶湯順滑,避免苦澀?一、投茶量的把控有人喜歡喝濃茶,尤其是老茶客,,而紅茶多比較細嫩,如果沒有準確量的把控,這一把茶葉很容易抓多,造成投茶量過多,而過多會增加茶湯的苦澀度(一般比例為1:50)。
  • 世昌興|冰島老寨情侶單株—愛情的滋味
    那2020世昌興冰島老寨情侶單株的滋味,或許會讓你找到答案。今年春茶採摘單株的時候,我們不忍心把他們倆分開,於是將兩棵茶樹採摘下的鮮葉合併在一起來製作,這也是世昌興首次製作「情侶單株」,我們用愛而制,也期望能夠喝到愛情的滋味
  • 買回來的茶,該如何衝泡?圖文詳解影響茶湯口感的五大元素!
    衝泡時影響茶味的元素——人人,是第一個影響茶湯衝泡出來的滋味的因素。並且,是最重要的因素,故而,放在第一位來寫它。須知,不同的人,衝泡的手法是不一樣的。注水,坐杯,出湯,這些手法上,不同的人,都會有差異。衝泡手法不同,便決定著,注水方式不同,坐杯時間不同。自然,就決定著茶湯的濃淡程度不同,味道也就不同。
  • 茶湯顏色可以初步判斷普洱茶的年份和品質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使得年份成為影響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判斷買到的老茶年份是否屬實呢?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有的人,喜歡白茶的那股鮮爽滋味。有的人,喜歡紅茶清甜的湯水。…………六大茶類中,白茶、紅茶、烏龍茶,綠茶等等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華。它們每一類茶,都是某茶友心中的白月光。初聞蓋香很是馥鬱,再看茶湯透亮,看起來波光粼粼,非常誘人。但是一入口,就露餡了,好苦的茶湯,苦到淚腺都變得有些發達。湯水很漂亮,但是滋味卻不好,這也不是好茶的表現。這件事情也告訴我,單看湯水判斷茶葉品質,不科學。
  • 好茶之道:印度大吉嶺的滋味傳奇
    它清淡透明的琥珀色春茶,會開啟你舌頭的春天之旅,讓滋味帶著喝茶人在喜馬拉雅山區豐厚的植被裡去細緻地辨別那一點點芒果、檸檬、青蘋果或是玫瑰、金盞菊的味道。這種夏茶有著亮紅色的金屬光澤,帶著花香和果香味,滋味濃鬱飽滿、溫潤而有力量。近年來大吉嶺的春茶也像夏茶一樣受到追捧,為了滿足市場的新需求,大吉嶺春茶的發酵程度逐漸變輕。製作者們試圖讓茶湯搭載更多春天的氣息,口味更加清淡鮮嫩。在中國人的滋味系統裡,大吉嶺春茶似乎處於白茶和紅茶之間,白茶滋味將過,紅茶味道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