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豆升水競爭持續加劇,巴西豆農持續惜售

2021-01-20 知行合一仁和諮詢
國際大豆升水競爭持續加劇,巴西豆農持續惜售

  自4月下旬以來,伴隨著巴西大豆貼水的持續上漲高企,中國廠商並未積極採購,而在阿根廷和美西市場有所斬獲。而事實上,對於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面而言,在美豆新作播種面積持續擴張的背景之下,巴西豆農的嚴重惜售局面,則加劇了行情的複雜性和市場各方的博弈性。巴西豆農更願支付倉儲費用,而不願按照當前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但臨近收穫尾聲,大豆銷售步伐的緩慢,可能導致其倉儲狀況進一步惡化,尤其是玉米出口季又將臨近。


  對於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面而言,現階段巴西豆農仍在嚴重惜售,而農戶對於2016/17年度大豆銷售步伐的緩慢,可能致使其倉儲狀況的進一步惡化。農戶更願意支付倉儲費用,保留大豆,而不是按照當前低迷的價格出售,他們希望今後價格改善。銷售步伐緩慢致使倉庫裡堆滿了大豆。在馬託格羅索州地區,當地大豆價格為每60公斤袋47-49雷亞爾,約合每蒲6.90美元到7.20美元,低於成本線,因而農戶根本沒有出售意向。而糧商們意識到自己在和農戶的價格談判中佔據上風而壓價收購,則更加劇農民惜售情緒。


  之前南美新豆豐產上市賣壓導致巴西大豆貼水的持續下跌,也成為包括中國廠商在內的國際大豆買家在貼水市場大舉掃貨的主要原因;而伴隨著巴西農民持續惜售以及雷亞爾堅挺於3,1附近,巴西大豆貼水持續上漲,因而自4月下旬以來,中國廠商暫時從巴西市場中退出,轉而在阿根廷和美西市場有所斬獲。目前阿根廷、美西與巴西大豆貼水價差已有所縮小,從CNF報價比較來看,美西大豆6/7月船期報價上周末為+120N,阿根廷6月船期大豆報價+108N,7月+120N,而同期的巴西大豆船期報價則依然高達130N~150N之間。而目前若無盤面的配合,巴西農民將繼續惜售。


  周三美豆收盤下跌,因為美國可能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巴西雷亞爾匯率走軟。而鑑於中國還有不少5-6-7月船貨需要採購,除非巴西農民選擇在玉米出口季來臨前積極拋售大豆,否則中國廠商仍將詢盤阿根廷或美西,並對美豆價格形成支撐。當然國際大豆買家也並不急於大舉採購美豆新作,市場仍將持續觀察美國新季玉米大豆的播種進展,以決定進一步的採購策略。


  美國可能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巴西雷亞爾匯率走軟,多重利空拖累昨晚美豆期價連續第二日下跌,今日連豆粕跟隨下跌,加上國內基本面壓力猶存,今日豆粕現貨行情也延續前一日溫和回落態勢。


  美豆連跌兩日,殃及國內豆粕市場

  日前一位川普政府資深官員透露白宮正醞釀一份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行政令草稿,如若成真,屆時或不利於美國農產品出口,加上巴西雷亞爾急挫1.5%可能促使部分巴西農戶加快大豆銷售步伐,另外土地潮溼導致美國玉米播種延遲,使得美國大豆播種超預期的擔憂瀰漫市場,昨晚CBOT大豆期貨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其中7月期約收低8.50美分,報收956.50美分/蒲式耳。


  基本面壓力猶在,國內豆粕行情或承壓

  近期進口大豆將集中到港,5月份大豆到港預期高達900萬噸,6月份預期850萬噸,創歷史同期新高,油廠開機率隨之不斷提高,本周壓榨量或達到183萬噸,下周或突破190萬噸,達到超高水平,華北及山東豆粕供應偏緊局面逐步緩解,豆粕庫存量止降回升,截止上周末沿海豆粕庫存61.72萬噸,周比增幅4.43%,預計本周還將進一步提升,基本面壓力仍存。


  養殖業恢復較慢,蛋白粕需求略顯不振

  雖然進入4月份後,國內養殖業處於緩慢回暖期,但恢復速度較慢,仍不如往年,而南方水產養殖雖然開始啟動,但還不足以消化當前龐大的豆粕產量。且飼料企業並不看好後市,入市較為謹慎,以消耗庫存為主,大多隨用隨買。

  正是以上不利因素影響下,今日國內豆粕現貨行情延續昨日回調之勢,整體後市不容樂觀。不過美國大豆正處於播種期,天氣炒作或仍可能發生,播種期的天氣升水將限制美豆短線跌幅,目前看來940美分附近仍有支撐,且近期進口大豆成本相對較高,而油脂價格低迷,促使油廠挺粕意願相對增強,預計豆粕暫難有大的下跌,短線或跟盤震蕩小幅回調整理。


