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七鮮
此菜鮮嫩開胃,誘人食慾,思路也值得借鑑。江邊的廚師可以燒江水出產的小雜鮮,而海邊的廚師則可以用海裡的雜魚燒一盤,鮮美又實惠。
原料:
鮮活長江小雜魚共350克,螺螄肉75克(活螺螄焯水、取肉),鮮毛豆米80克,河蝦50克。
製作流程:
1、毛豆米入油鹽水飛水、過涼。小雜魚去鱗和內臟。將七鮮擺入盤中定型。
2、鍋下菜籽油40克燒熱,下入蔥姜蒜片、幹辣椒炒香,添高湯350克,將「七鮮」從盤內滑入鍋中,調老抽4克、鹽、味精、白糖、美極鮮各適量,小火燒15分鐘,自然收汁,淋紅油,撒青紅尖椒段,出鍋裝盤即成。
製作關鍵:
雜魚鮮美無腥味,不需要提前醃或煎制,直接放入湯中軟燒即可。
樹番茄燴肥牛
選用雲南樹番茄,燒糊後添加小米辣以及姜蒜煮爛,取其酸辣,再調以檸檬汁,用來煮肥牛片,成菜有股蔬菜的酸鮮清辣,是一道鹹、鮮、辣、酸的清新開胃菜。
製作流程:
1、雲南樹番茄上炭火燒至皺皮、出糊斑,撕掉外皮後切成小塊。
2、金針菇、青筍絲各200克飛水後入盛器墊底。
3、肥牛片250克快速焯水待用。
4、鍋下底油燒熱,下入糟辣椒20克炒香,下薑末10克、小米辣圈10克、蒜米8克煸勻,倒入樹番茄塊100克中火炒香,添毛湯6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8分鐘,打出多餘的料渣,擠入3片檸檬的汁,倒入焯水的肥牛煮開,起鍋裝入碗中即可上桌。
煙筍炒肥腸
傳統的肥腸菜口感較為油膩,此菜將肥腸放入白滷水中煮熟,搭配煙燻竹筍等一同炒香,成菜鹹鮮微辣、筋道不膩,肉香、筍鮮互相融合,並帶有誘人的煙燻氣息。
製作流程:
1、豬大腸洗淨後汆水,撈出入清水中煮約30分鐘,再放入鹹鮮味白滷水中小火煮1個小時,切成長約7釐米、寬約7毫米的條。
2、么麻子袋裝煙燻竹筍洗淨,改刀成長約6釐米、寬約5毫米的條,汆水後放入白滷水中滷製10分鐘。
3、香蔥切成長約6釐米的段備用。
4、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依次放入滷好的肥腸條、竹筍條拉油後撈出。
5、鍋入色拉油30克燒至八成熱,下香蔥段30克、幹紅辣椒段15克、幹紅花椒10克煸香,放入肥腸條150克翻炒幾下,加竹筍條150克、煮好的五香花生米50克中火炒約2分鐘,調入鹽3克、雞精、味精各2克,翻勻即可出鍋。
炁家灌湯肥腸
這是店中的一道招牌菜,每天要賣出70份。肥腸放入棒骨鯽魚湯中加兩種藥料煮製而成,腥味全無,卻帶有濃濃的鮮香和淡淡的澀口;煮好的湯中調入花生醬和兩種動物油脂,顏色金黃、口感爽滑、滋味濃香,撈完肥腸用湯汁拌飯,是食客最愛的吃法。
肥腸初加工:
1、肥腸15斤摘去內壁的肥油,放入盆中加香醋1000克、鹽800克反覆搓洗去掉異味,衝水瀝乾,放入清水鍋中,加蔥段、薑片各200克、醪糟150克大火燒沸轉中火煮10分鐘,撈出衝去表面的浮沫,瀝乾備用。
2、將肥腸放入不鏽鋼桶,添棒骨鯽魚湯20斤浸沒,加蔥段、薑片各500克,淋白酒100克、米酒80克(去腥),大火燒開轉中火煮40分鐘,放入當歸片180克、白芷片100克(兩種藥料均需提前泡水)小火煨30分鐘,撈出肥腸放入託盤晾涼,改刀成段。
