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孩子分開睡,影響親子感情、性格的建立

2020-12-21 佑佑兜兜媽媽育兒經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

前兩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大寶對他的爸爸說,「去睡小床。」

我內心正在竊喜還在想,這個孩子什麼時候長大了,居然主動說要去睡小床,要知道在他4歲左右的時候,也是提出了要去另外一個房間睡覺的想法,還非常的堅持。

結果真正等到自己去睡的時候,他卻一個人在房間裡偷偷的小聲哭泣,要不是我不放心進房間去查看他的狀態,還不知道他因害怕在那裡哭臉,於是我趕緊把他叫回來繼續一起睡覺,而他再也不提要一個人睡覺的事。

現時隔一年他也快5歲了,這時候的年齡確實也可以實行分房睡覺,且為了他的分房,我也特地買了一個上下床,可無奈他就是不睡,除非和我一起睡才行。

我暗自竊喜沒有多久,結果孩子又告訴他爸爸,是讓爸爸去另一個房間睡覺,因為幾個人一起睡很擠。

哈哈,原諒我躲在被子裡不厚道的笑了。

孩子有這樣的說法也很正常,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嫌棄胡先生下班比較晚,會打擾我們的睡覺,所以把他趕到另外一個房間去睡覺。

而胡先生也非常樂意這樣做,因為在另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他可以隨意的玩手機,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沒有人去管他,也不會有孩子的吵鬧打擾他的睡眠。

可是就在前幾天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太冷了,他嫌小床的床板太硬,不太舒服,又重新搬了回來,開始了我們4人睡一張床的生活。

因此,被擠在中間的孩子,就頗有怨言的說出這樣的話,但是,他不要忘了我才是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受害者」。

我總是要充當兩個孩子的一個夾心餅,經常睡覺的時候不是被左邊的手打到就是被右邊的腳踢到。

哎,誰讓他們兩個,誰都不肯兩人睡一起,非得讓我從中隔開,且每次早上我早早起床幾分鐘,大寶都會抱怨不要和弟弟一起睡。

話說到最後在孩子的吐槽之下,胡先生有沒有搬過去呢?並沒有,當然我覺得也沒有必要。

還有,為什麼不支持孩子和爸爸分開睡,其實有這一些原因。

1.影響親子感情的建立

很多的媽媽懷孕生子之後,有一些是會讓自己的老公搬離主臥室,甚至有一些會讓婆婆住進來,目的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還有一個是怕打擾老公的工作,讓老公休息不好。

其實這樣的做法,最主要的影響了親子感情的建立。

假如長時間孩子都是媽媽陪睡的一種狀態,孩子和媽媽一起睡,那麼慢慢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就會有一個意識,這個房間,這個床是我和媽媽的,爸爸不能一起睡。

2.影響孩子性格的建立

你會發現,孩子和誰一起睡,那麼對誰的感情就會很深,且從她身上學習的東西包括性格的建立,大多也是受陪伴最多的一個人的影響。

就比如我性格是比較急躁的,長時間的帶孩子,孩子也遺傳了我這個方面的性格。

因此,如果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那麼睡覺之前的一些父子小互動,爸爸身上的勇敢、獨立、冒險、自信,很容易影響到孩子。

3.影響爸爸對孩子責任感的建立

為什麼有很多的爸爸會吐槽孩子和自己不親?總是喜歡有什麼事都找媽媽,一是日常的陪伴比較少,二是有可能沒在一起睡的原因。

如果從孩子一生下來就搬離了主臥室,那么爸爸對父親責任感這一塊會有一點小小的缺失。

相反,從寶寶生下的一刻就一直陪在寶寶的身邊,經歷過給寶寶換尿片,餵奶,安撫寶寶睡覺,自然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就會和他很親密。

4.因孩子影響夫妻感情的建立

有一些媽媽對生下寶寶之後要不要和老公一起睡,會有一些糾結,其實我個人建議,寶寶在生下來之後,不建議分房而睡。

因為一旦分開了,你的老公在另外一個房間,看不到你為了寶寶,要頻繁的餵奶,頻繁的安撫,頻繁的清洗屁屁,一個晚上都睡不好覺。

對比醒來之後,他是精神奕奕,而你卻是滿臉憔悴,甚至累的變得有無理取鬧,偏偏老公還不理解。

如果他看見了,一起睡覺和陪同了,就能感同身受明白當媽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了。

佑佑兜兜媽媽總結

雖然我們4個人一起睡確實有些擁擠,但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夜卻更加的溫暖。

最主要這些天孩子有點咳嗽,又喜歡踢被子,兩人誰醒來也可以幫孩子蓋上。

睡前也可以小小的聊一下天,說一說,孩子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些事情,而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批評胡先生玩手機還不睡覺的問題。

