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一開始工資不高,但這份工作很有前途!」該如何選擇?

2020-12-14 勵變演講表達思維

劉明是一名程式設計師,但工作經驗尚少,只有2年的工作經驗。年前,他想換一份工作,所以去面試了一家公司。

在面試的過程中,大家聊得很好,雙方都覺得很滿意。

劉明心想,如果這家公司的工資還不錯的話,就來這裡上班吧!

可是,面試官卻對劉明說:「綜合下來,我們對您是比較滿意的,也希望您能夠加入我們公司!但實話實說,這份工作一開始工資不高,但這份工作很有前途!我們公司很重視!」

劉明心理咯噔一下,問:「這份工作工資能給到多少呢?」

面試官:「你現在工資多少?」

劉明:「目前這份工作的工資在8000左右。」

面試官:「那跟你現在的工資差不多。但轉正後會有所增加!」

劉明:「那我想回去後考慮一下可以嗎?」

劉明回去後,考慮了三天,最終還是覺得工資太低,放棄了。

但其實,劉明的心理也很矛盾,因為他不知道這樣選擇是否是對的。

我相信,有很多去面試找工作的朋友,可能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一開始工資不高,但這份工作很有前途。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結局。無非三種結局:

第一,你選擇了這份工作。一開始的工資不高,繼續做下去,發現工資也沒漲。

第二,你選擇了這份工作。一開始的工資不高,繼續做下去後,升職加薪了。

第三,你沒有選擇這份工作。那你最終可能會放棄一份好工作,也可能去面試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所以,僅僅通過以上的分析,是很難發現你的選擇是對錯的。接下來,通過以下的分析,希望對你的決策有幫助!

面試官說這句話背後的真實意圖

要做好選擇,我們應該要了解面試官說這句話背後的真實意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面試官說這句話背後的真實意圖,總結了一下,總共有三個:

他希望你入職這是毫無疑問的意圖之一。通過面試後,他覺得你適合這個崗位,所以,跟你聊入職的條件。說明你的能力得到了他的認可。

可能有些人會想,既然認可我,為什麼工資不可以給高一點呢?其實,對於大部分正規公司來說,公司一般是固定的。所以,他們只會以固定工資來招人,而不會為某個人改變工資。

他想給你畫個餅面試官之所以這樣說,他可能只是給你畫一個餅,吸引你入職。因為前途這個東西是虛無的。至於是否有前途,除了公司的因素之外,個人的因素也很重要。

這是一種談判的手段一般來說,如果己方的條件不好,很多人都會首先坦誠自己的條件不好,獲得對方的認可,其後給出一個優點來吸引對方。

這是一種談判手段。至於你接不接受,要看你自己的需求。

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選擇?

任何人找工作,當然是要找到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否則,我們就沒有必要跳槽了。面對這種情況,我建議你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你的需求對於不同的人,找工作的需求會不一樣。

剛工作兩三年的人,找工作的需求是要找到自己的能夠一直做下去,並且喜歡和擅長的工作。

工作5年-10年左右的人,個人的發展是最大的需求。

工作10年以上的人,自我實現是找工作最大的需求。

當然,每個人基礎的需求是工資。但是,如果工資與需求有衝突的話,建議以需求為考慮第一要素。原因如下:

①工資是隨著你的發展而提高的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前期工資不高,但是隨著你的升職,你的工資是一定會得到提升的。

②盯著工資,可能會錯失好工作

如果一份工作,在一家公司是重點崗位,那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工資比較低,但是,隨著你的能力的提升,你一定會得到提拔!但是,如果你覺得眼前的工資很低,就不想選擇這份工作,那你可能會錯失這份好工作。

因此,你要看看,你進入這家公司之後,你是否能夠學到東西,你的成長會不會很快。這些才是你最應該關注的。

你目前的工作情況你可以對比一下目前的工作,雖然新工作和現在的工作工資差不多,但是,你要看看目前的工作,是否能夠滿足你以下三個期望:

①是否有更好的發展

如果你繼續留在這家公司,你能否有更好的發展?比如,現公司在不久的將來會提拔你。如果你看不到這樣的前景,那你不如換一份工作。

②是否能夠學到東西

公司除了給你工資和發展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那就是跳板價值。你能否從目前的工作中學到東西,並為你的將來找工作打下基礎?如果有,那你就堅持一下,爭取成長起來後,找到更好的工作。

③你現在的積累是否足夠你出去找更高工資的工作

找工作之前,你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市場價值。比如,你去面試一家公司,面試官給你開工資,當他開完工資後,你就知道,這個工資是高還是低。

也許你現在的能力,無論出去面試多少次,都只能拿到這個工資,那這份新工作或許就是最好的。

了解更多新工作的信息為了能夠判斷面試官是否是信口雌黃,你需要了解新工作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判斷。

你需要了解以下信息:

①公司的發展前景

你可以通過網上去了解一下公司的業務情況,可以了解一下公司最近幾年的發展趨勢,從而判斷公司是否有發展前景。一般來說,如果公司發展越來越大,銷售逐年升高,那這家公司是有發展前途的。

②你所面試崗位對公司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公司的一線崗位,更容易獲得公司的重視和提拔。比如,研發、銷售、生產等。作為程式設計師,一般都是公司的重點崗位。因此,面試官所說的有前途是可信的。

但是,是否有前途,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成長。如果你能夠做出好業績,我相信公司會為你付高價錢的。

③你自己的職業規劃

新工作是否更符合你的職業規劃?你的職業規劃,在新公司是否更容易實現?

