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要聞:
- 中印衝突,澳大利亞突然"站隊";
- 貿易威脅說說而已?! 澳洲近50%出口商品銷往中國;
- 雪上加霜!疫情當前 澳大利亞又爆發H7N7禽流感!;
- 太難了!澳洲果蔬價格恐暴漲60%!大把農活沒人幹,澳農求政府趕緊發補貼;
商業信息:
- 新冠病毒對市場需求造成打擊 Origin Energy 上季度收入下滑;
- Super Retail集團第四季度銷售額遠超預期;
- 高盛欲出售澳洲第三大私人醫療集團債務,背後中資所有者仍看好行業前景;
- 3D人體掃描技術開發商啟動IPO,市場看好行業賽道;
- 本地電力資產債券掀起拋售潮,美國對衝基金此時進場,市場關注後續發展動向。
在多項涉華議題上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澳大利亞,近日又就中印邊境衝突問題撕下原本「中立」的面目,開始「站隊」印度。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31日報導,澳大利亞駐印度高級專員(相當於駐印大使)巴裡·奧法瑞爾(Barry O'Farrell)當天向印度外交部表示,澳方「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中印邊境實控線)現狀的嘗試,這樣只會導致局勢緊張、增加不穩定的風險。」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認為,奧法瑞爾此言是在暗示澳大利亞將在中印邊境爭議中支持印度。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長期在中印邊界爭議問題上保持中立。澳大利亞外交貿易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澳政府近期已決定就中印邊界爭議問題「澄清立場」,但並沒有透露這一轉變背後的動機。近期,澳大利亞在疫情、香港、南海等議題上追隨美國,屢屢向中國發難,包括污衊中國掩蓋疫情數據、推動對新冠病毒「溯源」調查,暫停與香港引渡協議,派軍艦到南海與美軍聯合演習並駛近南沙島礁、向聯合國發聲明否認中方南海主權聲索等。7月28日,澳美舉行國防、外交雙部長會晤期間又發表聯合聲明,在涉及香港、新疆、南海等問題上對中國無端指責和攻擊。澳大利亞駐印高級專員這次聲明背後,兩國也在加強軍事領域的合作。外媒7月中旬曾報導,印度計劃正式邀請澳大利亞參加今年的「馬哈巴爾」海軍演習。若屬實,這將是澳大利亞首次參加「馬哈巴爾」軍演,也將是美、日、印、澳等「印太戰略」的「四國同盟」首次舉行軍演。
貿易威脅說說而已?! 澳洲近50%出口商品銷往中國
貿易經濟學家表示,澳大利亞出口到中國的商品佔比達到創紀錄的46%,說明澳大利亞對其最大出口市場的依賴程度被誇大,中國「需要我們,正如我們也需要他們一樣」。澳洲統計局(ABS)的數據顯示,儘管在牛肉、大麥和葡萄酒貿易方面劍拔弩張,但中國在澳大利亞商品出口中所佔的份額穩步上升,從2月份的35%升至4月份的40%,並在6月份達到創紀錄的46%。中國對鐵礦石、煤炭和天然氣的旺盛需求支撐了澳大利亞的出口。聯邦政府正鼓勵企業向其他市場出口產品,以減輕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帶來的傷害。此前澳大利亞一系列行為激怒了中國,包括禁止華為5G建設,呼籲國際社會調查新冠肺炎起源,以及否認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國際經濟中心創始主席斯特克爾(Andy Stoeckel)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直接貿易流動誇大了相互依賴性,因為它沒有考慮到轉換或替換其他市場的能力。澳大利亞對中國最大的出口商品鐵礦石被認為風險較小,儘管中國嚴重依賴這種煉鋼原料。澳大利亞每年30億澳元的羊毛產量中,約有80%銷往中國,幾乎佔了中國羊毛進口的全部。中國的貿易份額超過了澳大利亞對所有發達國家貿易夥伴的全部商品出口,甚至是澳大利亞第二重要貿易夥伴日本的3.5倍,後者在澳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已從2月份的15%下滑至13%。
雪上加霜!疫情當前 澳大利亞又爆發H7N7禽流感!
