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與道與智慧與名字

2021-01-11 紅色智庫信息

自己的名字裡有一個字是包含著水,很多水。這裡我說的是大道之水,感謝水進入我的姓名裡。我的父母親說,我是1959年出生在天津市的教堂醫院,法國大夫接生的。後來,這個醫院才改為現今的天津婦產醫院。

當年,天津海河發大水,溢出了河道進入兩邊道路和民房。所以,為了我起名,我父親寫了滿滿一張紙,最後徵求了我爺爺奶奶與伯父的意見後,才定下來我的正式名字的。我的名字裡隱含著波浪大和水多的內涵。

我經常想,固然我名字是水多,但是我爸說更多的還有「上善若水」的意思。看來,老子《道德經》對上一輩人影響多麼深刻。所以,我現在經常寫《道德經》裡感悟,特別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等等,感謝先祖老子對水之道的深刻感悟,讓我的名字與水有緣。

老子《道德經》裡的原句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的《道德經》講的是「道」,說的是水之道無處不在,就好象老子穿越千年歷史,望見千百年前宇宙那樣。

目前,社會物質極端豐富,人們浮躁上火,水之「道」涵養「德」的時代來臨,太需要上善若水來推進世風了。都說上善若水的善是最上層的善,如同水之善一樣,而水呢,它很善於扶助萬物生長與利於生命的生長與發展的。

沒有水,人類和地球生物必死無疑。水,又不與萬物相爭,流在地面最低洼處,不與其他植物爭高,它是屬於水低為王的德行。它是接近大道的偉大哲學與智慧了。當年的老子特忙,沒時間講什麼心靈雞湯的,就連孔子見他都要預約好久的,見到了老子的時候,老子的胳膊上有一隻大雁,老子不傷害大雁,讓它在自己的胳膊上任意玩耍,孔子特別想驅趕它,老子不語,並示意不可,大雁是人類朋友。

老子看透了整個宇宙萬物,可是不得了的神仙啊。他提出了至高無上的道,感知了道的神秘,透過水與道來推崇一個柔弱勝剛強的千古道理,提出山谷回聲深埋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悟道與哲學理念,水和山都不與他人爭執是最大智慧,最終它們都萬古長存。

老子對水之道感悟的太深,乃至於發出感嘆,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一個人,既然自己的名字與水有關聯,那麼,我就特別崇尚那些對於水的讚美,而且,渴望自己也要學習水的秉性與品格,善良再善良,多為他人著想,做一些善事。

古今中外,文人墨客,讚美水的文章與詩歌太多了。上周的一個晚上,中國文聯一位副主席說,你的名字包含著水,除了道德經等經典著作讚美水之外,讚美水,描寫水之美的地方太多了。即使在大數據時代,目前也是不好統計的。

我在這裡就選擇一些描寫水與讚美水的句子,供大家賞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

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人生長恨水長東。——元好問《臨江仙·自洛陽往孟津道中作》;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園》;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蘇軾《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斷句》關於水詩句;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遊《遊山西村》;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沈何處問。——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水,道,德,生命,緊緊相連,它們是生命的上帝,水真是至高無上的靈性之物,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靠它呢!(新華社高級編輯 楊兆波)

