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大愛:女子為救人去世後捐器官又救3人

2020-12-13 騰訊網

何為大愛?

近日在南京,46歲的張女士在的工地突發意外,在這個時候她推開了工友,可是不幸的是在她救人的過程中自己卻被砸傷,送往醫院之後,最終被判定為腦死亡。張女士的兒子與家人商量後,決定將母親的肝腎捐獻出來,希望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讓其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延續下去。

在11月9日下午4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為張女士舉行了器官捐贈儀式,並且據了解,張女士所捐贈的器官可以挽救數人的生命。對張女士及其家人來說,讓生命以不同的方式延續下去,可能也是她覺得是有價值的,對生命的尊重,希望她能在天堂好好的生活。

善行天下

不禁感嘆人間自有真情在!

愛是一種情懷。它是生命的主題,貫穿一生,每時每刻我們都在享受著愛,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呼吸到的,都是愛的分子組成;只是我們習以為常,不在意了或者忽略掉了。我們通常所理解的愛,是一種對情感的理解。家國情懷,每個人理解不同,表達不同,是因為愛太美,太深,太細微,太博大,很奧妙,又很現實,只因為它是我們生命的細分子,形容成什麼就是什麼,因此愛猶如我們身體中的細胞,與生命同在;無論它如何抽象到所有的表達是辯證的,我們都無可否認:其實愛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愛有很多種,比如說情侶之間的男女之愛,親人之間的兄弟之愛,母子之愛,這些都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

比如說情侶之間的男女之愛,是因為他們相互仰慕,能夠從對方那裡得到愉悅,而產生的愛情。而親人之間,是因為他們有血緣關係,總的來說就是有條件的愛是小愛。

而大愛則不然,大愛是沒有條件的。對社會的無私奉獻,對社會的愛是大愛。大愛是相對於小愛而言的比如說古代有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愛明確一點說就是對社會的責任,對社會的擔當,和對社會的無目的的,純粹的奉獻。在汶川地震中,自發的匿名捐款捐物的人都是有大愛的人,還有那些,資助困難兒童上學的人也是懂得大愛的人。

人們常因為自己的私慾和個人己見而對個別人產生歧視和仇視的心情。在這個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做到的是大仁大愛,(即所謂的大智就是大仁,大仁就是大愛)我們要用大愛去對待每個人,不要常抱有私心去害人。我們要用仁慈寬容的心去接納一切與自己不同的人和事。這就是大愛,而非拘泥於自身的小愛。

大愛是匯集所有,人間情愛的融合體,它可使

親情 愛情 友情

同時湧現並存

大愛是 至真至善之愛

大愛更是無私之愛

大愛體現的是無私給予

大愛就是無邊。。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從愛的繁體字為「愛」來看,中間是一個「心」,說明愛是發自內心的呼喚,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用通俗的來說,愛就是在尊重對方的基礎上,由你的內心自然所引發出的奉獻,是沒有任何回報目的的,只是為了對方更好的地成長和發展。比如,遇到一個不慎落水的孩子,你會不自主的實施合適的救助一樣。

大愛是指愛的對象擴展了,不僅是指人,泛指對一切生命都應該相互尊重。所有生物個體都是大自然的一員,沒有好壞之分,都是地球演化過程中的產物,每個生物都有其生存之道,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才能和諧相處。

具體說對待動物的大愛,就是在充分了解動物習性的基礎上,尊重它的生存法則,和動物和諧相處。而不是根據人的需求任意左右動物。大自然中的生物間的捕食,都是按需進行的行為,餓了才捕食的。

總之,大愛是一種無私的精神境界,一種無私地喜愛和幫助所有的精神境界,一種為了世界的自然和美好甘願無私付出的精神境界。為他人著想,為眾人著想。寧可自己吃虧,也不破壞道德底線,毛主席說過: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我們講大愛無疆,就是善良惠及天地萬物。

我是大魚,現在是言論自由的時代,以上述說,僅個人觀點!如有轉載,請註明來處!謝謝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

