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過度消費後,「國潮風」還能刮多久?

2021-03-02 公關界007

作者 | 王暉(品牌觀察報主筆)

來源 | 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

自2018至2019年,「國潮」一詞在時尚圈頻頻被提及,越來越多的品牌借著國潮的強勁勢頭席捲年輕市場,引爆一波又一波的營銷熱潮。

但凡事過多易濫。

不少品牌把國潮視為一種「只要把傳統元素找個新派設計師畫出來,或者把國外的設計漢化成中文版,再應用到產品和廣告裡,就能哄年輕人買單」的絕招。

被過度消費後,「國潮」這股風還能刮多久?


當曾經飽受爭議的漢服社群逐漸從小眾邁向大眾,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圖騰;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從曲高和寡的音樂廳,登上彈幕視頻網站的播放熱榜……國潮風強勢來襲,引領一種新的潮流和風尚。

從2018年興起到2019年盛行,國潮元素隨處可見,尤其是近年來,國潮文化風越刮越猛。

《2019年中國消費者趨勢》報告顯示,當代消費者中,經常購買國貨的消費者佔78.2%;其中68.5%的消費者認為國貨給人的感覺是「實用」,42.8%的消費者覺得國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27.7%的消費者認為國貨是優質的代表。

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願意為國貨買單,「國潮」便成為品牌轉型發展的利器。

在國潮崛起的趨勢下,不少品牌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將產品與國潮風結合,深受人們的追捧和喜愛。時代潮流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碰撞不斷帶給人們驚喜,也展現出具有獨特風格的「中國製造」。

六神推出花露水風味雞尾酒,美加淨推出大白兔奶糖味唇膏、香水和身體乳,老字號與新事物聯名玩得不亦樂乎,交出一份份精彩的答卷。

國潮不僅徵服了土生土長的中國心,在世界範圍也呈現出強勁的勢頭,大白兔奶糖口味的冰淇淋在美國甚至暢銷到斷貨。

2018年9月,老國貨美加淨和大白兔跨界合作,推出「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一上市即成為網絡爆款。

國貨品牌在時尚圈的努力絕不止步於此。近年來,「中國製造」「國貨之光」等令人熱血沸騰的字眼,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際時裝周的報導中。

2018年紐約秋冬時裝周,李寧以「悟道」為主題的大秀驚豔世界。這個曾經中規中矩甚至有些土氣的中國運動品牌,在那個冬天改頭換面,將中國元素與年輕潮流巧妙結合,把中國底蘊注入現代運動文化中,尤其是「中國李寧」四個大字,最為吸睛和創新。

李寧品牌多次登上紐約和巴黎時裝周,秀場上亮相的中國李寧限量衛衣、悟道系列球鞋等一眾單品的設計令人驚豔,「中國李寧」四個大字成為時尚的新代名詞。

李寧秀場的隔壁,太平鳥(中國服飾品牌)則主打懷舊復古風潮,開場選擇了幾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眼保健操主題曲作為背景音樂,超大的白襯衫配上經典運動套裝及白球鞋的造型,把觀眾一下子拉回到中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記憶裡。

而故宮,更可以算得上是玩轉「國潮風」的鼻祖。

2019年10月10日,故宮低調迎來94歲生日。與往年不同,故宮沒有舉辦任何特殊慶典,但靠著新文創產業的加持,在線上線下都賺足了眼球。

「康熙最愛的巧克力」、「養心咖啡」.這些在社交網絡上被炒得火熱的故宮周邊產品,引得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而來,爭相打卡。

微博上,「故宮出雪糕了」的話題更是直衝熱搜榜,閱讀量過億,網友們紛紛曬出脊獸雪糕的照片。

故宮文創成為時尚新潮的社交名片,備受年輕人熱捧,而它的巨大成功,僅僅映照出蒸蒸日上的「國潮」產業的冰山一角。

顯然,國潮的熱度讓大家看到了新國貨崛起的力量,用心做產品、想創意的國牌不斷湧現,中國的原創品牌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不經意間,「國潮」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概念,通過設計風格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彰顯中國的特色風採的各類品牌、產品異軍突起,迅速佔領市場。

