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牛奶吃三明治就是「崇洋媚外」?可是粥真的沒有營養啊!

2020-12-16 追劇小貝殼

這次疫情中,很多醫生護士得到了大眾的關注,成了「網紅」,比如鍾南山院士、張文宏醫生等。

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偶像多樣化,不局限於娛樂圈,多關注這些踏踏實實為社會做貢獻的專業人士,對個人對社會都有好處。

只是沒想到,這些「優質偶像」,同樣會面臨「人紅是非多」的情況。關注他們的人多了,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容易引起爭議。

前兩天,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視頻講座中,建議孩子早上吃雞蛋、牛奶、三明治等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不要喝粥。

這是身為醫生的專業意見,卻被網友罵「崇洋媚外」。

我的天哪,許某的事情還不夠網友操心的嗎?好端端的抗疫功臣,都會被誤會成「崇洋媚外」?

僅僅因為喝牛奶是西方傳來的,喝粥才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

那寧要不要考慮下以後別看病吃藥了,別穿西方傳來的現代衣服,別吃「番茄」「胡蘿蔔」「洋芋」「荷蘭豆」了?

雖說早餐吃什麼是個人自由,誰也沒有權利規定別人必須吃什麼不能吃什麼,但,身為一個食品專業的熱心群眾,我必須摸著良心說:給孩子早餐吃白粥真的沒什麼營養啊!

而且這個知識點不需要上大學,高中生物課本裡就會講到人體需要的6大類營養素,以及常見食物都含有哪些營養。

下面我們就用高中生物知識,捋一捋為什麼早餐喝白粥不是個明智的選擇。

1. 白粥營養成分單一

人體需要的6大類營養素,分別是糖類(糖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和礦物質(也叫無機鹽)。

6種營養素各有各的作用,都是必需的,長期缺少誰都不行。

除了水,每一個大類下面都還有細分小的種類,比如糖類包括澱粉、葡萄糖、蔗糖等等等等很多糖,維生素有不止ABCDEK一個大家族。

白粥能提供哪些營養呢?一是水,二是澱粉(屬於糖類),三是很少量的蛋白質和更少量的B族維生素。

偏偏對於孩子來說,蛋白質的需求量比成人還要大,因為孩子要長身體,需要蛋白質「蓋房子」,糖類是沒有這個功能的。

所以建議孩子的早餐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而不是簡單的白粥。

2.白粥不太頂飽

主要怪粥裡有水。

水這個東西吧,必需是必需,但是真的很佔肚子又不頂飽。如果是吃一大碗米飯還好點,喝一碗白粥,可能只相當於吃了小半碗米飯。

把水挪到飯後喝它不香嗎?何必在吃飯期間佔了寶貴的胃容量呢?

小朋友活潑愛動,吃不飽的話,上午的最後兩節課就要餓著肚子啦。

到時候不僅聽課效果大打折扣,總是餓著肚子,對身體發育也會有影響。

跟白粥類似的另外兩種食物,同樣是家長愛給孩子吃的,這裡想同時點名批評一下。

一是米油。

在50歲以上老人眼裡,米油簡直是比人參還要滋補的東西,一旦抱了孫子,馬上去鄉下親戚家裡背回來50斤陳小米,盯著鍋2個小時不眨眼,只為熬出一層寶貴的米油,餵到孫子嘴裡。

可是,米都沒啥營養,米油憑什麼賽過人參?咱們家裡的鍋又不是什麼開過光的神仙鍋,能點石成金,憑空煮出5大營養素來。

實際上米油就是把澱粉大分子給煮成小分子的糊精和單糖了。有點類似於把一條長鐵鏈打散成短鏈子和小鐵環,但是本質都是鐵。不把大分子煮小,直接吃澱粉,我們的消化系統一樣能把長鏈子打散成小鐵環。煮成米油,頂多是更容易消化了,並不會增加營養。

二是湯泡麵/飯。

泡過湯水以後,麵條和米飯體積增大,看起來是一碗,其實可能只有小半碗。

這個主要問題是,給孩子吃的時候,很難判斷孩子實際上吃了多少,當時吃個水飽,玩兒一會兒就餓了。

之前有個奶奶帶娃,頓頓給孩子吃一滿碗麵條(當然有配菜配肉),但是孩子長得很慢,總像是吃不飽的樣子。後來問過醫生,才知道問題就出在「滿碗」上。奶奶覺得滿碗很多了,怕孩子不知道飽吃多了會撐壞,吃完一碗就不再給,殊不知,因為是湯麵,滿碗其實並不多,不夠孩子吃的。

那麼,孩子的早餐應該吃什麼呢?