聲明:仁和諮詢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繫文章編輯進行修正。仁和諮詢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

相關焦點

  • 巴西豆農持續惜售,推動國際大豆市場貼水競爭持續加劇
    而事實上,對於國際大豆市場基本面而言,在美豆新作播種面積持續擴張的背景之下,巴西豆農的嚴重惜售局面,則加劇了行情的複雜性和市場各方的博弈性。巴西豆農更願支付倉儲費用,而不願按照當前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但臨近收穫尾聲,大豆銷售步伐的緩慢,可能導致其倉儲狀況進一步惡化,尤其是玉米出口季又將臨近。
  • 巴西豆農2020—2021年度的利潤將接近70%
    巴西《農業頻道》11月24日報導,農業諮詢機構TFagroeconômica分析認為,在2020—2021年度,即使將巴西豆農的生產成本按80雷亞爾/袋(60公斤)的高估值來推算,由於豆農出售大豆的平均價格將超過130雷亞爾/袋(60公斤),巴西豆農的利潤預計將接近70%。
  • 巴西新季大豆進入播種前期,七大因素左右農民種植意願
    匯易根據國際各機構預測顯示,2018/19年度巴西農民將會連續第12年增加大豆種植面積。中美貿易戰使得中國在巴西大豆市場表現出強勁需求,而在盈利豐厚的2017/18年度之後,2018/18年度的種植生產成本料將在10%的範圍增加,當然即使利潤率下降,大豆依然為農民提供了較高的收益機會,這可能會導致巴西南部全季玉米與大豆爭地的持續。
  • 主產區天氣持續乾旱 巴西大豆和玉米產量被下調
    巴西穀物分析機構Celeres稱,因巴西南部部分地區異常乾燥天氣令作物減產,2011/12年度大豆(4373,25.00,0.57%)產量為7444萬噸,低於12月預估的7561萬噸。  綜合媒體1月9日消息,Celeres在一份周度報告中稱:「拉尼娜現象引發的天氣問題導致巴西南部地區在12月期間出現嚴重的乾旱,導致產量可能減少。」
  • 最新,巴西最大大豆產區已售出近7成大豆!此前獲中國100萬噸訂單
    來源:金十數據今年1月,巴西的大豆出口量僅150萬噸,遠低於前一個月的344萬噸。1月是巴西2019/20作物年度的最後一個月,以這樣慘澹的成績收尾,巴西顯然並不甘心,因為據媒體17日消息,巴西農民正在加快對華銷售大豆的速度。
  • 大豆變「金豆」 身價創下18年來最高
    大豆變「金豆」,農民更加惜售;貿易商收豆艱難;加工企業無奈之下縮緊銷售,甚至被迫停產,以此消化高企的原料成本。「豆圈」盛傳,大豆今年「豪橫」了,毛糧每斤會突破3元。然而,一切似乎才剛剛開始。惜售不賣 近六成豆還在豆農手中寶清豆農老王今年收穫的大豆,只賣了四成,還有六成在手裡「攥著」。最近怕貿易商找上門來,老王還關了手機,玩起了「失聯」。眼瞅著豆價火箭式上漲,老王一邊悔青了腸子:沒沉住氣,以2.45元/斤早賣了那四成;一邊堅定地認為:手裡的那六成一定會衝破3塊錢每斤,能多掙點。
  • 巴西大豆出口環比大降美國出口翻倍 國產大豆價格繼續上漲
    來源:九哥財經據來自巴西經濟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0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為2,492,896噸,比9月份減少44%,比去年同期減少50.9%。這表明,隨著巴西國內大豆庫存的下降,其未來出口數量將繼續保持大降的勢頭。
  • 雷亞爾「潰不成軍」,巴西豆價已遠超種植成本,今年真是啥事都少見
    另一方面巴西國內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大選前景的撲朔迷離也是導致雷亞爾持續貶值的重要因素。截至5月2日,雷亞爾進一步貶值至3.55133,較年初貶值7.4%,較今年1月14日高點3.14677貶值幅度達到12.85%。而雷亞爾貶值,加之強勁需求則推動巴西豆農進一步加快預售步伐。
  • 外媒:華為5G為巴西豆農插上科技翅膀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據路透社巴西利亞12月3日報導,巴西農業州戈亞斯州當地時間周四推出一個試點項目,通過使用中國華為公司提供的5G技術和設備來提高生產率並針對作物疾病採取快速行動。華為巴西市場總監蒂亞戈·豐特斯表示,5G通信將使生產商能夠通過安裝在農田、收割機和無人機上的傳感器收集信息,這樣就可以方便地與氣象和溼度數據進行交叉對比,從而改進作物生長。
  • 大豆價格創18年新高!中國對美進口激增200%,價格卻越來越貴?
