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菜喝成這樣?澳方鷹派威脅中國買下商品,否則澳洲準備好戰爭

2021-01-16 騰訊網

自上一年疫情爆發以來,便有很多的西方國家宣稱病毒的爆發是因為我國,而這純屬是無稽之談。澳大利亞就在其中,多次對我國潑髒水,同時也對我國的內政進行幹涉,這已然不是一個大國風範。而最近又因為澳洲出口我國的食品屢屢出現意外,迫使我國展開反制措施,這讓澳大利亞大為惱火。

中國作為澳大利亞的重要出口商,我國的反制措施對於澳洲有著極大的影響,隨後也是威脅中國必須買下商品,否則就要做好開戰準備,這也讓網友們不禁發出疑問:幾個菜啊,喝成這樣?

事件的起因也較為簡單,我國起初在對澳進口的商品進行限制,但澳大利亞認為我國是其最大進口國,進而產生了一種離不開他們的錯覺,認為這種限制只是在虛張聲勢,然而當我國開始對其木材等進行嚴格檢測時,澳大利亞便開始坐不住。

我國針對澳大利亞的種種舉措,給其帶來了諸多影響。不過這一切說是澳大利亞咎由自取也不為過,但顯然澳方並不認同,隨後因為我國的檢查並沒有鬆懈。澳方便想用一些見不得光的方法,逼迫我國收下其出口貨物,來穩住經濟的下滑。

一些媒體在國際上屢屢發聲,污衊我國在不接收其貨物時,還限制船員行動,這一傳言也是被不攻自破,我國雖然沒有接收貨物,但對於澳大利亞的船並沒有限制,相反的還為其提供了諸多便利。之後又是想到了利用在澳華人,對我國實現「以華制華」,並威脅我國,將要「正式認同臺灣」,然而這些想法都只是異想天開罷了。隨後的澳大利亞的一些官員更是將問題嚴重化,宣稱這已不只是貿易事件了,很有可能會上演為軍事衝突,之所以會成為這樣,他們宣稱這都是因為中國故意而為之,借貿易的藉口來挑起事端。

澳洲前陸軍上將莫蘭發言稱,認為這一次的貿易事件會演變為軍事衝突,隨後更是說出來中國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以便於發生衝突時可以有應對之策,而澳方卻缺少準備。在採訪莫蘭時,主持人也不忘趁機向中國潑髒水,說我國的檢查行為是具有歧視性的,莫蘭也借著主持人的話,說到可能目前的形勢要比之前的嚴重的多,呼籲政府必須趕快做好準備。

這已經不是莫蘭第一次挑起兩國紛爭,早在2018年時,在我國邊境島嶼問題上,他便口出狂言,意圖讓西方國家和我國爆發激烈衝突。

雖然莫蘭一直試圖破壞兩國關係,不過澳方政府顯然沒有上當,因為他們也極為清楚,兩方的軍事實力有著不可逾越的溝壑。一旦兩方發起衝突,單憑澳大利亞自己,可能在短時間內就會被打敗,即使有美國的幫助,也只會是緩解這一結果罷了,畢竟美國不可能傾力幫助他們。

雖然兩國之間不可能爆發衝突,但這也阻擋不了莫蘭等反華勢力的「聲討」,甚至有很多陰謀論者,認為澳大利亞政府將本國的資金轉於中國,來幫助中國提升自身實力,但這種說法引來的只有我國和澳方民眾的嘲笑。

莫蘭等人的武力衝突言論,引發了澳大利亞和我國民眾的激烈討論,一些民眾認為莫蘭是在將自己的國家推向深淵,認為莫蘭是在向美國示好,但無論是怎樣的發言,都不難可看出澳方民眾都清楚的知道當下局勢。

我國一直以來都講究以和為貴,但這不代表著我國一直如此,一旦涉及到根本問題,我國一定不會好說話 所以澳方想要解決貿易問題,最好是可以在談判桌上友好協商,而不是任由人危言聳聽,挑撥兩方的關係,使得兩國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

