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解析早期胚胎發育的機制 或有望解釋人類早期妊娠失敗的原因

2021-01-08 生物谷

2020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多數的妊娠失敗都發生在胚胎非常早期的發育階段,有時候甚至在懷孕還沒有被檢測到的時候就會發生,這一關鍵階段通常發生在受精後一周左右,此時胚胎會植入母體子宮並開始以一種非常複雜的方式發育生長,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小鼠胚胎進行研究揭示了胚胎發育的架構以及促進胚胎在早期階段正常發育的結構。

圖片來源:Ed Uthman, MD/Wikipedia

本文研究結果或能為研究人員理解有些人群早期妊娠失敗提供一定的線索;當胚胎植入子宮後,發育中的小鼠胚胎會從球狀轉變為細長的杯狀結構,限制杯狀形狀的一種稱之為基底膜的特別堅硬的膜,基底膜是由胚胎中的一層細胞所產生,那麼就有人問了,既然胚胎被一層堅硬的膜包裹著,其又是如何生長發育的呢?

當使用高解析度共聚焦顯微鏡檢查胚胎時,研究者Zernicka-Goetz等人就在基底膜中發現了非常微小的穿孔結構,這些小洞僅會出現在經歷快速生長的部分胚胎結構上,這就讓研究人員更加確定這些小孔不可能是顯微技術的副產品或人工製品,研究者還發現,這些小洞實際上對於胚胎生長發育非常必要,其能鬆開收縮的基底膜結構,讓胚胎長得更大,這些孔狀結構還會隨著時間延續而不斷變化,當小鼠胚胎發育第六天時,這些孔狀結構會集中到胚胎細長杯狀的一側,而這一側稱之為原始條紋(primitive streak),這裡原始小鼠胚胎發育打破對稱並開始形成一排細胞的位置,這些細胞將會成為發育中機體從頭至尾的長軸狀結構,這就是胚胎發育非常關鍵的時刻。

研究者表示,隨著條紋一側細胞的生長,其就會分泌特殊酶類促進更多孔狀結構在基底膜上形成,最後這些孔狀結構不盡會允許細胞進行局部生長,而且當細胞遷移形成機體組織時,其還能作為細胞循環的「門戶」結構。最後研究者Zernicka-Goetz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對小鼠胚胎進行了深入研究,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闡明人類胚胎發育是否也存在相同的機制或奧秘,這或有望幫助研究者後期解釋很多人發生早期妊娠失敗的原因。(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Kyprianou, C., Christodoulou, N., Hamilton, R.S. et al. Basement membrane remodelling regulates mouse embryogenesis.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2264-2