相關焦點

  • 女子為捐幹細胞救人,暴飲暴食一天吃5頓,兩個月增肥16斤
    導語:人間有大愛,有時候一個人的小小舉動,卻能拯救另一個人的生命,這種情況真的在我們身邊發生著,而且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浙江一個80後女子和一個陌生患病少年造血幹細胞成功配對,可是女子體重太輕,為了達到捐獻標準,愛美的女子增重16斤最終捐獻成功,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女子的「大愛」精神讓我們感動,我們一起來看看。骨髓匹配成功,可她體重不達標!
  • 80後外賣小哥被宣布腦死亡,家屬捐器官救活4人,醫生:大愛無邊
    施軍奎的妻子劉士美說:「我當時在工地上班,然後他同事給我打電話說人已經在醫院裡面,已經深度昏迷。」據劉士美回憶,她趕到醫院的時候,丈夫處於昏迷狀態,一直到去世都沒有醒過。當天早上丈夫外出的時候還好好的,怎麼就突然不行了呢了?施軍奎的父親施安邦說:「6點多時看著他帶著孫子去上街,他先送孩子去上學,再去上班。」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餘華「看到了嗎,媽媽,您挽救了這麼多生命,我真為您感到驕傲!我感覺您還在世界上某一個角落裡生活著,還在我身邊,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更好的延續!」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
  • 34歲瑜伽教練捐獻全部器官,她美的不僅是身體,更是一顆大愛的心
    被緊急送醫後,她被診斷為腦動脈瘤破裂,經過幾天搶救,還是沒能挽留她美麗的生命。她去世後,家人商量遵照她的心願,捐獻了她全部的器官,包括心臟、肝臟、腎臟、肺以及眼角膜,她的這些器官將讓7個人重獲新生或重見光明。
  • 父親推開門,瞬間忍不住了,裡面全是女兒器官的受捐者……
    6歲女孩捐獻器官救5人,父母聽說受捐者生活正常,忍不住淚流滿面。
  • 父親推開門瞬間淚奔,裡面全是女兒器官的受捐者:她的身後,還有137萬人
    丹丹被確診患有惡性腦膠質瘤,這個病情極為兇猛,僅僅數天之後,丹丹就在2015年1月5日的凌晨去世。世間最痛苦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更何況丹丹才僅僅6歲。沉浸在悲傷中的父母,想到了女兒從醫救人的夢想,做出了一個幫助他人的決定。他們同意捐獻女兒的器官:一個肝臟、兩個腎臟、兩隻眼角膜。
  • 宜蘭賣蔥油餅老伯捐消防車:我省20年 就是想救人
    74歲的宜蘭老人蘇萬吉,和妻子蘇林秀玉在頭城車站前擺攤賣炸蛋蔥油餅,積少成多,為鄉親捐消防車一輛。他表示自己省了20年,就是想救人。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74歲的宜蘭老人蘇萬吉和妻子蘇林秀玉在頭城車站前擺攤賣炸蛋蔥油餅,積少成多,存得百萬存款後,昨(24日)慨捐給宜蘭縣頭城鎮消防分隊添購救災車一輛,蘇萬吉說,自己被救護車救過,「所以想幫助更多人!」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經歷突如其來和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 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有的人走了,卻仍然活著!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他們深愛著世界他們的離開不是離去而是換個方式活著今年10月,麗江人小和在生命即將終結之時,捐出了自己的器官,讓4個人重獲新生。這個麗江人,也成了全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成功捐獻,幫助4人重獲新生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 眾人跳河救輕生女救人4義士今安在?
    但是,回憶起救人的瞬間,他們依然感慨不已——那河,那人,那事,成了他們生命旅程中一道閃亮的光。  不過,義士們也坦言,被救女子小劉至今未曾聯繫過他們,「哪怕一個電話,都沒有打給我們。說實話,她欠我們一句謝謝」。  7日晚,三明建寧人李海福和其他4位義士一起跳入內溝河,救一名輕生女。
  • 蚌埠:吳剛 奮不顧身跳水救人 眾多網友為他點讚
    12月14日下午,懷遠縣淝南鎮發生一起車禍,一輛三輪車連車帶人衝進路邊深溝內,駕車女子被困水中,生命危在旦夕,路過此處的好心人吳剛不懼刺骨的冷水,縱身跳入三米深的溝裡,和其他路人一起將女子救出。吳剛救人的視頻發到網上後,眾多網友為他見義勇為的行為點讚。