回答好以上兩個問題,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總結:

其實,跳槽找工作,不僅是看現在,更重要的是要看未來。

工資和成長的關係,我們不要弄反了。一定是,成長起來後,你才會有高工資,而高工資,是你成長的自然結果。

相關焦點

  • 面試官說:「一開始工資不會太高,你可以接受嗎?」該怎麼回答?
    一、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往往也是此後的工資都不會太高為什麼面試官會用」一開始「這個詞來表述,是因為其不希望自己的低薪資直接導致求職者放棄應聘。拿」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是一種偷換概念的表述方式,即求職者聽了這句話以後,思維上自動化地會判定」起薪不高,但隨著工作時間的積累,薪資會逐步提高」。
  • 面試聽到面試官說這三句話,工資高也不要去,都是老闆的套路
    職場套路有多深,面試情節要區分。其實很多人入職場的時候其實就註定是被套路的開始,有的人幾個月醒悟,有的人費時費力一年才發現自己被套路了。有時候就算是工作好幾年的人,說不定也會掉進面試官的套路裡。1、我們公司是彈性工作制度求職者認為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公司上下班的時間是沒有強制性的,你工作做完了就可以提早走,家裡住得遠的話,早上也可以晚點來。而面試官說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們公司的下班時間是不固定的,加班更是沒有期限,你越遲下班越好。」
  • 面試官:「你看中公司的前途還是薪資」,高情商的人是如何回答的
    面試官問:「你看中公司的前途還是薪資」,高情商的人是如何回答的這樣的問題在面試中非常的常見,看上去只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其實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陷阱,這個陷阱是面試官對求職者多方面的考驗,如果咱們能夠回答好,是能夠增加入職概率的,如果回答太水,可能會讓自己痛失入職的機會。
  • 面試官問你堅持這份工作的理由是什麼?記住這3點,不懂別亂答
    面試官問你堅持這份工作的理由是什麼?相反,要是你在面試的過程當中,面試官對你頻頻搖頭,神色也是不太好看的話,你就要了解到,自己可能是進不去這家公司上班的。那麼,在面試之前,很多人都還是會對此做一些準備的,比如說面試官常問的問題有哪些,應該要怎麼去回答才是最好的。可能你面試前胸有成竹的,但是在面試的時候,招架不住自己的大腦一片空白,回答不上來他的一些問題。
  • 面試官問你期待工資多少時,該怎麼回答?
    有網友問:面試官問你期待工資多少時,該怎麼回答?3.面試官就是消費者把面試官當成消費者,如何讓消費者滿意,如何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這就要看銷售員對消費者的心理把握,既然面試說明有需求,而自己這個「商品」是否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挖掘消費者更多需求,來實現最終成交。
  • 面試的時候,該不該問工資?
    有HR吐槽: 在宣講會上經常有同學會問:「請問工作後工資待遇是什麼?」我想說,進了終面再考慮這個問題可以嗎?我發現很多人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經常在宣講會還剩一個問題的時候問一些這種他不需要知道的問題。問一下「今年招多少人」才最實際好麼!
  • 面試官問:你對這份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
    「你對這份工作的期望與目標何在?」,在面試中,這也是一個問的頻率比較高的問題。很多求職者不知道面試官出此題目的目的,當然也就不知所措。「期望當然是拿高薪,能在短期內有所晉升,但這真的可以說嗎?」在我看來,面試官的這個問題,是相當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水平的。
  • 面試官:剛入職的時候工資不高能接受嗎?應該這樣回答
    大家好,我是小編小鄧,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記得點下屏幕右上方,關注下!我每天都會分享一些職場上的乾貨。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當面試的時候被面試官問到工資問題的時候該怎麼回答!相信大家都有過找工作的經歷,一般都是通過一些招工軟體或者是校園招聘。
  • 如何回答面試官問「你對工資有什麼要求?」
    如何回答面試官問「你對工資有什麼要求?」提示:如果你對工資要求太低,那顯然貶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對工資要求太高,會顯得你分量過重,公司受用不起。參考回答:我對工資沒硬性要求,我相信貴公司給出的工資水平友善合理。
  • 期望薪資10K,HR只出8K,求職者如何不給面試官「壓價」機會
    雖然,大家都說求職者與用人單位地位平等,雙方選擇,但現實是,如果你真求得一份工作,你的決定權被別人掌握在手裡時,求職者還是處於弱勢地位。當面試被「壓價」時,如果說「不行」,害怕自己與這份工作失之交臂,如果說「行」,又委屈了自己,即使入職了心裡也不痛快。
  • 面試不會「聊」工資怎麼辦?學會三個方法,談工資不再尷尬
    她只能支支吾吾說了一個大概的工資,但又感覺自己說的少了,有些吃虧。到了後面的公司,王靜又提高了價格,但通過面試官的表情,王靜感覺自己的答案也不準確,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這幾家公司只有一家給了她offer,但不是王靜心儀的那一家,工資水平也不盡如人意,王靜開始迷茫起來,沒想到找工作也要面臨這麼多問題。
