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二胎後,大寶跟誰睡?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

2020-12-14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家裡有了「老二」後,本來以為兩個娃會「相親相愛」,結果卻是「相愛相殺」,甚至大打出手。二胎的到來,讓曾經獨享萬千寵愛的大寶狀況頻出。

尤其是到了晚上,剛出生的二寶需要被照顧,自然是和媽媽睡,侵佔了原本屬于大寶的領地,而大寶和誰睡就成了問題

有了二胎後,大寶跟誰睡?睡錯影響孩子心智和性格,別不當回事

同學琳琳在老大2歲時要了二胎,在懷孕時就開始給老大做心理建設,希望大寶能一同期待、迎接新成員。

但孩子出生後,琳琳夜裡要頻繁起來照顧新生兒,怕影響老大的睡眠,就讓孩子和奶奶一起睡,這一睡不要緊,「二胎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在平日裡,老大已經感受到,大家對他的關注度下降,特別是爸爸媽媽都圍繞著新出生的小弟弟,不再給他講睡前故事、也不一起出去玩。

分開睡成為一個導火索,讓老大的情緒徹底爆發,對分開睡的反應特別激烈,每天都大哭大鬧地找媽媽,甚至對弟弟出現攻擊行為,還趁大人不注意打弟弟

琳琳和丈夫看到後,處於「護小」心理,總是一邊制止老大打老二,一邊呵斥,而老大也因為爸爸媽媽的偏心,越來越討厭弟弟,形成惡性循環。

後來老二長大開始放抗,琳琳每天都要處理兩個男孩間的爭鬥,筋疲力盡,實在忍不住後便在寶媽群裡求助,有經驗的寶媽一針見血地指出:一開始就不應該讓老大和奶奶睡。

二胎出生後,孩子會把和爸爸媽媽分開睡,看成是被排斥的信號,心裡很恐慌,才會想通過一些破壞行為,來引起父母對他的關注。

二胎出生後,大寶的四種表現是在向父母求助,家長要及時關注

對于大寶來說,家裡增加新成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心裡的緊張和害怕高於期待,負面的情緒會增加。其實,大寶的一些表現背後都隱藏著求助,父母要及時發現正確面對,才能有效化解大寶的不良情緒。

行為表現情緒低落、哭鬧、非常抗拒有老二。

背後原因:自尊受到傷害,失去關愛。

採取措施:父母擁有要不要老二的決定權,但是老大有知情權;家長平靜地接受並允許孩子釋放負面的情緒;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設和疏導;不建議有了老二後,把老大送回老家。

行為表現出現行為倒退,用奶瓶喝奶、尿褲子、要陪睡等。

背後原因:內在壓力大,尋求關注。

採取措施:接納並允許孩子的倒退行為;帶老大回顧他的嬰兒時光;給老大單獨的陪伴時間。

行為表現:趁大人不注意打老二,喜歡動手。

背後原因:拿兩個孩子比較、偏心、經常讓老二讓著老二。

採取措施:父母不要在孩子衝突時,對老大抱怨、指責、侮辱和貶低;保護好沒有行為能力的孩子;認識到兩個孩子,都是獨立的,不具比較性;尊重老大的決定和物權;正確區分孩子間發生衝突還是攻擊。

行為表現:討好父母、承擔弟妹的養育責任。

背後原因:存在重男輕女、缺乏界限感、尋求關注。

採取措施:不給孩子隨意貼標籤,不帶有目的性讚揚孩子;家務不能讓最大的孩子承擔,每個孩子都需參與;育職責由父母承擔,不能強加給孩子;營造寬容的家庭氣氛。

大寶和二寶年齡相差不多,家長一定要平衡好「跟誰睡」這個問題

有個二胎媽媽提到,生完老二後,讓老大和姥姥在另一個房間睡。有一天,她正在哺乳時,就看到老大倚在門邊,看著她和老二,然後怯生生地問了句:「媽媽,你不要我了嗎?」那一刻馬上淚如雨下,再辛苦也把老大接回來。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有了老二後,還一個房間裡睡,新生兒睡在單獨的嬰兒床裡,大寶依然和爸爸媽媽一起睡,大寶由爸爸來多照顧一些。如果新生兒晚上吵鬧,可以帶到客廳安撫,等不哭睡著了,再帶回臥室中。

