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本地人用什麼茶養壺?

2020-12-18 宜興紫砂之家

紫砂壺天生是為紅茶準備的,要用紫砂壺,就得喝紅茶。要想品味好紅茶,必須是紫砂壺。——葉兆言《宜興紅茶》

宜興有紫砂,也有好茶。提及宜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紫砂壺,但對宜興紅茶卻知之甚少。

01宜興紅茶

宜興(古稱陽羨)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宜興紅茶已是譽滿天下,茶聖陸羽首推給唐朝皇宮作為貢茶的就是「陽羨茶」。盧仝更是以「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來評價它。

0201 陽羨茶與壺,相得益彰

宜興當地,家家戶戶都以自己的壺泡本地的茶。「紫砂壺」與宜興紅茶搭配,兩者相得益彰。

宜紅幹茶烏潤明亮,捲曲勻整,透著馥鬱香氣,撲鼻而來的甜香,有獨特的慄香和熟果香,滋味鮮濃醇厚而清透,喝過難忘。

紫砂壺透氣又具吸附力,既蘊香又不奪香,衝泡出來的宜興紅茶,不但茶湯紅豔明亮,而且用茶養出來的紫砂壺也光鑑可人,養壺效果明顯,讓人愛不釋手。

除了用宜紅養壺,紅茶類茶還有不少,茶友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

0302 紅茶品種及代表茶

1、品種:以製法和品質上的差異而分為以下幾個品種,小種紅茶(條形)如正山小種;工夫紅茶(條形)如祁紅、滇紅、川紅、寧紅等;紅碎茶(顆粒形)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等四種;

2、代表茶:祁門工夫紅茶,產於安徽省祁門縣。該茶外形條索緊秀勻齊,鋒苗好,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內質香氣濃鬱高長,似蜜糖香,有蘊藏有蘭花香,湯色紅豔,滋味醇厚,回味雋永,葉底嫩軟紅亮。

國外把「祁紅」與印度大吉嶺茶、斯裡蘭卡烏伐季節茶並列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高香茶。稱祁門紅茶這種地域性香氣稱為「祁門香」,譽為「王子茶」、「茶中英豪」。

0403 泡紅茶怎麼選紫砂壺

1、泥料:紫砂壺儘量為紅泥類、紫泥類等,如朱泥、大紅袍泥料的紫砂壺。

2、壺形:高級細嫩紅茶,適宜口蓋適宜的器型,如仿古壺、西施壺等,茶葉能夠舒展,也是便於茶味散發。

3、容量:壺容量適中,宜在250cc左右。

4、適宜器具:瓷器、陶器、紫砂器皆宜。

5、適飲季節:四季皆宜,夏季燥熱火旺時酌情飲用;

6、適宜人群:老少皆宜,女性人群尤甚。

友情提示:紅茶性溫,擅溫中驅寒(秋冬宜飲),溫胃驅寒,能化痰、消食、開胃。可見,紅茶宜脾胃虛弱者飲用。

0504 紫砂壺衝泡紅茶的注意事項

1、紅茶是全發酵茶,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經過發酵的過程不斷氧化,原本躲在葉子裡面的營養物質跑到葉子表面,非常容易溶解在水中。紅茶茶質在製作過程中已被全部激發,因此衝泡紅茶對水溫的把握要求較高,以紫砂壺衝泡紅茶,水溫需控制在85℃-95℃左右。

2、紅茶非緊壓茶且真空易碎。按照茶葉與水1:50的比例來計算,250cc左右的紫砂壺最為合適。容量過大紫砂壺執握會費力,茶葉衝泡也會寡淡無味;容量過小,紅茶易碎不易清理,茶葉衝泡也會濃重味苦。

冬季已至,用壺頻率高,也正是養壺的好時機,喝茶溫手兩不誤。但不管用什麼茶養壺,想要養的好,基本原則簡單歸總不外乎這麼幾條:

0605 養壺基本原則

每次使用前、後,徹底將壺身內外清洗乾淨。讓壺有休息的時間,適度擦刷。用壺後要洗淨、徹底晾乾,保持壺的「正常呼吸」。切忌接觸油汙,保持紫砂壺結構通透。冬季溫差大,一定謹記泡茶前先溫壺。