3、原湯打去渣滓,加入花生醬900克、雞油300克、豬油200克、雞精120克、雞汁60克、鹽50克攪勻。每300克肥腸段加原湯800克為一份,裝入保鮮袋中保存。
走菜流程:
1、青菜100克、粉絲60克、泡發的木耳20克洗淨飛水,撈出瀝乾,墊入碗底。
2、取一袋肥腸,連湯帶料一同倒入鍋中,小火煮1分鐘回熱,淋雞油10克、鹽2克,起鍋倒入盛有青菜的碗中,撒紅椒圈5克點綴即可上桌。
棒骨鯽魚湯:
1、鯽魚1000克宰殺治淨,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放入湯桶待用。
2、豬棒骨5000克、雞架2000克、鴨架1500克衝洗乾淨,分別入沸水焯去血水,撈出放進湯桶,衝入沸水80斤,下老薑片400克、蔥段200克大火燒開,轉中火煮至湯汁濃白,關火去渣約得底湯40斤。
技術關鍵:
1、藥料久煮後容易發苦,因此不能與肥腸一同放入鍋中,要待其煮至半熟再下鍋。
2、花生醬久煮易散味,因此最好在關火後放入湯中,利用原湯的餘溫將其融化,可保證香味不流失。
桂花石烹牛柳
若想得到牛肉片柔軟鮮嫩、無絲無筋的口感,在製作時需注意兩點:第一,選料方面,母牛通常肉質較柴,所以主料最好選用公牛身上鮮嫩的裡脊肉;第二,由於牛肉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木瓜中的蛋白酶可有效將蛋白質分解,起到鬆弛肉質纖維的作用,所以在醃製牛肉片時加入木瓜汁,可使其口感更嫩。
另外,此菜在上桌後烹入適量桂花酒,為牛肉增加一絲淡淡的甜香味,受到了女士、兒童的歡迎,每月銷量在700份以上。
批量預製:
牛裡脊肉15斤頂刀切成厚約3毫米的片,洗淨瀝乾後納盆,加鹽50克攪拌3分鐘至上勁,分次加清水3斤,沿同一個方向攪至水分被完全吸收,加木瓜汁(木瓜去皮去籽,每800克木瓜肉中加清水500克,入料理機中打成醬後過濾即可)400克、全蛋液250克,撒幹澱粉150克抓勻,淋老抽75克拌勻著色後醃製2個小時。
走菜流程:
1、鍋入寬油燒至四成熱,下醃好的牛肉片300克滑至七成熟,撈出瀝油。
2、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鵝卵石15塊炸至80℃,撈出後放在加熱至200℃的鐵板上。
3、淨鍋入自製醬汁250克,下滑好的牛肉片翻勻,淋水澱粉勾芡後大火收汁,起鍋將牛肉片平鋪在鵝卵石上,撒熟白芝麻粒8克,點綴西紅柿2塊即可走菜,上桌後,均勻淋入桂花酒25克即成。
自製醬汁:
日本燒汁醬1200克納盆,加清水500克、蠔油400克,調入白糖80克、雞粉15克,撒熟白芝麻粒80克調勻即可。
技術關鍵:
此菜中,牛肉片在放到鵝卵石上之前基本已經完全熟透,所以鵝卵石的溫度不要太高,大約在70℃-80℃之間即成,否則牛肉片容易變老,影響口感。
蛋黃豬手凍
主料:豬手500克。
輔料:鹹蛋黃10隻。
調料:鹽5克,味精5克,生抽25克,白糖1克,黃酒20克,白胡椒粉1克,蔥、姜各5克,魚膠粉50克,色拉油20克。
做法:
