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桐廬全域A級旅遊景區免費遊

2020-12-16 杭州網

近日,繼全國首個推出全域景區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遊和全國持綠碼免費遊之後,桐廬又傳來好消息:全域A級景區免費遊,就是全國健康碼為綠碼的遊客,在2020年5月1日前,免費遊玩全域內A級景區。

目前,桐廬已經推出了4個免費遊政策,全域景區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遊、全國持綠碼免費遊、全域A級景區免費遊,全國綠碼半價住。

其中,全域A級景區免費遊:健康碼為綠碼,就能在五一前免費遊玩桐廬A級景區,景區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3點半,各位遊客可以電話預約之後,再自行前往景區遊玩。

全域景區醫護人員免費遊:向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致敬,桐廬全域所有收費景區推出免景區大門票政策。免費時間是自恢復運營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國所有的醫護工作者,憑有效證件暢遊各景區。

綠碼免費遊:凡全國健康碼為綠碼的遊客,在2020年3月免費遊玩收費景區。

全國綠碼半價住:凡全國健康碼為綠碼的遊客,在2020年5月1日前住酒店可享受半價優惠。

相關焦點

  •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桐廬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突出黨政統籌繪製藍圖,將全域旅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立大旅遊產業為全縣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先後編制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出臺《政策意見》,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抓、全民參與」工作格局。
  • 桐廬人剛剛收到了來自景區的「大紅包」
    發布會上,桐廬縣文化旅遊投資集團董事長江峰對桐廬景區歷史變遷、資產收購、未來投資、發展方向等作了詳細介紹,並同時宣布了「桐廬人十元暢遊景區」計劃。也就是說,從2021年1月1日起,桐廬本地居民及新桐廬人憑相關有效證件,遊玩瑤琳仙境,大奇山國家森林公園,紅燈籠外婆家三個景區,只需十元。站在高起點上,接下來桐廬旅遊該怎麼走,各旅行社代表紛紛建言獻策。
  • 做好旅遊這一富民產業,杭州桐廬有哪些「法寶」?
    全域旅遊,全縣域成為一個大景區近年來,桐廬全域旅遊目標明確,發展迅猛。2016年全國全域旅遊現場會在桐廬召開。2018年底,創成浙江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縣。2019年桐廬作為杭州唯一上榜縣,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大花園典型示範建設單位。
  • 融合一二三 全域遊通山
    明確了創建過程中各部門工作職責,構建起黨委統攬、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營、群眾參與的「五位一體」全域旅遊創建機制,凝聚了旅遊發展合力。2020年5月20日,鹹寧市委書記孟祥偉專程到通山縣調研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推進情況,並給予高度評價,明確指出通山縣主導產業為旅遊產業,並確定了舉全市之力全面支持通山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成為幕阜山區經濟增長極。
  • 全國百家旅行社齊聚浙江桐廬共「話」宏偉藍圖
    桐廬縣委、縣政府,按照「旅遊+」理念,推進全地域、全產業、全資源的大融合。旅遊環境不斷優化,遊客滿意度持續攀升,「詩鄉畫城·瀟灑桐廬」城市品牌日益響亮。   全域旅遊,風生水起發展迅猛   近年來,桐廬全域旅遊目標明確,決策科學,發展迅猛。
  • 全域旅遊丨景城相融,以文促旅 屯溪區全域旅遊邁向新高度
    近年來,安徽省以建設創新型文化和旅遊強省目標,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加快旅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重點實施「精品打造、項目建設、四級聯建、兩翼協同」等四大工程,不斷提升旅遊業現代化、集約化、品質化、國際化水平,深化旅遊改革,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省全域旅遊發展呈現速度加快、結構優化
  • 歡樂遊杭州第二季「美好生活」親子遊走進桐廬
    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桐廬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浙江省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歡樂遊杭州第二季「美好生活」親子遊活動在桐廬舉行。此次活動注重扶貧模式創新,加大對桐廬文化旅遊資源的發掘和市場推廣,結合當地農業水果產業和旅遊資源的獨特優勢,通過「旅遊+」、「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助力當地特色農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桐廬縣旅遊資源豐富,坐擁富春山水,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有山、水、林、洞、石等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其中國家4A級景區就歐5個。
  • 銀川: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運營總監朱蕊介紹,這幾年,園區按照全域旅遊模式發展完善旅遊業態,增設遊客體驗項目,讓遊客能夠深度體驗互動,深入了解軍事文化、國防文化,感受大國重器,同時也改變以前單一的旅遊產品,打造旅遊全鏈條業態。這一改變不僅鞏固了景區旅遊資源的獨特性,還使得入園遊客以及景區營業額實現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
  • ...全域旅遊全面開花:寒冬深山迎來旅遊的二次旺季 - 東方今報數字...
    曾經,冬季的深山景區,往往提前就進入到了淡季,直到春暖花開。可如今,欒川老君山上近乎零下10攝氏度,遊客熱情絲毫不減。其實不僅是老君山,欒川縣的眾多景區和鄉村遊目的地,在當下冬日反倒迎來了二次旺季。背後原因,除景區自我營銷手段之外,更是欒川縣打造全域旅遊的結果。    今年11月,包括欒川在內,我省4地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 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的敦化路徑——專訪敦化市委宣傳部部長孫紅霞