參考資料:中青網

相關焦點

  • 澳鷹派對華叫囂:必須買下澳洲出口商品,不然就用拳頭說話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之初,澳大利亞就聯合其他國家出面指責是中國導致了新冠病毒的爆發,隨後還多次對我國內政插手。更過分的是澳洲出口到中國的商品還屢屢出現問題,這導致我國不得不採取反制措施,開始限制澳洲商品向中國的出口,而這也惹怒了澳洲。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澳洲鷹派對華叫囂:必須買下澳洲出口商品,不然就用拳頭說話。
  • 中印衝突,澳洲突然「戰隊」!貿易威脅說說而已?澳近50%出口商品銷往中國
    財經要聞:- 中印衝突,澳大利亞突然"站隊";- 貿易威脅說說而已?! 澳洲近50%出口商品銷往中國;- 雪上加霜!疫情當前 澳大利亞又爆發H7N7禽流感!;- 太難了!澳洲果蔬價格恐暴漲60%!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31日報導,澳大利亞駐印度高級專員(相當於駐印大使)巴裡·奧法瑞爾(Barry O'Farrell)當天向印度外交部表示,澳方「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中印邊境實控線)現狀的嘗試,這樣只會導致局勢緊張、增加不穩定的風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認為,奧法瑞爾此言是在暗示澳大利亞將在中印邊境爭議中支持印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長期在中印邊界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
  • 澳方這一整天的表現,讓世界人民大跌眼鏡,您感覺澳方是什麼意思
    中國對於此事發出嚴厲的譴責,沒想到澳大利亞總理十分惱火,竟然要求為正義發聲的中國對澳達利亞道歉。再次之前,華春瑩作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關於中澳雙方的漫畫事件問題,並且毫不避諱地回復澳方總理莫裡森,你們國家的士兵所作所為比我們畫的漫畫殘忍太多,一條不遺餘力自我強化的文章打在了頭上,澳方因為此事自討沒趣,弄得自己臉上相當無光。
  • 澳媒:澳方「惡語相向」,中國憑啥不能生氣?
    導語——澳媒:澳方「惡語相向」,中國憑啥不能生氣?11月22日,澳大利亞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中澳關係,中國在疫情期間創造了奇蹟,不僅經濟快速復甦,還讓數億人脫貧,世界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因此,中國的發展,不是威脅,是機遇。
  • 「力挺澳洲」?樓下小超市買的都比您多……
    「力挺澳洲!」民進黨當局兌現了蔡英文「給澳洲送溫暖」的承諾,非常「爽快」地購入了……200多瓶澳大利亞產葡萄酒。 上月底,我商務部對澳大利亞輸華葡萄酒,徵收臨時反傾銷稅。隨後,澳總理莫裡森又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置頂的一幅漫畫氣到「自爆」,中澳外交風波牽動了世界輿論場。
  • 澳洲450億訂單無人敢接,印度「仗義」相救,聲稱滯銷商品都要?
    實際上,中國與印度的檔次差別很大,無論是消費水平還是文化程度,中國遠遠趕超印度。澳洲的新選擇澳洲似乎十分信任印度的實力,把他們當成了「救星」。由於澳洲與中方的關係漸漸地陌生了,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印度。
  • 澳洲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王毅作出表態,信號鮮明
    在與中國的談判與和解基本無望之後,澳大利亞方面便希望通過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的方式來為自己討個「公道」,不過中國方面對澳大利亞的貿易制裁都是有理有據的,而且怎麼說這都是澳大利亞方面的商品先出的問題,澳大利亞方面最好先搞清楚這一點,澳大利亞如果想以這樣的方式與中國強行恢復通商,也不先看看,澳大利亞自己有幾斤幾兩。
  • 澳方媒體態度轉變,表態:沒有哪個國家十全十美,我們需要中國
    導語——澳方媒體態度轉變,表態:沒有哪個國家十全十美,我們需要中國近日,隨著澳大利亞多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被喊停,澳方有些急了,甚至準備跑到WTO告狀,認為中國在搞貿易限制。事實上,中方做出的所有措施,都是符合相關規定,澳方的商品被下達禁令,是因為商品本身不合格。然而,澳方不反思自己的問題,還任由澳媒炒作,認為中方在「公報私仇」。對此,英國媒體曾經指出,中國是全球多個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而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中國卻是唯一。與其指責中國,不如嚴格把關自己的出口商品。
  • 中方叫停澳洲又一商品進口,澳官員要求必須解釋:憑什麼不買!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 前言:近年來,隨著澳洲跟隨美國不斷發表不當對華言論,導致中澳關係走向不大好,如果澳大利亞依然對自己行為視而不見,自我感覺似乎太良好了。