打開搜尋引擎輸入「國潮」二字,立馬會跳出一大堆「國潮崛起」、「國潮橫掃時裝周」的關鍵詞。

入局國潮領域的品牌更是不勝枚舉。

借力國潮東風,有如上海香皂一樣的老牌國貨再度翻紅,也有潤百顏、花西子這樣的新銳國貨品牌異軍突起。

但當國潮泛濫,當所有品牌一窩蜂而上,去迎合或討好市場,所謂國潮越來越沒有辨識度了,消費者也不免陷入了審美疲勞:

千篇一律的同質化產品,讓表面光鮮亮麗的國潮,背後一地雞毛。品牌無法形成本身的價值,也只能給消費者留下嚴重同質化的印象,最後只能曇花一現。

另外,國潮泛濫的另一個弊端是,導致大眾分不清,誰是真正的國潮,誰又是徒有盛名的「偽國潮」。

「偽國潮」們只會不斷拉低品牌形象,降低產品的質量標準與入行門檻,透支大眾對於國潮品牌的信心,誤導大眾對於國潮的認知。最終造成國潮市場魚龍混雜,變成消費受眾情懷的產物。

國潮,不應該成為品牌跟風隨大流、博眼球博出位的「工具」,國潮品牌應該有其自己獨到的理解和定義。

品牌應該成為有文化特色的國貨品牌,這種文化特色不光指的是在包裝設計上動心思,更指的是從塑造品牌的內在形象出發,推出有特色、有文化底蘊、接地氣的產品。


從開始的廣受好評,到現在仿佛「爛大街」,無不透露出消費者已經對「國潮營銷」這種老套的行為不買帳了。

從故宮與德芙巧克力的聯名禮盒中更是能清楚的看到這一點,網友對其的評價是「越做越low」。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產生的碰撞,的確可以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但凡事都要有限度,頻繁的消費「國潮」元素,只會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認同感和信任度。

當消費者正逐漸樹立起更加自信、理性的「國潮」消費觀,對品牌而言,在國潮越來越火的當下,不再拘泥於傳統,為用戶帶來新鮮感的同時,也需要注意潮不僅是一種前沿時尚,也應是一種態度和對品質如一的堅守。

所以,品牌應該在後續的營銷中,做優做精,堅持輸出優質產品,這樣消費者才會買單。

在市場不斷變化,消費升級的語境下,完美蘆薈膠在中國市場暢銷20餘年,始終是消費市場上備受青睞的產品,這來源了其對產品品質的堅守和對服務的重視。

上世紀90年代,憑藉一支小小的蘆薈膠,完美品牌的事業版圖由此開啟。從蘆薈膠到健康食品、小型廚具、化妝品、保潔用品及個人護理品,完美打造出了眾多家喻戶曉的產品。

二十餘年來,完美公司先後通過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構築起產品品質的護城河。

作為陪伴了一代人長大的民族品牌,去年發布了冷酸靈與國博衍藝聯名定製牙膏,拍攝了同系列中國風時尚海報,將抗敏、潔白、護齦、深層清潔功效與國寶的歷史內涵相呼應,廣受好評;

今年4月,和糖王周毅合作,製作了五款國寶造型的翻糖糕點,將歲月長河的經典,凝結成中國味道。

不久後又製作了【可以吃的翻糖「國寶」展】H5,將現代技術與國寶展覽融合,讓大眾能夠以更新穎、更多元的方式了解國寶。

在「國潮」泛濫的今天,如何能在大批良莠不齊的國潮品牌中脫穎而出?

答案很簡單,品牌需要用匠心品質去致敬文化傳承,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始終堅持以更新穎、更有創意的傳播方式讓傳統文化「新」起來。