  • 上海一女子想不開跳河,七旬老人跳水救人,還為其送衣送錢
    12月3日,下午兩點半左右,唐某某正在自己家附近的莘城中央公園散步,他沉浸在太陽溫暖的照射中,慢慢的沿著小河邊的道路前行,卻突然發現,河裡有一個紅色的不明物體,由於距離較遠,他就拿出手機,找到相機功能拍了照後,放大圖片,這一看,河裡竟是一名落水女性。
  • 湖北女孩何蕾:為救老人29歲壯烈犧牲,所獲賠償全部用來做慈善
    而那個女孩的母親在親眼目睹女兒為救人而倒在血泊中的時候是多麼的絕望無助,她吶喊著女孩的名字,卻無人響應,隨後力竭昏闕。 有一個女孩叫何蕾 那個生命永遠停留在29歲的女孩叫何蕾,她出生於1980年,老家在湖北省的鐘祥,她從小就是一個優秀乖巧的好孩子,不需要父母老師費心的好學生。1998年,何蕾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武漢大學法學系。 2003年畢業後以更優異的成績來到來到湖北荊門掇刀區法院實習。
  • 央視《新聞聯播》近4分鐘講述《「一個人」的籃球隊》
    16歲的我捐器官救7人,他們組隊幫我圓籃球夢》,講述了「一個人」的籃球隊的故事:「16歲少年葉沙去世捐器官,5名受捐人帶他參加籃球賽」。在不久前落幕的WCBA(中國女子籃球聯賽)全明星正賽上,5位受捐者集體組隊參賽,他們目的只有一個,為籃球少年圓夢。《「一個人」的籃球隊》,是鄭州報業集團旗下的冬呱視頻發掘拍攝的原創作品。這位籃球少年,名叫葉沙。2月25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以《「一個人」的籃球隊:為愛圓夢 生命延續》為題,對他的故事進行了報導。人民日報、澎湃新聞等媒體平臺也進行了轉發。
  • 16歲少年捐器官救7人被拍成動畫片 拍攝素材來自溫醫大醫生
    溫州網訊 「葉沙,一個人的球隊」,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溫暖了億萬人。12月25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製作了《葉沙行星系》動畫片,這部片子在溫州醫科大學學生《葉沙行星系》漫畫繪本創意的基礎上,通過童話的形式將葉沙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 盤點平凡父親非凡愛 英國男子兩捐器官救幼女
    帶著腦癱女參賽  「世紀父親」美國密西根州男子裡克·范貝克帶著腦癱女兒馬迪參加半程馬拉松、鐵人三項等戶外比賽的畫面感動了無數人。  馬迪現年15歲,兩個月大時經診斷為腦癱患者。範貝克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記者:「馬迪的活動能力與3個月大的嬰兒一樣。我們知道為數不多她喜歡的事情之一是待在戶外。
  • 杭州一位女保安為救人,不顧寒冷跳到冰河中,讓人感動
    近日,杭州就有一位女保安,為緊急情況救人,不顧冰冷的河水,直接跳下去救人。這一舉動瞬間暖化人心,令廣大人民都在為她點讚。2020年12月1日下午13點左右,該事件發生在杭州一小區河邊。一個女人因為和家裡人吵架跳進了河裡,跳進河裡的女人和岸上的男人是夫妻。他們因為生活上的瑣事吵了架。
  • 人間大愛!安醫大研究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廣西3歲男童
    " 也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12 月 15 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 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將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 3 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廣州市正骨醫院急診科醫生丘遠軍,今年3月突發腦幹出血倒在工作崗位上,生命永遠定格在40歲,他的妻子梁曉寧回憶說,丘遠軍進入ICU後,她隔牆守著丈夫,不敢相信他們倆即將天人永隔。陷在悲傷裡的梁曉寧當時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撥通紅十字會器官捐贈的電話,為丈夫完成他生為醫者的最後一個意願——捐獻器官。  2003年,同為醫學生的梁曉寧和丈夫一起在武漢中南醫院實習。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