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學會拒絕,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2021-02-13 早冉讀書會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

如果一個人學會合理的拒絕,就能減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煩,更能減少大量的個人時間和精力上的浪費。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感恩,一旦善良過了界,反而容易滋生出貪婪。

如果你也是一個不會拒絕的人,那麼你會在毛姆的《午餐》裡看到自己的影子,會發現我們的善良,要有所鋒芒;我們的不願,要大聲地說出來。

這篇故事以男女主人公在劇院相遇為開端,勾起男主人公對二十年前兩人第一次見面吃飯時的回憶。

二十年前,女主人公在讀完男主人公寫的一本書後,給男主人公寫了一封信談論這本書。男主人公出於禮貌回復了她,並表示感謝。沒過多久,女主人公又給男主人公寫了一封信,說途徑巴黎,想約男主人公見面談談。

其實,在英國,一個有教養的紳士 ,絕對不會小氣到連請一位崇拜自己作品的女讀者吃一頓午餐,都要耿耿於懷的程度。但是當時的男主人公還是個收入不穩定的作家,身上只有80法郎,如果每頓消費超過15法郎,就撐不到月底了。

但面對女主人公如此熱情的來信,還有她信中說的實在巧妙的恭維話的時候,男主人公有點飄飄然了,再加上那個時候男主人公還太年輕,還沒有學會對一位女士說「不」。所以在一番省吃儉用的精打細算之後,還是答應了女主人公的提議——把見面地點約在了一家法國議員們經常光顧的高級餐廳。

兩人見面後,女主人公並沒有男主人公想像中的那麼年輕,也算不上特別好看,身材還有些魁梧,但是她的牙齒又大又白又整齊,而且好像比實際需要還多幾顆。(其實這一細節描寫,暗示了女主人公貪吃的本性。)

在餐廳服務生拿上菜單,男主人公看到菜單價格的時候,菜單的價格還是超出了男主人公的預期,不過好在女主人公一直說「我中午通常是不吃東西的。」這讓男主人公的心略感安慰,還客氣地表現出一副慷慨的模樣。

但在點到具體的菜品時,女主人公卻說:「我最多只吃一道菜,我覺得現在人們吃得太多了。也許,一條小魚就可以了。不知道他們這裡有沒有鮭魚?」

蛙魚在他們吃這頓午餐的時候,並不是應季的產品,而且菜單上也沒有這道菜。不過出於禮貌,男主人公還是象徵性地問了一下侍者,沒想到還真的有,當然價格也要昂貴很多。

侍者很熱情,問她在等著烹製鮭魚的時候是否想吃點別的。女主人公再一次聲稱「我午餐頂多只吃一道菜。當然,如果你們有魚子醬的話,我倒不反對吃點魚子醬。……」

很自然地,飲料問題被扯了進來。

「午飯我從來不喝酒的。除了香檳……」

她吃掉魚子醬又吃掉鮭魚。這時侍者又帶著菜單來了。

「我午餐從來不吃什麼東西,即使吃這一點,也無非是為了談話助興,別無其他目的。」

「現在,我真的是再也吃不下什麼了,除非能來點大蘆筍。」

此時,男主人公擔心的已經不是剩下幾個錢過日子的問題了,而是有沒有足夠的錢付帳。但男主人公還是決定不能在女主人公面前失了禮貌。

蘆筍吃完了,男主人公客氣地問道,「要咖啡嗎?」

「我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個人吃飯時,只要吃個八九分飽就好了。」

「好吧,只要一份冰淇淋咖啡就可以了。」

接著,又一件讓男主人公害怕的事情出現了。侍者挎著一籃筐不是應季的桃子,擺出一副討好的笑容向他們走去。

是的,這個「午餐最多只吃一道菜」的中年女人,除了鮭魚和魚子醬,還要了:香檳、大蘆筍、冰淇淋咖啡、一個大鮮桃。而男主人公只點了餐廳最便宜的一份烤羊排。

這頓午餐,讓男主人公花掉了他所有的積蓄,使男主人公後半個月的生活捉襟見肘。難怪過了二十年再次見到這位女士的時候,男主人公依然忘不掉這一頓讓自己憋屈的午餐。

不過從二十年以後男女主人公再次相遇的結果看,女主人公的這種貪婪和虛偽已經是一種習慣了,不然她也不會胖得已經沒有了人形,這倒是讓男主人公有一種復仇的快感。

男主人公因為這一頓午餐,讓自己有半個月的時間食不果腹。究其原因,還是他不懂得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讓自己憋屈了二十年。

畢淑敏說過:「拒絕是生存權利,是對一個人膽魄和心智的考驗,也是一門藝術。」

拒絕與否,從來就該是你說了算。

別怕「會不會得罪人」、「會不會顯得我不夠意思」、「會不會讓他不開心」……

人生,需要有敢於說「不」的勇氣。

  

