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塊錢一碗糖水,廣州人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2021-02-08 企鵝吃喝指南

外地朋友可能不知道,廣州最近已經是35度的炎夏了。


當地人對此喜憂參半。憂的是夏天有半年好長啊啊啊……開心的是,每天下班又可以去吃糖水了。哦吼!連吃半年都不重樣那種!


在廣州,每個人都有心尖上的私藏小店。外地的連鎖糖水店在他們看來,簡直莫得靈魂。


比如全國都有的黑芝麻糊,大多用粉包衝開,但在廣州當地,能吃這種傳統石磨的版本,像一匹墨黑綢緞一樣傾瀉而下:


外地的姜撞奶大概率是姜奶味啫喱,廣東的姜撞奶,真的只用薑汁+水牛奶凝固而成,甚至能託起一隻瓷勺!


除此之外,有一些品種外地朋友可能就真的沒見過了。


你喝過這樣脆生生的馬蹄沙嗎?


還有這樣的中式affogato:


就連豆漿配雞蛋也可以成為一碗糖水:


廣州人對糖水真是愛得深沉……我們逼著幾位老饕,把最愛的小店都掏出來了。

走,一起去廣州雲喝糖水吧~~這家可能是性價比極致的糖水了,我們一口氣吃4碗,才花了12塊!

出品沒什麼花巧,都很樸素家常。喜歡番薯糖水,吃出了兒時媽媽煲的味道;木瓜雪耳清甜潤滑,冰得夠透,夏天一口下去簡直透心涼~

其他地方的人說「糖水鋪」,指的是廣義上的甜品店,而海珠區前進路的居民,特指這家小店……

門口只有幾張小板凳,經常有快遞員和外賣小哥匆匆外帶一份,是周邊街坊的日常小甜蜜。

漲價幅度完全跟不上物價水平,20多年來居然只漲了¥1.5!老闆嘆了口氣,說不捨得漲價,感覺對不起街坊。

雖然價格便宜,出品卻沒打折扣,做黑芝麻糊從炒芝麻開始,做馬蹄沙從自己削馬蹄開始,全是夫妻倆親力親為。老闆是茂名人,審美跟傳統廣式糖水有些不同,比如熬花生眉豆糖水的時候,不會把豆子熬到綿爛,而是保留一點口感。

陳茶館的糊類做得尤其出色,全靠傳統石磨製作,所以產量極其有限。這碗芝麻糊,我們願意跑30公裡去吃!你看它烏黑髮亮,舀起一勺,就像充滿光澤感的墨色綢緞般傾瀉而下,質地絲滑不結塊。香味怎麼形容呢,大概是把炒芝麻濃縮了10倍的程度!

花生糊就更過分了,仿佛在生啃柔滑版的花生醬……強烈推薦一個吃法:在花生糊上撒點花生碎,簡直是雙重暴擊!

杏仁糊以南杏為主,少許北杏吊味,杏香濃鬱,稍放涼一點,表面就呈凝脂狀,像不像高級的貴婦粉霜?

這家店在廣州番禺,每天只提供4-5款糖水,值得專門去吃。缺點是產能很低,每天只熬3鍋,也就幾十碗,賣完就收攤。

最貴的杏仁糊,一碗才賣10塊。老闆說,要不是自己的物業,怎麼可能賣得這麼便宜。

各種糊的出鍋時間都是固定的:13:30芝麻糊,14:00花生糊,14:40杏仁糊,一般下午3點去能吃到全部品種,再晚一點就要看運氣啦~

如果你想感受廣州的古早糖水味道,這家小店能告訴你。它本來連店名和菜單都沒有。熟客都會問一句「今日有咩糖水吖?」久而久之,大家就習慣叫它「今天糖水」。

店裡十幾個品種,都是阿婆清早起來煲的。她退休後還是閒不住,乾脆推起小車在東山口一帶賣糖水,賣到街知巷聞。後來城管抓得嚴,阿婆就固定在自家門口賣,幾張塑料椅支起小攤,這下熟客有固定碰頭點了。雖然環境依舊簡陋,只能匆匆吃完走人。

