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法院破產審判工作立足區域發展大局,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加快推進破產審判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為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助力蘇州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2018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受理破產案件1059件,受理數居全省首位。
今年1月28日,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蘇州市吳江區人民法院復函許可停業一年有餘的剛松防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通過發包方式恢復營業並投入生產。這是疫情暴發後,全國法院首個許可具有防疫物資生產資質的破產企業恢復營業的案例。
剛松公司是一家研發、生產防護服裝、醫用紡織品的企業,因債務危機於2018年下半年停止生產經營。2019年12月18日,吳江區法院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剛松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2020年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口罩等防護用品一時成為了緊缺物資。剛松公司雖已停業一年多,但其具有醫用口罩的生產資質和生產所需的無塵車間。春節期間,吳江法院依託破產審判府院聯動機制,積極主動與轄區政府溝通並進行實地調查,指導管理人以招募同業投資人的方式恢復經營。
經過法院復函許可,今年2月7日,剛松公司正式投入生產,日均生產口罩7萬餘只,均由屬地政府定向採購用於疫情防控。2月25日,根據債務人的申請,吳江法院裁定剛松公司自即日起進行重整。4月26日,執行剛松公司重整計劃的重整投資人資格在阿里拍賣平臺以4880萬元的價格成交。
近年來,全市法院以「執轉破」為抓手暢通破產退出渠道,累計審查「執轉破」案件577件,收案488件,因受理「執轉破」案件而終結執行案件數9546件;以繁簡分流為依託提升破產審判質效。全市法院三年來適用簡化審理程序審理破產案件242件,平均審理期限為78天;以改革試點為契機創新破產審理機制。市中級法院積極探索預重整制度,出臺預重整審理規程文件,明確預重整適用主體、決定臨時管理人、規範信息披露、與審查重整申請及重整程序銜接等問題;以府院聯動為平臺優化破產處置流程。去年9月,市中級法院牽頭起草《建立蘇州市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的意見》,建立由政府支持提供配套制度保障、法院主導破產審判司法程序的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
三年來,全市法院通過破產審判工作,處置債權總額1071.98億元,安置和分流職工21031名,盤活土地、房產974萬平方米,實現稅收14.9億元。在2019年江蘇省營商環境試評價中,蘇州「辦理破產」指標,位列全省第一。蘇報訊(記者 鄒強 通訊員 艾家靜)
責編: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