其實他也會發現,有了我的監督,他睡眠的時間也更長,也就更有精力的投入白天的工作。

另外,對於孩子和他來說,有了短時間的交流和互動,肯定也會相處的更好。

至於孩子什麼時候願意和我們分房睡覺,那就等孩子做好了準備,讓孩子把內心的安全感建立起來再說吧。

相關焦點

  • 有了二胎後,大寶跟誰睡?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
    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同學琳琳在老大2歲時要了二胎,在懷孕時就開始給老大做心理建設,希望大寶能一同期待、迎接新成員。但孩子出生後,琳琳夜裡要頻繁起來照顧新生兒,怕影響老大的睡眠,就讓孩子和奶奶一起睡,這一睡不要緊,「二胎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 其實,夫妻過了50歲,分開睡有利於夫妻感情和諧
    就好比夫妻過了50歲之後,有些夫妻會選擇分開睡。有人覺得夫妻分開睡,一定是因為彼此沒有了感情,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夫妻過了50歲,分開睡反而有利於夫妻感情的和諧。在這些安靜的時刻裡,若總是遭到對方的打擾,夫妻感情肯定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就算是過了50歲,打擾也會一直存在,只是再也沒有那麼多的言語上的表達而已。尊重對方的愛好,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夫妻之間也就會少了很多的爭吵和怨言,自然也就有利於夫妻感情的和諧。
  • 孩子多大需要分床睡?最好不要超過最佳年齡,影響孩子發育
    關於孩子長大後什麼時候要跟媽媽分開睡的問題,是很多媽媽非常關注的育兒重點,有一些育兒專家提出孩子最好在3歲時就可以和媽媽分床睡了,最晚不超過6歲,對孩子有好處。 很多家長表示孩子太小,遲一點分房睡也沒關係,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那分房睡究竟有什麼好處呢?
  • 很不明白為什麼產後要主動和老公分開睡,難道寶寶是你一個人的?
    云云無奈的說道自從有了娃之後,晚上我就沒有好好睡個覺,一天晚上起個好幾次,白天還要帶娃,真是一刻也不得閒,我就不敢看我現在什麼樣子了。我說你老公呢?晚上怎麼不幫你照看一下。云云說:產後我就提出和老公分床睡了,照顧孩子畢竟是我的事,孩子晚上太鬧騰,怕影響老公休息,老公白天還要上班。
  • 孩子和父母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得重視
    所以她急忙帶孩子前去醫院進行了檢查,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情況後,認為孩子出現這些表現,可能是因為婷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好,所以才導致孩子在親子關係上,存在著一些問題。 但究竟是什麼是親子依戀關係,想必很多家長和婷婷一樣,對此毫不清楚,更別提與孩子建立正向的親子依戀關係了,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
  • 「一等夫妻分房睡,二等夫妻分床睡,三等夫妻...」:分開睡真的不是判斷夫妻感情的風向標
    @多肉肉:我們在孩子1歲時分房了,因為我實在無法忍受了,夜裡孩子鬧他根本聽不見,我還要忍他的呼聲。自從他去客房睡了,世界都安靜了,現在晚上睡覺孩子就讓爸爸出去,我真的覺得分開睡我輕鬆多了。@七月的風:生完娃後婆婆強迫分床睡,說兒子上班辛苦,影響休息,然後婆婆和我睡,等孩子大了,各自都習慣了,睡眠質量超級好。
  • 同床睡、分床睡哪個好?親子同床睡會造成哪些危害?
    寶寶出生後與爸爸媽媽分床睡,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同床睡,不同家庭有著不同的認知和做法,到底什麼時候跟孩子分房睡比較好?
  • 生完孩子後,你老公睡哪兒?分房睡真是判斷感情的風向標?
    好麼,除了交流孩子的日常,我倆就如同舍友一般。今天我數了下,我就說了5句話:『回來了啊。』『吃晚飯了。』『你給老大刷牙了嗎?』『幼兒園明天的元旦活動你別忘了去。』『我帶老二睡覺了,你別忘了把衛生間燈關了。』他也回了5個字『嗯』、『好』、『嗯』、『哦』、『行』。
  • 千萬別讓孩子和老人同床睡,理由只有這3個!
    你有沒有想過,這不是老人的問題,而是陪伴給予孩子安全感和信賴感的問題。由媽媽陪睡的孩子會和媽媽更親密,自然更聽媽媽的話。從這個角度來講,雖然孩子和誰睡跟性格優秀與否無關,但媽媽的陪伴、特別是睡前陪伴,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 三歲前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娃!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寶貝,都被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長大。當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經濟壓力比較大,他們在上班後都會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來照顧。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寶寶和誰待的時間越長感情就會越深厚,尤其是晚上跟著誰睡,就有可能和誰更親。而年齡越小的孩子,這樣的現象越明顯。
  • 寶寶小時候和奶奶睡,還是和媽媽睡,這個差別,直接影響性格
