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正式退出中國市場,關工廠,遣員工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尼康數位相機真的要離開中國市場了,據報導,尼康關停了中國無錫相機工廠,已經遣散2268名員工。「打敗尼康的不是佳能,而是智慧型手機」,如今,這句話一語成讖。

  剛迎來百年誕辰不久,這家日本相機製造巨頭即遭重創。10月30日,尼康突然宣布,關停映像事業部位於中國無錫的生產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NIC」)。尼康方面表示,由於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小型數位相機市場正急速縮小。NIC的開工率也顯著下降,持續運營變得非常困難。

  近日,記者來到NIC廠區調查了解到,在宣布關停的當天,該工廠約2200名員工就被遣散,目前尼康方面已與大部分員工籤署了離職合同,並按照「n+5」(n指工作年限)個月給予經濟補償。

  關停早有「跡象」

  NIC工廠建成於2002年,是尼康相機鼎盛時期的產物。彼時,為滿足急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在無錫當地政府部門(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招商需求下,尼康斥資6000萬美元投建了NIC工廠。

  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尼康在中國南京、常州、杭州、東莞等地還有5個生產基地,與在中國的其他幾個工廠不同,NIC工廠主要承接小型數位相機COOLPIX系列和 Nikon 1系列相機及鏡頭,還有部分高端數位相機部件的生產。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NIC工廠關停之後,將遣散2268名員工,同時將土地和廠房按程序處理,部分產能將轉移泰國工廠。尼康方面向記者表示,無錫工廠是尼康全資子公司,後續清算工作還要和各個利益相關方協商進行。

  本報記者了解到,今年 3月份,NIC工廠還在對外招工,但下半年後便不見招工跡象,並在無錫的一些員工社交群裡陸續傳出NIC要撤廠的消息,生產線亦開始逐步縮減。

  一位已經被遣散的NIC員工告訴記者,對於關廠她並不感到意外:「關廠的消息之前就有風聲,只是沒有確定而已,上禮拜五(10月27日)我們還在幹活,今天(10月31日)就被通知過來籤離職以及賠償協議,但賠償款真正到手要等下個月。」據她介紹,「截至工廠關閉前,相機生產得挺少的了,鏡片好一點,不過後來也做得少了。」

  記者了解到,除去加班費,NIC新員工每個月的基本工資一般為2000多元。一位NIC工廠離職員工的家屬告訴記者,在上述工廠工作11年,底薪可以拿到4000多元,按照NIC工廠n+5的補償方案,員工可以拿到16個月的基本工資。「也算不少錢。」該人士補充道。

  力之鑫職介是無錫新區一家人力資源中介企業,長期為NIC工廠招工。該中介機構一位王姓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此前NIC工廠有3000多名員工,在NIC關停前的一個月(9月22日),NIC工廠就已解散過一部分外包員工。」10月30日,尼康宣布關停NIC工廠,當天,尼康就開始了對2268名員工的補償和遣散工作。

  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9月份尼康工廠的員工還上晚班,國慶回來的10月8日,兩班制改為一班制,晚班就取消了。」一名曾在NIC工廠的員工透露:「最後一兩個月作業線上沒啥訂單,連我們班長都在那和我們一起天天說說笑笑。」

  根據尼康方面的公告,早在2016年11月,尼康就發布「結構改革計劃」,宣布了針對全球規模的生產體制優化措施,決定停止NIC的經營活動。此後,尼康就計劃開始實施相關的解散和清算手續。

  記者獲悉,尼康在日本總部發起了40歲以上,並且工作5年以上的自願退休(Voluntary Retirement)申請,共有超過1100名員工離退。

  不過,尼康方面表示,儘管關停NIC工廠,但將在映像事業部加大在高附加值產品上的投入力度,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的地位不會改變。其位於上海的映像事業部的銷售子公司——尼康映像儀器銷售(中國)有限公司,以及其他的生產及銷售子公司還會正常運營。

  被手機逼死?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尼康關閉NIC工廠並不意外,可謂明智之舉。

  根據此前本報《百年尼康:巨人遲暮?》的報導,受智慧型手機的衝擊,數位相機市場風光不再,在 2017財年第三季度,尼康淨利潤虧損8.31億日元。此次尼康關停NIC工廠,主因亦是如此。

  2011~2012年是數位相機的鼎盛時代。山西太原市的尼康經銷商王斌向記者介紹,那時候 「相機零售店每天能賣十來臺左右,加上批發,一天能銷售上百臺的卡片機。」彼時正值NIC工廠建廠10周年,有媒體報導,該工廠員工總數曾達到5800人(截至2010年4月底)。當時,NIC工廠累計生產了1億片鏡片,2012年產值達60億元人民幣。

  緊接著,2013年~2014年,單眼相機的輝煌時代到來,不過好景不長,2015年電商崛起,實體單反時代也走向衰退。如今,隨著智慧型手機配備的高像素、美顏、修圖等更便捷拍照技術的崛起,最先受到衝擊的是數位相機。