熟客基本人手一碗海帶綠豆沙。海帶給得極其慷慨,臭草也下得重,有一股強烈的草本異香,愛之者痴,恨之者避如蛇蠍。

除了綠豆沙,我們還很喜歡木瓜雪耳銀果糖水,雪耳熬至粘稠起膠,最妙的是幾粒銀果(銀杏),帶來幾許綿長回甘,一下子把傻白甜的木瓜拉出了層次。

要吃正宗的沙灣姜埋奶和馬蹄沙,老廣首選這家20年老店。「姜埋奶」是廣州沙灣地區的叫法,它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姜撞奶,利用薑汁裡的蛋白酶,讓牛奶凝固成布丁一樣的質地。

做姜撞奶對溫度要求很嚴格。有些店控制不好,做出來總是稀稀拉拉的,甚至會用凝結劑作弊,這樣的姜撞奶「塑膠感」太強。這家店就厲害在,幾乎每次端出來的姜撞奶都能完美凝固,穩穩地把瓷勺託住。

老闆娘是正宗沙灣人。店裡的水牛奶都從沙灣運來,乳脂含量極高,做姜撞奶、鳳凰奶糊尤為香濃,附近街坊一吃就是20多年。店裡還掛著政府頒發的西關美食錦旗。據說如果只有錦旗,而沒有右邊這份證書,可能是冒牌貨

其實每家店的馬蹄沙做法都大同小異,無非是馬蹄粉+水打底,再加新鮮馬蹄片/碎末,有的還會放蛋絲,關鍵在於配比和細節。有些雞蛋不新鮮,一股腥氣很掃興;有的馬蹄沒有存在感,吃起來很沉悶。這家店有兩點做得非常妙:一是質地,看起來濃稠得像一碗粥,入口瞬間冰冰涼涼地化開了,有一種難得的飄逸感。二是用了焦糖提味,堪稱神來之筆,跟清甜的馬蹄絲絲入扣,烘託出更複雜的甜度。

看著騎樓下車水馬龍的風景,仿佛置身在90年代的廣州。

店門口還曬著做姜撞奶剩下的姜渣,聽老闆娘說,街坊們喜歡拿回家煲水泡腳,能祛溼。如今這樣有人情味的糖水鋪,真的買少見少了。


從沒有實體店的私房甜品起家,直到把店開進廣州CBD,甚至在深圳開分店,彬媽糖水靠的就是真材實料。

「分量大」是大部分人對彬媽的第一印象。如果說別家糖水是過個嘴癮,這家的糖水簡直能當正餐吃……食量小的女生甚至可以兩個人分吃一份。蓮子控請全體起立!這家店,所有帶蓮子的糖水盲點沒錯!

蓮子挑得極好,又大又綿粉,每天帶蓮子的產品總是最早賣完的,品控有目共睹。
腐竹薏仁雞蛋也是很多人的心頭好。這種港澳常見的傳統糖水,廣州做的店不多。

濃鬱豆漿配上軟滑的腐竹,兩種豆製品形態疊加,豆味濃鬱又有深度。吃法是一口豆漿就一口雞蛋……可以說非常養生了。

網友們強推的大滿貫,堆滿了紅豆芋圓蓮子桃膠……喜歡的人,覺得它口感層次豐富;討厭的人認為就是大雜燴,適口者珍吧。

每周只在一、三、五這3天上架,想嘗試的朋友記得蹲點。


店裡每天只有5款糖水,賣完即止,建議提前在微信公眾號預定,以免跑空。

除了常規菜單,彬媽還會不定期上季節新品,比如清明的自製艾餈,初夏的冰糖竹笙無花果糖水,都是一期一會的限定款,吃完感覺一年又過去了。

說實話,即使只是為了逛隔壁的烘焙原料店,也值得來一趟。

這裡簡直是個迷你批發市場!從原材料到烘焙器材一應俱全。沒有哪個烘焙愛好者能抵擋住眼前的誘惑……像淡奶油這種一次用不完的食材,還有分裝版,對只想偶爾過過癮的烘焙新手來說,實在太友好了!!