你再善良,身上也要帶點鋒芒,否則只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冤大頭」。

不懂得拒絕,換來的不是別人的認可和喜歡,更多時候,得到的是別人肆無忌憚和理所當然的索取和自己滿腹的委屈和精神及經濟上的損失。

別讓情面綁架了你,就像《午餐》中的男主人公一樣,明明自己的口袋裡只有80法郎,還要接受去高檔餐廳消費的請求,結果弄得自己狼狽不堪。

▍作者:早冉,相逢太短,等不及茶涼,願帶你讀盡世間好書,識盡世間好人。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早冉讀書會(ID:Yi8book),一個有溫度的書籍共讀平臺。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學會這2個拒絕的藝術,真的很受用
    導言:心理學: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學會這2個拒絕的藝術,真的很受用——一、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常常聽人說:平生最怕的事情就是拒絕別人。這可能是大多數人的普遍心理。二、學會這2個拒絕的藝術,很受用仔細回想一下,生活和工作中遭遇到的種種挫折與不如意,有多少是因為礙於情面,過於草率地答應了他人的要求,事後卻發現自己力不能逮而造成的呢?心理學家鮑比林說過這樣一句話:學會說「不」吧!那樣,你的生活將會美好得多。
  • 學會拒絕才是本事,別讓不好意思害了自己!
    以前我就是一個不懂拒絕的人,總是被一些人情方面的事情困擾,即使別人的要求已經超出了我負荷,我還是會咬牙堅持,不好意思拒絕,總覺得拒絕了別人,自己會不好意思,甚至還有點覺得對不起對方。想讓自己不委屈就勇敢說不吧,當別人讓你做什麼,就去做什麼時,你就失去了自我。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得寸進尺效應
    如果你不懂得拒絕一些東西,你就永遠忙不完,而且忙人還總是做糊塗事,也做不了真實的自己。說白了,費力還不討好。在人們的心中沒有威信,自然而然的變成,很隨和,好打對的人。那麼,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會拒絕,就是成功的做自己。
  • 敢拒絕皇帝的賜婚?大臣宋弘:別讓不好意思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有遇到很多自己不情願,但又不好意思拒絕的事情?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願意做的事,如果我們能勇敢地說出「不」字,也就就能活的輕鬆和坦然了。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的,當人來請求你的時候,都對你充滿了期待,希望得到滿意的回覆。如果一開始就拒絕,對你有所求的人的自尊心自然就會被傷到,讓對方反感,甚至讓他因為你的拒絕而產生怨恨和敵視,最後變成對立的關係,就難免得不償失了。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死了丈夫,看中了朝中品貌兼優的宋弘。
  • 厚黑學:做人,在這三件事上,臉皮一定要厚,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因此,厚黑學強調,為了爭得屬於你的那份利益,臉皮一點要厚一些,千萬別不好意思。具體而言,做人,在這三件事上,臉皮一定要厚,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臉皮薄、太老實的人容易吃虧,牢記這三個厚黑技巧,人生會越來越順。一、在爭取自己的應得利益時,臉皮要厚一些,千萬別不好意思。
  •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我說:「你還年輕,賺錢的機會多的是,哪用得著這樣拼命?」表妹說:「我不是想拼命賺錢。」說到這裡,她突然就哭了。「我每天除了自己的工作,還要幫著同事寫她的策劃案,忙的沒有時間了。」「那你不幫她不就好了?」「怎麼行啊,她也很忙的,而且我也不好意思拒絕。」
  • 愛自己,從學會拒絕開始
    有一句名言說的好:當你習慣了被人拒絕,說明你已開始成熟。當你懂得拒絕別人,說明你已學會愛護自己。是啊,當我們對於別人的拒絕不再感到臉紅,習以為常,說明我們的心智已變得成熟,對於得到和失去能保持平淡的心情。
  • 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一種病,你別不信,很多人都有這種病!
    工作中有些人,只要是同事要求他幫忙的,他一律不會拒絕,在旁人看來,他人很好,叫他幫忙都會來者不拒,久而久之,同事一有什麼事,都喜歡叫他去幫忙,起初他還挺樂意,時間一長,很是反感,可是卻又不好拒絕,怕傷了感情,其實這種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一種病,時間長了,還不好治,一治準受傷。
  •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被很多次的「不好意思拒絕」而且害了自己?
    面子太薄的人有哪些特徵生活中有許多的「怪圖」,明明對你有利,你斷然否決明明這人不適合你,你又於面子難以否絕,明明是你不願望做的事情,在別人的盛激下,也只好勉強而為之。面對著你不喜歡的人、不願做的事,你瞻前顧後,左右權衡,竟難以說出一個「不」字。這是險皮太薄,這是一種「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結果當然就是活受罪了。要果斷說「不」拒絕,顧名思義,就是對你不喜歡的人或物說「不」一個「不」字何其簡單,可在生活中用起來卻並不那麼簡單。
