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東營,疏勒;一個在東部東海之濱,一個在西陲帕米爾高原。雖相隔萬裡,但兩地人民的心如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為深入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關於「文化潤疆」的有關精神,落實「文化潤疆、齊魯先行」戰略要求、加強東營、疏勒兩地文化交流,12月7日至11日,東營市文化交流考察團赴新疆疏勒縣開展了「情滿疏勒話交流、魯喀情深促團結」主題文化交流活動。交流團成員主要來自東營市美協、書協、攝影家協會以及東營各主流媒體。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豔秋 新疆報導
12月9日下午,交流團藝術家們來到疏勒縣影劇院,現場觀看了由疏勒縣文工團創作演出的情景歌舞劇《擼起袖子加油幹》。
該劇由疏勒縣文工團創作於2020年7月,以反映脫貧攻堅工作成效、歌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讚美幸福生活、弘揚民族團結為主題,刻畫出村委會第一書記劉書記舍小家、顧大家,帶領全村群眾勠力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小康生活的舞臺形象,以貧困戶古麗、吐爾地脫貧的故事歌頌黨的好政策,讚美幸福生活。目前該劇已在疏勒縣影劇院演出13場次,觀眾人員近1500人。
大家被臺上演員的精彩表演深深打動,臺下不時響起陣陣掌聲。交流團專家們在該劇創作主題、表演水準、劇目結構上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指出,該劇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充分反映了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據了解,疏勒縣影劇院於2010年由山東東營市援建,並於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觀眾容量525人。多年來,該劇場演出了大型音舞詩劇《漢侯班超-公元73年疏勒記憶》、現代舞劇《疏勒之戀》等大型舞臺劇以及疏勒縣各類大型文藝演出。
早在今年8月份,「喀什文化齊魯行」活動在山東啟動;當晚,現代舞劇《疏勒之戀》亮相濟南,完美演繹的愛情悲劇令現場觀眾震撼、感動。這次文化交流團一行專程來到疏勒之戀的發源地——疏勒縣亞曼牙鄉,探訪這部將民族傳統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舞劇。
一走進疏勒之戀場館的大門,一場精彩絕倫的廣場演出已經開始。一個個帶著濃鬱新疆民族風情的歌舞、器樂表演展現在人們面前。藏民們用手中樂器和舞蹈表達東營市對口支援幹部與疏勒人民的深厚情誼。整場演出節奏歡快,曲調豐富多彩。在這愉快的氛圍下,東營市美術家協會顧問石建勳老師和一位新疆小朋友同臺競技,這一老一少,東西合璧,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石建勳說:「音樂和舞蹈陪伴新疆各族人民的人生各個階段。聆聽這些音樂,觸摸樂器,看他們跳舞歡宴,人們會生出無論相隔多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不遙遠的感慨。」
作為山東省文化援疆重點項目之一,《疏勒之戀》從醞釀之初便得到山東省與東營市援疆資金的大力支持,是魯喀兩地文化交流的見證。主演帕孜來提和她的同事們就曾經表示,新疆民族文化資源豐富多元,山東文化援疆工作對當地劇目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