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與歸元寺躍然月餅之上 中秋糕餅掀文創「漢潮風」

2020-12-23 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黃鶴樓、江漢關、歸元寺等武漢地標躍然月餅之上,帶著「武漢味」的節令食品正在成為新網紅。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在臨近中秋節時,市場上新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糕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禪寺、武昌起義紅樓、武漢大學櫻花城堡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

業內稱,過往月餅多在口味上做創新文章,隨著文創風的興起,中秋糕餅也成為文創的時令載體,在特殊時候講述特殊的武漢故事,傳播荊楚文化,吹起中秋食品的「漢潮風」。

中秋月餅變成武漢地標

今天,在江夏文化大道的一家連鎖超市裡,月餅貨櫃區前有不少市民在挑選自己心儀的月餅。「這個月餅上的圖案不是長江大橋嗎?很有點意思咧。」市民劉小姐被一塊造型獨特的月餅吸引:「跟一般看到的月餅確實不一樣。」

記者注意到,這樣的月餅上除了長江大橋,還有黃鶴樓、江漢關、歸元禪寺等圖案和造型,是湖北老字號揚子江的文創月餅。「把武漢的地標做到月餅上,這個創意不錯,可以展示武漢的風採。」圍觀的市民朱先生說。

除了月餅本身,包裝盒上也繪製了武漢的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大學等名勝地標,並冠以「武漢印象」進行文字介紹,整體感官具有「國潮風」,好像在用月餅講述武漢的城市故事。

外形設計與餡料同創新

與造型上創新的漢味國潮風一樣,文創月餅在口味上將年輕人喜愛的口味與傳統月餅口味進行了融合創新。

「文創禮餅屬於第一次研發,口味上還是在傳承荊楚糕餅的口感和品質基礎上進行創新。」記者聯繫上揚子江食品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老字號的傳統糕點製作技藝是湖北省武漢市省級、市級「非遺」,對武漢地標的文創月餅研發也注重了傳承,既有奶黃、櫻花、可可等創新口味,也有蓮蓉、紅豆、芋泥等傳統口味。

其中,櫻花餡用蔓越莓、櫻花醬等做成,蓮蓉餡用洪湖蓮子與秭歸倫晚臍橙融合,紅豆餡則內含雪媚娘,香軟Q滑,芋泥餡甚至集合了芋泥、紫薯、鹹蛋黃網紅歐包餡料的三大標配,走上了新舊結合的混搭路線。

文創食品傳播地域文化

探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中秋月餅開始興起文創風。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敦煌博物館等先後跨界推出文創月餅,北京稻香村的京味文創月餅也在今年問世,湖北的老字號揚子江則開啟了武漢月餅的文創潮。

「高顏值、有文化,使文創月餅受到90後、00後等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歡迎。」業內人士介紹,武漢的文創食品目前還很少,湖北的老字號糕餅企業以武漢地標為對象,在月餅上進行非遺文化創新,既滿足了年輕人對新口味、新玩法的需求,又傳遞了荊楚文化,算得上是一種有益的突破。

武漢食品烘焙界的人士表示,文創食品正逐漸走入生活,表明人們更願意為品質買單。當詩詞歌賦、名勝古蹟被印上了食品,變成舌尖美味,有故事講,有文化秀,傳統文化就變成了衣食住行中的潛移默化,能較好促進企業市場拓展和社會文化傳承的「雙贏」。