  •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學會拒絕,別做老好人了 很多時候,人們礙於面子,自己明明很不樂意,卻不好意思直接拒絕。 不敢拒絕別人,往往會使得自己身陷各種雜事之中,為一個不重要的人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
  • 學會拒絕,才是真正尊重自己
    在生活中,學會拒絕比持續善良更加重要。 當你面對別人的請求,一而再再而三的心軟而選擇接受的時候,總有一天會把自己逼入絕境。升米恩,鬥米仇。沒有克制的善良,只會害了自己。 不會拒絕的人生,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會給別人得寸進尺的餘地。多給自己一點自由,別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學會拒絕,才是真正對自己負責任。
  • 「不好意思」害了多少人!學會拒絕,保護自己,人際關係更輕鬆!
    不懂拒絕,失去了4年的同學關係張林是即將畢業的大四男生,性格大大咧咧,很少看到他愁眉苦臉的情景,和同學關係非常融洽,每當誰有困難,都會想起他。小王正在打遊戲,口渴了,喊「張林,幫我打瓶開水吧!」,張林趕忙就去。小李在洗腳,餓了,不想動,喊「張林,幫我去食堂打份飯吧!」,張林立刻就去。
  • 學會這樣拒絕,不做「濫好人」,你會輕鬆不少
    學會拒絕,不做「濫好人」,你會活得輕鬆自在許多。1不懂拒絕,做「濫好人」,只會苦了自己。生活中有些人,面對別人的請求,總是不好意思說出一個「不」字,做「濫好人」。別人冒犯你,你不好意思生氣, 別人麻煩你,你不好意思拒絕。善良沒有底線,別人就沒有原則;你無條件的付出,別人卻覺得理所應當。有些人並不會因為你委屈自己、無條件幫助他,就會更加珍惜你、對你好。
  • 「不好意思,我不能幫你」:一個人越高,他就越懂得如何拒絕別人
    最主要的原因是你不知道如何拒絕。我們常說的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事實上我認為現實比電視劇殘酷得多,因為在現實中,那些不知道如何拒絕的員工只能交給同事幫他們訂午餐、跑腿、買咖啡等等,他們所有的時間都花在這種零碎的事情上,他們從來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成長。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你就會開始抱怨你的同事對自己太過分了。
  • 你要學會拒絕,同事才會尊敬重視你
    問題就出在這裡——老實人就是因為不懂拒絕,所以才會被人佔便宜,被人欺負,最終害的只能是自己。你幫了別人,你就沒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本職工作就無法很好地完成,耽誤了自己的正事。當你幫別人後,如果對方的工作出現了問題,就算不是你的問題,你也可能被牽連甚至背鍋,簡直就是坑自己。職場中,老實人一定要學會拒絕別人,這樣才能贏得同事的尊重,才會被重視,才有發展前途。用這3招拒絕同事,不得罪人。
  • 學會拒絕:你的善良,需帶點鋒芒
    你會不會在面對別人的請求時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對別人的要求基本是有求必應,別人稍不滿意你還會感到自責,寧可委屈了自己,也會去完成別人的請求。我們身邊總是有很多人學不會拒絕,但終其一生,我們活著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過好自己的一生。
  • 學會拒絕的藝術
    11.要有幫助的拒絕:也就是說你雖然拒絕了,但卻在其它方面給他一些幫助,這是一種慈悲而有智能的拒絕。拒絕的藝術——如何說"不"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說:學會說"不"吧!    想做個有求必應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並不容易,人們的要求永無止境,往往是合理的、悖理的並存,如果當面你不好意思說"不",輕易承諾了自己無法履行的職責,將會帶給自己更大的困擾和溝通上的困難度。
  • 「不好意思,我拒絕……」
    他想拒絕,話掛在嘴邊,又不好意思說出口。他怕人恥笑,更怕人藉機站在道德高地對他口誅筆伐……一個勁地說「好」,小王很是痛苦,可現實卻讓小王無可奈何。童言無忌,終究是奢望。拒絕他們,本來就不深的情分更淡了,不拒絕他們,自己又實在承擔不來,這好像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我們進入了怪圈,我們想要逃離。跟小王有相似經歷的還有小楊。生性內向的她,並不擅長同人交往。
  • 人生應該學會拒絕
    ———做人你脾氣越好,別人就會越欺負你。做事你越是好說話,別人越會刁難你。不管做人還是做事,自己應該給自己定個底線。不管是誰越過你這個底線,你就當場回絕。人可以沒有多大本事,但是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千萬不要把自己的忍讓,讓別人當成了理所當然。
  • 厚黑學:做人,在這兩件事上,臉皮要厚,別讓不好意思影響了你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覺得不好意思,打擾了別人、麻煩別人、拒絕別人等等,都會讓我們生出一種夾雜在愧疚和害羞之間的情緒,很多人都會抓住你的這個情緒,去變相的「威脅」你做一些事情,比如:幫他加班,幫他搬家、幫他做工作等等,這時候, 不學會厚臉皮,你會被欺負死的。