澳大利亞近期疫情仍不容樂觀,重災區維多利亞州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1萬例。彭博社1日消息稱,維多利亞州近期又出現了H7N7禽流感暴發,事發的放養農場內已有超過一半的禽類感染。據報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聲明表示,這家農場位於維多利亞州的萊斯布裡奇,飼養的4.3萬隻禽類已經有21750隻感染H7N7禽流感。該州首席獸醫官格雷姆·庫克稱,已經在相關區域內展開了防控工作,受影響的農場等地已經被隔離。此外,為了控制禽流感的蔓延,農場內的禽類會被全部捕殺。該州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則表示,H7N7病毒「不會對公眾構成威脅,除非人與感染的禽類有過直接接觸」。除了這起H7N7禽流感暴發,維多利亞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壓力也在加重。當地時間1日,該州報告新增397例確診病例和3例死亡病例。州長丹尼爾·安德魯斯當日表示,近期有49例確診病例的感染源仍未確定,這可能意味著社區內還有更多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
太難了!澳洲果蔬價格恐暴漲60%!大把農活沒人幹,澳農求政府趕緊發補貼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得勞動力減少,澳洲種植園業勞動力緊缺,水果和蔬菜的價格可能上漲60%,整個經濟領域中有127,900個工作崗位處於危險之中。在一份新的議會文件中,該行業表示,本地人不大願意做農活,外國勞動力又不足,包括來自歐洲和東南亞持有打工旅行籤證的年輕人。將使澳大利亞的GDP減少130億澳元,同時將園藝業的價值削減6.3億澳元。為了解決未來幾個月人們擔心的農產品短缺問題,種植業呼籲聯邦政府提供一筆一筆1200澳元的一次性特殊補貼,以吸引澳大利亞人在收穫季節從城市到農場工作。澳大利亞新鮮農產品聯盟(AFPA)向聯邦議會移民聯合常設委員會的「對打工旅行者計劃調查」中概述了勞動力的問題。AFPA呼籲在收割工人完成三個月的工作後,向他們支付1200澳元的報酬,同時還呼籲向根據這一安排僱用工人的企業提供1200澳元的入職補貼,也是在三個月後支付。數據表明,從2020年3月到2020年6月,這些公司收到了23,000份工作諮詢。其中只有8%的諮詢者是由澳大利亞公民和永久居民。德勤經濟研究公司對失業和價格經濟損失進行建模,估計有127,900個工作崗位流失,包括失去的收割工人崗位,以及收成大大減少對其他部門的影響,包括運輸,食品製造和零售。AFPA擔心,如果沒有背包客的勞動力,水果和蔬菜就會枯萎爛掉,或者由於勞動力問題而無法種植農作物。該組織還希望通過季節性工人計劃和太平洋勞工計劃,將來澳大利亞的收割工人數量從每年12,000增加到15,000。
澳大利亞股市經歷了五周來最糟糕的一天,在美國經濟出現創紀錄的萎縮和本地新冠病例加速上升後,澳股指數與海外指數共同下跌。
周五標普/澳股200指數開盤下跌,全天多數時間處於下跌狀態,收盤下跌123.3點或2.04%,至5,927.8點。
綜合指數下跌119.2點,或1.93%,至6,058.3點。
儘管如此,ASX 200還是連續第四個月上漲29.9點,漲幅0.5%。
但本周收盤下跌89.7點或1.5%,周五各板塊均出現下跌。
能源股表現最差,總體下跌3.1%,Ampol下跌3.5%,Origin Energy下跌4.6%,此前該公司稱受新冠疫情影響購買液化天然氣數量減少。
所有大型銀行均大幅走低,CBA下跌2.8%,至71.20澳元;ANZ下跌2.2%,至17.96澳元;NAB下跌2.5%,至17.66澳元;Westpac下跌3.3%,至17.09澳元。
AMP股價下跌12.8%,至1.465澳元,此前這家金融服務巨頭宣布,預計其下個月公布審計結果時,上半年的基礎利潤將減少一半以上。
礦業板塊權重股中,必和必拓(BHP)下跌2.9%,至36.75澳元;力拓(Rio Tinto)下跌2.4%,至102澳元;Fortescue Metals下跌0.8%,至17.41澳元。
據《澳洲財經見聞》報導,截至澳洲東部時間8月3日,凌晨5:50,
新冠病毒對市場需求造成打擊 Origin Energy 上季度收入下滑
電力和天然氣零售商Origin Energy其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APLNG)項目中所佔份額的第四季度收入下降了5.2%,原因是新冠病毒對市場需求造成打擊,導致價格下滑。和其他全球能源公司一樣,Origin也在石油價格下跌的情況下苦苦掙扎,本月提出了一筆約12億澳元的一次性費用。疫情打擊了市場對天然氣和電力的需求,該公司執行長弗蘭克·卡拉布裡亞(Frank Calabria)補充說,一些住宅和中小型企業的客戶正面臨財務困難。因此,該公司決定將免除滯納金直到10月31日。APLNG項目在6月份季度的收入為6.102億澳元,而去年同期為6.434億澳元。Origin稱,與美國康菲石油(Conoco Phillips)和中國石化(Sinopec)合資的澳大利亞太平洋液化天然氣在2020年生產了創紀錄的265.3拍焦。然而,全年收入下降了5%,因為採購減少、現貨液化天然氣銷售比例上升以及國內價格下降,抵消了產量增長的影響。但是,因為採購減少、現貨液化天然氣銷售比例上升以及國內價格下降抵消了產量增長,因此公司全年收入下降了5%。