相關焦點

  • 黃鶴樓與歸元寺躍然月餅之上,中秋糕餅掀文創「漢潮風」
    楚天都市報記者曹磊 黃鶴樓、江漢關、歸元寺等武漢地標躍然月餅之上,帶著「武漢味」的節令食品正在成為新網紅。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在臨近中秋節時,市場上新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糕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禪寺、武昌起義紅樓、武漢大學櫻花城堡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 業內稱,過往月餅多在口味上做創新文章,隨著文創風的興起,中秋糕餅也成為文創的時令載體,在特殊時候講述特殊的武漢故事,傳播荊楚文化,吹起中秋食品的「漢潮風」。
  • 武漢市場中秋月餅融入漢文化元素
    黃鶴樓、江漢關、歸元寺等武漢地標躍然月餅之上,帶著「武漢味」的節令食品正成為新網紅。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在臨近中秋節時,市場上新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月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寺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
  • 東湖評論:漢潮月餅為節日文化做「加法」
    中秋節臨近,市場上出現了以武漢地標為造型圖案的中秋月餅,用黃鶴樓、江漢關、長江大橋、歸元寺等形象來講述武漢故事,帶著「漢味」的節令食品成為新網紅。過往月餅多在口味上做創新,隨著文創風新起,中秋月餅也成為文創的時令載體,在特殊的時候講述武漢故事傳播荊楚文化,傳起了中秋食品的「漢潮風」。在月餅包裝上做「減法」,在月餅造型中融入文化元素,無疑是讓月餅輕裝上路,不僅深受消費者喜歡,更是為月餅市場打開了銷售市場,這也是復工復產後月餅廠商走出的文創產品新路子。
  • 中秋文創:企業扎堆造月餅,好看但是實用嗎?
    文|文化產業新聞今年的中秋來的相對晚了一點兒,但是各大品牌早已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月餅禮盒。頤和園的頤和一盒、故宮的月明滿地相思、梵谷博物館的花影中秋……各大博物館以各自藏品為原型,結合中秋文化設計出一款款精緻的月餅禮盒。
  • 「文創月餅」為中秋增添文化韻味
    月餅,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食品之一,是中秋佳節的必備佳品,象徵團聚、圓滿。因此,每到中秋,月餅總會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別看小小的月餅屬於時令性很強的食品,但因月餅生意本身有較高的利潤,自然是各方爭奪的資源。在市場經濟風起雲湧的當下,月餅營銷已經不是傳統食品類企業的專屬專利。
  • 丨中秋趣味文創月餅種草
    文創界的大佬——故宮博物院這次出的文創月餅也是一如既往地優秀。作為2018年故宮月餅的主打,這款禮盒以汝窯天青釉色主色調,飾以冰裂暗紋,清淡風雅。主題「桂彩中秋特地圓」出自宋徽宗趙佶瘦金書法《閏月中秋》詩帖。月餅則取宋徽宗御筆花鳥和書法為畫面,匠心意趣且獨具一格,將宋時風度做到極致。
  • 老字號、新勢力,文創大軍的月餅「混戰」
    目前,各路玩家都紛紛進場,除了月餅生意本身的高利潤,月餅生意經更事關各方要爭奪的資源。老字號要變潮,蘇州稻香村中秋月餅出貨2.2億塊   今年,一直長著「傳統面孔」的老字號月餅,紛紛玩起了跨界風。例如,蘇州稻香村和《劍網3》推出的「夢回稻香」定製中秋禮盒,除了進一步提升月餅和糕點的「內涵」外,還在包裝設計上下足了功夫:外盒採用仿唐宮燈造型設計和傳統的紙雕工藝,通過細膩精緻的摺疊、切割與剪裁,遊戲愛好者們喜歡的穆玄英、莫雨、陳月三位人物的Q版形象躍然紙上,在內部燈光的折射下,呈現五彩斑斕的特殊效果。
  • 中秋與月餅 | 廣式月餅為什麼這麼好吃?!
    它起源於1889年,當時城西有家糕酥館,用蓮子熬成蓮蓉作酥餅的餡料,清香可口,大受顧客歡迎。光緒年間,這家糕酥館改名為「連香樓」,蓮蓉餡的餅點已定型為現時的月餅。宣統二年,翰林學士陳太吉品嘗該店月餅後大加讚賞,但覺「連香」二字不雅,建議改成「蓮香」,並手書了「蓮香樓」招牌,沿用至今。廣州市由「蓮香樓」始,各食肆、餅家紛紛仿效生產月餅,又形成「陶陶居」、「元朗」、「廣州酒家」、「金口月餅」、「趣香」、「大三元「、「大三元「等月餅名牌,廣式月餅逐漸聞名海外。
  • 賣魚橋糕餅店大門緊閉不賣月餅 老闆現身這麼說
    中秋節日漸臨近,一些老主顧驀然發現溫嶺老城區賣魚橋那家名聞遐邇的糕餅店店門緊閉。「據說這家店因為使用地溝油被查了,人被抓了」「聽說老闆身體不好沒做了」……各種流言也隨之湧來。記者就此聯繫了這家糕餅店的老闆章先生。對於上述流言,章先生說他也有聽聞,但對「糕餅店因使用地溝油被查,人被抓了」的傳言,他表示純屬子虛烏有。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並無此事。至於身體原因,章先生說儘管他的體檢情況仍然比較正常,但畢竟已年過七旬,確實有點想歇歇了。
