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高法院會拒絕受理這起大案件?有幾種可能性。
首先,這起案件涉及的是《憲法》問題,因此大法官們一定會從他們的專業立場來解讀《憲法》條文,再認定這起案件是否應該受理。那麼不同的大法官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與標準,所以大法官們可能依據他們的專業判斷,認定不應該受理這個案件,這是第一種可能性。
不過,這起案件有兩名大法官認為可以受理,只差再有兩位大法官同意,就可以正式立案。這也表示,這起案件其實不是完全「不在理上」、不是完全不可成立的。
第二種可能性,是最高法院可能認為,這個案件重要性太大,牽涉的問題層面太廣,不但會影響未來四年的總統人選與國家社會的未來走向。如果接下這起案件,不但會讓大法官們備受各界壓力,而且不管怎麼判,可能都得背負半數美國人的批評,因此大法官們不敢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把門關上。
第三種可能性是大法官們,特別是保守派、也就是傳統派大法官們可能遭受左派勢力的恐嚇威脅,威脅他們自己與家人的生命安全。這種可能性的確不能排除,為什麼?大家知道,這次美國各地都有證人站出來指證選舉舞弊或者相關疑點,但許多證人馬上就受到騷擾、恐嚇與威脅。
而且,就在最高法院才剛剛宣布拒絕受理沒多久,德州檢察長就立即收到聯邦調查局(FBI)的傳喚,指控他涉嫌濫用職權與收賄。大家想想,最高法院才剛給出答案,FBI就立即要調查德州檢察長,這個時間點實在太緊湊,讓人不禁懷疑,這背後是有一套完整的預謀規劃,是左派勢力的刻意報復。
那麼為什麼左派勢力能夠這麼快速地「報復」德州檢察長?是不是左派勢力已經知道最高法院會怎麼做、或者他們有把握最高法院會做出他們想要的裁決,所以才提前布局好這一切行動流程?如果是這樣,那就不能排除大法官們可能遭到人身威脅的可能性。
但是,不管最高法院是因為什麼理由拒絕了這項訴訟案,這次裁決結果很可能會讓許多美國民眾對司法失去信心。因為選舉舞弊的證據與證人在美國各地不斷出現,而且四個爭議州的選舉程序確實可能違反《憲法》規定,但是最高法院卻以「其它州選舉工作與德州無關」為理由,拒絕這起案件。
某種程度,這反映了最高法院沒有勇氣承擔這起案件,沒有勇氣面對這次總統大選的舞弊與政變風波,所以找個不痛不癢的程序性理由,把球踢回去。那接下來,可以想見,各州地方法院看到最高法院都不願管了,那麼各地也就很可能會消極對待,那麼這場選舉舞弊的真相,就無法獲得調查釐清。
所以,不僅川普批評最高法院「沒有智慧、沒有勇氣」,民間也對最高法院沒能捍衛憲政民主的表現感到失望,德州的共和黨黨部更發出了一項激烈聲明,提議各個願意遵守《憲法》的州,應該團結在一起,組成新的聯盟體制。言外之意,是準備脫離聯邦體制,自己組成新的政治聯盟體。
當然,這個主張會不會擴大發酵,還有待觀察,但是不可否認,用來捍衛美國社會的法治體系,現在似乎膽怯了、退縮了,不敢調查這場規模空前的選舉舞弊,這勢必會讓人民感到失望與悲觀。如果效應繼續擴大,不排除美國可能會走向分裂、甚至內部衝突。
所以,接下來,川普陣營還能通過什麼方式,來調查釐清選舉舞弊的真相?川普還可以打什麼牌,來爭取公平的選舉結果?就變得相當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