當然是6種營養素相對全面,富含高質量蛋白質的食物啦。

一般來說,要同時含有主食(提供糖類)、蔬菜水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肉蛋奶類(提供蛋白質脂肪)。

比如張文宏醫生推薦的,牛奶、雞蛋、三明治。

牛奶和雞蛋都富含蛋白質、脂肪,牛奶裡的鈣(無機鹽)含量也挺高。三明治是兩片麵包夾著蔬菜和肉片/煎蛋做成,麵包主要提供澱粉,蔬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肉蛋提供蛋白質。

覺得這個食譜過於西式,吃不習慣的,也可以嘗試下面這個,我們高中生物老師推薦的:

幾個肉菜包子、一個茶葉蛋/水煮蛋、一杯豆漿或牛奶。

包子皮兒是澱粉,肉菜餡兒有蛋白質有維生素無機鹽,雞蛋和豆漿牛奶,都是優質蛋白質來源。

總是呢,就是在有限的飯量之內,儘量增加食物的種類,什麼都吃一點兒,做到營養全面均衡。可著一種食物猛吃,不管它有多貴,不管能吃多少,都會有缺乏某種營養的風險啊。

最後補充一個可以用來偷懶的知識點:

所謂營養的全面、均衡,是一個相對長期、動態的過程,我們的身體也有自動調節機制,不必苛求每一頓飯都有魚有肉有菜。

也就是說,如果家裡的小神獸今天胃口不好,一點肉也不想吃,沒關係,讓他做一天兔子吧,不用苦大仇深地求著哄著嚇唬著往他嘴裡塞肉。過兩天他心情好了再吃回來就行。

或者說,媽媽今天有點累不想做飯,就給孩子煮個麵條吃行不行?沒有問題,不用因為一頓飯沒給孩子吃好,就自責愧疚說自己不是好媽媽了。

甚至,假如孩子死活不接受你安排的食譜裡的某種食物,比如有人就是不愛喝牛奶,有人就是不吃南瓜,都沒有關係。現在食物種類太豐富了,不喝牛奶就吃雞蛋、喝豆漿,不吃南瓜就吃胡蘿蔔、紅薯,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沒必要硬逼著孩子吃,搞得親子關係很緊張。