老闆在經營烘焙原料店13年之後,才在隔壁開了一家糖水鋪。它藏在傳統糖水林立的文明路,在百花、玫瑰、明記的三角夾擊之下,也堅挺2年啦!裝修有點小復古~

這裡的招牌是大滿貫,點單過程就像組裝樂高一樣,光是打底就有椰汁、杏汁、奶茶可選……還能額外加各種配料,「拼」出一碗自定義糖水。

芋圓是手工自製的,跟工廠產物比起來,口感更柔韌,能吃到明顯的番薯香味。沒想到最後卻被這碗蛋白杏仁奶圈粉了。蛋白被溫熱的杏汁調教過一番,實力演繹「嫩滑」的巔峰,感覺是毫不費力滑進食道的……

熱乎乎的燉蛋➕Affogato,冰火兩重天,還有卡樂比麥片脆增加口感。espresso是隔壁店現磨現萃的,直接連壺端過來,非常硬核。

中西結合的思路挺好,就是那球香精味的雪糕有點掉鏈子……
這款創意糖水來自「杏福甜品」。從知名老字號糖水出走之後,大叔另立品牌,從裝修到口味都根據年輕一代做了調整。

比如杏仁豆腐,堪稱中式布丁的代言人🍮,勺子放上去能duang duang duang~

綠豆沙放了老派的臭草、陳皮增味,偶爾咬到脆脆的海帶就很歡喜。

我們會順便加幾顆湯圓,是他家手工搓的,湯圓皮糯唧唧,芝麻餡香噴噴~ 

芒果香氣和甜度很足,西柚肉不苦,一縷點睛的酸,把芒果的香甜烘託得恰到好處。

實不相瞞,當我反覆在某點評上刷到這家店,而且關鍵詞集中在「日系、賣相吸引」的時候,一度以為又是花瓶。還沒走進門,門口就寫著幾個大字:「不是網紅店,餐品不驚豔」,讓人莞爾。

當我們把整張菜單滾過一遍之後,發現它出品還是蠻花心思的。首先,糖水甜度都很克制,不會齁,比如我們點的這兩款:懷舊紅豆冰,椰奶冰沙沒加糖,跟下面的紅豆攪拌在一起吃,甜度剛剛好。


魚鱗凍,叫桂花凍可能更直觀,桂花香氣很niong,低糖輕盈,吃起來毫無負擔。其次是菜單很有意思,不拘一格,有粵式椰奶西米,也有老北京味兒十足的小吊梨湯,品種少而精,還融入了不少新元素。

比如這款竹笙馬蹄沙,在傳統馬蹄沙的底子上加入竹笙,兩種不同層次的爽脆碰撞,實在太過癮了!能霸榜我心目中廣州糖水TOP3。

至於會拉絲的招牌鮮奶麻薯到底好吃嗎?我們的意見不太統一。如果客觀描述一下,口感偏粘軟而非Q彈,奶香蠻足的,具體還是看個人的口感偏好哦。

這家店其實不是廣式糖水,而是一家潮汕人開的海南糖水鋪,隱藏的夏天爆款王!

核心就是一款單品:海南清補涼,最大特徵是椰汁配一切,連油炸點心也能配!

光這個sku,外賣平臺能月銷2000多單,從我們進店到離開,外賣提示音就沒斷過。

雖然配料很多,但是你沒機會選擇困難症,畢竟十幾種配料,10塊錢就能All-in!

打底分兩種:椰奶和椰子冰沙,又選擇困難了?半奶半冰也OK! 

