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疫情影響,日本的旅遊、零售等行業受到重大衝擊。在這種背景下,通過網絡直播來銷售商品的「直播帶貨」模式在日本也悄然興起。
日本的電子企業開始在中國積極開展直播帶貨。松下在多家當地工廠設置工作室,每天進行直播,佳能發布新商品時也採用直播形式。日企認為在疫情下全面開展的直播帶貨今後將擴大至東南亞等,將加快應對。
在日華人投身直播熱潮
「親們,我們出發啦!」從東京都澀谷區一棟公寓中走出兩名華人女孩。她們把手機架在自拍杆上,邊走邊介紹沿途的商店的特色。「這家咖啡店格調優雅,而且無需預約哦!」「這間店鋪的牛肉軟嫩可口!」
如今,在日本的華人投入直播帶貨行業,並不算新鮮事。
疫情發生以來,國際航班縮減、外國遊客禁入等現實問題,讓日本商家叫苦不迭。日本政府觀光局預計2020年將有1000萬中國遊客到訪日本,而事實上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的統計顯示,今年5月份能夠入境的中國人僅為30名。另一方面,日本企業的商品在中國依然人氣很高。有報告預測日本到中國的跨境電商市場規模2020年將達到約2萬億日元。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為了配合中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日本商家也開始打起了「直播」的主意。一家總部設在東京、負責網絡信息發布的公司,針對中國遊客激減的現象,其負責人提出了嘗試採用直播的銷售方式:與一家跨境電商合作,安排幾名華人女性,每日漫步街頭,「直播」帶貨。中國消費者則根據她們的推薦,通過網絡下單,完成交易。
還有一家面向中國的跨境電商企業採用提前錄像的方式,通過微信向中國市場投放。副社長親自出馬,兩位中國籍社員擔當翻譯,吸引中國消費者購買日本的優質產品。
松下、佳能展開「高層營銷」
7月2日,松下的中國業務負責人、專務執行董事本間哲朗手持松下發售的除菌噴霧,在鏡頭前說著流利的中文,表示松下的新產品一定能對人們的生活發揮貢獻。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日本企業鄭直透過屏幕積極對中國顧客開展「高層營銷」。
本間哲朗現身介紹商品的情況從今年4月起就變得非常常見,他已經在直播間裡介紹了剃鬚刀、檯燈和空氣淨化器等產品。松下在北京和杭州的工廠設置攝影棚,還動員營業負責人等參與擴充節目內容。此前松下直播的頻率為大約每周1次,目前則每天直播。
本間哲朗 圖片來源:微博
松下也在抖音、快手和淘寶等眾多直播平臺上廣泛出擊,其中一款帶照明的化妝鏡還創出一次銷售1.5萬個的紀錄,為今年4-6月中國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做出了貢獻。今年4-6月期間網購佔到松下廚房用品銷售的8成,松下表示直播帶貨「在與顧客直接接觸、擴大和鞏固用戶層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佳能的中國法人則在今年7月在發布新款無反相機時採用了直播帶貨的形式,佳能中國法人的一把手在直播中登場,觀看人數達到175萬人。該公司表示,在銷售中「增加娛樂元素非常重要」。此外,愛麗思歐雅瑪也針對空氣循環扇和被褥乾燥機等產品開展直播。
在中國市場,直播帶貨的重要性不斷增強,網購的便利性也在提高,短視頻應用企業也推出支付功能等。據調查公司統計,2017年僅為190億元的直播帶貨市場規模到2020年預計擴大至9610億元。
今後,直播帶貨還可能在東南亞等地普及。日本各家企業希望在中國獲得經驗,以便以後在其他國家也能靈活運用。
編輯|鄭直 王嘉琦 杜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
日經中文網、中國僑網等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