    這樣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很多老人不僅要白天照顧孩子,就連晚上也要和孩子一起睡,其實這種生活方式,不僅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都不是特別合適。讓我們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可愛的小貓咪我家婆婆身體還算硬朗,自從我有了二胎之後,就開始在家裡幫我帶孩子,由於兩個寶寶夜裡睡覺非常的吵,所以大寶晚上和奶奶睡,二寶晚上和我睡。
  • 夫妻長期分開睡,會影響「夫妻生活」?
    地球上的人口那麼多,為什麼偏偏是你們睡到了一起?都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同床共枕,是異性之間,最為親密的一種行為,也只有自己的伴侶才有資格這麼去做。但是,在結婚以後,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可能就會無法避免的,需要兩個人分開睡。聽上去似乎有一點殘酷,也讓人懷疑,如果長時間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夫妻生活?
  • 不同的人「陪睡」,會影響孩子未來性格?分房最好在幾歲前?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父母,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不同。對於同一個孩子,不同的人陪伴和教育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比如一對雙胞胎,一個和父母一起長大,一個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以後站在一起。不管他們外表的差異,他們說他們的脾氣和性格會不同。而且這種影響往往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所以從小陪伴孩子的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 孩子睡覺前,誰來「哄睡」最合適?最佳人選卻說:「我做不到」
    有的家庭可能因為父母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把照顧和陪伴孩子的任務交給了家中的老人,但晚上老人陪睡卻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孩子精力旺盛,會在床上不停的吵鬧、翻騰,纏著老人這樣做那樣,因為老人都較寵愛孩子,孩子不僅不能提早入睡,還會影響老人的作息,影響她們的健康。
  • 昆凌和5歲女兒分床睡,到了這個年齡,家長就要和孩子分床睡了
    在一次採訪當中,昆凌提及到自己的女兒已經5歲了,所以她和丈夫商量後決定與孩子分開睡。昆凌夫婦也早早為女兒準備好了房間。雖然昆凌和周杰倫也捨不得自己的女兒,但是為了孩子的長遠發展,夫妻兩人只能狠下心來與孩子分開睡。當她第一次要求女兒自己肚子睡覺的時候,女兒是拒絕的。
  • 孩子4歲半上中班,下學就黏著媽媽,晚上睡覺還把爸爸攆到客廳睡
    是的,如果孩子依附於父母中的一方,不僅會讓另一方嫉妒,還會或多或少地影響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不良影響。那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遲遲不肯分房睡帶來哪些影響?因為和父母睡在一起會讓你覺得更有安全感,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會降低很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孩子會在心理上依賴父母做事。輪到他獨立做事時,他會變得越來越軟弱。2、 孩子適應能力弱許多拒絕在單獨房間睡覺的寶寶會說「房間裡有鬼,不敢自己睡」。
  • 【親子瑜伽】健身又促進親子感情,趕緊收藏~
    ,同時讓您親身去體驗和挖掘自己和孩子的潛力,從一起練瑜伽中培養親情與默契,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習慣與性格,使其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發展。親子瑜伽分3歲以上和3歲以下兩種階段。一、樹式媽媽和孩子手牽手,各抬起一隻腳,將抬起的那隻腳搭在另一條腿的大腿內側,左右腳交替此動作。此動作可訓練孩子開始學習平衡。
  • 微閱讀 睡前親子共讀,幫孩子建立安全感
    除此之外,規律的生活習慣、重複性、可預期的行為都會帶給孩子安全感。每一個孩子都愛聽故事,父母若能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常常在睡前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將帶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和愛!孩子的愛和安全感被滿足了之後,他(她)也就有嘗試的勇氣,敢向世界大步踏出去!
  • 長期「分開睡」的夫妻,還有沒有真感情?來聽聽70後怎麼說
    有情感專家表示:中年夫妻一旦分床,那就很難再住到一起,儘管只是能讓自己有個安靜的空間,但分床太久夫妻情感自然會受到影響,看似是夫妻,實際上關係冷漠,到最後如同陌生人一樣。長期「分開睡」的夫妻,還有沒有真感情?小編採訪了三位70後,我們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 孩子6歲怕黑,不敢一個人睡,這些方法讓寶寶願意分床睡
    文 | 齊麗娟鄰居家小周有個六歲的男寶,孩子平時看著就調皮、任性,一直以來,我對他的印象都是膽大、敢於冒險,但直到前段時間和小周聊天時,我才知道,原來這個孩子並沒有我想像中那般膽大,甚至膽小到六歲的男孩仍是不敢一個人睡,一到晚上就爬上父母的床,而且還一定要擠在父母中間睡覺,這樣才能睡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