傾情推薦椰子冰沙,有種在吃中式gelato的錯覺。除了糖0添加,所以融化也很快,你得迅速吸溜一口椰奶精華再吃,感覺瞬間穿越到椰樹飄飄的海南!🌴🥥🌴

在本地人的帶逛下,我們連續喝了一個月糖水,從西關騎樓逛到東山大宅,感受到小店濃濃的人情味,比糖水更甜蜜蜜。你問我們胖了沒有?不好意思,還瘦了2斤,大概是出汗排掉了吧:)如果你還有捨得分享的小店,留言區見!別告訴我你還不知道,企鵝已經有珠三角小分隊啦!想第一時間接收珠三角的美食暴擊,趕緊掃碼關注「廣東大燒鵝」!一位是辦公室冷笑話大王劉早上好,他已經常駐深圳啦,寫過黃油蟹、豬腳飯和椰子雞,以後會帶來更多有趣好玩的食材和產地知識;
另一位是廣東本地人eimo,她已經在這兒吃了二十多年,熟悉廣東大大小小各家餐廳,寫過豬雜粥,煲仔飯,白切雞,以後會分享更多好吃有趣的館子排檔!不管你是本地人要找實用的本地指南,還是外地人要找實用的遊客指南,都能在「廣東大燒鵝」這個帳號裡挖寶!掃碼添加鵝妹並回復「閃購」,提供一張你在鵝司購物的歷史訂單截圖,滿99元就能入群喲!(淘寶/有贊均可)。超低折扣,囤酒好機會,買單王還有機會贏千元勃艮第紅酒~!鵝妹會在5/21前完成審核,邀請你入群!5/22號群內閃購中午12點開秒!5折果酒、8折冰酒、葡萄酒買一贈一,下酒菜新品嘗鮮,折扣力度驚人,入群才能享受~ 快來!