  • 文創月餅出爐:主打拼顏值+「再利用」
    中秋臨近,月餅上市,月餅盒竟也成了吸引消費者的「賣點」。今年中秋,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敦煌博物館等眾多博物館組團進軍月餅界,各式文創月餅扎堆兒上市。不僅拼顏值,而且還講究「再利用」。老字號稻香村和故宮聯手推出的中秋月餅,創意靈感是院藏「月明滿地相思」璽,這是乾隆皇帝的一枚寶璽。每一枚月餅宛如一幅別致的古畫,秋景、玉兔搭配古詩詞,別有一番風味。蘇州博物館則將年畫印到了月餅盒上,每一枚月餅宛如一扇古典花窗。故宮角樓咖啡出品的月餅,請康熙、貴妃「代言」。
  • 中秋知識:月餅的由來和歷史
    又把餅賞賜給群臣分食,都說這餅好吃。從此以後,胡餅就流傳開了,每到八月十五,就邊吃胡餅邊賞月。後來,唐玄宗和楊貴妃一起賞月的時候,一邊看月亮一邊吃胡餅。唐玄宗說:「胡餅這個名字不好聽。」楊貴妃望著又大又圓的月亮,順口說:「這餅很像天上的月亮啊,就叫月餅怎麼樣?」唐玄宗說:「好。」從此,胡餅就改叫月餅了。不過這些都是傳說。
  • 中秋特輯丨月餅裡的圖畫
    月餅模又稱糕餅模,廣泛存在於我國民間,尤其是在有「麵食之鄉」之稱的山西,更是家家必備,上面雕刻講究的圖案使其成為具有藝術性的廚房用具。壽」、「禧」、「五穀豐登」、「合家團圓」、「豐收」、「中秋」等等表達祈福納祥的文字。
  • 自製中秋月餅
    先生下班回來,看見一桌子的月餅,比我還開心,每樣吃一個,連聲誇獎比買的好吃多了!當然了,而且比買的健康啊!我用的是天然的糖和糖漿,完全沒有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油減掉一些,糖也減掉一些,所以不是那種甜到膩的感覺,而是淡淡的清香滋味!
  • 天安門文創攜手李子柒品牌捐贈聯名款月餅禮盒,愛心月餅暖人心
    提到中秋節,不得不提到月餅。今年中秋,天安門文創攜手李子柒聯名推出的「我愛北京天安門月餅禮盒」 成為熱門。區別於其他月餅禮盒,其囊括中國古今元素的四層紙雕與中國紅的配色引人注目,上線後收穫大量關注及好評。
  • 今年中秋話月餅:同樣是個餅 為啥它就那麼貴?
    今年中秋話月餅:同樣是個餅 為啥它就那麼貴?時間:2020-09-29 15: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中秋話月餅:同樣是個餅 為啥它就那麼貴?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要到了。 在這個過了千年的傳統節日裡,總有一塊同樣啃了千年的月餅。
  • 北京晚報評論:文創月餅要裝進「節約」盒子
    鄧偉/北晚新視覺供圖臨近中秋,文創月餅因為新穎的設計感和濃濃的文化味兒,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不過,有些商家打著文創旗號,給月餅製作豪華昂貴的包裝。據北京日報調查,不少文創月餅存在包裝比月餅本身還沉的現象,有的包裝盒比電腦還大;有的盒子部分區域空空蕩蕩,底座還跟紙盒連為一體,很難廢物利用。
  • 黑心油重創烘焙業 臺灣麵包、糕餅店恐現倒閉潮
    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更慘賠千萬元(新臺幣,下同),糕餅業者擔憂若再不見消費人潮,恐現小型麵包店倒閉潮。據報導,從9月到農曆年期間,是中秋節送禮與結婚的旺季,本該是烘焙業全年營收重點,但今年先是強冠餿水油,後受頂新集團劣油夾擊,日前中鏢的李鵠與犁記慘賠千萬元,叫苦不迭。
  • 能吃的「太陽神鳥」、超酷的月球燈·今年的文創月餅,愛了愛了
    x 韻文博鑑飛天攬月中秋禮盒敦煌,一個神秘且美麗的地方,它獨特的歷史文化氣息,滋養了無數藝術家,也讓敦煌文創,別具特色。今年中秋,敦煌文創推出了有「飛天」特色的「飛天攬月中秋禮盒」,光是盒子顏值就超超超級高!禮盒內部展開後是一副仙女飛天畫,中間為三層抽屜,高顏值的抽屜裡放著配套的刀叉、3D風鈴,和8枚不同口味的月餅。抽屜抽出後,會看到兩層鏤空的格擋,格擋上同樣繪有飛天圖案,從外往裡觀看的話,整體造型就像是真實的洞窟。抽完兩側的格擋,中間這個金色的物件還會旋轉。
  • 南寧:月到中秋餅飄香 手工定製月餅成時尚
    精心準備好各種餡料後,讀者「蟲媽」與一群好友開始製作月餅卡通造型的手工月餅萌萌噠餅皮包進餡料後,將餅團使勁壓入模具將餅團從模具脫出,月餅成形隨著中秋佳節臨近,朋友圈出現了不少「面點大師」的傑作,一個個看起來很好吃的手工自製月餅,成了朋友圈最香的風景。記者採訪發現,豐儉由人的純手工月餅成了今年中秋的「主角」。美食達人、巧手媽媽們最近開始自製月餅,什麼餡多少糖,自己說了算,而造型也越來越有個性。
  • 重慶月餅節再掀高潮,半噸的月餅王30分鐘內被萬人分食一空
    重慶月餅節再掀高潮,半噸的月餅王30分鐘內被萬人分食一空 2020-09-22 1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