  王斌告訴記者,如今店裡半個月才賣出一臺卡片機,「幾乎都是保險公司、交通、工地等單位購買,並非個人。」

  據尼康方面的數據顯示,2016年,NIC工廠生產的相機數量175萬臺,全年銷售額約為12億元人民幣,從2012年到2016年,銷售額已經下降了68%。出於市場需求及經營壓力,尼康砍掉了中國低端消費相機的組裝業務。尼康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在我們做出決定的這段時間,工廠的開工率不足,只有30%。」

  事實上,尼康遇到的情況是整個影像市場遭遇「寒冬」的縮影。據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CIPA)發布的2016年度的數位照相機(不含攝像機)、鏡頭產量、出貨量數據顯示,近三年以來,相機和鏡頭的產量和出貨量都依次遞減。

  日本經濟新聞(The Nikkei)的數據顯示,卡片式數位相機的市場規模已縮小到頂峰時的10%左右,佳能、索尼等影像巨頭皆受影響。

  艱難的轉型

  如今,在智慧型手機與移動軟體的衝擊下,傳統的專用消費電子設備競爭優勢不再,尼康等日本傳統影像巨頭也被迫走上轉型之路。

  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或轉型是近年來這些企業發展的趨勢。其中,佳能以3300億日元收購了瑞典攝像頭巨頭Axis,進軍監控攝像頭領域。

  同為日本科技巨頭之一的索尼在出售PC業務後,重心轉向遊戲、娛樂領域。根據索尼發布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索尼銷售收入為20625億日元,同比上升22.1%,主要得益於遊戲和網絡服務業務增長。

  但相比之下,尼康的轉型之路似乎並不順暢。

  一直以來,以軍工光學儀器起家的尼康在半導體、顯微成像儀器、醫療診斷映像設備等領域,尼康皆有建樹。映像事業一直以來是尼康財報營收貢獻最大的板塊。在消費領域,尼康已經進入全景VR領域並推出全景相機KeyMission 360。商用領域則與富士膠片、奧林巴斯進入醫療行業一樣進入再生醫療領域。不過,這些並未能給尼康帶來立竿見影的變現。據2017財年尼康年報顯示,映像事業貢獻了尼康超五成的收益,精密事業則貢獻了超三成的收益。遺憾的是,尼康的光學儀器和醫療板塊在2017財年表現不佳。