都說一碗水難端平,但當父母的要儘量做到,對兩個孩子不偏不倚。

討論話題:二胎媽媽們,你們如何安排兩個孩子的睡覺問題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爸爸和孩子分開睡,影響親子感情、性格的建立
    我總是要充當兩個孩子的一個夾心餅,經常睡覺的時候不是被左邊的手打到就是被右邊的腳踢到。哎,誰讓他們兩個,誰都不肯兩人睡一起,非得讓我從中隔開,且每次早上我早早起床幾分鐘,大寶都會抱怨不要和弟弟一起睡。話說到最後在孩子的吐槽之下,胡先生有沒有搬過去呢?並沒有,當然我覺得也沒有必要。
  • 兒子睡臥室父母睡廚房,一家四口擠24平小屋,網友:你憑啥生二胎
    」客廳只有13平米,而衛生巾是3平米,換算下來臥室和廚房加一起也就只有8平米。正是生活在這種艱辛的環境下,兩個孩子的成長並不順利。特別是大兒子,性格內向、甚至有些自卑,不喜歡跟別人說話。父母想生二胎,不妨先考慮自己的空餘時間生完二胎,母親又要坐月子、又要照顧二寶,她還有沒有上班的時間?如果母親上班後,老人又不在身邊,孩子誰來看管?
  • 孩子小時候跟誰睡最好?三種選擇的影響各不相同,你會選哪個?
    孩子性格的養成,跟小時候的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生活中大家可能會發現,小時候孩子跟誰一起睡,他就會跟誰的親密度最高,且性格和行為也會深受其影響。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碌,孩子就交給家裡的老人帶,久而久之,孩子對爺爺奶奶就產生了依賴的感情,自然而然就對父母疏遠了,這樣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也是非常不利的。小時候孩子跟誰睡,才對他最有幫助呢?
  • 寶寶小時候和奶奶睡,還是和媽媽睡,這個差別,直接影響性格
    這樣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老人身上,很多老人不僅要白天照顧孩子,就連晚上也要和孩子一起睡,其實這種生活方式,不僅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都不是特別合適。讓我們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可愛的小貓咪我家婆婆身體還算硬朗,自從我有了二胎之後,就開始在家裡幫我帶孩子,由於兩個寶寶夜裡睡覺非常的吵,所以大寶晚上和奶奶睡,二寶晚上和我睡。
  • 「孩子不能和老人一起睡!」從小跟誰一起睡,真的會影響一生嗎?
    即使是決定孩子晚上跟誰睡這件小事,對於大部分媽媽們來說,也是如臨大敵。小丁作為一名新晉寶媽,時刻都能感受到帶孩子的不容易。經過了三個月的相處,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密。可是未來昂貴的育兒成本,讓小丁只能選擇回去上班。
  • 孩子跟誰睡都一樣?跟老人睡的弊端別忽視,寶媽要想好
    倒不是媽媽們不想,而是實在生活的壓力很重,不忍心讓老公一個人去抗,也為了能夠給孩子更好的物質生活和教育資源,媽媽們不得不外出工作。所以由誰來照顧孩子就成了很關鍵的問題,近些年保姆虐待孩子的安全問題頻發,讓很多家長不放心把孩子交給陌生的保姆照顧,所以最終的結果就不得不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來照顧。
  • 二胎家庭睡覺大作戰:你不睡我不睡,全都別想睡!
    文/良方二胎政策放開後,要二胎的越來越多了,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生了二胎。但是隨著二胎而來的,不止是喜悅,還有兩個孩子的睡眠問題。如何處理好兩個孩子的睡眠問題,成了二胎家庭的大難題。兩個孩子的作息時間不同二胎家庭,兩個孩子之間一般都會有年齡差,兩個孩子的作息時間完全不同。甚至是雙胞胎家庭的兩個孩子,作息也不一定一樣。比如同事李姐家的孩子,大的八歲,正在上小學。小的一歲多。
  • 多陪孩子睡可以修復安全感?錯,分床睡對孩子的好處會更多
    可可是一位二胎媽媽,大寶6歲,小寶一歲半,由於先生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出差,白天,可可要上班,請了小區一個親戚幫忙照顧孩子,晚上回來,除了要給小寶洗澡、餵奶、洗衣服、哄睡,還要陪大寶玩遊戲,講繪本,陪睡。
  • 為啥生二胎後很多大寶會一夜長大?懂事假象背後,是父母愛的偏移
    「文/暮沐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二胎寶媽,都會發現生了二胎以後,大寶每天不再像以前一樣開心,反常的行為,好像變了一個性格,突然之間就「長大」了。如何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關照二寶的同時,還能顧及到大寶的成長?想到這一系列問題,寶媽別再頭疼了,靜下心來,小編帶你一一解讀,生二胎後,大寶的種種反常,「懂事」假象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麼。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跟父母分床睡,最好別超出最佳年齡段