  • 澳洲用鐵礦石報復是昏招,印度粗鋼出口量暴增,中國成為最大買家
    澳大利亞因為對華出口煤炭、海鮮、牛肉、葡萄酒、大麥和原木等商品受到限制或制裁,在不積極反思自身原因的前提下,試圖利用鐵礦石資源出口優勢,迫使對手讓步。現在,澳大利亞莫裡森政府一方面向WTO發起貿易爭端訴訟(針對商品是:大麥),另一方面,向中方暗示,如果不能在澳洲煤炭等大宗商品出口政策作出修正,那麼結果將會是兩敗俱傷。澳媒報導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2月15日表示,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煤炭進口的決定將會「兩敗俱傷」。很顯然,澳大利亞暫時無法顧及牛肉、葡萄酒、龍蝦和原木的制裁了,先要保證鐵礦石和煤炭兩大拳頭互為支撐,從而在貿易戰中,實現總體利益不受損。
  • 中國的提問澳大利亞敢回答嗎?王毅當場一句反問,直戳澳洲要害
    今年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限制和打壓力度變得愈發強大,而在這其中,澳大利亞為了向美國示好,也採取了十分類似的行動,不僅在新冠疫情的相關問題上試圖對中國進行抹黑,而且在經濟等領域採取了限制措施,這樣的情況不僅導致雙方的關係變得有些緊張,同樣也損害了中國自身的合法利益。
  • 澳方在華探視澳籍死刑犯 律師身份曝光
    吉萊斯比因走私毒品而在中國獲判死刑。(《先驅太陽報》圖片)澳籍男子吉萊斯比(Karm Gilespie)因走私毒品被捕7年後,在中國獲判死刑。澳洲外長佩恩(Marise Payne)證實,澳洲使領館官員已與吉萊斯比取得聯繫,並向其提供領事協助。
  • 先是澳洲煤炭失寵,又加徵燕麥稅,牛肉還暫停出口,下一個是什麼
    不僅如此,澳議員此前還有借減少貿易合作與要求割地賠款等荒謬言「責任論」威脅中國,這時候中國也坐不住了!要知道,從2019年的中澳貿易合作數據來看,中國已經成為了澳洲的最大合作夥伴,更重要的是,2019年,澳對華貿易順差達488.3億美元,這意味著澳大利亞的出口經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由中國市場所貢獻。
  • 澳洲主動向中國舉「白旗」,尋求實現大麥和解
    近年來,美國在國際上帶起了一波反華的節奏,同為「五眼聯盟」一員的澳大利亞欣然加入,在各個領域對中國發起挑釁。澳大利亞的一意孤行導致中澳關係急速惡化,兩國的貿易同樣受到了影響。中國在最近對不少澳洲商品實施了雙反調查,並徵收高額雙稅,澳洲大麥就是其中一個。
  • 準備強買強賣?澳大利亞將中國告上世貿,或要求必須購買本國大麥
    面對中澳關係越來越差,對華貿易屢屢受阻,澳方手足無措之下,莫裡森氣急要向「老師」告狀了,12月16日莫裡森政府正式宣布將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起申訴,抗議中國在此前作出向澳大利亞大麥產品徵收關稅的決議,試圖通過世貿組織向中方施加壓力,解決澳大利亞目前遭受的經濟困境。
  • 嚴重依賴中國!澳媒終於恍然大悟:春節中國遊客不來,澳損失慘重
    一段時間以來,由於澳大利亞國內一些人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視中國發展為威脅,採取了一系列涉華錯誤言行,導致中澳關係急劇下滑並陷入困難局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澳方數次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等問題上做出錯誤言行的同時,澳方也頻頻隔空喊話中國,對中國示好,去年年底,其總統莫裡森一會兒積極評價中國扶貧成就,一會兒又表示要與中國開展對話、「愉快共存」。而澳方頻繁改變對華態度的原因之一就是,澳大利亞的經濟嚴重依賴中國。
  • 美國鷹派瞄準了臺灣地區,但中國大陸不會掉進他們的陷阱
    特別是疫情以來,這些只會玩弄政治鬥爭的美國政客們把中國當成了其抗疫不力的「替罪羊」,不斷抹黑攻擊中國,並且在臺灣問題上屢次挑釁中國底線。最近這些鷹派又再次瞄準了臺灣地區,企圖讓中國大陸掉進他們的陷阱。這樣一來,即使是拜登上臺後,想改善與中國的關係也難以下手,只能被鎖死在全面敵視中國的軌道上,那麼這些鷹派就可以繼續在美國政壇上攪亂風雲。
  • 澳大利亞又開始搞小動作了,汪文斌:希望澳方能夠反躬自省
    為什麼澳大利亞敢跟隨美國在後面跑,在不斷拋出炒作「中國威脅」「中國滲透」之後,又與「五眼聯盟」積極推動對中國華為5G設備的限制,而且還在美日印澳「四方同盟」中,全力配合美國想升級成對抗中國的軍事集團,現在又想抱團取暖,應對中國的貿易限制?
  • 中國對澳洲小麥出手!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科學局(ABARES)周一的發布的季度報告稱,中國可能對澳大利亞小麥實施進口禁令,類似於對澳洲大麥和其他商品採取的做法。在該政府預測機構聲明此條消息前,路透社已發文稱,鑑於中澳緊張局勢加劇,澳洲小麥商宣布撤出中國市場。
  • 遭受反傾銷稅後,澳洲葡萄酒又接新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方市場
    澳方還在拱火,針對中方的小動作不斷 中國外交官趙立堅為阿富汗無辜民眾被澳軍殺害而發聲,卻被澳方緊咬不放且要求公開道歉,本質目的在於企圖利用中國轉移澳軍殘害無辜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