1、豬手洗淨刮毛,斬成小塊,入鍋焯水,瀝乾水分,加入鹽、味精、生抽、白糖、黃酒、白胡椒粉、蔥、姜,水500克,上蒸籠用大火蒸約1.5小時,至豬手完全蒸酥, 取出剔除骨頭;將蒸豬手原汁倒入鍋中,用小火略熬一下(1分鐘),加入35克魚膠粉調勻,加入拆去骨頭的豬手,倒到方不鏽鋼盤冷卻;將冷卻後的豬手放入冰箱冷藏室約3小時定型。
2、鹹蛋黃入蒸箱蒸15分鐘,取出打碎;鍋內倒色拉油燒至120度,放入鹹蛋黃用小火煸炒均勻,加入剩下的魚膠粉和水調勻,倒在豬手上鋪平,再放入冰箱冷藏3小時,取出改刀裝盤。
生焗韭黃螺螄肉
此菜在砂鍋底部炒香蒜茸、臘肉,再倒入剛剛炒好的韭黃螺螄肉加蓋上桌,通過熱氣烘烤,蒜香和臘肉香融入原料,上桌後拌勻食用,十分美味。
製作流程:
1、螺螄肉150克加白醋、麵粉搓洗乾淨,衝水瀝乾,拉油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蝦皮、五花肉末各10克大火煸香,倒入韭黃段250克、拉過油的螺螄肉,加醬油4克、鹽3克、味精、糖、白胡椒粉各2克、老抽1克大火翻炒至剛剛斷生。
3、炒菜的同時將砂鍋置於煲仔爐加熱,放黃油10克燒融,下蒜茸、臘肉末各15克煸香,倒入剛剛炒好的韭黃螺螄肉,放幹辣椒(提前拉油)兩段加蓋上桌。
茶油外婆菜蒸肥腸
原料:加工好的肥腸200克,外婆菜300克,鮮茶葉20克,小米辣2個(約5克)。
調料:A料(桂皮、八角、辣椒各5克),色拉油20克,茶油20克、鹽5克、雞粉3克。
做法:
1、鍋入色拉油燒至150度,放入A料、肥腸、茶葉炒制10分鐘,取出。
2、將外婆菜和肥腸攪拌均勻,倒入茶油、小米椒、鹽、雞粉再次攪拌,入蒸箱一起蒸製15分鐘,裝盤,上桌即可。
家婆紅燒肉
這道菜是用新鮮的甘蔗汁增加甜味,燒好的肉塊還要放入砂碗旺火蒸透,將油分充分逼出,粑而不爛、肥而不膩。
製作流程:
1、三線五花肉5000克洗淨,改刀成2釐米見方的塊,下入六成熱油中火炸至表皮變緊、顏色淺黃,撈出瀝油;豆筋2000克改刀成段,入七成熱油小火炸至表面呈虎皮狀,撈出泡入溫水。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郫縣豆瓣碎350克炒出紅油,倒入鮮湯8000克燒開,打去渣滓,將紅湯倒入高壓鍋,再放入香料包(幹辣椒10個、花椒、八角、桂皮、草果、白蔻各5克、香葉2克)、甘蔗汁800克、紅曲米水120克、鹽30克、五花肉、豆筋,上汽後壓20分鐘取出。
3、豆筋200克、五花肉500克依次擺入砂碗中,澆入原汁800克,覆膜大火蒸1小時,取出撒蔥花5克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1、五花肉不宜炸得太幹,呈淺黃色即可,否則會失去肉的香氣。
2、給肉塊上色時,用紅曲米水比直接用米效果好。紅曲米水的做法是:紅曲米60克與60°的二鍋頭白酒20克混勻,加火點燃,待火焰自動熄滅後將紅曲米放入鍋中,加入清水40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煮7分鐘,待湯汁呈鮮紅色,濾去米粒即為紅曲米水。
酸湯墨魚主料:
鮮墨魚500克,酸菜200克,芹菜莖10克,燈籠椒5個
輔料:
A料(鹽、辣椒油各10克,味精、雞粉各3克),骨頭濃湯1千克,大米湯100克,熟豬油50克