相關焦點

  • 煲湯煲糖水煲涼茶,廣州人還有什麼不能煲的?
    清涼解暑的糖水那就更多了,琳琅滿目的楊枝甘露,雙皮奶由著你選。不得不說,涼茶,煲湯,糖水足以稱為廣州人的三大解暑神器。  大概每個廣州仔女,都會有一個俾阿媽逼住飲涼茶的經歷。孩子身體不舒服了,家長第一反應:「你是不是上火了?飲涼茶!」廣州人對涼茶的依賴就是這麼奇怪而深刻。
  • 6塊錢一碗豬油飯、20幾塊錢一碗燉湯、白飯任裝、糖水免費……這性價比真是沒SEI了!
    之所以有這麼一說,並不是因為他多麼的喜歡吃粥粉面飯,而是,粥粉面飯對於老廣來說,最為日常、性價比也最高。所以嘉升追求的,無非是一個「抵」字。今天要去的這家餐廳,就把「抵」字演繹到了極致!6塊錢一碗的豬油飯、20幾塊錢一碗的燉湯,白飯任裝,糖水免費……用老闆自己的話說,他們這裡其實沒什麼特別,就是老老實實做湯和做飯,而且價格實惠,解決了很多附近上班族的午飯問題,所以才會這麼火爆!
  • 這碗煮了37年的糖水,承載了海珠幾代廣州人的兒時味道.
    一碗糖水總能使廣州人回味它沒有光鮮亮麗的照片,沒有空調和雅座,不喧譁不張揚,但仍有許多街坊每日都來喝一碗糖水。它就是光記甜品。這麼多年來,他對糖水有種執著——傳承老一輩的手藝,做出從前的味道。他堅持每日早晨7點起煲糖水,糖水只加紅糖和砂糖,不添加糖精。明火煲2-3小時,湯圓每日手工現搓現做。
  • 一碗5元的廣式糖水告訴你,為什麼「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我們吃的是鄉愁與舊時光
    廣式糖水,不僅品種繁多,還獨具養生功效。夏日一碗冰糖雪梨,清心潤肺止咳化痰;冬日一碗黑芝麻糊,入口溫潤,暖心補氣……正所謂藥補不如食療,一碗碗糖水,卻是民間養生智慧的集錦。  而時至今日,隱沒在廣州大街小巷的糖水鋪,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廣州人成長,承載著他們的青春回憶。
  • 校門口的糖水鋪,10年只漲了1塊錢
    店裡最招牌的就是西瓜冰,幾乎每桌必點,每次去吃西瓜的甜度都不一樣,和老闆混的好的人都會提前問一句,「今天的瓜甜嗎?」學長們都知道,有喜歡的女生就請她吃一碗全店最貴的芒果西米,所以也叫「女神糖水」,芒果肉給的很實在顏色也很好看,有多少人的初戀靠的就是這一碗~|香芋番薯 4元/碗|
  • 你離香港的距離,不過這三塊錢就能買到的一碗糖水~|軒記糖水
    嗯,清爽和讓人舒服的甜味,這是我對「軒記」糖水的第一個印象。他說,糖水之於廣州人,就像杏仁腐之於溫州人一樣,是一種比較講究的夏日冰飲,只是種類更多,選擇的餘地更大。在廣州,大街小巷都有這種風格的糖水店,大家茶餘飯後,或者飲酒之餘,會非常自然地找一家熟悉的糖水店,坐下來喝一碗糖水。回來後反而有點不習慣了,思來想去,決定把這個習慣也分享給瑞安的小夥伴。
  • 入秋了,請來我家飲糖水
    「飲糖水」是粵語說法,在廣州有很多甜品連鎖店,店裡主打的就是糖水,來客男女老少絡繹不絕,生意紅紅火火。秋風起,氣候變得早晚涼而乾燥,身體容易缺水,在廣東則容易上火,喝糖水既可以暖身,又可以起到潤肺養陰,滋潤肌膚的作用。糖水不僅好喝,還能補充體內能量,一天中早、中、晚、宵夜均可食用。
  • 這4家盞鬼糖水鋪,至啱鍾意甜的廣州人!
    )一年四季都愛吃糖水的廣州人,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季,下午閒來無事都會喝一碗糖水解解饞!傳統的、創新的都這麼愛!埋在抹茶牛奶裡的紅豆、蒟蒻、自家搓的珍珠芋圓,吃下一碗估計能飽到晚上哈哈哈~除了宇治抹茶芋圓,還有奶茶黨最愛的錫蘭奶茶蒟蒻,是碗巨型珍珠奶茶沒錯了,足足6種料!要是養生人士的話,絕對不能錯過花開富貴!
  • 一碗屬於老街坊的傳統糖水
    傳統糖水講究真材實料、水質優良、用糖選擇及品質、熬煮火候等都十分重要。一碗傳統糖水就是那幾蚊雞,做街坊生意唔容易,講是薄利多銷,可以堅持十幾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更加唔簡單。開頭經營好多都是為了生計,慢慢佢地就是為了習慣而經營。習慣,街坊彼此之間的距離,吃一碗糖水,聊一片天地,傳一份人情!依個就是「食在廣州」最基本的傳承!
  • 在廣州,夏天的快樂水,是一碗潮汕甜湯給的!