真正的「國潮」絕不是曇花一現,大浪淘沙後,唯有以品質立足的品牌,才是真正值得信賴的優質國民品牌。

相關焦點

  • 滿大街國潮餐廳,「國潮風」還能吹多久?
    「瑞幸開唐詩主題店、麥當勞推故宮桶、小龍坎做國潮子品牌......近年來,餐飲"國潮風"大行其道,但熱火朝天之際,問題也不少。」近幾年,伴隨民族自信心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復興,並在時尚界、文娛界等颳起一股「國潮風」,這股潮流也迅速蔓延到了餐飲界。
  • 滿大街國潮餐廳,「國潮風」還能吹多久?-虎嗅網
    「滿大街都是國潮餐廳,這兩個字已經被做low了,現在看到國潮就退避三舍。」一位餐飲人不無擔憂地對紅餐網表示。餐飲「國潮風」到底是怎麼刮起來,又是怎麼變味的?餐飲人又該如何做國潮?一、政策+市場雙重驅動,餐飲「國潮風」盛行國潮的流行最早並不在餐飲界,而是在電視、快消和服裝等領域。
  • 「MISUITY米休緹風」還能刮多久?
    對於米休緹品牌而言,從誕生之日就做了精準的品牌定位——做中國服裝界的奢侈品,比肩CHANEL香奈兒、GUCCI等國際奢侈品大牌,但是堅守自己的特色,將中國風與國際流行趨勢完美結合,同時復興了傳統手工藝,並賦予了其新的藝術生命。在客層定位上,MISUITY 80%以上的購買者(自由職業人、私企經營者、社會知名人士)為自主刷卡消費。
  • 「國潮」風颳進火鍋調料行業,九眼橋、小龍坎等紛紛入局
    1月18日,申唐產業集團董事長、四川調味料品牌「九眼橋」創始人唐僧在接受專訪時表示,當前包括調味料在內的川菜行業同質化比較嚴重,通過文創對產品和品牌進行賦能,順應國潮文化趨勢的發展路徑,是一種很好的創新。
  • 國潮餐廳泛濫,別再騙我花錢了
    新趨勢的出現自然會受到大眾追捧,但凡事過多易爛,狂歡後就會產生審美疲勞,消費者的新鮮感也會隨之散去。大多數人都認為國風奶茶第一品牌是茶顏悅色,它率先引領 「國風」 奶茶。它之所以能夠發展如此之快,文化屬性定位和中國風包裝是最大功臣。
  • 消費市場掀起「國潮」風,品牌有哪些機遇?
    從李寧、波司登等品牌驚豔紐約時裝周,到飛躍、回力、百雀羚等國產品牌在線上市場走紅,消費市場颳起一股強勁的「國潮」風。時尚界的關注點也從國外潮牌向「國產潮品」轉移。在國貨服裝品類中,裙裝增長最快,半身裙、連衣裙銷量同比增長分別超過 10 倍和 4 倍,是「甜美風」的必備單品。同時,穿起來有點「酷」的短外套銷量同比增長超過了 5 倍,「可鹽可甜」成為網絡熱詞,裝備齊全才能無縫對接。
  • 當「國潮」成為主流:90後紛紛買單,70後卻不懂國潮是什麼?
    最初,國潮最初只是互相傳播小眾文化,在2018年開始爆發式傳播,而且不僅僅是文化領域喜聞樂見,在消費領域也是兩開花。 2018年,與新國貨相關的關鍵字累計搜索量超過126億次;搜索「中國風」相關商品的用戶增長14.73%。
  • 擊敗蘋果極簡風?國潮手機殼成時尚新寵兒
    眾所周知,蘋果手機的極簡風設計,以及達到的登峰極造水準。 即便如此,體驗了多年的極簡風,很多小夥伴都想來點不一樣的。 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來款可以擊敗極簡風設計的國潮手機殼吧。正文相信很多人會疑惑,卡通殼、幾何殼、功能殼都用過,最後都會回到符合蘋果設計的極簡純色手機殼,國潮風手機殼真的夠格嗎?可不要小看國潮,國粹藝術和現代潮流的結合,可不光是圖案有設計感如此簡單。
  • 被各大品牌偏愛的「國潮風」,為何那麼火?
    將這些古老的、深入人心的文化用一種創新的、新潮的方式表現出來,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新與舊的碰撞,這正是「國潮」的魅力所在。二、國潮風的表現形式國潮風是近幾年逐漸火爆起來的流行趨勢,非常受年輕人們的喜愛。
  • 餐飲業颳起「國潮風」,怎麼才能讓品牌更「潮」?
    導讀: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餐飲業颳起一股「國潮風」。這股風越刮越烈,以至於很多餐飲品牌都想趕上一波潮流,然而,國潮只是一種表現方式和方法,難免會有他的界限,以及適用的範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到底什麼樣的國潮才是正在的「潮」。
  • Cabbeen卡賓 x 敦煌的聯名是如何搶佔國潮消費的?
    在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軍的市場環境下,國潮與新消費的關係,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係。當下品牌要突破舒適區打造跨界產品市場的一大問題,是必須了解品牌自身的消費群體變化,所以品牌如何「出圈」觸達消費者內心,成為品牌痛點。
