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

2021-01-11 澎湃新聞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十三五」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搬遷安置和後續扶持各項工作,取得的成效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和地方有關重點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導。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

編者按

「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四十五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

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只有打好搬遷「下半場」,才能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圖為四川金陽縣馬依足鄉東山社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搬遷入住新居儀式,搬遷群眾手持「習總書記卡沙沙,精準扶貧瓦吉瓦」橫幅。

督促攻堅,確保按時搬進好房子

「施工表不合理,這讓群眾怎麼順利搬遷?」今年4月初,來自四川省中江縣發改局的督戰隊員陳華偉在涼山昭覺縣查驗搬遷安置點施工進度,發現不少施工表上的竣工日期和計劃搬遷日期一樣。「怎麼可能一竣工就搬遷?總要給群眾留點時間。」他要求竣工日早於搬遷日,「不能少於5天,為搬遷留足餘地。」昭覺縣相關部門立即要求施工方重新倒排工期。

聚焦搬遷任務,督戰隊員們摳細節、擠水分,為貧困群眾早日住進好房子創造條件。目前,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面完成,貧困群眾已全部搬遷入住。

圖為四川省州掛牌督戰工作專班實地調度項目建設情況

「建好後一定要做一次水平測量,保證室內外無高差,不然下雨天室外積水會倒灌進屋。」在涼山州美姑縣樹窩鄉洛資村易地搬遷安置點,一排排彝家風情的彩牆黑瓦院壩錯落有致,督戰隊員高良忠正提醒施工方注意工程收尾細節。高良忠是中建二局的資深質檢員,參加督戰以來跑遍7個貧困縣,核驗了近300處安置點的新房,「督戰隊下足細功夫,才能讓貧困搬遷戶住得更順心。」

「這水質真不錯!」在越西縣新民鎮新民村搬遷安置點飲水池旁,來自省水利廳的督戰隊員晏錦松掬起一捧水,嘗了嘗,隨後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在越西縣,喀斯特地貌廣布,存不住水,季節性缺水嚴重。為保障搬遷戶的飲水安全,省水利廳派出督戰隊員挨個進村揪問題,總結出「望、聞、問、嘗」四個步驟。「看水的顏色有無雜質,聞有沒有異味,問村民人畜喝了水拉不拉肚子,最後自己嘗味道。」晏錦松告訴記者,在水質不達標的安置點,督戰隊員找水源,設計引水路線,將清澈的自來水通到村民家中,徹底解決了飲水問題。

下苦功,用巧勁,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專班將在各安置點了解到的情況一一匯總,再由當地政府制定整改方案。工作專班還將所有在建安置點上的點長或鄉鎮幹部、施工負責人等納入微信群,督查調度。「昭覺縣5號安置點的硬化道路施工缺乏碎石物料,請求調度……」類似的協調信息,讓督戰專班成為既督促進度又幫助實戰的「攻堅班」。

圖為四川昭覺縣縣城沐恩邸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全貌

促進就業,想方設法創造崗位

「零就業家庭還有多少?上門核實沒有?」四川省就業局培訓處處長李光輝赴涼山布拖縣督戰以來,走遍全縣安置點查驗就業情況,並幫助當地對接了成都的120多家企業,在布拖發布招聘信息。

讓搬進新居的貧困戶「穩得住」,就業是關鍵。今年國家審計署發布一季度公告,布拖縣大量易地扶貧搬遷家庭未實現至少一人就業,被列入問題清單。「作為督戰隊,應該和當地一起全力抓整改。」李光輝與其他督戰隊員一道,在各個搬遷社區舉辦扶貧招聘會,還在布拖縣城成立就業服務中心,舉辦扶貧培訓班,「大家想方設法,能找的企業都找了,全力創造就業崗位。」

督戰聚焦「戶戶有就業」目標,針對涼山州易地扶貧搬遷戶建立基礎臺帳,四川從全省層面統籌返崗復工機會和新增公益性崗位,努力消滅貧困搬遷戶的零就業現象。

圖為四川越西縣組織搬遷群眾開展電焊技能培訓,提高搬遷群眾就業技能。

「如果不是省城來的幹部幫我們牽線進企業務工,現在肯定會心慌。」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村民吉木拉洛搬進安置點新居後,一家人遲遲無法就業,急得團團轉。駐昭覺的督戰隊員們上門核實情況後,立即聯繫到成都一家企業提供了裝修工人的崗位。「到成都打工每月有4000多元,包吃包住,真是太好了!」有了工作的吉木拉洛高興地說。

