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的人們分為兩個極端,生活在農村的「鄉民」過著日出而出、日落而息,令人豔羨的田園牧歌式生活;而生活在東京、大阪等大都市的人們則被譽為「社畜」,每天早起趕電車、地鐵,到深夜甚至凌晨才能走出燈火通明的辦公大樓。
上班時間的延長不得不讓人們縮短了睡眠時間,據經合組織(OECD)2016年的調查顯示,日本人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僅為442分鐘( 7小時22分鐘),是被調查的33個國家中的最低水平。
厚生勞動省2017年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報告》中也統計了日本國民的平均睡眠時間,7成以上的人每天都只有不到7小時的睡眠時間,甚至還產生了一個新名詞,「睡眠負債」。
因為過度疲勞,日本社會也誕生了一個獨特的景觀——在路邊、交通工具上、便利店門口等各種地方都能看到以各種姿勢酣睡的人,很多人甚至養成了只要停下腳步、閉上眼睛就能瞬間進入睡眠狀態的「神技」。
在地鐵上坐下來後,一定要抓緊時間打個盹;
下班回家的路上,累到直接在長椅上睡著了;
困到極致,連樓梯都能趴下睡一會;
在車來車往的路邊,扶著欄杆都能睡著,看著就覺得好危險……
這些上班族有可能是累了一天,實在無力走回家了,也有可能是下班後還要和上司、同事去喝酒唱歌,最後醉倒在路上。
但就算是這麼能睡的日本人,居然也會為「睡不著」的問題頭疼!秋田大學的三島和夫教授表示,日本有10%的成年人患有睡眠障礙,具體表現為入睡困難、白天睏倦打瞌睡、容易中途驚醒等等。
總是腦洞大開的日本人,也沒有錯過在睡眠上開動腦筋,發明了可以運用在各種場合中的助眠產品。
今年夏天特別悶熱,日本一家會社就發明了一種腳下自帶風扇的「空調寢具」,造型宛如一個牌坊,材質很柔軟,想睡成什麼形狀都可以。
風扇的風量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打開五分鐘就能迅速製冷,還有約6小時內停止的自動關機計時器,即使每天連續使用,一個月也只花費約12日元。
日本伊勢丹百貨還曾委託「悟空のきもち」睡眠專家開發出一種「睡眠麵條」,不過並不是真的用來吃的麵條,而是做成一根一根長條形狀的被子,也能當作抱枕使用。
據專家介紹,這種被子可以邊睡覺邊自由地露出手腳,所以容易調節體溫,無論冬天夏天都能使用,實現人類持續安眠的理想的熱量控制,讓人進入深度睡眠;使用者也表示「有被包裹的安全感」,所以能很快睡著。
「悟空のきもち」還開發過許多幫助人們更快進入睡眠的產品,比如甜甜圈形狀的枕頭,摸起來毛茸茸的,但通氣性很好,可以保持比普通枕頭低5℃的溫度,即使炎熱的夜晚也能睡得很舒服,據說枕上去10分鐘就能迅速入睡。
除了我們正常休息時使用的助眠產品,還有的產品可以在別的地方使用,比如這款能讓人在搖晃的地鐵、公交車上安心睡著的「通勤枕頭」。
這種枕頭背面有吸附片,可以固定在窗玻璃上,不用擔心滑落。把枕頭放在脖子後面能很好地支撐頭部,坐公交時想要側身睡也可以舒適地枕著側臉。
枕頭的側面還有一個切口,可以打開蓋子把手機放在裡面,這樣就能預先設定鬧鐘震動,可以防止睡過頭,錯過下車站。
這的確是一項很棒的發明,在日網上也獲得了數十萬網友的點讚,尤其受到「社畜」們的歡迎。
看到這些助眠神器,失眠到掉頭髮的小編瞬間就想打開手機下單了!畢竟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的日子真是太痛苦了……
你還知道日本有哪些好用的「助眠神器」嗎?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