  對於未來方向,尼康方面向記者表示:「對於照相機業務,未來我們會更多的去研究消費者的動態,以及其他業務涉及的行業需要,我們會及時洞察市場,及時來調整自己的企業策略。」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Forever 21確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在關閉天貓和京東旗艦店以及中文官網後,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在中國線下門店也已基本完成清貨,據Forever 21在線客服證實,Forever 21確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FOREVER21在3年裡關閉了200多家門店。
  • 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急急忙忙清倉關店
    推薦語:近些年,隨著國內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洋品牌看到了其中龐大的消費潛力,於是迅速進入中國市場。然而事與願違,因為各種原因,在中國的洋品牌大部分發展的並不好,隨後開始退出。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洋品牌,不久前正式宣布關閉中國區門店,正式退出國內市場,它就是Old Navy。
  • Gap旗下品牌Old Navy3月1日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中國商網 唐硯/攝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老海軍(Old Navy)即將正式退出中國市場。近日,蓋璞集團旗下品牌老海軍的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出閉店清倉公告,稱其天貓旗艦店將於2月15日起停止銷售產品,於3月1日關閉。
  • 極度乾燥正式官宣退出中國市場,天下還有什麼在消失?
    今天英國潮牌極度乾燥正式官宣退出中國
  • 8萬員工停薪!服裝巨頭Gap告急:市值暴跌60%,已退出中國市場!
    ,其中美國和加拿大員工大約有8萬人,即有過半員工被迫休假。此前旗下品牌已退出中國市場未來關店230家店值得關注的是, 今年3月,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老海軍)宣布正式關閉中國市場所有銷售渠道,未來會把業務重心放在北美市場,以實現效益最大化。
  • 東風裕隆破產 納智捷正式退出大陸市場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據臺灣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納智捷URX裕隆集團自有品牌納智捷在10年前通過與東風汽車成立東風裕隆合資公司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中國大陸汽車市場10年騰飛期間,納智捷始終沒有交出理想的成績。2018年起中國內地汽車市場開始下行,納智捷的市場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 背靠歐萊雅也沒能站住腳 香邂格蕾即將退出中國市場
    來源:中國商報5月25日,有消息顯示,歐萊雅旗下香氛和個護品牌香邂格蕾(Roger&Gallet)天貓官方旗艦店將於今年6月30日關閉。香邂格蕾線下銷售人員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該品牌即將退出中國市場。
  • 納智捷正式退出大陸市場
    前幾天,幾乎銷聲匿跡的納智捷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這次並不是因為它出了新車,也不是它的汽車有什麼問題,而是它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小雷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也是一愣,不過仔細一想,納智捷這一年來都沒有新動作,車型也不進行換代,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是遲早的事情,只是沒有想到這麼快。
  • 歐萊雅在華品牌戰略首做減法 卡尼爾退出中國市場
    昨日下午1點半,歐萊雅中國旗下卡尼爾品牌員工得到一個驚訝的消息,公司決定將卡尼爾品牌退出中國。1997年歐萊雅集團進入中國市場後,一直在做品牌加法,包括2013年收購了中國領先的面膜品牌美即,目前在中國共有21個品牌,卡尼爾退出中國市場,是歐萊雅17年來首次在中國市場做出品牌減法。
  • 絕不撤離中國!「依戀」中國市場?被川普怒批,甘願放棄300億
    近年來,不少外國公司離開了中國。美國服裝品牌Coach、德國的玩具企業Autec、尼康、亞馬遜……一些公司已經完全撤出中國市場,另一些公司則計劃減少在中國的生產線。
  • 消息稱東風裕隆破產 納智捷正式退出大陸市場
    時隔多年,納智捷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不過這次並不是因為油耗,而是其要退出大陸市場了。日前,據媒體報導,裕隆集團旗下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正式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 如果蘋果退出中國市場,將會造成什麼影響?網友:後果不敢想像!
    現在三星已經退出了中國市場,如果蘋果再退出中國,將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很多網友大呼:不敢想像!我們都知道,蘋果公司擁有全球頂尖的手機生產加工技術,雖然銷量不及三星和華為,但是我們不能否認iphone一直是安卓手機廠商模仿的對象。而富士康又是蘋果公司在亞洲最大的iphone生產加工基地,每年不僅為國內繳納各種賦稅而且緩解了國內的就業問題。
  • 雷諾退出中國乘用車市場 經銷商與車主堅守最後體面
    1993年雷諾與三江航天合資組建三江雷諾,生產塔菲克(Trafic)系列輕型客車,但從2000年開始,三江航天退出,雷諾在中國開始長達4年重組之路,兩次都未成功,最終退出合資,也未能如願進入中國乘用車市場。第二個十年(2004-2013):進口雷諾異軍突起,帶來重返合資希望。尤其2009年引入科雷傲後出現了大幅攀升,2010年一躍達到1.47萬輛,2012年進一步提升至2.97萬輛。
  • 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又一知名洋品牌跑了,匆匆「清倉關店」
    old navy因業績不佳退出中國市場提到old navy,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家性價比非常高的休閒類服飾品牌,這家2014年時就進入到中國市場的美國服飾品牌,在前段時間發表了一篇公告文章,名為《感恩遇見,感謝有你》,在文章中old navy宣布,集團旗下的old navy將會因為國際業務策略調整,計劃退出中國市場,將關閉中國地區所有線上和線下的門店
  • 尼康公司簡介
    尼康其眾多的著名相機產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爾(Nikkor)相機鏡頭、尼康水下照相機(Nikonos)、尼康F系列的135膠捲單眼相機、還有尼康D系列的數碼單眼相機,消費性數位相機Coolpix系列。
  • Jill Stuart將退出中國市場
    2016年KOSE2016年KOSE把Jill Stuart帶到了中國,攜手Jill Stuart在北京75·1D PARK創意園區舉辦了「Jill Stuart品牌中國上市」的發布會。這也著表示Jill Stuart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Jill Stuart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已經在日本、韓國等各地都設有專櫃,並且在這幾個城市、地區都獲得了極高的品牌美譽度和忠實的品牌粉絲,僅僅在日本Jill Stuart就擁有91家店鋪。這次撤櫃只是Jill Stuart全面業務調整的一步。
  • 東風裕隆破產 曝納智捷退出大陸市場!官方正式回應
    在中國大陸市場,納智捷汽車由東風裕隆生產和銷售。不過,納智捷的銷量表現不盡人意。在2019年,位於杭州的東風裕隆生產基已經處於停產狀態。隨後今年的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正式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這也意味著納智捷品牌就此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 尼康正式發布新CX格式無反相機尼康1 J4
    尼康正式發布新款CX格式(1英寸傳感器)無反相機尼康1 J4,新相機採用和V3相同的1英寸1839萬像素CMOS傳感器,並搭配了EXPPED 4A圖像處理器,拍攝性能相較於J3還是有著較為明顯的提升的。以下是相機的主要性能參數:
  • Forever21或退出中國市場 將關閉天貓和京東旗艦店
    快時尚節節敗退,不到一年時間,第三個快時尚品牌或退出中國市場。據時尚商業快訊,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21今日分別在其中國官網、天貓與京東旗艦店發布公告,宣布將於4月29日起暫停運營,會員積分清零,即日起至5月30日前處理商品退貨。
  • 玫琳凱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直銷風光不再?
    《澳華財經在線》消息,全球護膚和彩妝品牌玫琳凱(Mary Kay)宣布,由於零售環境不佳,決定退出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這是繼雅芳(Avon)之後,又一個化妝品著名品牌退出澳洲。玫琳凱稱,多個市場因素導致公司在澳洲和紐西蘭市場看不到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是公司退出的主要原因。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玫琳凱業務即刻停止,銷售代表需於4月6日前將所有未售出產品退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