說到底,吃好,是為了身體好;身體好,最終還是為了心情好。

相關焦點

  • 孩子早餐需崇洋媚外?吃三明治,不準喝粥
    前段時間,張文宏教授一段發言引起網友的熱議,張文宏教授說: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吃了再去上學,不許吃粥。此話一出激起千層浪,網友直言:祖祖輩輩認為喝粥養胃,早上就要養胃。更有甚者認為:這是不是崇洋媚外過頭了。
  • 「早上不能喝粥」被指崇洋媚外?為何早餐不要喝粥而要吃雞蛋牛奶...
    因一句孩子 " 早餐不能喝粥 " 引發熱議的張文宏,發聲回應為何不能喝粥。近日,這一話題上了熱搜第二曾說 " 早餐不能喝粥 " 引熱議4 月 15 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 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
  • 早餐吃三明治竟成崇洋媚外,張文宏的建議有錯嗎?
    近期,張文宏又雙叒一次因為耿直言論上了熱搜,只不過這一次卻是因為「崇洋媚外」。他建議在疫情期間,家長不要只給孩子喝粥當早餐,而是要吃雞蛋喝牛奶,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在全網傳播的這個視頻節選中,只簡單地截取了張文宏關於兒童早餐營養的「歧義」言論,導致了大家有關於「三明治」和粥到底誰有營養的爭論,甚至上升到「崇洋媚外」。但實際上,這個視頻實際是來自於4月15日下午,我國駐歐盟使團、駐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使館與上海市外辦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
  • 張文宏讓小孩早上吃三明治不許吃粥 被網友狠批崇洋媚外過頭了
    「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張文宏教授建議孩子吃兩樣東西 不吃就不上學!「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兩樣東西,要麼是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吃,他不吃也不行,你說非要吃,不吃了不上學。」這是張文宏第二次發出類似提醒:生病了別喝粥,這個東西是沒有用的!
  • 張文宏「不許喝粥」招黑,就是因為他講了大實話
    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建議小孩子早餐營養要好,要吃雞蛋、牛奶這樣高營養的食品,早上不許喝粥。沒想到「不許喝粥」居然冒犯了「自古以來」的傳統,竟然成了「崇洋媚外」的罪名。據說引來三十萬條批評,場面蔚為壯觀。張文宏作為醫學人士,提出兒童早餐營養建議很正常,講得也沒有錯。
  • 早餐不喝粥,除了雞蛋和牛奶還能吃什麼?看完能少走很多彎路!
    歡迎來到百家號我為吃貨帶鹽,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早餐不喝粥,除了雞蛋和牛奶還能吃什麼?看完能少走很多彎路。最近,張文宏因一句孩子「早晨不能喝粥」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他說得好,都說白粥養胃,但作為早餐確實沒有什麼營養;還有人認為他這是崇洋媚外。
  • 張文宏兩次提出要吃高蛋白食物,但粥就是不能喝,粥沒營養嗎?
    絕不要給他吃那些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的、高蛋白的,早餐不許吃粥,他不吃也不行,不吃就不上學了。」2、一定要吃東西,但不是吃方便麵或者餅乾,一定要吃高蛋白的食物。通過兩次採訪中,張教授都提出提高抵抗力,早餐要讓孩子吃雞蛋、喝牛奶、三明治等高蛋白的食物,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而且強調不能喝粥。
  • 為何孩子早餐不能喝粥要吃雞蛋喝牛奶?張文宏回應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因一句孩子「早餐不能喝粥」引發熱議的張文宏,發聲回應為何不能喝粥。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出席一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
  • 張文宏醫生推薦給孩子早餐吃三明治是崇洋嗎?
    最近,張文宏醫生對孩子早餐的建議,在網上引發了爭議。起因是張文宏醫生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早餐不許吃粥,我跟你們講,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好吧?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他不吃不許出去,不吃就不要上學了。
  • 「早餐要吃雞蛋牛奶,不能喝粥」?真正的早餐黑名單,附營養食譜
    7~11歲的兒童,每日鈣的需求量為1000mg,而早餐需要滿足一日所需的30%左右,牛奶和雞蛋的搭配,確實更加適合作為兒童早餐。想起每天早上媽媽最愛說的話:「喝點粥,養胃。」那麼,粥真的養胃嗎?喝粥真的對胃好嗎▼ 腸胃不適出現急性腸炎、胃腸感冒等情況,胃腸消化功能減弱,畏寒怕冷,可以適當喝一點熱粥,消化快,身體會感覺更舒適。
  • 早餐只喝白粥就可以了嗎?營養均衡還是很重要的
