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金華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賦能促發展 助力「雙循環」

2020-12-21 浙江在線

2020-12-17 09:48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呂 斌 傅一恆 記者 何賢君

「現在的車間標識清晰、整潔明麗,還實現了廠區分流,企業在生產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有了明顯的改進和提升!」在金華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處的指導下,尚量標準化管理技術諮詢有限公司為永康當地龍頭企業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量身定製了6s樣板車間管理提升服務方案,並完整實施。面對這樣的改變,哈爾斯企業有關負責人滿心歡喜。

質量提升是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金華塊狀產業分布明顯,特色產業質量提升工作有堅實基礎。按照質量提升工作要求,金華確立保溫杯(壺)、無縫織造、掛鎖、木雕紅木等十個行業為首批重點特色產業質量提升項目。其中保溫杯壺入選全省十大重點特色產業質量提升項目,也是全省唯一的以地市為單位開展質量提升的項目。

通過近一年時間的質量提升行動,十個產業均呈現出企穩擴量、提質增效的良好發展態勢,能夠積極應對 「雙循環」發展格局帶來的挑戰。

市縣聯動一盤棋

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進發展。為此,金華成立了10個質量提升工作專班。為強化對特色產業的專業化管理,東陽專門成立了木雕紅木局,磐安成立了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永康成立由市長任組長的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特色產業培育和質量提升。

全市共制定出臺質量提升行動方案(計劃)10個,制定出臺產業發展規劃7個。如針對保溫杯(壺)產業在全市各縣(市、區)都有分布的情況,金華打破「一縣一業」培育思路,實現全市一盤棋聯動培育,並確定以永康、武義為核心區域,以金東、開發區、東陽等其他縣(市、區)為輻射區域的「兩核五翼」培育模式。推出保溫杯(壺)質量提升「八個一」精準培育計劃,制訂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把質量、標準、品牌等目標任務跟園區平臺、重點項目建設有機融合。

全鏈條發展補短板

為了提升產業支撐能力,金華引導產業樹立全鏈條發展理念,突出平臺建設,提升產業支撐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成特色小鎮2個(中藥材特色小鎮、新能源汽車小鎮),新建「一站式」綜合體服務平臺6個,累計為企業開展服務2888家,出據檢驗報告2695份,出具檢定報告6321份。

東陽著手建設家具研究院,「紅木家具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秘書處落戶東陽,並與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合作共建木材穩定性處理實驗室。磐安加強與中藥材天地網、淘寶中國磐安特色館等合作,搭建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打造「磐五味」銷售平臺。

針對金華企業普遍規模偏小,高層次研發人員落戶金華意願不強的問題,積極引導企業在上海、杭州等地成立研發中心,建設人才「飛地」,實現「研發在滬杭,製造在金華」的企業管理模式,現有異地技術研發中心70餘個,企業研發能力不斷增強,全市新增發明專利授權1921個。

針對金華外向型產業多、出口企業多、專業市場多的現狀,積極引導特色產業充分利用「義博會」、永康國際五金博覽會等展會拓展國內市場。

賦能產業促發展

以質量提升為主線,金華還融合質量標準品牌,賦能產業發展,擴大質量提升工作實效和影響力。

積極引導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模式,開展質量診斷幫扶活動,通過質量現狀調研和提供點對點診斷幫扶,為參加活動的企業給出公司運營、品牌、標準、質量等方面的實質性建議。開展保溫杯(壺)質量比對活動,抽取全市保溫杯(壺)產品40批次,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同型號或相近型號產品5項主要質量指標進行比對,現已完成抽檢比對,初步形成質量比對分析報告,將於近期在媒體中公開發布比對結果。

在標準賦能上,金華推動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搶佔標準高地,制定「品字標浙江製造」標準39項,主導或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1項、國家標準40項、行業標準44項。在品牌賦能上,金華健全特色產業「浙江製造」等品牌梯度培育體系,強化品牌建設,培育「品字標」企業49家、政府質量獎企業34家、註冊商標4411個、馳名商標7個。

