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
前兩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大寶對他的爸爸說,「去睡小床。」
我內心正在竊喜還在想,這個孩子什麼時候長大了,居然主動說要去睡小床,要知道在他4歲左右的時候,也是提出了要去另外一個房間睡覺的想法,還非常的堅持。
結果真正等到自己去睡的時候,他卻一個人在房間裡偷偷的小聲哭泣,要不是我不放心進房間去查看他的狀態,還不知道他因害怕在那裡哭臉,於是我趕緊把他叫回來繼續一起睡覺,而他再也不提要一個人睡覺的事。
現時隔一年他也快5歲了,這時候的年齡確實也可以實行分房睡覺,且為了他的分房,我也特地買了一個上下床,可無奈他就是不睡,除非和我一起睡才行。
我暗自竊喜沒有多久,結果孩子又告訴他爸爸,是讓爸爸去另一個房間睡覺,因為幾個人一起睡很擠。
哈哈,原諒我躲在被子裡不厚道的笑了。
孩子有這樣的說法也很正常,因為前一段時間,我嫌棄胡先生下班比較晚,會打擾我們的睡覺,所以把他趕到另外一個房間去睡覺。
而胡先生也非常樂意這樣做,因為在另一個我看不到的地方,他可以隨意的玩手機,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沒有人去管他,也不會有孩子的吵鬧打擾他的睡眠。
可是就在前幾天不知道是不是天氣太冷了,他嫌小床的床板太硬,不太舒服,又重新搬了回來,開始了我們4人睡一張床的生活。
因此,被擠在中間的孩子,就頗有怨言的說出這樣的話,但是,他不要忘了我才是這裡面最大的一個「受害者」。
我總是要充當兩個孩子的一個夾心餅,經常睡覺的時候不是被左邊的手打到就是被右邊的腳踢到。
哎,誰讓他們兩個,誰都不肯兩人睡一起,非得讓我從中隔開,且每次早上我早早起床幾分鐘,大寶都會抱怨不要和弟弟一起睡。
話說到最後在孩子的吐槽之下,胡先生有沒有搬過去呢?並沒有,當然我覺得也沒有必要。
還有,為什麼不支持孩子和爸爸分開睡,其實有這一些原因。
1.影響親子感情的建立
很多的媽媽懷孕生子之後,有一些是會讓自己的老公搬離主臥室,甚至有一些會讓婆婆住進來,目的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還有一個是怕打擾老公的工作,讓老公休息不好。
其實這樣的做法,最主要的影響了親子感情的建立。
假如長時間孩子都是媽媽陪睡的一種狀態,孩子和媽媽一起睡,那麼慢慢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就會有一個意識,這個房間,這個床是我和媽媽的,爸爸不能一起睡。
2.影響孩子性格的建立
你會發現,孩子和誰一起睡,那麼對誰的感情就會很深,且從她身上學習的東西包括性格的建立,大多也是受陪伴最多的一個人的影響。
就比如我性格是比較急躁的,長時間的帶孩子,孩子也遺傳了我這個方面的性格。
因此,如果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睡,那麼睡覺之前的一些父子小互動,爸爸身上的勇敢、獨立、冒險、自信,很容易影響到孩子。
3.影響爸爸對孩子責任感的建立
為什麼有很多的爸爸會吐槽孩子和自己不親?總是喜歡有什麼事都找媽媽,一是日常的陪伴比較少,二是有可能沒在一起睡的原因。
如果從孩子一生下來就搬離了主臥室,那么爸爸對父親責任感這一塊會有一點小小的缺失。
相反,從寶寶生下的一刻就一直陪在寶寶的身邊,經歷過給寶寶換尿片,餵奶,安撫寶寶睡覺,自然在這種情況下,寶寶就會和他很親密。
4.因孩子影響夫妻感情的建立
有一些媽媽對生下寶寶之後要不要和老公一起睡,會有一些糾結,其實我個人建議,寶寶在生下來之後,不建議分房而睡。
因為一旦分開了,你的老公在另外一個房間,看不到你為了寶寶,要頻繁的餵奶,頻繁的安撫,頻繁的清洗屁屁,一個晚上都睡不好覺。
對比醒來之後,他是精神奕奕,而你卻是滿臉憔悴,甚至累的變得有無理取鬧,偏偏老公還不理解。
如果他看見了,一起睡覺和陪同了,就能感同身受明白當媽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了。
佑佑兜兜媽媽總結
雖然我們4個人一起睡確實有些擁擠,但是在這個寒冷的冬夜卻更加的溫暖。
最主要這些天孩子有點咳嗽,又喜歡踢被子,兩人誰醒來也可以幫孩子蓋上。
睡前也可以小小的聊一下天,說一說,孩子在學校裡發生的一些事情,而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批評胡先生玩手機還不睡覺的問題。
其實他也會發現,有了我的監督,他睡眠的時間也更長,也就更有精力的投入白天的工作。
另外,對於孩子和他來說,有了短時間的交流和互動,肯定也會相處的更好。
至於孩子什麼時候願意和我們分房睡覺,那就等孩子做好了準備,讓孩子把內心的安全感建立起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