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烘焙入門的新手在麵包的製作過程中,我們常會遇見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今天徐小廚就為你總結了一些麵包的做法中的烘焙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包裝上如果載明2%,就是使用5~6克(麵粉量的2%,例如麵粉重280克,280X0.02=5.6克)。第一次使用就按照這個分量,然後依照烘烤出來的情況,再看看是否要修正酵母的用量。(2)如果孔洞太多、組織粗糙,那就是量太多,可以減少1/3再試試。(3)每一次換了牌子都要這樣試過,才能找到最適合的使用分量。(3)糖的分量太大,導致滲透壓過高而抑制酵母的活動力。一般麵包中糖的使用量不要超過麵粉量的18%。(5)溫度過低,使酵母發揮活動力的適宜的溫度是28℃~30℃。(1)攪拌不足或攪拌過度,使得麵筋斷裂無法撐起來。
(4)最後發酵沒有完成,麵團發得不夠,麵團保溼不夠。發酵是讓麵團中的酵母菌有足夠的時間作用於麵團。麵包會有彈性又有孔洞,就是因為麵粉中的蛋白質結合成麵筋,所以會出現薄膜,再經由酵母菌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充滿整個麵團,這樣麵包就會有蓬鬆的孔洞。而酵母菌一定要有足夠的時間作用於麵團,所以麵包的發酵至少需要有1個小時的時間。
![]()
卷吐司的時候要注意,輕輕捲起,千萬不要緊壓,讓麵團保有彈性。因為吐司是被限制在狹小的空間,壓太緊的麵團底部就容易發不起來。而且第二次發酵必須稍微加溫,幫助酵母發揮活力。最好將吐司模放到密閉空間,旁邊再放杯熱水,幫助提高溼度,這樣可以讓發酵過程更順利。如果做了這些操作,還是發得不好,酵母的分量就必須增加1/3再試試。整形時麵團會回縮,代表鬆弛的時間不夠。可以蓋上擰乾的溼布,再讓麵團休息5~10分鐘,應該就會比較好操作。鬆弛的目的是讓麵團在整形的時候更好操作,如果沒有這個程序,擀開的時候都會比較困難,麵筋張力會讓麵團回縮。歐式麵包通常外層會帶有脆殼,就是用蒸汽烤箱在烘烤中製造水蒸氣,所以在家裡烘烤麵包時,放一杯沸水在烤箱中,並用噴壺往麵包表面噴灑一些水,這樣可以幫助製造水蒸氣,達到皮脆內軟的效果。
![]()
攪打麵團最適合的溫度是28℃左右。因為麵團攪拌過程中溫度會升高,天氣很熱的話(30℃以上),可以將配方中的液體改為冰水或冰塊,從而調節麵團的溫度。冬天的話就需要將液體回溫甚至要微微加溫才比較好。如果麵團攪打過度,會造成麵筋斷裂,反而是反效果。所以在甩打的時候接近薄膜時就要很注意麵團的狀況,不時捏一塊麵團測試一下薄膜的程度。打到差不多有透光的感覺就好了,也不用刻意一定要有非常薄的膜。通常做久了,打的時間就會抓得比較準,可以用定時器計,時間到就測試一下。在麵團搓揉攪打過程中,即使沒有到達非常薄膜的程度,也注意不要攪打過度,否則會造成麵筋斷裂。麵團越打越黏,可能是一開始水加太快了,水量如果一開始不要全加,等到攪拌過程中再慢慢加,讓麵粉慢慢吸收水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如果一開始就把水全部加入進去,麵粉還來不及吸收水分,不管後來怎麼加粉都還是又黏又糊,烤出來的麵包也因為粉加太多而口感變差。如果天氣實在太熱,把配方中的水改成冰塊或冰水也會好些,不過要養成一個習慣,任何配方中的液體部分,都一定先保留一些慢慢地加,麵團就不會打到糊狀了。
![]()
13.問:麵包表面一直沒有烤上色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確定麵包已經熟了?(5)糖量較少——例如無糖無油的法國麵包就要多烤一些時間。如果麵包烘烤上色不成功,請先看看是不是以上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因為每家的烤箱都會有溫度差,書上的內容只是一個參考,所以每一次烘烤都要記錄。依據自己實際做出來的成品進行修正,找出自己烤箱的實際溫度。麵包如果是正常的發酵,基本上要烤到表面完全金黃色才是最佳出爐時間。準備一把鋒利薄刃的小刀,刀上抹油,每劃一道後都要把刀上粘的麵團清除,再抹油再劃線,劃的時候不要猶豫。也可以使用美工刀,使用前及使用後清洗乾淨,並塗抹上一層油脂防鏽。