根據金華產業特點、企業需要和資源現狀,整合對接科技、農業、行業協會、高校等政府、社會職能部門資源,完善市場監管綜合服務能力,因地制宜搭建以國家級、省級檢驗檢測機構為主幹,集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等一體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技術賦能。

目前,全市已建成質量基礎「一站式」服務平臺6個,國家質檢中心2個,已申報待驗收國家質檢中心2個,省級質檢中心6個。

詳見今日浙江日報

責任編輯:朱浙萍

值班主編:杜羽豐

1608169730000

相關焦點

  • 省政協文史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會 助力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省政協文史委召開重點提案督辦會 助力旅遊產業提質增效 2020-09-30 16: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黔南州召開刺梨產業提質增效現場推進會
    為切實抓好今冬明春刺梨撫育管理工作,高質量推進刺梨產業發展,12月9日,黔南州刺梨產業提質增效現場推進會在長順縣召開。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長張風臣出席會議。黔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刺梨產業發展,要將刺梨產業發展成為黔南州的重點支柱產業,全州州刺梨產業按照「穩規模、提質量、強加工、建標準、創品牌、拓市場」產業發展思路,圍繞「五基地一中心」規劃、「四型四品」定位,主抓基地建設、加工生產、標準制定、品牌建設、市場營銷、招商推介、組織創新等7項工作,有力促進刺梨產業發展。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不鏽鋼餐...
    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東城區:打造文化金融發展高地 助力雙循環經濟格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落實「崇文爭先」理念,助力「五個東城」建設,高標準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今天(12月24日),以「深化文化與金融合作,雙循環促經濟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文化金融峰會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召開。
  • 永德鳴鳳山: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生態築底賦能茶產業綠色發展 從光禿禿的亂石旮旯到綠油油的漫山清新,從收入全靠務工到產業多點開花,近年來,臨滄市永德縣鳴鳳山以自身的實踐,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道路
  • 洪湖藕產業提質增效上規模
    同時,發力蓮藕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研發出了藕帶、荷葉茶、野蓮汁、野藕汁等系列加工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地區。 洪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董本福介紹,洪湖市蓮藕產業提質後增效顯著,2019年,「洪湖蓮藕」成為全國特色農產品公用區域品牌,總產量、加工產值居全國縣市第一。目前,洪湖市蓮藕栽培面積21萬畝,總產量達32.5萬噸,總產值達22億元,蓮藕年加工產值達20億元。
  • 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召開
    近日,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雲浮新興)在雲浮市新興縣成功舉辦。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20個關鍵詞即將發布
    原標題:數字金融如何賦能雙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金融業如何打造好數位化底盤,驅動未來經濟發展?後疫情時代,金融機構如何利用數字科技手段降本增效,服務好普惠客群?
  • 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12月11日在京舉行 助力新發展格局開啟資本...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侯捷寧新發展格局賦予資本市場新的使命任務,為深入研討「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的新機遇和新方略,12月11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在北京香格裡拉飯店舉行,主題為「雙循環
  • 武義:農業提質增效 農村生機盎然
    春末夏初,武義縣廣大農村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喜人景象:一塊塊標準化糧田、一處處現代農業設施、一片片果蔬大棚、一座座美麗新村……農業的「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這不僅僅是一幅美麗的鄉村寫實畫卷,更是一個城市農業提質增效,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踐報告。如何實現產業的均衡發展,把農業發展變成增效增值的高地,推動產業融入市場經濟大潮,引領農戶搭上現代農業的快車?
  • 信也科技李鐵錚:助力打造雙循環格局下的數位化底盤
    它們推動著近年商業文明的發展。 2020是特殊的一年。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新經濟之王」們未來如何煥發新的魅力,回歸初心融入新格局,再度崛起助力新經濟。在本次大會上,信也科技創始人、總裁李鐵錚發表了題為「助力打造雙循環格局下的數位化底盤」的主旨演講,同時,信也科技榮獲「WISE2020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稱號。
  • ...助力文旅產業疫後復甦——2020江西省第四屆文化和旅遊投資發展...