相關焦點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處於眾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上善」的智慧當如「若水」之柔中有剛,剛柔一體。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人要如水般一樣的善良、包容,蘊含做人的大智慧,處事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 什麼是 "上善若水" ?
    什麼是「上善若水」 ? 生活中, 總有那麼一群人,溫和,而又飽含力量...有人說,老子之道,啟迪人類智慧的第一縷曙光。因為道家智慧,代表中國古代哲學高峰,它告訴我們做人該有的境界,為人處事該有的情商。一、上善若水:善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語出👉
  •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智】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習】「上善若水」這個詞正出於此,這也是《道德經》裡極為重要的一句話,用來解釋什麼是「道」。 「道」如「水」,至柔卻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以最柔的特性駕御天下最剛強的東西。 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細則無聲,巨則洶湧。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萬物皆得到它的利益,又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若水之上善,是至高的人生之道,也是最高境界的德行。
  • 解讀「上善若水」,我們眼中的最高品德與智慧
    如果概括咱們的民族精神,四個字一組,排在前三位的一定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還有「上善若水」。你看14年的11月份,在咱們國家召開APEC會議,主會場就選在了兩個地方:一個是雁棲湖,大家到北京,一下飛機,通往市區的路上就能看到標誌;另一個就是水立方。
  • 上善若水的理解與解讀
    千百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解讀無數,特別是對上善若水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理解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所以,解讀的意思會有所不同,我的解讀如與你的認知不同,請諒解,或批評指正。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如果要理解上善若水的含義,必須要整體理解第八章全文,因為,老子在第八章全文說的就是上善若水,老子自己對自己的上善若水加以說明和解釋。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語出自《老子》。單從表面上的意思來看:上善,也就是至善,達到非常完美境界的善。最完善境 界的善就像水一樣。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此話出《易經》中,顧名思義厚德載物是用來比喻當一個人的德行積累到無限大之後,他就可以容納萬事萬物。
  • 都說「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其實很簡單,很多人都誤解了
    其實,孔子自己也曾經向老子求學,從老子那裡學到了水的智慧。我們經常聽到的成語「上善若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當時老子教導孔子說,你要學仁德,應該跟水去學,上等的德行就好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有謙之德,這就叫「上善若水」。「上善若水」到底什麼意思呢?
  • 上善若水,懷善且行善
    上善若水,懷善且行善。動物世界中長尾鳥見到樹蛇後會躲得遠遠的示警,足見它它心懷善心,然而令人感動的是動物世界中難得的善舉,多多鳥發現樹蛇後會整日盤旋上空,守護同類,這小小善舉在人類世界中,怕是讓不少人都望塵莫及。古有《道德經》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一直聽說上善若水,原來是這個意思
    若氣在一定的範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會變得力大無窮,動力無比。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 水淨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髒,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地接納,然後慢慢淨化自己。 ⊙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包容接納。
  • 老子的「上善若水」之道,才是水的哲學思想,更是人生之道
    為何現在的我們,卻越來越喜歡老子的上善若水之道了呢?原因就是,我們盲目爭奪的結果,讓我們得到了一堆不想要的東西,還讓我們的心靈迷失了方向。所以,我們需要這種上善若水的精神和形態,讓我們找到心靈的安寧,恢復身心,聚集能量,讓我們不再疲憊,讓我們懂得取捨,不再讓心靈繼續迷茫。我們想要達到上善若水的精神和狀態,就需要學習水的哲學,因為水的哲學中的大智若愚、安靜包容、柔弱不爭的人生哲理,可以教會我們聚集能量,找回安靜的心靈和人生的方向。
  •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說:「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對我們有何啟示?在我們的學生時代,每次背誦文言文時都會覺得十分困難。這主要是因為文言文表達方式與現代不同,我們不容易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在背誦時就會困難一些。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意思的詞語。
  •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然而,細思之下,「上善」為什麼會「處眾人之所惡」呢?其實可以這樣理解,老子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當眾人汲汲以求時,他卻堅守本心,不為表面現象所迷;當眾人都厭棄追求時,他這時會反其道而行之,反倒汲汲以求。他總是處在社會大趨勢的對立面。當整個社會都趨炎附勢時,他會嗤之以鼻;當整個社會都厭棄趨炎附勢時,他卻對權力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 名言名句欣賞,上善若水,你知道它的意思嗎?
    老子著作《道德經》裡上善若水章中寫過這麼一段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動善時,瓶子裡的水,你一動,它也會瞬時而動,有智慧之人也一樣啊,跟著形勢而動,做生意的更是。所以應當學習水的優點,但心態要靜,水靜則清,人靜則明嘛。還是那句話:雲在青天水在瓶。
  • 《道德經》「上善若水」的七種人生境界【老子微言】
    【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 老子微笑著將他帶回河邊的家中,令其從地窖裡搬出一塊偌大的堅冰。年輕人雖然百思不得其解,但還是聽話照做了。 冰塊搬出來後,老子對年輕人說:「用力砍開它!」年輕人找來菜刀便砍,不料猛烈的重擊,只能在冰面上劃下一道細微的印記。年輕人又掄起斧頭,全力劈去。
  • 上善若水煮肉片,心亂如麻婆豆腐!好詩,好吃……
    上善若水煮肉片,心亂如麻婆豆腐@科普君xueshu劍拔弩張飛牛肉,氣若幽蘭州拉麵@宋家鎮清者自清蒸鱸魚,愛不釋手撕包菜@名字被佔領了
  • 上善若水,精益之道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上善若水」是一種品德,也是一種修為「精益之道」是一種思想,也是一種習慣
  • 上善若水的真正含義和現實解讀
    眾所周知:上善若水是一種最高境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其真正含義是什麼?有什麼現實意義?「上善若水」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結合起來,您是不是又感觸了許多?關注我,搭上您想要的順風車;
  • 《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的老子給我們留下的文化經典,其中有一章是「不爭無尤,上善若水。」此章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心,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那麼「上善若水」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