相關焦點

  • 玉不琢不成器〔壺不養不出神〕
    愛茶之人覺得唯有用宜興的紫砂壺,才能沏出真茶之味,用宜興紫砂壺泡茶,才能更得壺之真趣。什麼樣的茶,該取什麼樣的壺,沏茶飲茶怎樣用好壺和養好壺,都有一番科學的方法和養壺之術。因壺適茶,因茶選壺,用壺養壺養出道理,愈是紫砂古壺、舊壺,愈能養出個名堂;愈是名人名作愈容易養出精神;愈是別人感到難養的壺,愈能養成好壺。
  • 紫砂壺開壺方法及養壺方法
    1.將乾淨的沸水,注入用乾淨的冷水洗淨內外的壺中,加蓋「悶」10分鐘左右倒掉。2.將乾淨的沸水,注入空水後的壺中,接著放入適量的茶葉,加蓋「悶」10分鐘左右倒掉。宜興紫砂壺質地古樸淳厚,製作典雅精美。它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賞識價值和珍藏價值,而且其具有優異獨特的實用價值。
  • [推薦]實用的紫砂壺茶湯養壺法!(趕緊收藏!~)
    「茶湯養壺」即「泡茶養壺法」,不論新壺,舊壺,都可以採用「泡茶養壺法」。    以泡紅茶為例,用開水沏茶後 ,壺口泛出茶泡沫,用壺蓋輕輕刮去泡沫,合上壺蓋約兩分鐘,把茶壺中的茶湯倒入有茶濾網的公道杯中,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倒到各個聞香杯或口杯中,再把小茶杯裡面的茶湯回澆在茶壺上,此謂
  • 一心茶 養壺,你會嗎?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才算是一個正確而又最佳的養壺方法呢?一壺事一茶   因紫砂赤特殊的胎體結構(雙氣孔結構、分子以鱗片方式排列),而能夠吸附茶湯中茶浸出物(紫砂壺茶具的吸水率為1.6%-7.05%),促使胎體發生變化,並能夠散發所泡之茶的氣味。玻璃、瓷質、不鏽鋼等材質的壺因其胎質緻密而不透氣,難以使茶湯長時間的保持優良品質。愛壺善飲人士。獲得砂壺經過「開壺」保養、去除砂壺土腥氣之後,用幾類茶試壺。
  • 底款「中國宜興」的壺就一定是假的嗎?
    不是有句「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壺 她的名字叫宜興」嗎?底款是中國宜興 那還有假嗎?因為紫砂泥料緣故,好的紫砂壺確實大多出自宜興。紫砂壺底章多為制壺老師的款。這樣說「中國宜興」底款的壺就一定是假壺嗎?那也不一定。
  • 養壺之道|要養壺。先養心
    一把新壺從開始泡第一壺茶的時候就開始和你結緣了,你要細心地呵護它。日復一日的泡養把玩,壺漸漸豐潤如玉,人也不急不躁起來,不經意的有了足夠的耐心,面對生活裡的瑣碎和無常。養壺過程養壺須注意細節,所謂細節制勝,就是在養的過程中注意細細打理壺的幾個容易忽視的部件。壺內壁:用乾淨柔軟的布,環繞擦拭壺內壁,包括壺底、內沿和出水口處等。
  • 紫砂壺-廠壺篇
    紀元年款紫砂壺紀元年款廠壺是底款中出了【中國宜興】之外還有中國傳統的天幹地支紀元的年份,最早從1987年起由香港壺商定製,直到1998年,宜興紫砂壺廠已民營化。有了這套方法論,就可以鑑別各個時期的紫砂壺了……個鬼。畢竟魯迅曾說過:不結合實際的方法論都是不可靠的!(魯迅:呸,我什麼時候說過了?)。因此理論只能作為參考,大家還是要在實際中多接觸,多摸索,多比較才好!作為一般入門玩家,土胎不容易辨識,作工不容易區分,窯燒就更玄乎了。但是!落款,落款,落款它容易啊,一眼就能看到,還能大家一起來找茬。
  • 宜興紫砂壺8大優點
    宜興紫砂馳名國際,一直是珍藏家的最愛。由於江蘇宜興紫砂壺有八大長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 1. 江蘇宜興紫砂壺「注茶越宿,暑月不餿」,茶汁不易黴餿變質,且不易起膩苔,所以清洗輕易,不費周章。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所指的「暑月不餿」,即夏日隔夜亦不餿,固然就茶道而言,理應「旋淪旋啜」、「宜傾竭即滌去停渣」,即隨泡隨飲,事畢即清除茶渣,但現代人餬口繁忙,將茶渣留於壺中數日亦是常事。
  • 養壺、養杯、養茶寵,你用對方法了嗎?
    3.有些人喝什麼茶都用一把壺,認為混合的茶汁更利於保養。這大大違背了內養的關鍵!不同茶汁重疊在一起,擾亂了香氣,與養壺目的背道而馳。 總而言之,養好一把壺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用壺者有好習慣。當然,還是要先有一把用好泥料製作的壺,否則養得再仔細也是徒勞。 養杯 養杯:紫砂杯均採用紫砂原產地江蘇宜興特有的紫砂泥製作,不摻任何化工原料泥。紫砂杯又如何保養呢?
  • 茶話紫砂|這四種養壺方法萬萬不可,你的養壺方法正確嗎?
    紫砂壺是茶具之首,在經過長期的泡養之後,會變得溫潤厚重。但是有些壺友在買了壺之後往往急功近利,為了快速將壺養「亮」而用了一些不正確的方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這些養壺的誤區和正確的養壺方法!養壺誤區1、光淋不擦。
