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是一位健身博主,希望將自己私宅的地下室改造為健身工作室,主要用於日常訓練、視頻照片拍攝,偶爾對外接待健身學員。
改造前的地下室,地面、梁柱高低不平,在低矮的空間中恣意生長,沒有任何的秩序,僅有的兩個採光井被拋擲在角落。
這樣的空間如何能與健身運動建立聯繫?
身體邊界——女博主主要的訓練內容包括基礎的器械健身以及普拉提。這些運動讓身體的呈現與日常的家居活動不同,我們疊合了這些運動,形成了一個近似圓拱形的柔和邊界,這個動態的邊界將在空間中伸展運動。
△ 中庭軸測
空間邊界——空間中引入自由的拱形邊界,隱匿原有混亂無序的結構元素,整合成連續的新邊界,將身體柔和包裹。自由拱不同於明確的圓拱,它柔和混沌、難以界定。從頂到地,它的軌跡時緩時急,動態變化,模糊自然,承託身體的柔軟邊界。
流通滲透——不同的自由拱彼此連續,縱橫交錯,層層疊疊,在每一個點上觀測,它都呈現不同的姿態,交錯的曲線切分出的實體與虛空,創造了難以捉摸的流通與滲透。
鏡像延伸——鏡子除了運動本身的需求,而在空間中,它將連續的自由曲線不斷擴大延續,身體所在的真實空間,在虛像世界中進一步加強。原本狹小的地下室,因為鏡像變成了一個宏大空間背景。
內外之間——地下室僅有的兩個採光井和樓梯是與外部聯繫的通道,設計強化了這三個內外聯繫的區域,賦予它們三種顏色,形成「內嵌的庭院」空間,在封閉中創造更多的「內」「外」層次。
△ 軸測圖
光影力量——兩個採光井將自然光引入室內。遠離採光井的區域,頂部沿邊置入光帶,剝離拱與頂面的聯繫,而自我呈現,在有限的高度最大可能讓頂面上浮。為滿足均勻照度的需求,頂面中部引入四條斜向燈帶,充滿「力量」似的侵入柔和的邊界中。拱與斜線猶如柔美與力量的並置,亦猶如女性的身體與冰冷的器械的衝突呈現,他們都是健身工作室最自然的狀態。
設計圖紙
△ 設計概念
△ 平面圖
△ 立面圖1
△ 立面圖2
△ 立面圖3
△ 節點詳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身體、空間、邊界——健身女博主的私人工作室
設計方:大海小燕設計工作室
公司網站:www.atelier-dy.com
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公眾號:大海小燕設計
項目設計 & 完成年份:2020年
主創及設計團隊:郭東海,燕泠霖
項目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三林路1300弄
建築面積:110m2
攝影版權: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