    今年,來自全國文旅、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各方精英齊聚一堂,聚焦「後疫情」時期的「新科技、新生態、新旅遊」,探討文旅產業投融資新機遇、新挑戰,助力江西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旅企業需巧妙借勢助力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曉平就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文旅企業如何用好政策促發展、用好平臺促合作、用好技術促升級,提出了三方面意見:用好政策,將政府政策「及時雨」轉化成企業發展的「加速器」;用好對接平臺,深化合作、加快推動旅遊業恢復振興;用好新技術,提供高品質旅遊服務和產品適應市場需求
  • 國資報告:2020年中央企業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綜述
    頂層部署:定製戰術 逆勢謀新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是中央企業支撐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國資委將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擺在了「八項重點工作」第一位。將高質量發展和內涵式增長融合於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中,中國建築2020年度啟動開展深化巡視整改、低效無效資產清理、基礎管理提升、科技創新、信息化、安全生產等「六個專項行動」,為長期穩健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 新興: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努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而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同時,市、縣也出臺了《關於推動我市不鏽鋼製品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及《關於進一步促進新興縣不鏽鋼製品產業和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二十條》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助力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據統計,2018、2019年度不鏽鋼製品企業獲得新興縣「二十條」獎補資金共520多萬元。
  • 謀自貿試驗區擴區新發展 浙江:做好金融賦能三大文章
    目前,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浙江自貿試驗區」)已掛牌成立三年多時間,走出「無中生油」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並成功實現擴區,開放水平和輻射能級大大提升。當下,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如何擁抱新發展?  「金融賦能」被視為解題之法。
  • ...趨勢獎」年度賦能創新案例候選——浙江菜根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候選案例:浙江菜根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競選理由:浙江菜根依託在5G、人工智慧、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打造創新型平臺優勢,以園區運營服務為核心業務為各地產業賦能,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競選說明:菜根發展成立於2015年,作為中國專業的產業運營商,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產城融合的實踐者、轉型升級的推動者、科創要素的集聚者、創新創業的服務者」為使命,致力於為傳統產業提供「產業+雙創」平臺,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 「珠海英才計劃」助力十四五期間提質增效 58同城線上招聘服務營造...
    新年伊始,珠海市啟動引才行動,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將大力推動"珠海英才計劃"提質增效,構建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體系,增強珠澳國際人才合作,加大科技型人才、青年人才、重點產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進一步提高人才服務保障水平,營造人才良好發展環境。"十四五"期間,珠海計劃新增人才40萬人,人才總量達到100萬人。
  • 浙江華雲設計支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
    在此背景下,深耕行業領域33年的浙江華雲電力工程設計諮詢公司(以下簡稱「華雲設計」)作為高彈性電網理論研究的參與者、高彈性電網示範項目落地的推動者,充分發揮其行業領先的「全電壓」「全過程」的設計諮詢能力優勢,積極助推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示範窗口主陣地建設闊斧前行。 「華雲設計一直是國網浙江電力省管產業單位的技術排頭兵。」
  • 以產業帶為抓手,京東99超級秒殺節全面助力雙循環
    消費者的購物熱情也不再局限於618、11.11等少數全民狂歡大促節日,而是更需要在涵蓋全品類商品的基礎上,能夠高效滿足隨時開啟的消費需求。受今年疫情以及國際市場變化的雙重影響,國內產業鏈也面臨升級,「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出後,充分發揮內需潛力將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 金融機構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浦發銀行構建數位化服務新模式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構建數位化服務新模式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國家戰略指引下,金融領域也迎來了發展新格局,服務實體經濟、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務是金融領域的基石,提升金融科技實力、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將成為金融領域發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