相關焦點

  • 百奧智匯科學顧問湯富酬教授揭開人類胚胎成功著床發育的奧秘
    著床的失敗被認為是導致早期流產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對人類胚胎著床過程的研究一直受到技術限制,制約了我們對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理解。胚受精卵要通過多次卵裂,發育為由內細胞團和滋養層細胞組成的囊胚。囊胚一般是在受精卵第5天至第7天,黏附並逐漸融入子宮內膜而著床,才有機會繼續發育形成胎兒。而在這個圍著床時期,胚胎對子宮內的環境顯得特別敏感。約有五分之一以上自然妊娠的胚胎停止發育或造成流產。而利用輔助生殖技術進行胚胎移植,著床失敗率更高。是什麼樣的胚胎發育異常影響了其正常著床?
  • Nature重磅 | 專家點評,付建平團隊開發新技術,首次獲得可控的人類外胚層和羊膜發育的模型,造福數百萬女性
    大多流產發生在妊娠早期,大約是胚胎植入子宮內膜的時間,這主要是對一些妊娠早期的原因缺乏了解,尤其是植入期。 人多能幹細胞(包括hESC和hiPSC)以不同方式用於研究構成人胚胎和胎兒的各種類型的細胞。它們可以被允許自發分化以產生稱為胚狀體的細胞聚集體。或者,可以通過與生長因子的特定混合物孵育來指導它們的分化,以產生胎兒器官或特定胚層的3D模型。
  • 早期胚胎停育,多少人的痛!
    若是醫生通過陰道檢查發現宮頸有擴張了,那麼就說明流產是不可避免了,也被稱之為「難免流產」。不全流產是指有少量的組織已經排出了,但是仍然有部分組織物殘留在宮腔內。絨毛下出血通常表現為有陰道出血,超聲檢查發現胚胎和子宮壁之間有血塊存在,這是一種超聲的診斷。
  • 科學家揭示靈長類早期胚胎發育多能性的變化模式
    該研究通過單細胞轉錄組方法,分析了獼猴著床前胚胎發育過程中,早期細胞命運分化調控,並重點研究了四個囊胚發育階段(早期囊胚,中期囊胚,晚期囊胚,孵化囊胚)和上胚層細胞(Epiblast cells)多能性的動態變化。發現獼猴早期胚胎細胞命運決定模式和調控與人類胚胎極其相似,首次揭示了靈長類著床前胚胎中存在發育多能性由原始態(naive)向始發態(primed)的轉變過程。
  • 科學家發現角蛋白在早期胚胎發育中的不對稱分配與細胞譜系特化
    關於發育形成胎兒與胎盤的細胞譜系特化的具體機制,科學家們提出過幾種不同的理論。但是,在哺乳動物發育過程中,細胞極性分配的組分成分是否與非哺乳動物胚胎中類似發揮著不對稱遺傳命運決定因素的作用以及它們在早期胚胎發育與細胞異質性產生的關係尚不清楚。
  • 懷孕9周「胚胎停育」,孕早期胎停的7宗罪,孕婦避開,母子平安
    胚胎發育孕早期胚胎停育的原因發生胚胎停育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胚胎停育都能找到病因,仍有50%屬於病因不明。2、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是孕早期胚胎停育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在孕8周之前的胚胎停育裡佔50-60%,最常見的染色體異常包括21-三體、18-三體等。
  • 胚胎停止發育
    胚胎停止發育通常沒有很明顯的臨床症狀,有一些孕婦會表現為少量陰道出血、孕早期妊娠反應如噁心嘔吐、乳房脹痛等消失,但是早孕反應和乳房脹痛消失不一定是胎停,孕婦不能因為早孕反應和乳房脹痛去猜測胎停。造成胚胎停育的常見原因:1.
  • 早期妊娠稽留流產治療專家共識
    早期妊娠稽留流產(missed early miscarriage)是指妊娠≤12周,胚胎或胎兒已死亡並滯留在子宮腔內,未能及時自然排出。流產發生時,雖然胚胎已經停止發育,但是胎盤滋養層細胞可以繼續釋放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胚胎及組織物未排出,孕婦有或無流血、腹痛等臨床症狀,婦科檢查時宮頸口未開。早期妊娠稽留流產常常在超聲檢查時被發現。
  • 中國科學家解析人類巨核細胞的發育過程
    中國科學家解析人類巨核細胞的發育過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1 13:39:58 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周家喜、劉兵、石莉紅等研究人員合作解析人類巨核細胞的發育過程。
  • 宮外孕早期症狀
    宮外孕部位最多見於輸卵管,少數也可見於卵巢、宮頸等處,是指胚胎沒在子宮著床,而是其他部位發育,之後輸卵管破裂,引起大出血。這種病對母親的生命很有威脅。引起宮外孕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輸卵管炎及粘連,如慢性輸卵管炎、結核、子宮內膜異位等。
  • 細數胚胎著床失敗的6大原因!