    在潮汕糖水不叫糖水,而是叫甜湯像海石花、清心丸、草粿,鴨母捻…這些廣州人聽起來很陌生的東西更是潮汕人從小吃到大的甜湯啊食在廣州,味在潮汕潮汕美食在廣州隨處可見也不乏缺少那一碗潮汕甜湯 潮汕甜湯如果說有哪種食物,可以代表潮汕的夏天的糖水,那就是海石花了。海石花以清爽的口感,清熱解毒的功效,深得潮汕人的喜愛~一粒糖這裡的招牌當之無愧是海石花啦了。
  • 在廣州,一碗冰甜糖水,讓尋常的日子閃閃發光
    少年時沉迷港劇,常聽劇中人說「給你帶了一碗糖水當宵夜」,心裡總要納悶:糖水就是水裡泡糖嗎?這有什麼好喝的?
  • 編輯之選|喝下一碗「杏福」糖水,回憶那份廣式傳統的「甜」
    熬上一晚的艇仔粥和靚湯,滋養美味的打邊爐,街邊那一碗充滿煙火氣的炒河粉……實在太多太多。「粥粉面飯,靚湯,涼茶,糖水,這些是廣州人的生活基本。」這是「杏福甜品」的老闆,一位地地道道廣州人告訴 mars 的。所以糖水,廣式糖水,也是廣粵美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傳統的廣式糖水,顧名思義,便是水加糖,再加上帶有去火氣的材料一起煮,具有消暑降火的作用。
  • 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 且枯燥
    朱一旦系列視頻劇情簡單,圍繞有錢人朱一旦的生活展開,「拯救」或壓榨底層社會的loser,與同階級的酒肉朋友和暴發戶社交,結尾加上一句: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樣樸實無華且枯燥。口罩平均3元/個。燙頭男私扣10萬個口罩,並開了100萬的假發票賣給朱一旦,淨賺40萬元和10萬個口罩。口罩平均10元/個。朱一旦把口罩捐送給慈善機構,寫下一封給前線工作人員的感謝信。(2月1日)並把勞力士落在口罩箱裡裡。
  • 一碗糖水,吊打全世界
    那時候對香港人的印象就是:他們好愛吃、好會吃啊!髒兮兮的路邊小店、昏黃燈光的茶餐廳、永遠人頭攢動的深夜大排檔……還有他們專注幾十年的「我煮碗面給你吃」。除了「煮麵」,他們另一樣的最愛,大概就是晚飯後或臨睡前的「食糖水」了——我煲佐糖水,要唔要食一碗?咁急做乜,食完糖水先走啦!
  • 一碗糖水+N種配料!讓人慾罷不能的潮汕甜湯,6元起吃到撐!
    潮汕人習慣把糖水稱之為「甜湯」,顧名思義就是甜味的湯食,和廣州的糖水不同,潮汕的甜湯會加很多很多的廣州人意想不到的料,而且甜的更甜,香的更香。8元一碗的海石花糖水可以加全部13種配料,椰奶、布丁、芋泥、薏米、涼粉、芋圓、桃膠、黑米、紅豆、西米、海石花、鵪鶉蛋、紫薯泥,簡直大滿貫!
  • 喝一碗粵式糖水,再疲憊的靈魂都會感到幸福.
    其實所謂「三」只是約數,一碗「夏三寶」裡可不止區區三種材料,綠豆、薏米、椰汁、西米、銀耳、馬蹄、陳皮……大多是廣東人認為清熱下火的食材。一碗「冬三寶」裡,西米+紅豆+綠豆+薏仁,冬季就自然會加上一些滋補潤養的食材,藥膳同源這個道理,愛吃會吃的老廣們最懂了。
  • 『糖水』:一碗糖水,一份老一代的記憶;
    糖水原以為就是糖去衝水,在這,可以品嘗到最濃鬱的家庭味道;由於喜愛糖水,親力親為真材實料的洪姨自製老家糖水,不僅家人喜愛,連周圍的朋友都對於洪姨的手藝讚不絕口。口味綿甜,可以加之以地瓜、紫薯和芋頭搓成的芋圓放入其中,一碗入心。
  • 炎炎夏日,怎能少了一碗清爽的廣東糖水?強哥教你煮幾道廣州人的家常甜食!
    首先強哥做的這道糖水,在我們小時候,只要家裡有老人過生日,一般都會做來大家一起吃,用到材料不僅意頭好,滋補功效也非常好紅糖、眉豆、花生、蓮子、淮山、人參果、紅豆、竹絲雞蛋先用兩隻碗作為量杯,先裝一碗蓮子,然後將眉豆、花生、淮山、人參果、紅豆湊成一碗將兩碗食材放進盤裡,再加上一片陳皮,用一些溫水輕輕洗一下
  • 一碗糖水10+種料!廣州這些潮汕甜湯店,6元起吃到撐!
    潮汕人習慣把糖水稱之為「甜湯」,顧名思義就是甜味的湯食,和廣州的糖水不同,潮汕的甜湯會加很多很多的廣州人意想不到的料,而且甜的更甜,香的更香。8元一碗的海石花糖水可以加全部13種配料,椰奶、布丁、芋泥、薏米、涼粉、芋圓、桃膠、黑米、紅豆、西米、海石花、鵪鶉蛋、紫薯泥,簡直大滿貫!
  • 「 古城西洪姨糖水 」:一碗糖水,一份老一代的記憶
    糖水原以為就是用糖去衝水,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在香港甜品也稱之為糖水。而這間小鋪的主人則是一位在香港住了數十年的洪姨。要找出洪姨並不難,那個進進出出往返於廚房和客廳的身影,戴眼鏡的愛笑的阿姨,對,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