美姑縣安置點缺乏建築工人,督戰隊立即就近培訓貧困搬遷戶前往務工;喜德縣上千名貧困搬遷戶參加集中技能培訓後,前往浙江、廣東等地務工;昭覺縣城安置點附近籌建大型農業企業、彝族服飾服裝廠等,為安置點貧困戶增加就業機會……一輪輪督戰作戰,為急需就業的貧困搬遷戶找到了新出路。目前,涼山州貧困搬遷戶共計超過12萬人實現務工就業。

圖為彝繡已成為四川越西縣易地扶貧搬遷彝族婦女脫貧增收的一項技能。

培育產業,為群眾謀劃長遠之計

「安置點周圍沒留空地,沒處養牲口了咋辦?」在昭覺縣金曲鄉搬遷安置點上,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的督戰隊員們聽到這樣的反映。村民莫子伍格說,自家畜禽養殖每年能增收1萬多元,搬進新房後,生活便利了不少,飼養牛羊卻成了問題。

「放心,大家照舊養牛養羊,一頭不會少。」督戰隊員徐旭當場作出承諾。很快,在省農業農村廳牽頭下,督戰隊請來科研院所專家實地考察,最終決定以昭覺縣作試點,在安置點附近集中統一建立標準化圈舍。以30戶村民為一組,每組建在一起但按戶隔開,同時採用規範化方式確保環保養殖。「按這種方式,村民搬進新居後,養殖畜禽比以往還方便。」徐旭說。

搬遷新居不會一勞永逸,發展產業才是長遠之計。「每輪督戰結束後,都要組織召開意見反饋會,大家反饋最多的就是產業發展問題。」來自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督戰隊員劉勇告訴記者,反饋會要求每項意見必須具體到某個點位的某項問題,同時還要提出解決方案。

圖為四川昭覺縣縣城集中安置區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在扶貧車間(口罩加工廠)務工。

來自廣安市的督戰隊員動員廣安當地企業為涼山普格縣的貧困搬遷戶捐贈仔豬、雞苗,發展畜禽養殖;來自省商務廳電商處的督戰隊員在金陽縣牽頭組建農產品行業協會,將貧困搬遷戶的手工製品、畜禽和農作物等納入行業協會的供應鏈中……一輪輪下鄉、進村、走訪,督戰隊員們上門入戶核驗各個安置點面臨的產業發展問題,一本本工作筆記上寫得滿滿當當,一項項難題在督戰中逐條核查清零。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貧困搬遷戶背靠產業發展的「大樹」,脫貧有了長遠之策。截至8月底,涼山州建成現代農林產業園超過120個,園區內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覆蓋率達100%,通過流轉土地、合作社入股等形式,輻射帶動近3萬戶貧困搬遷戶實現產業脫貧。