15.問:為什麼麵包烤好後,放涼沒多久,麵包就回縮、皺皮了?烤出來的麵包放涼,如果稍微縮一點是正常的,如果縮得很厲害就是內部沒有烤透。就跟烤蛋糕一樣,一定要烤到內部組織都定型,出爐才不會縮或是皺皮。一般來說,麵包還在膨脹的時候不會上色,如果麵包開始上色就表示內部溫度已經開始升高,酵母也不再起作用。如果顏色達到金黃色,那就表示烘烤完成可以出爐。所有食譜的溫度、時間都是參考值,一定要以自己烤箱的溫度、時間為準。
16.問:為什麼自己家中做出來的麵包沒有外面麵包店的好吃?影響麵包成品的因素比較複雜,包括溫度、溼度、麵團黏度等等。任何一個環節若是沒有做好,都有可能影響麵包的柔軟度。同一個配方多試幾次,才容易找到重點。冬天天氣冷,麵團需要比較高的溫度,酵母的量可以比夏天稍微多加一點。麵團餳發的時候也需要放在密閉空間,旁邊隨時加一杯沸水,幫忙提高溫度,也可以延長一些發酵的時間,這樣都會讓麵團發得更好。自己做的麵包因為沒有加乳化劑或改良劑,所以一定沒有辦法像麵包店的麵包,放個兩三天都不老化。但是只要確實打出薄膜,而且添加雞蛋、牛奶等幫助柔軟的材料,發酵也都發得不錯,自己做出的麵包成品應該都會有一定的柔軟度。一般來說只經過一次發酵做的麵包會比較容易老化,經過中間發酵或二次發酵做的麵包可以延緩老化。如果麵團中加入土豆、地瓜、米飯、山藥等材料,麵包也會比較柔軟。如果麵包已經老化,向已經預熱到150℃的烤箱中噴一點水,烘烤5~6分鐘,麵包就像剛出爐的一樣好吃了。冬天天氣冷,為了提高酵母活動力,可以將配方中的液體微微加溫到體溫的程度(35℃~40℃),以幫助酵母發酵得更好;而夏天天氣熱,有時候必須使用冰水延緩因搓揉甩打升高的麵團溫度。氣溫與溼度對做麵包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依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水溫。如果要做低溫發酵的麵團,麵團揉好放入盆中,噴一些水,套上塑膠袋密封,放冰箱冷藏,放一夜應該都可以餳發到兩倍大。如果要餳發更久(超過20小時),就必須用塑膠袋裝然後紮緊(塑膠袋抹一點油才不會黏),不要留太多空隙,這樣麵團就不會餳發到有酸味。麵團放冰箱可以延緩發酵,但是放進冰箱前一定要在麵團上噴些水,然後套上塑膠袋,完全密封,不要使麵團直接接觸到冰箱。因為冰箱是一個大的脫水機,麵團一旦表面乾燥,發酵就會受影響。從冰箱拿出來後要記得靜置40~60分鐘(時間視氣溫而定),因為酵母在冰過之後會暫時休眠,讓麵團恢復室溫再開始整型。冬天做麵包,比較費時費力,一開始要加入的液體可以微微加溫(手摸不燙的程度,約35℃)。最好可以準備一個保麗龍箱(夏天賣棒冰的小販都會用的泡沫箱)。麵團放到保麗龍箱中,箱子裡再放杯熱水,這樣就可以幫忙提高溫度、溼度,麵團自然餳發得好。如果沒有保麗龍箱,就利用家中的微波爐來作為發酵箱。將準備發酵的麵團放進微波爐中,裡面再放一杯熱水(水冷了隨時換),這樣也可以讓麵包餳發得更好。
忙碌的生活,能慰藉人心的
可以是一個溫暖的擁抱
一本好書、一杯熱巧
亦或一份甜品
.
我們會經常推送一些實用的西點製作小知識
帶你一起將自己對生活的愛
一點點調和,一點點發酵、一點點烘焙
熱愛甜品和生活的你
或者是希望給家人帶來更多美味的小夥伴
可以持續關注我們哦
感謝大家的關注
徐州新東方烹飪學校
2020秋季招生火熱進行中....
網上快捷諮詢報名通道開啟
預約老師1對1諮詢課程詳情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即可在線預約諮詢報名2020年熱門專業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