    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每年進口大豆量達到8000至9000萬噸。而為了降低貿易風險,一方面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擴大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另一方面則堅持推動大豆進口多元化,美豆、巴豆陸續來華。不過,即便今年國產大豆產量及進口大豆數量雙雙創歷史新高,大豆的身價卻越來越「金貴」。
  • 美豆對華出口激增200%,巴西欲使用華為設備提高產量卻被搶佔先機
    巴西試用華為5G設備提高大豆產量根據最新消息稱,巴西新推出一個針對大豆生產的試點項目,即通過使用華為提供的5G技術和設備來提高大豆的生產量,並且能夠更有效地解決農作物疾病問題。這項面向豆農的農業支持程序推出之際,正是巴西官方考慮將華為設備排除在該國的5G網絡建設之外的關鍵時期。美方曾向巴西承諾,願意資助巴西電信公司購買除了華為以外供應商的5G設備。
  • 分析:全球大豆市場供需解讀
    主要利好因素為:國際大豆價格暴漲,種植利潤大增,激發各國大豆種植積極性,且今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突擊,疫情情況下導致更多的人失業,從而進一步激發了農業方面的發展,大力加大大豆種植及生產。其主要產國美國、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產量均呈增長態勢。
  • 豆粕期貨供應面—巴西大豆產量比上年增長2.2%
    受拉尼娜天氣的現象,巴西和阿根廷部分地區持續乾旱,不僅耽擱2020/21年度大豆播種,同時還影響到大豆作物初期生長。雖然近段時間一些地區出現了降雨,但是其他地區依然乾旱,引起市場擔心2021年全球大豆供應持續緊張,尤其在中國需求旺盛的情況下。
  • 巴西大豆基本種植完畢 豆粕路在何方
    但巴西大豆的種植進展不順利,可能成為新一輪價格上漲的推動原因。本文就巴西大豆現狀詳細分析了巴西大豆對豆粕成本的影響。  資料來源:  總體來說,近期巴西天氣條件較差,但由於前段時間的降水,目前影響暫且不明顯,還需要看後續乾旱天氣是否持續。  巴西大豆主產區累計降水距平  資料來源:World Ag Weather
  • 中糧國際:未來五年在巴西頭號大豆產區的大豆收購量提高一倍
    隨著中國大豆需求量不斷增加,中糧國際(COFCO International)計劃未來五年在巴西頭號大豆產區的大豆收購量將提高一倍。據路透社報導,馬託格羅索州Pedro Taques日前來到中國,和中糧以及鵬欣集團商議在巴西投資等事宜。
  • 國際大豆價格再創新高 美國要踏上巴西的老路?
    時至今日,我國對美國大豆的進口仍在持續中,這也導致美國大豆價格持續走高。最新數據顯示,目前1月份美國大豆的進口成本集中在4000元/噸左右。另據從美國農業部周度出口銷售報告來看,截至12月17日,美國大豆銷售總量(包括已經裝船和尚未裝船的銷售量)達到5410萬噸,而去年同期為2990萬噸。這其中,有3200萬噸的大豆是銷往中國。由於龐大的銷售數據,美國農業部在最新的供需報告中,將美豆的庫存數量調減至478萬噸,這一數值也是近七年的低點。
  • 大豆變「金豆」,如此豪橫的上漲還能維持多久?
    最近三天,國內大豆再次上漲達100元/噸,直接創下了18年以來歷史最高價,使得大豆真的變成了「金豆」,農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惜售了,而是現在給多錢都不賣的節奏,貿易商收豆難就不說了,最近甚至有南方企業被爆出因為缺乏大豆而被迫停產的消息。面對如此瘋狂的「金豆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今年的「金豆豆」頂點在哪?後期還有多少的上漲空間?
  • 巴西大豆生長進入關鍵期
    巴西的夏季天氣正在改善,但在許多地區,總體降雨量仍低於平均水平。降雨以零星陣雨的形式出現,而不是一年中這個時候典型的覆蓋範圍廣的降雨。
  • 大豆供應趨緊 油脂上行驅動仍強
    印尼增產較為順利,庫存10月底升至608.2萬噸,增幅較大(+13.8%),印馬庫存總和達到近六年最高值,不過11月起印尼進入減產周期,供應壓力逐漸緩解,後期出口增加將進一步消化印尼庫存,持續關注東南亞降水狀況。
  • 國際科技丨華為5G讓巴西驚喜,美代表臉色鐵青離開,愛立信才醒覺...
    但隨著科技創新持續進步,中國在這一領域優勢越來越明顯,5G通訊技術讓美國深感危機。為維持其霸主地位,美國大力打壓中國5G技術,先是全方面制裁華為,接著散播中國5G技術不安全謠言,轉而支持愛立信、諾基亞等通訊設備巨頭,不過事實證明,又一國家用試驗幫中國5G技術進行一次公開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