Super Retail集團第四季度銷售額遠超預期
Super Retail集團的股價已達到新冠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前該零售商表示,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好於預期。該公司表示,在截至6月27日的52周內,其四項業務的同類銷售額增長3.6%,總銷售額增長4.2%。Supercheap Auto、Rebel Sports和BCF的可比銷售額增長了2.7%至6.3%,但Macpac的銷量卻下降了9.1%。與2019年同月相比,4月份集團銷售額下降了26.2%,但5月份和6月份分別增長了26.5%和27.7%。Super Retail Group稱,在去年8月24日公布年度審計財務數據時表示,預計營收約為28.2億澳元,高於2019財年的27.1億澳元。該公司預計稅後淨利潤為1.53億至1.54億澳元,而2019年為1.53億澳元,其中包括5400萬澳元團隊成員欠薪補救和退出某些非核心業務的影響。該集團執行長安東尼·赫拉格蒂(Anthony Heraghty)稱:「鑑於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我們對這些結果感到非常滿意。」
高盛欲出售澳洲第三大私人醫療集團債務,背後中資所有者仍看好行業前景
隨著維州疫情二次爆發,目前對私人醫院運營商而言又要再一次經歷寒冬。雖然拉姆齊醫療(Ramsay Health Care )的投資者和Healthscope的所有者布魯克菲爾德(Brookfield)對該行業仍充滿信心。但有一個方面卻引起市場關注,那就是澳洲第三大私人醫院所有者Healthe Care。Healthe Care由香港的綠葉醫療集團(Luye Medical Group)負責,該集團於2016年從私募股權公司Archer Capital手中收購了這家澳大利亞醫院業務是中國億萬富翁劉殿波旗下的綠葉集團的一部分。據悉,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持有Healthe Care 逾2億澳元貸款,這筆貸款數月前曾計劃出售,但目前仍在高盛手中。這些風險敞口是去年年底敲定並由高盛承銷的7.35億澳元優先級和夾層貸款的一部分。據了解,今年年初,高盛(Goldman Sachs)有一份四到六家可能平分這筆貸款的買家名單,但受到疫情影響,這筆交易被擱置。雖然,目前高盛表示很樂意繼續持有該筆貸款。但市場人士認為,高盛一旦有機會,必定將出售這些債務。
3D人體掃描技術開發商啟動IPO,市場看好行業賽道
3D人體掃描技術公司Custom Innovation Co啟動IPO計劃。該公司去年在AFR最具創新力公司獎(BOSS' s Most Innovative Companies awards)中排名第一。7月,該公司啟動了一輪PRE-IPO融資,準備在2021年上半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Custom Innovation希望在IPO前融資250萬澳元,根據發給基金的條款,這意味著該公司的融資前估值為1,099萬澳元。該公司成立於2013年,開發了一種身體掃描技術,已在零售領域得到應用。它可以精確地在使用3D技術呈現一個人的身體,這使得零售商能夠提供更好的尺寸建議,以選擇最適合的衣服。PAC Partners是這宗交易的牽頭管理人,並在7月30日呼籲對配售進行投標。承諾函定於7月31日下午發出,配售要約將於8月第一周敲定。該公司還在開發其掃描技術的移動版本,開發一款應用程式,將智慧型手機變成3D人體掃描儀。
本地電力資產債券掀起拋售潮,美國對衝基金此時進場,市場關注後續發展動向
在由美國億萬富翁保羅•辛格(Paul Singer)經營的對衝基金埃利奧特管理公司(Elliott Management Corporation)就收購CIMIC旗下Thiess礦業部門50%股權進行排他談判一天後,有人發現該公司收購了部分Bluewaters Power債券。在這家四面楚歌的電站所有者正瘋狂拋售公司債時,埃利奧特上周買入了部分Bluewaters債券。目前還不清楚埃利奧特是誰買下了這筆債務,交易價格為多少。埃利奧特曾在2017年於美國市場發起一場反對必和必拓的運動,其目的是讓這家礦業巨頭出售其在美國的石油資產,並統一其雙重上市的公司結構。該公司還持有價值10億美元的Twitter股份,並在試圖撤換執行長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但失敗後改組了這家科技巨頭的董事會。過去一周,澳新銀行集團(ANZ Banking Group)、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以及海外銀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法國興業銀行(SocGen)和愛爾蘭銀行(Bank of Ireland)都拋出了對這家發電廠企業的債務敞口。新加坡華僑銀行7月29日也宣布退出。Bluewaters的大股東日本住友(Sumitomo)和關西電氣(Kansai Electric)找到貸款機構,這引發了這波拋售狂潮。按面值計算,Bluewaters Power的債務價值3.69億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