  • 啤酒配枸杞、可樂配黨參、邊工作邊泡腳……90後的「新中式國潮...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2020年7月發布的《年輕人養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已經有超過半數的90後不僅已經開始認識到養生的重要性,並準備付諸行動,年輕人正在從「朋克養生」狀態進入養生的下一階段。與此同時,消費行業正在颳起一股新中式國潮養生的消費潮流。
  • 國風「出圈」後,國潮店又該如何突圍?
    國潮的出現除了迎合當代潮流,還能配合年輕人個性的表達,因此年輕群體願意為國潮買單。不少品牌看準商機,將自家店鋪設計得更國潮,吸引年輕人的關注加快撈金。但是,今年「國潮」同質化嚴重,中國風元素利用泛濫,國潮店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我們先從國潮崛起的支撐點聊起。明星效應?
  • 為國潮消費添磚加瓦——得物App創始人楊冰的創業故事
    【奮鬥實幹在一線】  光明日報記者 劉坤  「我們始終探索中國傳統文化與潮流生活的有機融合,研究年輕人的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消費規律,不斷改善購物體驗。」近日,得物App創始人楊冰在上海一場國潮新品發布活動上說。  實際上,近一段時間以來,楊冰的很多精力都花在了國潮推廣上。當然,國潮也是得物App主打的內容之一。
  • 國潮來襲!中國風標識精品100例!東方韻味,驚豔世界!
    「國,才是永恆的潮」「以國為潮」是當下的消費新動向、新趨勢。「國潮」這個詞引爆了整個商圈。前有李寧這個國產運動品牌靠著國潮設計風格打了一個漂亮翻身仗,後有故宮文創再出新高度,還有國潮美妝花西子的崛起等等。成功案例數不勝數。
  • 「國潮」你還能在時尚的路上走多遠?
    近日,「新國潮」體育運動服裝品牌李寧登上2020秋冬巴黎男裝周,並邀請成龍「跨界代言」李寧聯名款,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伴隨李寧近年來頻繁亮相全球各大時裝周,一改過去略帶土氣的「中年品牌」形象,以「國潮」之風席捲年輕消費者。2018年被稱為「國潮元年」,國產品牌在這一年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轉型之路。
  • 餐飲設計丨國潮風颳進餐廳,不看你就out了
    什麼是國潮呢?創創認為,將中國文化重新梳理,用潮流的表現手法表現出來就是國潮了。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現在各行各業掀起了一股 「 國潮風 」,餐飲界也不例外。而想要跟上潮流,打造一家國潮店鋪,到底需要 Get 哪些要素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販賣」國潮新鮮感的花西子、完美日記們,能炒多久?
    國潮作為新的消費時尚,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嗅覺靈敏」的品牌方們早就挖掘到了其中的可圖之處,花西子、完美日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此進行分析,與你分享。在服飾行業,運動品牌也紛紛走起了國潮風。
  • 風景文創 | 被各大品牌偏愛的「國潮風」,為何那麼火?
    將這些古老的、深入人心的文化用一種創新的、新潮的方式表現出來,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讓人感受到新與舊的碰撞,這正是「國潮」的魅力所在。二、國潮風的表現形式國潮風是近幾年逐漸火爆起來的流行趨勢,非常受年輕人們的喜愛。
  • 95後眼中的「國潮」長啥樣?
    活動不僅集結了一眾國貨品牌高層、潮流品牌主理人、潮流KOL就「國·潮」全新理念展開深入探討,更有CBNData在現場發布了《這就是95後的國潮地盤》報告(以下簡稱CBNData《報告》,點擊連結查看完整報告),從新國貨市場發展前景、95後國潮消費偏好、跨界營銷新玩法等方面聚焦95後「國潮」消費態度,探究中國品牌潮流化的痛點與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