    孩子多大跟父母分床睡?李玫瑾:超出最佳年齡段,影響成長發育。面對孩子分床這件事,真是令不少家長頭疼,有的家長頭疼的是給孩子分了好幾次都沒能成功,甚至有的孩子都10幾歲了還和父母擠在一張床上。
  • 趴著睡、側著睡、大字型睡,孩子的不同睡姿,暗示將來性格的不同
    睡眠對於孩子來說和吃飯、運動同樣重要,睡覺時間夠不夠,睡覺質量好不好,可以直接決定孩子的身體發育。其實睡覺除了能影響孩子的健康之外,睡覺的姿勢還能直接反應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總是採取同一種睡姿的話,就能夠準確地看出將來的性格。所以睡姿不同的孩子,其實性格也會有很大差異。
  • 孩子3歲前跟誰睡很重要,關乎到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別做錯了
    孩子3歲前跟誰睡很重要,關乎到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別做錯了幸運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比如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感,那麼孩子將來很容易變成缺乏安全感的、性格敏感的人。孩子3歲前跟誰睡很重要,關乎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家長不在意,那麼孩子可能會內心缺乏安全感,變得自卑敏感。
  • 「分床睡」別只看年齡,孩子出現這幾種表現,就該分床睡了
    而對於晚熟的孩子,應當延後他們與父母分床睡的時間。父母應當針對不同的孩子的性格和成熟度,做出不同的反應。為什麼要和孩子"分床睡"?你明白這些好處嗎?1.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孩子的獨立意識是最重要的一點。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走上獨立的道路",美國教育家羅伯特也說,現代兒童教育有十大目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獨立。
  • 從小睡枕頭和不睡枕頭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差距?寶媽別鬆懈
    眾所周知,剛出生的寶寶有兩個生理特點:①寶寶的頭部幾乎和肩部一樣寬,頭部比較大,脖子比較短。②寶寶的整個身體的脊柱呈現一個微微向後彎的C型,寶寶的頭部和背部在同一個水平面上。>4歲的寶寶,脊柱已經可以發育成上下彎曲的曲線;到了孩子13歲,他們的脊柱已經發育成跟成人相似的曲線。
  • 三歲前孩子跟誰睡,就是誰的娃!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寶貝,都被爸爸媽媽以及爺爺奶奶捧在手心裡長大。當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的經濟壓力比較大,他們在上班後都會把孩子託付給老人來照顧。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寶寶和誰待的時間越長感情就會越深厚,尤其是晚上跟著誰睡,就有可能和誰更親。而年齡越小的孩子,這樣的現象越明顯。
  • 孩子「睡枕頭」和「不睡枕頭」差別大,家長別做錯害了孩子還不知
    醫生說寶寶的頭睡偏了,說是家人沒有照顧好。於是,閨蜜就納悶,定型枕很早就用上了,怎麼還會這樣。其實,很多新手寶媽都不清楚,在要不要給孩子用枕頭這件事情上,學問還是蠻多的。稍不注意,可能就做錯了。而孩子「睡枕頭」和「不睡枕頭」差別也很大,這些知識家長們也是需要了解的。
  • 二胎媽媽常說:「哥哥要讓著弟弟」的話,長大後孩子會怎樣
    「你別再打弟弟了,等他長大了,你就過不過他了」。「你不能欺負弟弟」。胡可在《說出我世界》節目講述,自己生育老二後,她也常常對安吉說:「你是哥哥,你要讓著弟弟」。家裡有2個孩子的家庭,我相信這幾句話,是家長經常對大寶說的話。
  • 自從有了二胎,我和老公變成了隔壁屋的兄弟!
    寶媽群裡的辰媽發了一條視頻,瞬間把平時潛水的二胎媽媽們都炸了出來。原來這是一條講中國夫妻分床睡的視頻,它是這麼說的:夫妻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人睡一屋,即使開著門,也誰也不進誰的屋,白天好夫妻,晚上中國好鄰居!
  • 長期失眠睡不踏實?除了脾虛,也許是它在「作怪」,別不當回事
    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保證優質充足的睡眠,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這樣才有利於促進各項器官進行排毒與代謝,維持人體正常的功能運轉。但是近些年來,出現失眠的人群也是越來越多,這樣也會導致體內內分泌紊亂,增加患病風險,所以在平時,也要注重適當的調控。
  • 林心如被女兒小海豚催生二胎:生不生二胎,關鍵看大寶?
    你看,去徵求老大的想法後,他們不僅同意,還會擔負起責任。這麼說,好像老大的想法很重要。確實,老大的想法重要,但並不是重點。重點是父母能在二胎中做到平衡,賦予老大「責任」,讓大寶不焦慮。每每看到鄧超和孫儷的兒子、女兒和睦相處,大家都羨慕不已。孫儷也經常在微博上分享等等和小花溫馨有愛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