圖為四川鹽源縣在梅雨鎮龍家灣新村安置區周邊建立現代農業產業園,帶動搬遷群眾脫貧增收。

原標題:《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  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住進好房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    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只有打好搬遷「下半場」,才能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 三臺:易地扶貧搬遷「搬」出美好生活
    易地扶貧搬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誰要搬」。為此,三臺縣發改局會同相關部門按照進村入戶調查摸底、搬遷戶自願申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村級公示確定搬遷對象的程序進行,確保將真正有搬遷需求、符合搬遷條件的群體列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範圍。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  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成為督戰重點:「十三五」期間,涼山易地扶貧搬遷35.32萬人,佔貧困人口總量的36%。只有打好搬遷「下半場」,才能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 涼山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全部入住,涼山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
    「在這個時候實施掛牌督戰,是最能激發動力、強化擔當、壓實責任、確保實效的硬核舉措。」駱西寧認為。易地扶貧搬遷如何督戰?陳偉介紹,今年初,省發展改革委成立復工工作組,每天與涼山州任務縣對接,及時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2月底實現在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部復工。同時,成立由省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工作專班,分別赴布拖、金陽、昭覺、美姑4個縣蹲點。
  • 涼山7個掛牌縣易地扶貧搬遷戶全部入住
    10月15日,四川省掛牌督戰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省扶貧開發局副局長駱西寧宣布了一個好消息:今年還未摘帽的涼山州7個貧困縣,在掛牌督戰中,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已全部完成,貧困戶也已經全部搬遷入住。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誌性工程。
  • 四川涼山:為35萬餘名貧困戶築牢易地搬遷後續保障
    :為35萬餘名貧困戶築牢易地搬遷後續保障  【解說】四川涼山州地處橫斷山脈核心區,絕大多數貧困村處在海拔較高的高寒山區,自然條件極差,易地搬遷成為助力脫貧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涼山州累計完成新建安全住房19.5萬套,其中易地扶貧搬遷住房7.4萬套,累計搬遷貧困民眾35萬餘人,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40%。「搬得出」只是第一步,如何讓搬遷民眾「穩得住、能致富」成為涼山州易地搬遷後續工作的關鍵所在。  【解說】近日,在涼山州越西縣城北感恩社區,3名彝族小夥組成的「山南樂隊」正在社區廣場上為居民演唱歌曲。
  • 會澤:易地扶貧搬遷搬得出、穩得住
    會澤縣「十三五」期間建設集中安置點125個,搬遷安置105068人,通過提升易地扶貧搬遷、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確保易地扶貧搬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截止4月10日,已搬遷建檔立卡戶31309人,剩餘11098人計劃在4月30日完成,已同步搬遷人口5174人,剩餘13315人計劃在6月20日前完成。一方面,加快推進公共配套,另一方面,紮實做好後續保障,目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生產生活安定有序。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安居區易地搬遷,搬出穩穩的幸福
    經過全區上下努力,四年時間,全區易地扶貧搬遷累計13214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139個、安置住房1505套,分散安置住房2992套,入住率達100%。截止到2019年10月,全區圓滿完成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如今,安居區讓易地扶貧搬遷真正實現了「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 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二十七搬窮窩,奔富路——湖南永州市易地扶貧搬遷紀實5月8日,天光初亮,湖南永州雙牌縣瀧泊鎮大路口易地搬遷貧困戶蔣吉軍便帶領員工前往種植基地下秧谷。
  • 金寨縣天堂寨鎮漁潭村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憶往事:滿懷惆悵釋真情汪慶德是村委會退居二線的老主任,講到前些年的住房,深有體會:「那幾年,我們村幹部就擔心下雨下雪,一遇到下大雨下大雪,就要轉移群眾,山上住得房子太破了,經不得大風大雨。」新屋組組長徐修身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從大山深處走出的易地扶貧搬遷戶,他說:「過去小孩上學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遲了就趕不上去縣城的班車了。」
  • 「動態」住進新房子、致富有路子、過上好日子——三臺:易地扶貧...
    易地扶貧搬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誰要搬」。為此,三臺縣發改局會同相關部門按照進村入戶調查摸底、搬遷戶自願申請、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村級公示確定搬遷對象的程序進行,確保將真正有搬遷需求、符合搬遷條件的群體列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範圍。
  • 河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回顧 搬走的是貧困 遷來的是幸福
    這一成績是我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的結果。如今,全省上下正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的目標,全面推進易地扶貧搬遷。  哪些人要搬遷  在伏牛山、太行山、大別山「三山」地區,我省有25.97萬貧困人口生活在大山深處。
  • ...小題大作」幸福來——懷化市系統性謀劃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剪影
    仲冬時節,筆者走訪懷化市易地扶貧搬遷部分安置點,處處都有這樣的小廣場。不僅如此,還有各類小配套設施、就業場所、服務組織等,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作為全省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重的懷化,從2016年以來,全市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5796戶103904人,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建設任務。從2019年開始,將工作重心由安置建設轉向後續幫扶,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搬出來需要勇氣,穩得住需要用心用力。」
  • 鎮坪:易地搬遷挪窮窩,黨建引領幸福路
    「做夢也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住進樓房,還能像城裡人一樣成了上班族,這日子越過越好咯!」家住在曾家鎮和順家園社區的易地搬遷戶肖大芳一邊繞著電子線圈,一邊說。肖大芳一家是2019年搬到和順家園社區易地搬遷安置點居住的。
  • 搬出大山天地寬 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國家發改委典型案例
    紅網時刻 通訊員 楊貴新 伍得良 李波 隆回報導近日,國家發改委通報了全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入選搬遷工作成效明顯縣典型案例。隆回縣是湖南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56163戶194555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2420戶9650人。隆回縣130萬幹群勠力同心,戰天鬥地,一舉摘掉了貧困帽,易地扶貧搬遷讓貧困山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貧困戶搬出大山,告別危房,住進城鎮,昂首挺胸向小康邁進。
  • 城口:高燕鎮易地搬遷扶貧 貧困戶開起「輪椅上的農家樂」
    易地扶貧搬新家貧困戶住上明樓房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近日在走訪中了解到,去年10月1日,高燕鎮紅軍村三步梯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熱鬧非凡,紅軍村9戶貧困戶在新家門口集中擺起了「新家落成宴」,歡歡喜喜搬進新家迎接新生活。
  • 平頂山市委書記周斌到魯山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3月9日下午,市委書記周斌到魯山縣調研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周斌指出,易地扶貧搬遷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複雜系統工程,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問題的根本之策。
  • 涼山州越西縣洛木村貧困戶住進「佛山樓」 享受「學區房」
    為了讓異地搬遷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越西縣工作小組出資為社區建設兩棟住宅樓,並參與援建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曾經靠天吃飯的貧困戶在城裡定居、定心、定業,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