    孫紅霞介紹說,為了做好全域旅遊發展,敦化市積極創新旅遊推廣模式,充分利用敦化豐富旅遊資源,歸納了八大旅遊路線,即以金鼎大佛和正覺寺為代表的"禪修文化遊";以清始祖和渤海古國為代表的"歷史文化遊";以雁鳴湖溼地、老白山原始生態景區、亞光湖溼地公園為代表的"生態文化遊";以雁鳴湖鎮小山村為代表的"鄉村文化遊";以陳翰章烈士陵園、寒蔥嶺抗聯戰跡地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遊";以吉林敖東、抽水蓄能電站為代表的"企業文化遊
  • 新增四星級景區!全面開掛!山西全域旅遊新格局!
    12月17日 山西省文旅廳發布消息 擬批准7家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現予以公示 快來看看是哪7家景區!
  • 【全域旅遊】河北平山由旅遊大縣邁向旅遊強縣
    近年來,平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確定了「一核引領、兩線帶動、三網覆蓋、四區聯動」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發展全域旅遊、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的旅遊富民新路子。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
  • 【資訊】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打造全域旅遊新亮點
    同時,還將組織動員荔灣區、花都區等條件相對成熟的區做好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申報。 全省各地除了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對於新一批國家5A和4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同樣重視,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 震後三年 九寨溝全域旅遊的變奏曲
    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九寨溝景區內部分景點不同程度受損。不到3個月,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啟動。3年重建,對於九寨溝旅遊產業來說,並不是簡單的修復,而是發展提升的重構,是快進慢遊旅遊體系的重建。
  • 東臺全域旅遊開啟「全景模式」
    平原森林、沿海溼地、候鳥天堂,三張生態「金名片」支撐起東臺全域旅遊的後發優勢。東臺擁有全國沿海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園,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灘涂溼地,「海、林、灘、鳥」交相呼應, 4A級景區黃海森林公園以「溼地+森林」「生態+人文」為特色,發展科普研學、溼地觀光、紅色教育、生態度假、休閒養生、運動健身等休閒度假產品,常態化舉辦森林音樂節、森林馬拉松、森林瑜伽節等「森」系品牌活動,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2億元;世界自然遺產地條子泥景區
  • 全域旅遊下溪口景區與佛教文化互動融合的實踐
    周盛    溪口旅遊集團及之後與銀泰合作成立的旅遊開發股份公司,其主要職能是保護開發、經營管理溪口的蔣氏故居景區、民國歷史遺存和雪竇山自然風光。近幾年來,我們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兩大建設目標,以打造全產業鏈和全域旅遊為抓手,對於兄弟單位雪竇禪寺、大佛景區的佛教文化市場推廣活動,對於區級有關部門開展的彌勒文化挖掘與傳播,一直抱定「不分你我,盡己所能」的理念,共同實現景區旅遊與佛教文化的互動融合,合力打響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的文化品牌。
  • 生態城成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中新天津生態城以點構線、以線連片構建旅遊產品供給體系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含3個4A級景區)、6個文化場館(含2個國家級場館)和38個城市公園(含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公共運輸方面,在區域內已建成免費公交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各旅遊景區景點連接道路的升級優化,規劃設計了3條旅遊線路,將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甘露溪公園、中新友好圖書館、億利精靈樂園、方特歡樂世界、商業街、歡樂水魔方、濱海寶龍廣場等景區和吃住行購娛等文旅資源串聯成線,實現自駕遊一處停車,即可乘坐公共運輸暢遊全域。
  • 中新天津生態城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2020年,生態城已獲得了「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中國旅遊大獎·優選旅遊目的地」兩項國家級旅遊榮譽稱號。以點構線、以線連片構建旅遊產品供給體系生態城現有12個主題景區(含3個4A級景區)、6個文化場館(含2個國家級場館)和38個城市公園(含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文旅資源豐富。
  • 古城永州推介全域旅遊 3條精品線路等你遊
    陽明山旅遊區、柳宗元文化旅遊區、桐子坳銀杏、雲冰山霧凇……13日上午,永州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在長沙舉行文旅資源推介會。會上,永州市進行了「美在永州」全域旅遊推介,並依託「錦繡瀟湘 美在永州」全域旅遊卡的使用,推介了3條永州文化旅遊精品線路。
  • 鹽城市大豐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2月17日,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通知,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其中,鹽城市大豐區榜上有名。近年來,大豐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兩海兩綠」路徑,堅持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構建「黃海溼地、鬥龍港、串場河文化、城市商貿休閒、美麗鄉村」五大旅遊產業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