  • 宜興紫砂、建水紫陶、景德鎮陶瓷、潮州朱泥壺四者有什麼區別?
    文章來源: 六一堂中國有四大名陶,江蘇宜興紫砂,雲南建水紫陶位列其中。景德鎮瓷質茶具,同樣是我國優質茶具的代表。近年來,深藏於廣東潮汕地區的潮州朱泥壺造型簡潔,富有精緻小巧之韻味,也逐漸被市場接受和認可。那麼這四類壺存在哪些區別呢?
  • 養壺,養心,養光陰
    中年之後是一壺茶,心如流深而水靜,心似閒雲隨卷舒,所以,「養壺之人有福。」說這話的祖父已經白髮叢生,手中紫砂色澤深重,壺中茶,灩的已經帶著濃重的苦澀,我年幼,抬頭仰望他,只看見花白的眉毛下一雙眸子,若古井無塵一般。父親用的壺則一直是白瓷壺,潔淨剔透,如他這一生,素淨順暢,卻也有著某些不能說的寡淡吧,父親愛茉莉花茶,那股子淡淡的香氣縈繞在屋裡,經年不散,如同父親筆下的字,四平八穩,守拙抱樸。
  • 滎經黑砂茶具: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黑砂壺泡茶的好處!
    古語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滎經黑砂至今仍然採用兩千多年傳承的饅頭窯燒制方法,純手工製作,造型古樸,做工精細,燒制考究,集藝術性,實用性為一體,被人們譽為《土與火的藝術》,極具收藏性。再者,黑砂茶具能接觸明火,也是古法制茶的一大優勢。滎經黑砂的茶具是近十幾年拓展的產品,也是傳統黑砂器的一種創新。滎經黑砂壺泡茶的好處滎經黑砂泡茶不奪茶香,表面微氣孔結構更能吸收茶汁的苦澀,泡茶回甘。黑砂茶具易清洗,在吸收茶湯的同時,保留茶葉中的灰黃黴素,具有消炎消毒之效。
  • 紫先生紫砂小課堂——朱泥、底槽清這兩種泥料適合泡什麼茶??
    疏可走風」,正是因為這奇特的疏密有致,受到了大批愛茶人士的喜愛。 今天紫先生紫砂小課堂就結合這兩款泥料的特性和大家探究下,它們適合泡什麼茶?所以,結合朱泥的特性來看,朱泥適合烏龍茶、高山茶、紅茶、鐵觀音等,小品的朱泥壺加上朱泥的密度大,能很好的把此類高香形的茶類香味散發出來。 並且,通過長時間的泡養,其茶類的油性,如鐵觀音,能讓朱泥壺的包漿呈現更為韻雅的色澤,可以說是相輔相成。
  • 壺底有乾坤:選紫砂壺要看「底」
    都會著重看一下紫砂壺的壺底,他們除了底款還看什麼?02壺底規律千百年來無數紫砂匠人不斷的試驗與提煉,不斷演化,什麼壺型配什麼壺底,使一些經典壺的壺底有了「定律」。壺底的粘接製作方式和壺嘴一樣,有明接、暗接之分,一般直方挺直造型的壺宜用明接,圓潤渾樸的造型宜用暗接處理等。此外,關於什麼壺用什麼底,一般也是有跡可循的。如石瓢壺一般都是三足鼎立,傳爐壺則是四腳撐起;井欄壺常為加底圈足,線圓壺則多為一捺底;供春壺的壺底一般都是不規則的內凹底,南瓜壺則是瓜稜線聚向瓜臍。
  • 買壺、養壺需要循序漸進
    無論是哪一派都希望自己手上有一把好壺,而真正的好壺僅僅做工好是不夠的.重在於養。於是愛茶之人中漸漸興起了養壺之風。 在飲茶中養壺,是最為方便的。用紫砂壺沏茶,第一遍注入壺中的沸水用以洗茶,往往不喝,倒在公平杯裡。然後將公平杯裡的茶水澆在周身已經發熱的紫砂壺上。澆在壺上的茶水容易被壺熱蒸發,同時也容易被壺體表面吸收,紫砂壺由此得到茶水的滋養。
  • 賊會養段泥,高手養得太漂亮了!
    以上種種原因,其實是多餘的擔心,如果沒有真正養出一把好的段泥壺,就不知道段泥壺養出來有多漂亮。04段泥適合什麼茶?很多時候都有人問,段泥壺適合什麼茶,我們都說,綠茶白茶、鐵觀音生普之類。其實原因無非有兩點:
  • 周青:寫生散記之江蘇宜興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曾經穿越過宜興。我已經記不清那是春天還是秋天,天空是否下著雨。但我記得,那天正是燈火闌珊時,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茶香。父親告訴我,這茶叫陽羨茶。只有用紫砂壺泡此茶,才有這股聞著就會醉的醇香。
  • 科普:外山料與宜興本地紫砂料怎麼分辨?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什麼是本山,什麼是外山。目前來講說到本山紫砂泥料,大家都一直認為是黃龍山紫砂泥料,其實這是不精確的說法,本山礦料實際上指的是宜興範圍內傳統礦區的紫砂礦料,如黃龍山,湖洑、趙莊等紫砂泥料的統稱,而並非獨指黃龍山紫砂泥料。
  • 紫先生:來把壺,養「三養」
    二、養氣 養氣,養的就是氣質,淡然,沉穩,如壺一般返璞歸真,如茶一般醇香自散。 紫先生的壺友群裡,看的出,大凡養的極為漂亮的,壺友自身的氣質也是超凡脫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