    因為細胞表面可傳遞環境影響於胚胎,故細胞表面的變化可用攝取營養、分化、準備著床或有絲分裂來解釋。受精卵開始進行有絲分裂的同時,在輸卵管內借著輸卵管蠕動和纖毛推動,向子宮腔方向移動,約在受精後第3~4日,分裂成由16個細胞組成的實心細胞團,稱桑椹胚,繼續發育成為囊胚。
  • 解析人類卵細胞成熟機制 或有望幫助預防不孕和胎兒出生缺陷等疾病
    2019年10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解析人類卵子的成熟機制、成熟過程是如何發生錯誤的,或許有望幫助研究人員找到新方法來預防遺傳錯誤所導致的不孕、出生缺陷和妊娠失敗。生育問題是如今世界範圍內日益嚴重的問題,據WHO數據顯示,有大約十分之一的夫妻都存在生育問題,而隨著女性延遲生育的趨勢繼續發展,一些科學家們希望能夠通過深入研究解決人類不孕不育背後的生物學機制問題。
  • 劍橋博士小姐姐造「人造胚胎」,2篇Nature到手
    有了這個過程的模擬,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孕婦流產、嬰兒早期疾病的原因,比如先天性心臟病。連密西根大學教授、「中科大」校友——傅建平教授也為其點讚!劍橋大學團隊首次模擬「原腸胚形成」過程人類胚胎發育有三個過程,經過了受精卵、囊泡之後,就會變成原腸胚。
  • 【CSCB2021】分會場介紹—WLLA論壇:細胞器&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
    【CSCB2021】分會場介紹—WLLA論壇:細胞器&S01:胚胎早期發育調控與幹細胞多能性 2020-12-2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孕早期造成出血的原因
    在宮腔外著床的孕體,不能正常的發育,體內雌、孕激素的比例發生變化,造成蛻膜分離,導致不規則的陰道出血。子宮外孕要儘速處理,否則等胚胎愈來愈大就愈危險,甚至會因為子宮外孕破裂大出血而喪命。所以如果驗出有懷孕,卻一直有出血現象,就要前往婦產科檢查,以確定是否為子宮外孕或其他問題。2.流產一旦早期懷孕有出血等流產現象,在確定了宮內胎後會開給藥物以幫助安胎。
  • 孕早期出血不要慌
    鬼丫頭呀,在胎盤完全形成之前,胚胎著床並不穩定,因此很多因素都可造成流產。當流產發生時,胚胎與子宮壁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離,分離面的血管一旦破裂,就會造成陰道出血症狀。臨床上超過50%的孕婦可以安然度過懷孕初期出血這一關,成功地繼續妊娠;約30%的孕婦可能會發生流產;另外有近10%的孕婦可能是宮外孕或其他問題。
  • Nature丨基底膜重塑調控小鼠胚胎發生過程
    小鼠胚胎著床後早期呈現一個中空的圓柱形結構,由多能外胚層和胚外外胚層兩個毗鄰的組織構成,並被另一層胚外組織(髒壁內胚層)所覆蓋【4】。胚胎著床後,儘管被基底膜包圍,但外胚層和胚外外胚層仍沿著胚胎的近-遠軸生長,基底膜和這些組織之間的信號對於細胞極化和隨後的形態發生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基底膜在著床後胚胎發生中的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 胚胎著床過程全解析
    約在受精後第4~5日早期囊胚進入子宮腔並繼續發育成晚期囊胚。那麼,為什麼有些患者的胚胎成功著床,有些患者卻失敗了呢?究其原因在於:不是每個胚胎都具有完美的發育潛能的,不是每個子宮腔都張開臂膀擁抱胚胎的。
  • 盤點宮外孕症狀,早期發現宮外孕!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受精卵在遷移的過程中出了岔子,沒到或者遷移超出了宮腔,這就是在別的地方停留下來,就成了「宮外孕」,醫學術語叫異位妊娠,根據妊娠囊著床部位的不同,將異位妊娠分為卵巢妊娠,闊韌帶妊娠,宮頸妊娠,腹腔妊娠,以及佔了95%的輸卵管妊娠。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症,發病率約2%,是孕產婦死亡原因之一,如果暫時不考慮做母親,就要做好避孕,良好的避孕從源頭上杜絕了「宮外孕」的發生。
  • 大s因胚胎發育不全終止懷孕,熬夜、噪音、高齡等六大隱形殺手導致胚胎停育發生率越來越高
    近年來胚胎停育發生率也越來越高,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導致我們胚胎早早停育的「隱形殺手」。胚胎停育是指因受精卵缺陷或母體存在不利妊娠的因素,導致早期或中期胚胎死亡,全部或部分的組織留在宮腔內未能自然排出的一種病理性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