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1370個字,閱讀3分鐘
過去要買新襯衫時候,我直接去凱德Mall、華聯等商場,選擇自己偏好的襯衫品牌店進去看,比如雅戈爾、七匹狼、金利來、杉杉、G2000等,現場比較款式和價格後,確定後付款買下基本直接走人。
估計男士買襯衫場景差不多都是這樣子,其實這種場景下,襯衫品牌企業並不知道今天會有誰來進店、誰會選看襯衫、誰最終會買,同理要買襯衫的人最終會買什麼品牌的、比較了哪些品牌、比較哪些款式。
這個時候,襯衫品牌企業基本只能統計到每個門店每天每款襯衫的銷售量和銷售金額,對於用戶購買場景相關的數據都不知道的,也基本沒有好的方式採集到。用戶在這個時候了解一個襯衫品牌的渠道,估計大部分來自傳統廣告媒體,比如電視、戶外廣告等。
在這個時代裡,品牌企業經營基本依賴兩條腿,一條腿是廣告媒體做傳播引流量,另外一條腿是線下店渠道做銷售賺營收。襯衫品牌企業想要營收不斷增長,一方面增加預算多做媒體廣告,另外一方面不斷擴充店面以求更大的門店網絡密度鋪設。
所以,這個時候的商業邏輯就是「誰掌控銷售渠道,誰掌控銷量和市場佔有率」,渠道為王是每家品牌企業不斷努力與追求的目標。
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推動下,打瘸了品牌企業行走依賴的兩條腿,即媒體傳播和線下渠道。一方面,傳統媒體不斷地被大眾媒體、人人皆媒體的自媒體衝擊,僅靠廣告創意驅動的媒體傳播作用不再那麼明顯了,逐步走向PGC、UGC等多形式的碎片化內容媒體營銷時代。另外一方面,線下渠道不斷被傳統電商和移動社交電商前後夾擊,線下渠道銷量一落再落。
試想一下,若襯衫品牌企業不與時俱進,仍舊在做傳統媒體廣告和線下渠道鋪設的話,它的前路只有一條,窮途末路。
該怎麼做呢?
有的企業說,我們已在天貓、京東、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通了品牌旗艦店,是不是就已經擁抱了網際網路,走上了企業數位化之路啦。
還有的說,在微信公眾號中我們建設了自己的官方微商城,那這個是不是已經數位化啦。
此言差也。
無論電商平臺中的品牌旗艦店,還是官方微商城,僅是企業數位化體系中的一點或一環,好比是網球拍的一根網格線或一個連接點而已。
今天的企業數位化系統要建設覆蓋全媒體、全渠道、全場景、全流程的全鏈路,儘量打通前鏈路,紮實打通後鏈路,建設數位化CRM系統和精準營銷化CDP系統。
具體點說,企業數位化時代,並不是要消費線下渠道,而是要線下渠道融合線上渠道,打造OMO的綜合店體系,完成一體化用戶到店離店場景。
「用戶進店數位化,用戶離店在線化」
無論從線上還是從線下引流到店的用戶,一定要是數位化渠道帶來的,並且這時的用戶是數位化的用戶,進店後的用戶畫像在店裡頭是可360°查看與跟進的,店裡體驗與導購也是數位化場景的,例如試衣間掃碼打開,自動拍照上傳品牌個人帳戶空間。
無論用戶最終是否現場購買啦,一定要記錄下ta看過哪些襯衫、試過哪些,並提供掃碼線上線下比價場景等,即一定要數位化場景存檔。當用戶離店時候,無論ta將在哪個渠道哪個場景出現時候,一定要以往的知ta記憶推薦,或ta一直沒有場景出現時候也要在已連接接觸點提醒ta,總之企業一定要讓每個真實世界的用戶能以數位化形態存在企業數位化場景裡,做到「你心裡有我,我心裡有你」的境地。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企業要學會數位化生存,在數位化系統的助力下,讓用戶與品牌之間保持有數位化關係連接,數位化引導用戶到店,離店後在線溝通並引導再次到店,形成用戶與品牌之間需求與滿足的關係閉環。
* 筆者威廉宏(技術營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