    要絕不要給小孩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早上不許吃粥。現在中國的孩子早上只能吃雞蛋,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這些都可以。"張醫生本意其實是要大家重視孩子的飲食搭配和結構,尤其是重視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和孩子的早餐營養。而如果你的印象中所謂的有營養就是白粥搭配鹹菜,饅頭,油條啥的,你覺得這真的能稱得上健康嗎?
  • 頭一次聽說,肉蛋奶是西餐,網友:你敢吃,就是崇洋媚外!
    接著吐槽,網友一邊用著美國發明的手機作業系統,澳洲發明的wifi技術,西方教授開發的網際網路罵張文宏教授,崇洋媚外。他們不該是鍵盤俠,應該去當算盤俠。今年4月份,張文宏醫生說「中國孩子不要喝粥要吃雞蛋牛奶三明治」,被網友指著鼻子罵「崇外媚外」。
  • 早餐不許喝粥?早餐要喝牛奶? 早餐到底該怎麼吃?
    早餐不許喝粥?? 早餐要喝牛奶?? 早餐應該怎麼吃?? 早餐作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頓飯,其作用絕不僅是「填飽肚子」。
  • 張文宏:早餐不能喝粥,多吃雞蛋和牛奶!試試這樣做,孩子不挑食
    張文宏:早餐不能喝粥,多吃雞蛋和牛奶!試試這樣做,孩子不挑食最近張文宏教授又在網上叮囑大家,建議大家對孩子的飲食要特別注意,孩子早上不許喝粥,多吃雞蛋,多喝牛奶,還有高營養的三明治。但是這段話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因為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就是早餐喝粥,幾千年的習慣,中國人的身體早就適應了,養成了一個喝粥的胃,而不是喝牛奶吃雞蛋的胃。那麼到底小孩子適合喝粥還是喝牛奶呢?
  • 張文宏:孩子早上不要吃粥,要吃雞蛋和牛奶,為什麼遭到反駁?
    張文宏教授視頻中說:「孩子早餐要吃雞蛋、牛奶、三明治等高營養高蛋白食物,不要喝粥、吃鹹菜和一些垃圾食品。」很多人聽到這個言論受到了不小打擊,這麼多年早上一直有喝粥的習慣,難道錯了嗎?最近爆火的網劇《我是餘歡水》裡有這樣一個片段,餘歡水給兒子做了一桌子豐盛的中式早餐,可兒子就是要喝牛奶,餘歡水說:「喝什麼牛奶啊,這個粥對胃好。」可見,喝粥是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早上喝粥的習慣,「喝粥能養胃」也養成了早餐喝粥的固定思維。
  • 早餐不許喝粥,要喝牛奶?一頓健康的早餐,到底應該怎麼吃?
    上海華山醫院的張文宏醫生提出一個觀點:早餐不要喝粥,要喝牛奶,但是很多人對這個觀點抱著懷疑的態度,那今天就來講一講早上喝粥和喝牛奶的區別。很多人喜歡早上喝粥,這個粥就是單純的白粥,除了米飯和鹽,基本上沒有任何的添加,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喝粥可以促進消化,防止身體內腸胃出現疾病。
  • 張文宏稱孩子早餐不許喝粥,如何科學搭配膳食?父母要知道
    醫生張文宏近來指出:「早餐不許喝粥的觀點」,引起網友一片討論,他的大意是:家裡的孩子不管是長得胖,還是長得瘦,喜不喜歡吃東西,一律要注重飲食結構,多吃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不吃不許去上學,早餐不許喝粥。
  • 張文宏說孩子早餐不能喝粥要吃雞蛋喝牛奶,這是崇洋媚外嗎?
    4月15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出席防控心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你家裡的孩子不管長得胖,長得瘦,喜歡不喜歡吃東西,這段時間他的飲食結構,你要超級重視。絕不要給他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充足的雞蛋,吃了再去上學,早上不許吃粥。」言論一出立即引發熱議,在傳統的中華美食裡,粥佔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而牛奶雞蛋的搭配通常被認為是外來物西式食譜,因為被人扣上崇洋媚外的標籤。事實上,牛奶在2000多年前已載入《禮記》和《周禮》等古書中。
  • 早餐=喝白粥?2種方法加足料,減肥不挨餓
    早餐=喝白粥?2種方法加足料,減肥不挨餓大家都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比如「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可是一旦真吃起來,完全沒有達到好的標準。之前張醫生說早餐吃三明治比喝粥好,讓許多人攻擊他「崇洋媚外」,甚至把喝粥上升到了愛國的高度。
  • 早飯不能喝粥?只吃雞蛋牛奶?營養專家喊你備齊這「三件套」
    牛奶+雞蛋就是早餐的最優組合了嗎?上海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醫師吳江從營養的角度給你剖析一下你家的早餐。首先,自測一下你家的早餐營養滿血嗎?白粥、麵包、三明治,這些主食就能為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也很重要。吳江分析,大腦運轉要工作都需要有能源,糖就是能源,當然,不可否認「牛奶+雞蛋」是早餐的黃金組合之一,是蛋白質的優秀來源。在營養專家看來在評估蛋白質是否優秀時,最主要看其中的胺基酸和人體是否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