做法:1、將新鮮的墨魚治淨,加入骨頭濃湯800克,煨制2小時,撈出冷涼,改刀成6×2.5×0.5釐米的片;酸菜去葉,菜梗片成3×1.5×0.5釐米的片;芹菜莖改刀菱形片。
2、起鍋,入熟豬油燒熱,入酸菜煸香,入骨頭濃湯200克、米湯燒開,下入墨魚片、A料、芹菜、燈籠椒,燒開2分鐘即可。
剁椒開邊蝦
近年來,許多餐廳都推出了由傳統湘菜剁椒魚頭改良而來的剁椒粉絲蝦,但大多數賣相都較為雜亂,剁椒紅彤彤一片,看起來比主料還多。張大廚將其進行改良,為粉絲蝦搭配了青筍、黃彩椒等輔料,賣相美觀立體,上桌後客人可將其拌勻食用,將原本的蒸菜變成了一道色彩亮麗、內容豐富的溫拌菜。
製作流程:
1、基圍蝦25隻去頭,將除了尾部的皮全部剝掉,從蝦身中間片開後去淨蝦線,保持尾部相連。
2、粉絲50克入清水中泡軟,再入沸水中汆燙片刻。
3、青筍80克洗淨削皮,擦成長約15釐米的絲。
4、黃彩椒50克改成3毫米見方的丁備用。
5、將燙好的粉絲放入盤中墊底,基圍蝦圍著粉絲邊緣擺成一圈,入籠蒸8分鐘後取出,把李錦記剁椒醬40克澆在蝦身上,淋蒸魚豉油30克,撒香蔥花5克,再澆入燒至六成熱的色拉油50克激香,在粉絲上面放青筍絲,在蝦身旁圍上一圈黃椒丁,點綴薄荷葉5克即成。
鐵板涼粉炒饃
這道菜的通常做法是先炒饃,再加涼粉塊炒至入味。周師傅卻將順序顛倒,先下涼粉炒至軟爛後,再下饃塊裹勻涼粉,出鍋倒在燒熱的鐵板上,成菜鹹香入味,緊貼著鐵板的饃上桌沒一會兒就結成了鍋巴,香酥可口。
涼粉預製:
運城紅薯粉500克納入盆中,添清水3500克攪勻,用細密漏過篩,倒入鍋中小火炒30分鐘,期間用手勺朝同一方向不斷攪動(炒制過程中不再加一滴水,底部會有小部分焦糊),至粉糊粘稠略掛勺、色澤透亮時起鍋,倒入不鏽鋼託盤,待其晾涼後改刀成小方塊備用。
走菜流程:
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熱,下入涼粉塊400克,用手勺不斷翻炒、搗碎至涼粉粘稠軟爛,調入蒜茸30克、紅油20克、生抽10克、辣椒麵5克、老抽3克、鹽3克翻炒均勻,下入手工饃2個(提前掰成大塊),翻炒至涼粉均勻裹在饃上,出鍋倒在刷過油的鐵板上(提前燒熱),撒香蔥花、蒜苗末上桌即可。
技術關鍵:
1、一般做涼粉,粉與水的比例是1∶2,而此菜中紅薯粉與水的比例為1∶7,調好的涼粉糊質地較稀,這樣烹製時更易炒至軟爛。
2、炒制涼粉時全程不再加一滴水,當底部焦糊時,不要用手勺刮取,繼續攪拌上面沒有糊的涼粉,至其呈透亮狀態,出鍋時只取上面沒有糊的,底部粘鍋部份棄之不用,如此炒制出來的涼粉口感更加筋道。
用滷好的幹豇豆墊底,羊排味道香濃,配自製鍋餅上桌,亦菜亦點。
主料:
進口羊排750克,自制地鍋餅10塊,幹豇豆300克,胡蘿蔔塊100克。
調料:
A料(蔥段、姜塊各20克,黃酒10克,胡蘿蔔塊100克)
B料(黃酒、老抽、海鮮醬各10克,香辣醬、南乳汁各5克,高湯1千克)
C料(白糖、鹽、味精、雞精各5克,鎮江香醋50克)
香料包1個(白豆寇、桂皮各6克,香葉、丁香、八角各5克,用清水泡好)
蔥段、姜塊各30克,色拉油150克。
製作:1、將羊排剁成6釐米長的段,衝淨血水,入加有A料的沸水中汆透,撈出洗淨。