  • 面試官: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小夥子機智回答工資成功上浮百分40
    通過簡歷的篩選,再到獲取面試資格,職場的競爭就是這麼殘酷,而在面試桌上,薪資待遇成為了公司和求職者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畢竟薪資高了公司就會覺得不划算從而將你淘汰,但是工資低了求職者也不會想著在這家公司做下去,所以如何在面試的時候談攏合適的薪資是一件關係重大的問題。接下來就隨著我一起去一個招聘會現場看看一位小夥子面對薪資問題的時候是如何進行回答的。
  • 面試官:現在工資多少,該怎麼回答?有經驗的應聘者是這樣回答的
    於是,失業找工作的人無形中就多了起來。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對於有職場經驗的人來說,經驗是優勢 也是劣勢。有的面試官在面對有經驗的求職者時,總會多問一些求職者過去的從業情況,從而通過這些經歷確認求職的能力與薪酬標準。王工就是因為疫情而選擇跳槽的人。因其精通網絡技術被朋友推薦到一家正缺人的軟體公司來應聘。
  • 面試談工資,怎麼談才不虧?
    談論薪水通常是求職面試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儘管每個公司都有薪資結構,並且對同一職位都有相應的薪水標準,但是請不要忘記該標準通常在一定範圍內波動。根據級別,談得好,多幾千或幾萬都有可能,反之亦然。   通常,當面試官詢問你的期望薪水時,你基本上可以判斷該公司認可你的工作匹配,但不要盲目樂觀。
  • 面試官:不繳五險一金,能折現,接受嗎?985本科生的回應引熱議
    在進入職場工作之前,其實大多數年輕人無論學歷是高是低都會經歷求職面試,而在面試的時候有些面試官所提出的問題更是很不合理,作為員工如何應對如何回答,便成為了很多網友熱議的話題,其實如今有不少公司的老闆或者領導,他們總是在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招聘到對公司有利的員工,可是員工已經做出了妥協
  • 面試官說「這個崗位前期工資不太高,你能接受嗎」應該如何回答
    面試官總是問一些讓人尷尬的問題。比如說「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你選擇來本公司的理由是什麼?」或者「接下來有沒有結婚生育的打算(如果還沒有)?」是不是真的很尷尬?如果你要回答「不,我不接受。」那麼,在說出口之前,最好先掂量一下自己和對方的斤兩。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認定自己對這份工作擁有很大的優勢,並且對方也深知這一點的話,那麼自然可以採用這種強硬的立場。
  • 面試官問,工資面議,你怎麼選擇?90後會計回答2點,直接被錄取
    在會計職場中,如果單位連續幾年不漲工資,那麼很多會計就會選擇跳槽去別的單位。會計到別的單位參加面試的時候,面試官都會提問參加面試的會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一部分是跟財稅有關,還有一些問題是跟會計的利益有關,那就是工資待遇的問題。
  • 面試時究竟該不該向面試官問薪資問題?
    面試接近尾聲時,HR總會問應聘者這樣一個問題:「你還有什麼問題嗎?」得到這種信號,如果HR事先沒有向應聘者透露過公司的薪資和福利問題,很多應聘者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問這些問題。很多人會覺得,如果在面試時過於直白地問工資,會給面試官造成不好的印象,會顯得應聘者太功利,對於職業的追求只有薪資水平的高低。但是如果沒有在上崗前問清楚薪資問題,萬一到了發工資那天,少得可憐,那苦跟誰說去呢?其實,薪資的確不是我們衡量一家公司的唯一標準,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行的。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有技巧的詢問薪資而不引起面試官反感呢?
  • 面試官:為何突然想換工作?傻瓜才說「工資低」,聰明人這樣回答
    面試官:為何突然想換工作?傻瓜才說「工資低」,聰明人這樣回答當我們進入一家公司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一般會詢問你為何要離開上一家公司,或者你為何要經常跳槽,短短一年之間去了這麼多家公司工作。而面試官聽到了這麼一種回答也會感同身受吧,如果一個人總是在舒適圈裡蹦躂,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麼簡單來說就是一隻井底之蛙。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如果你稍有一點後退,就會被時代給淘汰,所以,「跳出舒適圈」對於跳槽這個問題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適宜的回答方式了。
  • 面試官問你期待工資多少時,該怎麼回答?兩點切入,不怕入職難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恰當的方式,就是站在面試官的角度出發:用人單位如何來評定你的自我「價值」?我們知道,一般面試流程都是先做自我介紹,然後面試官問你對工作崗位和自我職業規劃等問題,最後才會問你,期待工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