2、鍋入色拉油10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編香,入羊排翻炒,入B料、香料包、胡蘿蔔塊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改中火燜至羊排熟爛,取出羊排,原汁濾渣備用。
3、將幹豇豆用清水泡發,洗淨後切成長2釐米的段,入滷羊排的滷汁中燒至入味,撈出控水。
4、將地鍋燒熱,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入蔥段、姜塊各15克煸香,入滷好的豇豆墊底,倒入羊排,大火燒開,用C料調味,圍上地鍋餅即可。
自制地鍋餅:
將麵粉300克,鹽2克用清水和勻,搓成小球,泡入清水中。在地鍋中入清水100克燒開,貼入麵團,抹成餅,待麵餅成熟後取出。
泡椒田雞
此菜根據傳統川菜「犀浦鰱魚」改良而來。「犀浦」是成都市郫縣下屬的一個鎮,當地有一間名叫「三合居」的包席飯店,聘請廚師曾元思和他的兩個徒弟謝浚成、周德盛掌灶,師徒三人都善於烹製「紅燒鰱魚」,以大量蒜瓣、泡椒為輔料,加豆瓣、鮮湯燒制,而最妙的是,魚肉出鍋前要澆入醪糟,成菜色鮮、肉嫩、味美,回口略帶酒香和甜味。
蔣學雲大師借鑑這種燒鰱魚的手法,用魚泡椒段、羅漢筍燒制田雞,成菜顏色紅亮、口感細嫩,是一道重口味家常菜。
製作流程:
1、田雞宰殺治淨,斬去頭、爪,去淨皮和內臟,約得淨肉500克,納盆加鹽、雞粉、料酒抓勻入味,再放蛋清漿抓勻,下入三成熱油滑散。
2、羅漢筍100克斜刀切成段,洗淨瀝乾,與蒜瓣60克一同拉油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放郫縣豆瓣醬15克炒香(公眾號邀請你加入廚師群,群號:chushi86),下入蔥段10克、紅泡椒段20克,倒入羅漢筍段、蒜瓣,加鮮湯350克,調入料酒8克、醬油5克、鹽3克、味精、白胡椒粉各2克,放田雞塊中火燒3分鐘,撒蒜苗段10克,勾薄芡,澆入醪糟15克翻勻即可出鍋。
生煨魷魚
生煨魷魚是陝西三原縣的傳統名菜,至今已經有五六百年的歷史,雖然製作方法是煨,但選用的卻是生發魷魚。此菜既考驗刀工又注重火候:改刀時要將魷魚切成火柴棍般粗細的絲,且越長越好;為了使魷魚在入味充足的同時保持脆嫩的口感,煨制時一定要用小火。
製作流程:
1、泡發好的魷魚400克用溫水漂洗5-6次(取一片魷魚咬一下,沒有食用鹼味即可)再入沸水中快速汆燙,撈出瀝乾水分後改刀成絲。
2、豬後臀尖肉500克切絲;肘子肉600克焯水後改刀成條待用。
3、淨鍋滑透,入豬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豬肉絲炒散,淋料酒15克,調入醬油10克、鹽5克翻勻,添高湯1500克燒沸後倒入砂鍋中,加肘子條以及雞腿1隻,放入料包(內含拍散的姜塊15克、蔥段10克、八角4粒、草果3粒、桂皮1塊)小火煨約1小時至湯汁濃稠。
4、撈出雞腿,去骨切絲後再放入湯中,下魷魚絲保持小火煨約30分鐘。
5、肘子條揀出不用,將豬肉絲、雞腿絲夾出墊入盛器底部,魷魚絲裝盤,淋原湯即可走菜。
砂鍋梨子牛肉
北方的春季空氣乾燥,梨塊有護嗓潤燥的作用;此菜所用的紅湯鹹香微辣,梨塊的鮮甜則可使辣味變得柔和。
提前預製:
1、兌紅湯:鍋入油燒熱,先下蔥段、薑片、幹辣椒、大蒜子炒香,然後下入香料包(茴香、桂皮、白蔻各3克、香茅草8克、花椒15克),倒入白湯10斤,調入保定面醬200克、老乾媽辣醬100克、老抽、生抽各100克、鹽、味精、雞粉各適量,大火燒開,打渣即成。
2、牛腩、牛腱子肉、鮮牛筋各500克洗淨,分別切2釐米見方的塊,入沸水汆5分鐘,撈出衝淨浮沫,放入高壓鍋內,倒入紅湯,上汽後壓20分鐘,自然放汽,晾涼留用。
走菜流程:
雪梨洗淨,不必去皮,改滾刀塊,取5塊放入砂鍋墊底,下入提前壓好的原料250克,倒入紅湯625克,中火煮5分鐘即可上桌
1、冰鮮泰國黃花魚10條解凍治淨,表面用毛巾吸乾水分。
2、鍋入寬油燒至七成熱,下黃花魚小火炸至表面金黃色,撈出瀝乾。
3、另起鍋入豬油100克、色拉油50克燒熱,下姜、蔥片各75克、八角50克煸香,衝適量高湯,加入陳醋100克、黃豆醬油75克、幹黃醬50克、白糖25克、鹽15克、胡椒粉10克調味,放入炸好的黃魚(高湯沒過黃魚一指半),大火燒開後轉中火,保持湯麵冒大魚眼泡的狀態燉25分鐘,連湯汁一起盛入大盆中,自然晾涼,入保鮮冰箱存放。
走菜流程:鍋入黃魚原湯300克,下入黃花魚2條,開中火收濃湯汁,起鍋裝盤,點綴青蒜苗即可走菜。走菜時,取原湯燒黃魚。
蜜汁蔥香山藥
製作流程:
1、帶皮鐵棍山藥洗淨,切成10釐米長的條,一切為二,入六成熱油中火炸3分鐘至熟。
2、砂鍋放在煲仔爐上,倒入底油燒熱,加入蔥姜共100克炒香,在鍋底攤勻。
3、另起鍋下底油燒熱,下蔥段、薑片各10克爆香,烹入味達美25克、蜂蜜25克、白糖10克,中火將味達美的水分熬幹成濃稠醬汁,下入炸好的山藥段裹勻,起鍋盛入燒好的砂鍋中即可上桌。
製作關鍵:
1、第2步中砂鍋裡的蔥姜量要大,要蓋滿砂鍋底。蔥姜的作用是增香+隔離,因為汁醬中有蜂蜜和白糖,若直接盛入砂鍋中容易糊底。
2、味達美的量要大一些,它的作用是出鮮香味,煸炒過程中其水份揮發,只留味達美的香氣和色澤。
3、一定要調入10克白糖,因為只用蜂蜜和味達美熬不出粘稠的汁,也不易掛到原料上。
福利:一:進群後交流交換,大家群內自願互換。自由發揮. 《四川菜技術配方交流交換群》社會在發展,時間在進步,餐飲業也面臨更多的竟爭壓力。
福利二:所有進群者全部享受,眾籌付雲飛老師技術配方5---7折優惠。
福利三:共享500位全國各地餐飲精英,大家私加好友。共同交流。
注意:
為解決亂加群問題,入群需要一點費用....將會從6個微信號,近3萬名,好友當中..抽取100位入群....加群微信:375582249..沒有誠意,請勿打擾。
針對此文章,你有什麼觀點,歡迎轉發,下方寫留言說出你的看法……目前100000+餐飲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精選文章推薦:
請你加入群聊
點擊請加入
1:烤魚配方交流
2:紅油配方交流
3:100款醬汁交流
4:滷水交流
5:乾鍋醬、乾鍋油配方交流
6:醃製配方交流
7:撈汁量化配方交流
8:特色小吃交流
9:每一款都能開店的特色米線交流
10:做法新穎的爆款小龍蝦
11:南北招牌豬蹄做法交流
12:香鍋醬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